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追劇、聽音樂時,不介意購買平臺會員以改善使用體驗;「愛豆」代言了一款產品,願意為其而買單;遊戲打不過,樂於充值「氪金」……有這樣一個群體,個性鮮明、消費意願強烈、追求「美好消費」,正逐漸成為新一屆「消費擔當」。
這些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輕人,被稱為「Z世代」。他們出生於網絡時代,受到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特殊的成長環境下,這一群體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持續加大。
如今,已經到了必須看懂「Z世代」的時候。他們具有哪些消費習慣?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95後』年輕人對品牌的忠誠度是極其低的。」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在日前舉行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年輕消費者快速切換品牌的習慣,造就了如今大量的「網紅」品牌。
同時,徐雷表示,「95後」消費者極具個性、孤獨感強,因此會形成很多小的圈層、偏好,從而創造出很多細分市場,為各類新品牌帶來新的機會。
「這些年輕人付費能力強。」影譜科技創始人姬曉晨表示,由於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習慣在線支付方式,加之生活條件優於上一代人,因此年輕群體的消費習慣與上一代人完全不同。
在為綜藝節目和IP產品提供技術支持的過程中,姬曉晨發現,部分產品的在線付費群體甚至已經集中在9到13歲。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蘇寧金融研究院報告顯示,「Z世代」群體具有願意為興趣付費、熱愛UGC(用戶原創內容)平臺、追求「懶經濟」與「宅文化」、偏愛顏值與萌寵等消費態度。他們崇尚的文化和價值觀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其影響力正與日俱增。
「我們長期看好『美好消費』的前景。」名創優品聯合創始人葉國富表示,只追求性價比已經無法打動年輕消費者,能給消費者帶來快樂體驗的「美好消費」才是爭奪年輕消費者的新賽道。
如今,「Z世代」對消費市場的影響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品牌正針對這一群體的消費習慣和喜好,進行轉型發展。
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陳菲是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的製片人。在對這類「爆款」產品的研究中,她發現,近幾年內容消費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用戶正在迭代,「Z世代」群體成為文娛消費中佔比約60%的主力人群。
「這些變化在倒逼我們自己進化。」陳菲說,要生產更多「爆款」,就要在補短板的基礎上有極致長板,在充分洞察用戶的基礎上做到超過用戶預期,在擊中集體情緒的基礎上做到價值觀引領。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則發現了年輕人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特質。數據顯示,目前每個月有超過1億的用戶活躍在小紅書上,他們當中有72%是「90後」用戶,其中又有50%是「95後」的「Z世代」。
「年輕人對於消費和服務體驗的分享,讓小紅書成了生活潮流的發源地、消費趨勢的塑造者。」瞿芳說,年輕人與社交網絡共生,需求更加個性與自我,消費決策更加專業與理性,同時期待更主動參與品牌建設,這些都是值得企業把握的機遇。
徐雷表示,企業要更多關注行業趨勢變化,對消費者的關注懷有敬畏心。「我們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避免溫水煮青蛙。」
(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 張千千 姚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