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是一種伴隨孩子成長逐步變化的技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生理、心理、思維,各方面都在快速變化。因此孩子的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所處的生理、心理、思維狀態,來決定適合他們學習的繪畫。父母在家教孩子畫畫,重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教授或者灌輸。
小區寶媽群裡寶媽們最喜歡曬自家寶寶的畫作,有些寶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經常會引來大家嘖嘖讚嘆。由此也就引出父母們是否應該教寶寶畫畫的討論。菁菁媽每日育兒講座今日主題:孩子3歲,常說自己不會畫畫,家長怎麼陪孩子畫畫。
01為什麼不教孩子畫畫?
畢卡索曾說:「我花了四年的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畢卡索為什麼要耗費很多精力模仿孩子的繪畫?因為孩子的畫是孩子眼裡看到的一切,是孩子的直觀感悟。孩子的話沒有任何精明的繪畫技巧,沒有構圖,不講究線條筆觸,沒有畫家的匠氣,只有孩子們純真的心,技能再高明的畫家也很難模仿到孩子畫得渾然天成。
孩子亂塗亂畫的階段等同於其語言發展過程中咿呀學語、口齒不清的階段。簡單說畫畫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表達自己的行為,畫畫不是教的。大人教孩子繪畫,孩子就會失去發現的樂趣。過早教孩子畫畫只會毀掉孩子純真的童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繪畫需要五種基本能力:動手能力、眼睛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通過繪畫,這五種能力得以進一步地發展。但是,教孩子畫成人的畫,卻會逐漸阻礙這些能力的發展。
02為什麼要教孩子畫畫呢?
在孩子眼中一切新鮮,沒有受固態思維影響,畫出來的東西很有意思。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認識自然萬物、事物之間的關聯關係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孩子畫的物體會越來越偏向現實,慢慢的就會從有創意走向平庸。孩子想完成一幅理想的畫作,就需要從構圖到主角造型,再到配色、上色,不斷深入思考和不斷試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延續天生的創造力。孩子心智是逐步成熟的,解決問題的經驗、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雖說孩子天生就是想像力和創造力十足,但要完美呈現出來,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學習的。
03父母在家如何教孩子畫畫
父母想從小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無非是想比一般人多花一些時間精力,來達到更高層次的水平。想畫畫的孩子一定是有過美好經歷體驗的孩子。孩子的畫都跟他們經歷的事件有直接關係。如果沒有直接的生活體驗,僅靠語言描述是無法引發孩子共鳴的。有了有趣的事件,才會有想畫畫的心情。
如果是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提問方式來引導孩子,比方說:「寶寶你想畫什麼啊?」,寶寶說:「我想畫蝴蝶」,「你知道蝴蝶長什麼樣子嗎?」,「我不知道呀!」。「那我們一起上網去看看蝴蝶的樣子,好嗎?」。如果看了視頻或圖片之後孩子還是說不會,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寶寶看到的蝴蝶翅膀,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呀?」……。這樣一步步深入、啟發孩子去思考。
如果只是想簡單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素養、審美能力、觀察力、想像力,可以帶孩子去書店或是在網絡上看看相關雜誌,網展,或帶孩子去參加藝術展。也可以給孩子報些美術班,學學素寫、幾何、素描、彩鉛、水粉、油畫、簡筆畫、版畫等等。
父母和孩子經常親子互動,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很多潛在需求。如果發現孩子有繪畫天賦,那去找個有眼界有見識啟蒙老師,不要扼殺了孩子的天賦;如果是為了給孩子增加一個業餘興趣,那就培養孩子具有一雙審美的眼睛。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