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脾胃虛寒,中醫通過「補火生土法」就能治好?為什麼肝火旺盛而導致的脾胃虛弱,可以通過 「扶土抑木法」治療好?不是要胃病治胃,心病治心嗎?下面我就給您說下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醫道。
說中華醫道博大精深,是因為它是以研究生命科學為使命的生命之道,它涵蓋了中華文化的大部分精華,下面就五行五臟生克平橫以證明之。
相信大家對五行並不陌生,金木水火土嘛!但是簡簡單單的金木水火土卻能演化出奧妙無窮的生克之道,為就醫治病指明了方向。下面先看看五行的生克。
五行的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如環之無端,無限循環下去。
五行的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克土,亦如環之無端,無限循環下去。
僅有相生,則如脫韁野馬,瘋狂而不可控;僅有相剋,則相互抑制,距離生命終結不遠矣。唯有生克相容共存,才能生控有度,收放自如,合於道。這是多麼的奧妙啊!
中華醫道最精髓的地方在於相形比類,五行對應五臟,把五行生剋之道完美引用到了五臟的生克之道,利用五臟的生克之道,來調理五臟,讓五臟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從而使身體健康平和。
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五臟之相生: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生肝木,肝 木又生心火,如是無限循環相生下去。
五臟之相剋: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腎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 木又克脾土,如是無限循環相剋下去。
下面簡單引用一下幾種利用五行學說指導疾病治療的方法。
補火生土法:(適用於命門火衰之證)
命門火衰則不能溫養脾胃,脾胃運化失常則致五更洩瀉,其臨床表現為黎明前腹痛作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等,治療宜用「補火生土法」。所謂「補火生土」,是溫補命門之火,達到健脾的目的。
扶土抑木法:(適用於肝旺脾虛之證)
其病理機制是肝旺克脾,臨床表現為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腹瀉,呆那等,治療宜用「扶土抑木法」,所謂「扶土抑木法」,就是健脾疏肝。
窺一斑而見全豹,一葉落而知天下皆秋,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開啟智慧之門,就虛心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