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是一種全身感染性疾病,由於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對於敗血症這種疾病,大多數人只是知道,對於它卻並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敗血症的引起原因還有它的一些症狀吧。
敗血症的症狀
1.感染中毒。一些患者發病很快,屬於急性。一般先會出現寒戰的情況,繼而會出現高燒,而且體溫不定。精神萎靡,沒有精神,而且神志不清,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驚厥的情況。導致了呼吸加快,一些小兒還會出現黃疸。
2.皮膚損傷。有一部分人群會出現皮膚受損的情況。還有可能在皮膚上出現皮疹的情況。
3.胃腸變化。在發病期間,患者還會出現食欲不振,造成了嘔吐、腹瀉、腹痛、膿便。一些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脫水。
4.關節炎症。還有一些患兒會出現關節紅腫的情況,這樣會影響到關節的活動,或者是導致了關節腔內有積液出現。
5.肝脾腫大。小兒的敗血症狀就是肝脾的輕度的腫大。或者是出現肝炎的一些疾病。
6.其他。一些嚴重的患兒,還會出現心臟疾病,比如是心力衰竭、嗜睡、少尿等。在病情加重的時候,小兒的呼吸還會受到影響,導致生命受到威脅。
導致敗血症的原因
1、皮膚、黏膜發生破損和傷口感染。細菌乘虛而入發生感染。
2、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因為傷口的面積大或者深,很容易發生細菌感染。
3、皮膚上的一些疾病,也就是讓人們說的皮膚病,都是細菌感染的原因,控制不了的話就會發生敗血症。
4、感染性腹瀉、化膿性腹膜炎。這些也是因為細菌感染所致。
5、各種慢性病如營養不良、血液病、腎病症候群等,因為身體缺乏營養導致了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而導致感染後無法抑制。
6、免疫抑制類藥物的使用,包括長期使用抗生素。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一旦發生感染,很難控制炎症的發展,會導致更多的細菌感染。
7、一些檢查或治療措施也可能導致,比如內鏡檢查、插管檢查、大隱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各種透析術、臟器移植手術等均可導致細菌進入血循環,容易發生敗血症。
敗血症的分類
1.革蘭氏陽性細菌敗血症:主要致病茵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它的夕慎素能使周圍血管麻痺、擴張,多見於嚴重的骨與關節化膿。
臨床特點:—般無寒戰,呈稽留熱或弛張熱。患者面色潮紅,四肢溫暖,常有皮疹、腹瀉、嘔吐,可出現轉移性膿腫,易並發心肌炎。發生休克的時間較晚,血壓下降緩慢,但患者多呈諾妄和昏迷。
2.革蘭氏陰性稈菌敗血症: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此外還有克雷伯菌、腸桿菌、沙雷苗、擬桿菌等。多見於膽道、尿路、腸道和大面積創傷感染時,它們的內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使毛細血管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淤滯在微循環內,並形成微血栓,以至循環血量減少,細胞缺血、缺氧而發生感染性休克。
臨床特點:—般以突然寒戰開始,發熱呈間歇熱,嚴重時體溫不升或低於正常,有時白細胞計數增加不明顯或反見減少。休克發生早,持續時間長。患者四肢煩冷,出現發組,少尿或無尿,多無轉移性膿腫。
3.真菌性敗血症: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茵。往往發生在原有細菌感染經廣諾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故發生時間較晚。
臨床特點:總的來說,其臨床表現酷似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症。患者突然發生寒戰、高熱,病情迅速惡化,出現神志淡漠、嗜睡、血壓下降和休克;少數患者尚有消化道出血。大多數患者的周圍血液中有白血病樣反應,出現晚幼過細胞和中幼粒細胞,白細胞汁數在25x0.9/l以上。
如何預防敗血症
1.控制傳染源
對已發生的癤腫,不要擠壓,也不要過早地切開,以免細菌擴散而形成敗血症。儘量避免皮膚黏膜受損;及時發現和處理感染病灶;各種診療操作應嚴格執行無菌要求;合理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廣譜抗生素,在應用過程中應嚴加觀察,特別注意有無消化道、泌尿道和呼吸道的真菌感染
2.保護易感人群
對易患敗血症的高危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敗血症徵象或疑似病情時要積極檢查果斷處理。做好嬰兒室、手術室、外科病房以及免疫缺陷病人的消毒隔離,以防致病菌引起交叉感染。燒傷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療或骨髓移植時應採取嚴密隔離;傳染病房住有或曾住過敗血症患者的病房應加強消毒隔離措施,以防耐藥的金葡菌、綠膿桿菌及真菌等蔓延。工作人員中有慢性金葡菌攜帶者應暫時調離病房並予治療,以保護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對部分患者可考慮應用免疫增強劑。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敗血症的一些小知識,相信大家看了文章的介紹也都有所了解了,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哦,感謝大家的閱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