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驕傲!84歲正式退休,畢生獻給中國核電!

2021-01-08 網易新聞

在中國核電領域

葉奇蓁

是寥寥可數的頂級專家

是活躍在核電天地裡

他是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但很少有人知道:

這位將畢生心血獻身中國核工事業的老人

就是咱們海寧人

這位八旬老人

身上總有一股釋放不竭的能量

刷新了一項項中國紀錄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

葉奇蓁帶老伴特地回了趟故鄉鹽官

攜老伴重遊故地

腳下磨光了的石板街,枕河而居的水鄉人家,小橋流水,白牆黛瓦,連眼前這再尋常不過的一草一木,都值得這位在外工作了大輩子的遊子久久回望。

古鎮上的陳閣老宅,打破了江南民居傳統的建築格局,它坐南朝北,遙望北京城的方向,寄託了清代陳家大學士心中濃濃的家國情懷。這院老房子,葉奇蓁也不是第一次來,但每回踏訪,不經意間似乎都會有新的發現,勾起他積澱在心頭的那份鮮活的兒時記憶。

「這是臘梅,上次來過,這個小院子,對吧?有印象。你看這兩個旗杆,大學士,大燈籠……」每到一處,他給老伴臨時當起了嚮導。

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年少時,葉奇蓁隨父去了上海,中學讀的是德國人創辦的一所學校,這樣獨特的經歷,讓他打下了很好的德語和英語的底子。大學時,他報考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專業,畢業後,公派到莫斯科動力學院讀研究生,向蘇聯人取經遠距離輸電,1960年底,葉奇蓁學成回國,分配到二機部研究設計院工作,從此與核工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時中蘇關係交惡,蘇聯專家全部撤走,20多歲的他,接手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任務,去祖國大西北,在茫茫的沙漠戈壁深處,參與我國「兩彈」研製,他的具體工作是設計調試我國第一座生產堆。

葉老打開了記憶的閘門:「這個工程也就是為原子彈提供核武器所需要的材料。前蘇聯專家人撤走了就留了一大堆的資料,我們中國沒有搞核的人,也只有從你們這些人裡面慢慢地轉好了掌握這個技術。

提起這段經歷,和他風雨攜手、一起走過了56年的老伴殷致宇如數家珍:「年輕時我挺佩服他的,因為他原來學的是電,後來回到國內以後他就改成搞核,都是完全自學出來的,家裡房子也小,一個小房子都是他的書,我一覺起來一兩點了他還在燈下。」

△殷致宇

任秦山核電總設計師

1996年,葉奇蓁正式擔任秦山二期60萬千瓦核電站總設計師,自主設計國內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商用核電機組,葉奇蓁和團隊發揚」兩彈一星「的精神,前後進行了300多項大膽創新。

在安裝反應堆的關鍵設備控制棒驅動機構時,遭受了一次次的失敗,他們克難攻艱,常常在高溫下連續工作24小時,終於完成了850萬步考核,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這樣的經歷,在二期建設當中,比比皆是。2004年,秦山二期兩臺機組建成運行,每天可輸送3000萬度電,上海國際大都市的電荒成為歷史,創造了讓世人驚嘆的奇蹟,他們的成果,多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葉奇蓁被譽為:「靠自己的力量,讓民族的核電挺起了脊梁,闖出了一條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路子。」

葉老還帶我們去楊柳山——秦山二期發電廠。重走故地,不勝感慨:「靠近這邊,白底藍帽子的房子,這我們叫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就在那裡頭。核電要建在堤沿上。二期的佔地大概多少?2000畝地,這一圈你現在看見的都是二期的,土石方兩千萬方,堆成了小山叫楊柳山,現在沒有了。」

今天,緊臨錢塘江畔的這片小島,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核電機組從原來的兩臺,增加了現在的九臺,2019年總發電量521億度,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東地區上海、江蘇、安徽和我省浙江。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尚憲和告訴記者:「當時在設計過程當中,碰到了非常多的技術問題,這時候葉院士就迎難而上,二期的投運,實際上就實現了我國從30萬機組到60萬機組商用堆的一個跨越,使我們從30萬向百萬機組跨越過程中邁不過去的一道坎起著至關重要的過渡作用。」

△尚憲和

在海鹽縣秦山腳下,他一待就是10年,這一次,也是他工作距離故鄉最近的一次,卻因為平日實在太忙,幾乎沒有空回過鹽官。

葉老略有遺憾地說:「過去搞軍工的都是在大西北、大西南,那搞核電才到了沿海,但回海寧不是很多。」

對核電未來信心滿滿

2018年底,葉奇蓁響應國家政策,已經84歲高齡的他,正式辦理了院士退休手續,但他的腳步仍閒不下來,用老伴的話說,他比退休前還要忙,經常去國內國外出差,參加大大小小的各類核電研討會。

這次採訪中,和他接觸過的人,紛紛感嘆他比實際年齡看上去要小10多歲,走起路來步子依然輕快,思維清晰,很是健談。他說核電是清潔安全的能源,目前除了美國、法國之外,中國就是核發電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了,未來發展空間無限廣闊。

葉老滿懷信心地說:「中國核電從總量上講,目前排在世界第三,我們核電是從跟跑到並跑,現在屬於並跑階段,到2035年的時候,我們可以領跑,預計在2030年前後,我們就超過美國了。」

闊別大半生,錢塘江潮湧,近鄉情更怯,故土縈夢中。

站在故鄉的土地上,這位老人心緒難平,向潮鄉送上了一份深沉的祝福:「海寧既有古老的歷史,而且經濟社會也發展得很快,在長三角這樣一個經濟發展區域必然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想家鄉海寧將會發展得更好,祝海寧的父老鄉親們能夠在新一潮的經濟發展當中起著更大作用,將來會越來越好。」

一位真正新中國的脊梁

您是我們海寧的驕傲!

相關焦點

  • 平行世界的Dio同樣不擇手段,為了奪取家產,將自己獻給84歲老婦
    而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Dio同樣不擇手段,為了奪取家產,將自己獻給84歲老婦。 而另外一個平行世界的Dio同樣如此,為了奪取家產獲得財富,他將自己獻給了一個家財萬貫的84歲老婦。
  • 這個在海寧的日本專家火了!他事跡被剛出了英文版,今天有了日文版!
    2019-03-25 16: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會在海寧的這個日本專家火了!他的事跡自3月13日被翻譯成英文《Japanese retired technician shares knitting wisdom in China》,登上「中國·浙江」英文網首頁後,3月24日又被翻譯成日文《中國に最高の経編み製品を 中國で「技術ボランティア」を務める日本人》,登上了日語網站AFP-BB (www.afpbb.com )。
  • 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高標準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君11月20日,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運營中心正式開放,作為園區的建設者和運營者,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將憑藉在新能源、核電產業領域引領者的優勢,積極為產業園賦能,以高標準建設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 敦本務實,核力前行——中國核電上市五周年
    五年前的6月10日, 「A股純核電概念第一股」中國核電成功上市,發行不超過38.91億股份,募集資金約為131.9億元,被市場稱為當年募集資金最高的「巨無霸」。回首五年,中國核電在公司業務、工程質量、公司治理及社會責任等方面多點開花,給市場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第二十七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暨2020海寧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時裝展...
    《中皮視界》攝影 張輝 張澳星8月6日,第二十七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暨2020海寧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時裝展開幕式在海寧會展中心隆重啟幕!這是一場全行業翹首以盼、期待已久的盛會。「海寧皮博會來了,我們就對市場有信心了。」皮革時尚行業資深買手王女士說,「這麼多年,行業的風向標,還是要看海寧!」信心源自27年苦心經營。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來了 算算你多少歲退休?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社部將於今年拿出延遲退休方案,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並將有望從2022年起正式實施。尹蔚民介紹,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將會採取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 中國廣核IPO「閃電」通過,中小板喜提「核電一哥」
    而中國廣核此次IPO基本上是發審與核准幾乎同步完成,可謂是達到了「即過即發」的情況。除此之外,中國廣核的A股上市目的地選擇了中小板,而這150億的融資規模,也應該算是中小板開板15年來,最大的單筆IPO融資項目。//國內「核電一哥」//目前,在我國核電行業呈現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廣核、中國核電三足鼎立之勢。
  •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2020年12月31日9時30分,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核島澆築下第一罐混凝土,標誌著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浙江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數據統計顯示,隨著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正式開建,中廣核在建核電機組達7臺,裝機容量821萬千瓦。在運核電機組24臺,裝機容量2714萬千瓦。
  • 翻翻兩家核電公司的帳本
    中廣核電力屬於中廣核集團,中國核電屬於中核集團。統計數據顯示,這兩家上市公司幾乎控股了全部在運核電站:截至2017年底,中廣核電力在運核電機組共20臺,裝機容量為2147萬千瓦,佔中國核電市場份額為61.84%;中國核電控股總裝機容量為1325.1萬千瓦,佔比為38.16%。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來了!如果65歲退休養老金是虧是賺?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日前在北京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將在明年正式出臺。出臺後會有五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實施。這些人將遇上延遲退休1、到2022年,小於等於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 9月「中國好人榜」 成都20人榜上有名
    登錄中國文明網為他們投票  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9月我市有20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榜」候選人,他們的事跡正影響著越來越多身邊的人,也體現了全社會愛心、奉獻的高尚情懷。即日起,中國文明網的投票專區將開放,希望廣大市民登錄該網站,為來自成都的「中國好人」候選人投上自己的一票。
  • 「把一切獻給黨和祖國」(暖聞熱評)
    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熱愛,把畢生精力都獻給祖國的農業科學和教育事業。他學高德馨、治學嚴謹,滿腔熱情投身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廉潔奉公、甘為人梯,擔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2年間,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受到師生們的好評。
  • 世界核電總裝機5501.3萬千瓦!《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
    4月1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春季國際高峰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核能行業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其蓁發布了《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葉其蓁指出:「全球核電開工機組增長幅度不大,但是核電發展的區域卻在不斷擴展。
  • 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發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8月7日,在中廣核第七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上,由公益組織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支持發布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
  • 中國老藝術家於藍去世,享年99歲,曾飾演江姐,兒子也是著名導演
    28日凌晨,演員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她的兒子田壯壯在朋友圈確認了這個消息,並說出了自己對母親的心裡話。於藍,是中國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出生於1921年6月3日。年輕的時候,她被日本憲兵隊抓住過,被皮鞭抽打,被腳踢,正是出於對日本人的憎恨,17歲的她步行趕往延安,參加革命,後進入魯迅藝術劇團,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1949年,她首次在銀幕上演戲,出演了電影《白衣戰士》。自此之後,她參演《翠崗紅旗》、《龍鬚溝》、《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等電影,憑藉電影《革命家庭》裡飾演的母親周蓮。
  • 「海寧三把刀」重出江湖
    「去看海寧潮,順便買把海寧刀。」小編的幾個朋友都說過:「從來沒有一個地方的特產是一把刀,太有意思,太有本地味道了。」他們也好奇「海寧三把刀」的故事,作為一個海寧人,你知道屬於"浙江老字號"「海寧三把刀」的故事麼?據記載,研製出海寧三把刀(藥刀、片刀和糕刀)的是鹽官周順興鐵店,起源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
  • 延遲退休要來!國人人均壽命77歲,延遲65歲退休合理嗎?
    據預測,2020年中國年齡65歲以上的的老齡人口數量上漲至1.67億人,可能單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1.67億人意味著佔據了全世界總人口數量的24%接近1/4,而且早在前幾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數量就已經超2億了。
  • 全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揭牌 中廣核公開召集40位保育官見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在核能公眾溝通領域,中國最大核電企業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再一次開創行業先河。2020年8月7日,中廣核第八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舉行。
  • 80歲男子花費畢生積蓄建迷你泰姬陵悼亡妻(圖)
    據外媒報導,印度北方邦一名退休老人為了紀念亡妻,不惜花費畢生積蓄,用3年時間親手打造一座迷你版泰姬陵。雖然工程因為資金短缺而陷入困難,老人仍不願接受政府和公眾援助,稱他的個人心願應由自己獨立完成。  據報導,現年80歲的誇德裡(Faizul Hasan Quadri)結婚53年,妻子2012年因癌症去世,兩人膝下無子。
  • 中國建造的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初具雛形,被譽為最安全的核電
    中國建造的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初具雛形,被譽為最安全的核電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16-03-20 22:0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