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2020-12-04 琬珂玥

在蒙古族人民流傳的一句話是: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小的時候聽人們講過一個故事,是關於狼的故事。

有一天早晨,一戶牧民發現自家的羊被一隻狼咬死了三隻。羊是牧民的主要財產之一,看著三隻被狼咬的鮮血淋漓的,仰躺在地上的羊,牧民感到無比的心疼。

當時正是狼群繁殖的時期,生下小狼崽的母狼,需要大量的食物來保證充足的奶水餵養小狼,所以狼群中的公狼們就擔負起了捕食的任務,它們會襲擊牧民家的羊和牛,並把這些食物拖回狼窩裡,去給母狼享用。

本來這只是狼群的飢餓需要,可是牧民們的財產可就遭了殃。

為了不讓別的牧民的羊受到狼群的迫害,牧民們就團聚在一起,圍攻狼群。

夜幕降臨,狼群再次來到村子襲擊羊時,牧民們抓住了一條狼並將其打死,以發洩心中的怒火。

那這隻野狼是一隻公狼。它被打死後被牧民們剝了皮,並掛在村口。它的配偶一隻母狼,碩大的狼。就在村子附近,每天夜晚高聲的嚎叫,它那凌厲的嚎叫,讓牧民們嚇得膽戰心驚,常常夜不能寐。

於是牧民們在一起商量用毒藥摻在羊肉裡,投給母狼吃。最終母狼誤食了含有毒藥的羊肉而被毒死。

毒藥的藥性並沒有那麼猛烈,母狼沒有當場死亡,它拖著中毒的身體,一步一步的爬向自己狼窩,它可能是在想臨死之前最後看一眼自己的小狼。

地面上全是母狼爬過的血跡,母狼怕自己被村民們抓住後慘遭剝皮,因此它邊爬,邊咬自己的後背,最後將自己背部的毛咬的支離破碎,鮮血淋漓。

母狼爬到狼窩,看到了最後一眼的小狼,然後咽氣。牧民們一路跟蹤母狼的痕跡,到了狼窩,看到了眼前的一切都不禁動容,因此懷著心中的愧疚,牧民們將小狼抱回家去撫養。

但是小狼們失去了母狼的照顧,不喝水,不進食,一個個的死去。只剩一隻小狼看著奄奄一息,最後一個牧民的女兒格蘭從城市裡回來,看到了小狼,也許是天定的緣分,格蘭看到它以後,小狼原本耷拉的耳朵竟然動了一下,牧民的女兒格蘭將小狼抱在懷裡,小狼就將它當做自己的母親一般緊緊的依偎在她的懷裡。

格蘭決定將小狼撫養長大,它在帳篷裡養了一隻看家的狗,這隻狗一直把格蘭當成自己的主人,看到了小狼得寵它非常的憤怒,經常會去欺負小狼。格蘭會經常的教訓這隻狗。

當這隻狗看到格蘭用碗盛著牛奶給小狼喝的時候,就感到非常憤怒的上前去咬小狼,被主人打了一番。它還因此記恨了主人,當格蘭用碗盛著牛奶給它喝時,它竟然不喝一口牛奶。

喝飽牛奶後,小狼偎依在格蘭的懷裡,安穩的睡起覺,就像在自己媽媽的懷裡似的,沉穩而有安全感。

就這樣,小狼一天天的長大,當它的耳朵豎起來,並且又尖又利的牙長起來的時候,這隻狗就不敢再欺負它了,甚至它的狗窩也被小狼佔據了,它只能在旁邊不滿的嚎叫,卻不敢回自己的窩。

小狼把格蘭當成自己的媽媽,它在她面前非常的溫順,聽話和乖巧。格蘭會帶著小狼一起去草原上捕獵,他們會藏在草叢中遠遠的看到兔子以後,格蘭一聲令下,小狼就會從草叢中衝出去追上兔子,一口咬住。

在草原上,野狼的攻擊力是非常強的,它甚至可以攻擊犛牛和藏獒,但是在格蘭的面前,就像一隻溫順的小狗狗,萌萌的,將肚皮展示出來,讓主人撓痒痒,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非常的信任對方,才會將肚皮展示出來。

小狼長大了以後,格蘭將狼放回了草原中,小狼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群體,但是每當格蘭站在草原上呼喚小狼的名字,小狼一定會在遠處高聲的嚎叫來回應,並且奔跑過來與格蘭一起玩耍。

生命都是大自然創造的產物,所有的生命都是相同的,只是形體的不同,人與自然界的兇猛的野狼,一樣可以友好的相處,只要真心的付出愛,不去傷害,不被貪婪所控制。

相關焦點

  • 勵志姓氏頭像:狼若回頭,不是報仇就是報恩!
    本期百家姓微信頭像的主題: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仇,就是報恩!這是一則民間傳說,說的是報恩的故事。都說狼若回頭必有緣由,其實人也是一樣,人要是醒悟的話,就一定會有所行動,不是拼搏就是奮鬥。狼亦如此,更何況人。
  • 萬物皆有靈性,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萬物皆有靈性,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還是人與狼獨處的畫面 都是十分驚豔、震撼人心的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一個男孩和部落無意間分開
  • 人與狼的故事:狼若回頭,必有緣由 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在這個世界,自然的法則無處不在,事物的一分為二性隨處可以觀察到,而且讓人不敢相信其變化幅度有多大。在萬千事物中,狼是最具有代表性。狼的兩面性格與內心世界複雜到什麼程度,可以說是無法衡量的,是最不確定因素,反覆無常的變化,讓人刮目相看,簡直是不可思議。
  • 12句霸氣冷酷的句子,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3、再浪的女人也想有個家,再野的男人我也拿得下。 4、在我面前,敵人不是逃之夭夭,就是一敗塗地! 8、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 一禪: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
    一禪: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一天一禪一個人在山下買回來了很多的小豬包子,於是很開心的在那裡吃著包子,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小和尚居然看到了一隻十分可憐的狗狗,而其實這個是一隻(狼)只不過小和尚不知道罷了........
  • 狼若回頭,必有理由!
    狼若回頭,必有理由,不是回來報恩,就是想來尋仇!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就會被困於現實中,我們寧願負重前行,也不要原地踏步。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想要得到最後的成功,一定要有負責的態度,一定要有冒險的精神,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人活著,就要有魄力,敢奮鬥!待人,誠信可靠;做事,雷厲風行。不管自己做什麼事情,都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自己掌控成功的方向,才能不懼怕挑戰。
  • 狼若回頭必有緣由 印度軍隊大舉向邊境地區集結 真是準備開戰?
    自發生肢體流血武裝衝突後,印度叫囂不會讓「犧牲」的士兵白死,言外之意就是要進行復仇。莫迪也表態稱:「沒有什麼對實控線邊境印度官兵行動能力的阻止,交戰規則已被修改」,並授予前線士兵在「特殊情況」下使用槍枝。俗話說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 幽默段子之狗子精選: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二哈回頭,拆家拆樓!
    姑娘啊,這是問診,不是閒聊。3、一個男人牽了只二哈進來看病,大夫問完情況後準備檢查下,拍了拍面前的就診臺,說「上來」。8、過去有一個大傻子, 別人總逗他,拿出一個1美分和1個5美分的硬幣讓他選,他總是選1分的那個。大家都笑他傻,還有很多人特意從遠處趕來和他玩這個遊戲。有個老太太好心提醒他,可他的回答是:如果我選5美分那個,他們就不會繼續和我玩這個遊戲了。
  • 老話說:「狼回頭報恩仇,娘回頭啃骨頭」,為何娘回頭是啃骨頭呢
    在很多印象中,狼是一種很殘暴的動物,而且經常是一群狼在一起生活,更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但是狼也有善良的一面,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狼回頭報恩仇,娘回頭啃骨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狼回頭報恩仇俗話說:狼回頭必有因,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所以狼也算是一種有血性的動物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雖然狼攻擊性很強,但是一隻單身的狼是沒有什麼攻擊性的,見到人之後也會自動躲開,所以農村人經常能遇見單身狼,它們在遇見人之後也會主動躲開。
  • 俗話說:「狼回頭報恩仇,娘回頭啃骨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很多印象中,狼是一種很殘暴的動物,而且經常是一群狼在一起生活,更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但是狼也有善良的一面,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狼回頭報恩仇,娘回頭啃骨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話說:狼回頭必有因,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所以狼也算是一種有血性的動物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 萬物有靈,狼亦有情。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故事講述了女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本人,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救下一隻小狼「格林」後,又帶它回歸真正的家園,使「格林成為了世界上首隻由人類媽媽撫養並成功返回自然的狼。馮紹峰、佟麗婭、陸川等人都被書中的故事深深震撼,曾經在草原與狼共舞長達八個多月,歷時兩年半,根據作者當時的日記和珍貴的影像資料,整理成四十萬字的《重返狼群》。
  • 民間故事:大象報恩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板塊,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有人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其中的細節。在清代有一本著名的民間故事書,名為《聊齋志異》,它的作者是蒲松齡,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聊齋。
  • 有人說狼的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她苦苦追尋,卻盼不到狼回頭
    在與牧民閒聊時,她聽到了一個哀婉動人、和以前惡狼傳說完全不同的狼的故事。就在她來到這裡的幾天前,有一隻狼王襲擊牧民的羊,因為狼王有一窩的狼崽要餵養,可能找不到食物,所以就發生了襲擊牛羊的事情。牧民只有奮力獵殺體型碩大的狼王,狼皮被剝了以後,狼肉也被吃掉了。母狼拖著沉重的身體爬回狼窩,哀嚎了幾天之後,母狼給剛剛出生不久的6隻小狼崽餵了最後一次奶,竟然殉情了。
  • 狼若回頭,必有理由,步子雖難,請別停下!
    是狼就要練好牙,是羊就要練好腿。1、什麼是奮鬥?奮鬥就是每一天很難,可一年一年卻越來越容易。不奮鬥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來越難。事不三思終有敗,人能百忍則無憂。這就是眼光!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個無悔人生。3、別讓自己太糾結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真。本事不大,脾氣就不要太大,否則你會很麻煩。
  • 《基督山伯爵》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
    就像《活著》、《肖申克的救贖》、《許三觀賣血記》……他們並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故事來讓我們閱讀,同樣我也希望廣大讀者不要將一部賦有深度的作品作為一個故事讀過就忘了。《基督山伯爵》就是這樣,作為一部通俗歷史小說,因為故事情節,有許多人都將其當作一部中國式快意恩仇小說來閱讀,但這部書作為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成名之作,那麼這裡面的故事,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 一個狼報恩的故事
    有人說某村有個叫叢薪的人,在山中被兩匹狼窮追不捨,將他的鞋子叼跑了。縣官將叢薪拘拿了來認鞋子,果然是他的。於是懷疑殺銀商寧泰的兇手定是此人,一審問,果然不錯。原來是姓叢名薪的人殺死了寧泰,搶劫了巨金,還沒來得及搜出寧泰藏在衣服裡的金首飾,便逃走了。結果首飾被狼叼了去,才發生了這件奇事。還有一個狼報恩的故事,有個接生婆出門歸來,碰到一匹狼等在路上,拉住她的衣服,像要她跟著走。
  • 「義狼」報恩,一個不是故事的真實故事
    狼在這種動物既兇殘又狡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只是在動物園裡見過。我老家在山西呂梁的山裡,在那兒很早以前是有狼的。聽老輩人講,早些年天一黑,就有狼進村。從老輩們的話語中能感受到,以前的人們對於狼,不一定都是憎恨和害怕,還有一份敬畏。至今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一個小名叫狼嘗的老人給我講過的一個「義狼」報恩的故事。
  • 農村俗語:「豺狼回頭報恩仇,嶽母回頭啃骨頭」究竟是啥意思?
    近日上網瀏覽,突然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豺狼回頭報恩仇,嶽母回頭啃骨頭。我不解其意。於是,便去找學識淵博的老教師孫先生求解。可誰知孫先生看了這句俗語後竟然也不知道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因此,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