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34;中也有&34;這一屬相。
對於很多人來說,想到蛇這種動物,首先想到的就是冷血,恐怖。對於蛇這種動物,其實很少有人能真正打心底裡喜歡。蛇在現實中是一種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動物,更是成了恐怖片裡的常客。
其實在上古的神話傳說中,蛇反倒是象徵著美好和權貴,《山海經》一共記錄了454個人物,其中與蛇有關的就有138個,女媧、伏羲、祝融都是人面蛇身。不過到了現代,我們一般都把蛇和災禍連在了一起。
我們看過很多描述蛇災的恐怖電影,那麼現實中真的發生過蛇災嗎?
說起蛇災,就不得不提廣為流傳的1983年陝西省安康蛇災了。
1983年是苦難的一年,因為厄爾尼諾的影響,長江黃河沿岸的很多縣市遭遇了幾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當時的安康地區普降暴雨,安康城上方的漢江流域各地市降雨量都超過了歷史極值。
暴漲的漢江河水幾乎與漢江大橋橋面平齊
1983年7月31日,陝西省安康市全城直接被洪水淹沒,成為建國以來第一個被洪水摧毀的城市,事情發生後,舉國震驚,從此「7.31」這個特殊字號,也成了安康城永載史冊的災難記憶。
如今的安康瀛湖風景區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的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是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野生動物資源極其豐富。既如此,那麼蛇類的數量也必定是非常大了。
就像人一樣,當洪水來臨的時候,動物們也會奔向更高處以躲避洪水的衝襲。
一般的蛇都是怕水的,大水來臨後,大量被水衝過的地方的蛇只能重新尋找居所,而蛇又比較喜歡草叢或枝繁葉茂的叢林,數量眾多的各種蛇類,聚集在一起後被人們看到,這可能就是被人們稱為蛇災的緣由了。
待在草叢中的蛇
見諸報導的蛇災還有2007年發生在北京宣武門五條胡同的蛇災。當時樹木和地面上出現了群蛇聚集的現象,當然後來專家解釋說這只不過是一群蛇找了一個涼快地方歇腳而已。
群蛇聚集
這麼看來,真正如影視劇中那樣的蛇災,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洪災發生的地方,出現蛇群聚集,這倒是真實發生的。但當洪水退去,蛇群也就立馬解散,各種蛇們也就各回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