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心臟不舒服,該做什麼檢查?醫生給出4個建議

2021-01-10 奇妙的本草

生活中,人們遇到驚嚇時,常說「把我的心臟病都嚇出來了」,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句玩笑話,心臟病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尤其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心臟功能出現不斷下降的表現,而且心臟疾病患者的年齡不斷年輕化。一些年輕人對身體的關注少,即使心臟出現不適,也容易忽略,這也給心臟疾病留下了埋伏。

心臟健康對身體意義重大,一旦發現心臟出現不適的症狀,就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常見的檢查心臟的項目主要有哪些呢?

一、心臟超聲波

心臟超聲波是唯一能夠直觀地觀察到心臟瓣膜病變的檢查,醫生可以通過超聲的檢查和測量,了解瓣膜的功能是否正常、有沒有出現病變、病變的程度等情況。

做心臟超聲波時,通過探頭的移動,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心臟內部的各個結構,並且顯示出心臟的搏動和血流的速度情況,而且心臟超聲波檢查還可以發現心肌的增厚、心肌運動快慢等問題,這對於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臟疾病的發現有著重要意義。

患者到醫院做心臟超聲波時,不需要空腹,但如果還需要同時做其他需要空腹的檢查,還是應該禁食。有些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這種情況會導致心跳加速,因此,應克服該情緒。除此之外,在檢查的時候,應該選擇左側臥位的方式,因為心臟在人體左側,這種臥位有利於超聲的穿透。

二、心臟磁共振

心臟磁共振也是心臟病患者經常做的一種檢查,通過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診斷心臟的結果、功能以及心肌活力等情況,獲得不同角度的圖像,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方式。

心臟磁共振能夠檢查出包括原發性的心肌病、高血壓、主動脈瓣病變等問題導致的心臟病,

另外,心臟磁共振也常用來診斷各種大血管疾病、心包疾病、心臟腫瘤、心臟瓣膜疾病以及心臟功能的測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力衰竭患者、內置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以及體內有金屬異物的患者是不能做心臟磁共振的。在進行心臟磁共振檢查時,也應該去除身上的手機、鑰匙等金屬物質和電子產品,否則會影響磁場均勻性。

三、心電圖、負荷心電圖、動態心電圖

說到檢查心臟,很多人都會想到心電圖,因為心電圖是最常見的心臟病檢查項目,操作簡單,也不貴。不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心電圖也是個大家族,包括常規的心電圖、負荷心電圖以及動態心電圖,這三種心電圖負責的工作大有不同:常規的心電圖是監測休息時的心電信號;負荷心電圖則監測運動時的心電信號;而動態心電圖是監測日常生活中的心電信號。

常規的心電圖操作很簡單,可以快速捕捉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信號,能夠篩查出多數的急性心肌梗死等問題,但是並不能精準地測量出心肌肥厚等數值,患者如果在做心電圖的時候沒有出現心律失常,也檢查不出問題。

負荷心電圖,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監測患者在運動的時候心電信號的變化情況,患者在進行負荷心電圖時,需要作出劇烈運動,以此增加心臟負擔,因而可以診斷出勞累型的心絞痛、以及與運動相關的心律失常,對於一些疑似勞累型心絞痛,或者是患病的可能性比較小的人,醫生常選擇負荷心電圖進行檢查。不過,該種類型的檢查不適合不穩定型的心絞痛患者。

美國科學家Holte發明了動態心電圖,讓患者隨身攜帶一個可攜式的數據終端,無時無刻對心電信號進行檢測,可以發現隨時可能出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除了這幾種檢查方式之外,還有一種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也是常用的項目。

四、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造影的作用是評價冠狀動脈血管的走行、畸形和數量,評價有無出現冠狀動脈病變以及病變範圍,適用於不明原因的胸痛、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等症狀的患者檢查病因,也適合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瓣膜病等患者在手術前的檢查,另外,一些高危職業疑似冠心病,也可以做個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不過,對碘和造影劑過敏、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電解質紊亂的患者不能做冠狀動脈造影,以免出現意外。

以防大家遺漏重點,給大家來個總結:

心臟健康決定著機體健康,平時一定要多留意心臟狀態,尤其是發現心臟出現不適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

參考資料:

[1]《心臟病檢查,心電圖三劍客(常規、動態、運動負荷試驗)如何選擇?》.醫格心領域.2018-07-31

[2]《心臟病患者需做的檢查有哪些?》.石家莊心腦血管病醫院.2019-07-11

[3]《養護心臟,4個方法很管用》.濟南市天橋區大橋鎮衛生院.2019-09-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心臟為什麼總是亂跳?是不是該去做個心電圖?
    正準備趴在桌上眯一會兒的小黃,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所吸引,抬頭一看,一張焦急的嘴裡,冒出了幾個字,「快,醫生,這會兒感覺心臟在亂跳,我要馬上做個心電圖」。  小黃打個激靈,三下五除二地,為病友做了個心電圖,可讓人失望的是,心電圖顯示正常。看到這檢查結果,病友相當失望地說道:「平時我沒什麼問題,可這心臟亂跳,偶爾就會發作,時間有時候長,有時候短。
  •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心臟會不舒服,平時的時候總是感覺胸口特別悶,喘不上氣,但是當大家到醫院去檢查的時候,心電圖和心電彩超一切卻都是正常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胃不舒服,到底做什麼檢查好?聽聽消化科醫生的建議
    胃鏡檢查在臨床上也稱之為胃病診斷的「金標準」。胃鏡檢查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點小小痛苦的,那麼無痛胃鏡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胃鏡本身帶來的一點點痛苦,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無痛胃鏡是給患者上了全身麻醉,麻倒了當然不會感覺疼痛了。如果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感,也完全可以考慮選擇無痛胃鏡。
  • 為啥總感覺喉嚨裡有異物,怎麼咳都咳不出?醫生:別當成小事
    喉嚨發緊裡面好像有個東西存在,讓人一直想咳嗽,但不管咳多少聲,那個異物感覺都一直存在。很多人都因為咳不出來東西,只是偶爾的咳嗽兩聲,就不當一回事了。醫生表示,頻繁感覺喉嚨裡有異物,怎麼咳嗽都出不來的時候,多半是疾病引起的,不是小事儘早檢查處理問題。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肝硬化,總感覺肝區位置有些不舒服
    總感覺肝區有些不舒服或許不止一個人與蔡先生的經歷相同。蔡先生從兩年前就表示自己肝區不太舒服,也不止一次的懷疑自己是否有肝硬化。然而,通過肝功能和超聲檢查,始終表示其健康沒有問題。蔡先生就自己的情況也感覺非常納悶,明明感覺肝區不適,可就是檢查不出來問題呢。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懷疑中,蔡先生焦慮不安。到底該如何判斷自己的病情,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肝硬化呢?為了排除自己的心理問題,蔡先生甚至找了以為心理醫生。
  • 胃不舒服,就要做胃鏡?無痛一定好嗎?揭秘胃鏡4大真相
    而在近些年,胃鏡檢查也是被很多人安排上了體檢日程。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人都要進行胃鏡檢查。可以說很多人對於胃鏡檢查不是特別了解的情況下,就為了檢查而去進行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之前,這4個問題建議先明確!2、之前的2次體檢,都已經做了胃鏡。後續如果再做的話,會影響胃部健康嗎?實際上,胃鏡檢查對於人體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在進行胃鏡檢查的時候,會對咽喉、胃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短時間內會感覺不舒服,但是基本在一周內就會恢復正常。
  • 最近總覺得胸悶氣緊,測體溫又不高,但總是感覺不舒服,怎麼辦?
    最近總覺得胸悶氣緊,測體溫又不高,但總是感覺不舒服,怎麼辦?這些表現,既有焦慮,又有疑病的特點。出現焦慮的時候,除了心理上體驗到這種不愉快的情緒,一般還會有身體方面的症狀。在心血管系統方面,焦慮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悸。
  • 50歲男性,掛號就要做心臟造影,醫生說做完心電圖再說,這是為何|心...
    門診來了一位張先生,50歲,進門就說醫生我要做個造影,看看自己是不是心臟病?王醫生:我先問一下情況,咱們看有沒有必要做造影,畢竟造影是有一定風險的。張先生:造影是最準確的,我心電圖做過了,醫生說沒事,但一走路就難受。抽血化驗也沒事,血糖正常,血脂血壓偏高。
  • 身體老缺鉀,心臟也總不舒服怎麼辦?教你正確方法,糾正低血鉀
    身體缺鉀,和心臟不舒服,老覺得緊張,其實是有密切關係的。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低鉀血症的相關知識。低鉀血症會引起心慌嗎?還有哪些症狀?鉀離子是我們身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電解質,如果身體的電解質代謝出現紊亂,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低於3.5mmol/L時,就屬於低鉀血症的情況了。
  • 【曙光·科普】了解心臟十二時辰——Holter
    醫生,我知道如果心慌、不舒服時,應該去做個心電圖檢查。可是到了醫院,得先掛個號吧?得醫生看完吧?然後還要收費吧?再去做心電圖的時候,這不舒服就過去了,這可怎麼辦?那今天介紹心血管科常用的另一個檢查——Holter,也就是動態心電圖。為什麼叫動態心電圖呢?這個關鍵就在「動態」兩個字上!心電圖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可以及時發現心血管疾病裡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者是心臟肥大等等的現象。可問題是「抓不到」該怎麼辦?
  • 什麼檢查能揪出鼻咽癌?醫生:這5個檢查不能少!
    鼻咽癌的早期表現包括頸部淋巴結腫大、痰中帶血、耳鳴、耳悶、面麻等[2],如果懷疑鼻咽癌,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呢? 一、一般檢查 首先,病史、體檢是懷疑鼻咽癌患者最基礎也是很重要的檢查方法。
  • 心臟也會「肥胖」?男子心臟肥厚超出常人兩倍 醫生:容易猝死
    孫先生今年70歲,三年前,因為心臟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查出肥厚型心肌病。後來,病情進展迅速,一走路,就感覺心臟直跳。「我走路不能走了,一走二三十米,心臟蹦得就像跳出來了。」 南醫大二附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李慶國介紹:「 主要的表現是心肌肥厚,正常的左心室壁1釐米左右,他這種病表現為心室壁很厚,超過了1釐米,有的人達到2釐米、3釐米,進展之後 ,表現為惡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如果是梗阻型的,很多人就容易一下子猝死。」
  • 醫生闢謠:要是真的,就不用花錢做檢查了
    通過對20個有耳垂摺痕人群的調查,他們發現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有心血管疾病。 於是得出了結論,耳垂的摺痕和心臟疾病是有相關性的。 但是這項研究的時間比較早,是1973年,換句話說,這項研究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產物了。
  • 做了18項檢查,寵物狗吃藥後死亡!寵物醫院醫生:很可惜但感覺很冤枉
    「我家狗狗生病了,去醫院做了十幾項檢查後,回來吃完藥第二天就不在了。」胡月說,她想弄清這究竟是不是一個醫療事故,以及如果遭遇「醫療糾紛」,究竟該怎麼辦?(胡月女士的寵物狗)【做了18項檢查,按照醫囑吃完藥後,狗狗卻不在了】「本來我家狗狗只是不吃飯,結果按照醫囑吃完藥後當天就不在了。」
  • 身體總有4個表現,暗示免疫力降低了,看看醫生的建議,或有幫助
    1、常常感到疲勞  學習工作中好像沒有做什麼事情就開始感覺渾身酸疼,眼皮也在打架。懷疑自己是否生病是去醫院檢查,醫生也無法明確地告知自己到底是哪裡生病了。但是還沒等開心幾天,那種疲勞的感覺又回來了。讓人摸不著頭腦。
  • 便血、腹瀉,我到底該不該去做腸鏡檢查?
    近年來,隨著無痛腸鏡的普及,極大的降低了腸鏡檢查的痛苦,使患者可以輕鬆的完成腸鏡檢查,讓人們對腸鏡檢查不再恐懼。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 醫生呼籲:身體若出現這3個表現,建議做肝部檢查,或是肝出問題
    醫生呼籲:身體若出現這3個表現,建議做肝部檢查,或是肝出問題1、大小魚際發紅大小魚際就位於人們的手掌處,分別是大拇指和小拇指所對應的位置。因為人們的手掌和肝臟有密切的聯通關係,所以肝臟有問題手掌也會產生異常。如果肝臟本身受到了損傷人們的大小魚際就會發紅,這兩個地方會呈現異常的紅色,像很多的小斑點堆積在一起。
  • 心臟受損會有哪些問題?出現哪些症狀應警惕?醫生告訴您六點護心
    3、心臟有4個瓣膜心臟分為左心和右心,每邊又有心室和心房,其開合就需要通過瓣膜來控制,因此共有4片瓣膜來控制,分別是: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三尖瓣和二尖瓣,不過如果瓣膜出現問題,比如閉鎖不全、硬化等,這就可能會導致相關問題出現,比如心臟肥大,血液逆流,形成瓣膜性心臟病等。
  • 為什麼不能全身核磁共振檢查?4個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核磁共振是一種能夠幫助檢查身體內臟器官問題的檢查,而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出現問題時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因為價格比較昂貴,就想讓醫生進行全身檢查,但其實在臨床上大多數醫生是不建議進行全身磁共振檢查的,一般是因為這幾點。臨床上不建議進行核全身核磁共振檢查主要是因為哪幾點?
  • 10個症狀提醒你,該做個甲狀腺檢查
    當身體感到有點不舒服,我們一般會抱著「忍一忍就過去了」的心態熬一下。但有些特殊的症狀,其實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甲狀腺出問題時會有哪些異常信號呢?為此,成都頤和醫院甲狀腺醫生提出以下一些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