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中有這個一個概念:大多數人對於潛在的威脅最為敏感,但往往對眼前最賴以生存的資源選擇性忽略,比如空氣、水等,大家會對幼兒園虐童事件憤慨,大家會為南極消失的冰川而奔走吶喊,卻從未考慮如果有一天空氣和水消失了會怎麼樣——也許大家都覺得這個假設太過於天方夜譚了,以至於從未考慮和重視過。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說過,人類社會組成依靠的是共同想像體,最典型的比如法幣、社會組織、道德……動物世界沒有這些規則,不會有一隻工蟻法官去審判剛剛戰鬥不力的兵蟻,動物只需要填飽肚子即可,而人類顯然要複雜得多。
基於共同想像體所構築的確定性指導著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但這種確定性很有可能被更高維度的攻擊所攻陷,換句話說,如果宇宙只是一場浩大的計算機模擬,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耗費一生所研究的科學只是一場遊戲,經典的量子理論、牛頓定律只是計算機隨機設定的參數,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瘋掉。
而網絡世界的共同想像體正在面臨這種高緯度的攻擊。
在1月9號的騰訊安全發布會上,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的負責人「TK教主」於暘在現場演示了一段視頻,告訴外界,利用克隆技術的應用克隆,所造成的威脅和破壞到底有多大——只見兩支手機擺放在桌子上,A手機向被攻擊的手機B發送了一條簡訊,這條簡訊中包含了一條惡意連結,B手機打開這個連結後,彈出了一個搶紅包的頁面,就像很多營銷推廣中常見的套路那樣。
高潮來了,當B手機關掉這個頁面時,A手機已經完美克隆了B手機上的支付寶應用,從帳戶到資金都一模一樣,接著,A手機打開付款碼掃一掃,消費了300元,與此同時,B手機上的帳戶裡也減少了300元,而B手機幾乎沒有任何察覺。
換句話說,只要A願意,他可以一直使用這個漏洞,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任意消費,直到B手機用戶發現自己資金莫名消費,凍結或者轉移自己的財產。
但誰又會每天查看自己的支付寶消費呢?
一個頂尖的黑客,完全可以通過惡意連結克隆出你的消費和財產的app,然後在神不知鬼不覺地花掉你的錢,從日常的外賣,到預定機票和酒店,再到支付寶……
這是傳統網絡攻防中被忽視的一種漏洞攻擊方式,於暘介紹,傳統的漏洞攻擊是通過木馬連結,實現對用戶手機的長期控制。如果把手機電腦比作是一個房子,那麼用戶要做的就是鎖好每一個門和窗,而黑客是要想盡辦法進入你家,然後再在你家房子裡留一個洞,這樣可以方便進出。
白帽子所做的努力,無非是找到這個洞然後想辦法堵上,杜絕後患。
但如果攻擊者換一個思路,我不去進入用戶的家,而是直接克隆一個用戶的家,放到另外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能自由的進出,自由的拿取我需要的東西,真實的家也會受到影響。
這讓我想起了《三體》中關於四維空間裡的描述,藍色空間號上的關一帆等人遇到四維碎片並多次進出四維空間,三維空間的人看不到四維空間的人,但四維空間裡的人卻可以看到並且穿越三維世界,某種程度上,這像極了克隆應用對傳統防護,高維度對低維度的打擊。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數字中心,而電腦正變成工作和遊戲的附庸,在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遷移的幾年時間裡,人們對於網絡重心的理解也正在發生偏移——手機控制著消費,控制著社交,控制著搜索和財產,甚至控制了你家裡的智能家居,2017年,掃碼支付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5800億,毫不誇張地說,大部分人的手機如果處於無防護的狀態下,那麼個人的方方面面,從財產安全到個人隱私,無異於裸奔狀態。
這就是我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個社會學現象:人們對於空氣和水資源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對財富、名利的追求,但如果沒有空氣,那麼一切都不復存在。
這裡我們可以順便提一下騰訊在安全領域上的布局:騰訊目前有科恩、玄武、湛瀘、雲鼎、反病毒、反詐騙、移動安全七大實驗室,這七大實驗室的重心和領域也相互交叉:連接、系統、應用、信息、設備以及雲。其中玄武實驗室主要專注於信息安全。
這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研究與傳統基礎網絡相關的信息,如Windows、Linux等。,其次是圍繞智慧型手機安全而展開的。所以新型的手機,如Android、IOS系統也成立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第三個方向是與各種智能硬體相關的研究。所有這些新的智能設備,加上傳統設備共同形成一個新的信息環境,從中產生的數據信息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為一個白帽子,天職就是要給廠商提交漏洞。理想狀態下,廠商應該馬上確認並修復漏洞,並且對白帽黑客鄭重致謝,然後再給個三十萬五十萬之類。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以這次的克隆應用為例,在發現這個漏洞後,玄武實驗室一邊將這個漏洞上報給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旗下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一方面對現在市面上主流上的app進行逐個掃描和排斥,大約檢查了200個app,像支付寶這樣的平臺,已經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處理,目前新版本中已經沒有這個漏洞,但還是有大量的中小app,沒有進行排斥和修補,這也是騰訊為什麼花大力氣開這個發布會的目的所在——將這個信息通過媒體的力量傳達給更多的平臺。
白帽子的工作有點類似清道夫,在迷宮般的網絡世界裡,就像鐵路工人一樣檢查每一段鐵軌,每一塊枕木,發現問題,然後及時修理,但遺憾的是,還是有很多廠商對於網絡攻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接受採訪時候於暘也表示,整個行業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可能是不夠的。這種不夠在以前可能不太了解實際造成的風險之前也就這樣,當今天大家看到了這些演示,你已經知道了它會造成這種後果之後,我覺得是應該要重視起來的。
網絡中的正義是如此脆弱——正如黑產和白帽子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間,技術對於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但並不意味著技術本身存在對錯,在絕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除了人性的堅守之外,還需要技術加以杜絕和防範,正如於暘說的那樣「洪水來臨時,沒有一滴雨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