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婷
編輯|李曙光
在海南上大一的王晶,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和寢室的姐妹們在空閒之餘喝上一杯奶茶了。作為妥妥的學生黨,王晶最喜歡的是益禾堂的奶茶,其中的翠峰茉莉味便宜又好喝。
儘管她和她的室友們口味不一,有的喜歡蜜雪冰城,有的喜歡一點點,還有的喜歡星食茶,但她們鍾愛的,都是奶茶店的現調奶茶,少糖去冰,加個奶蓋,再來點椰果燕麥……完全根據自己的喜歡定製。
每天化著精緻妝容、行走於北京CBD的杜夢,愛的是正網紅的新式茶飲——喜茶、奈雪の茶。在她看來,這兩家店的奶茶主打休閒消費,淡化茶的屬性、不以粉末勾兌,口感不錯還健康。
10多年奶茶愛好者的杜夢,還記得她喝的第一杯奶茶時舌尖上的味道。香飄飄香芋味奶茶,爽口果粒和香芋味交織,香甜、醇厚、順滑。
然而,當初滿足她口腹之慾的香飄飄奶茶,杜夢已經很久很久不喝了。「當初驚豔,純屬少見」,儘管香飄飄曾帶給她難以磨滅的回憶,但在喝過許多現調奶茶後的今天,杜夢如此形容初喝香飄飄時的悸動。
2020年10月,消費升級的年代裡,當香飄飄與網紅奶茶們相遇,香飄飄意料之中的,早不再是王晶、杜夢們「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了。
奶茶店關門也沒人再買香飄飄
9月23日,「秋天裡第一杯奶茶」梗刷屏,背後實際是對親近的人表示關心。
溫情無限背後,龐大的奶茶市場正在爆發式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16%的消費者每天購買頻率在一次或以上,43%的消費者一周購買多次。
越來越多的人,墜入新式茶飲的「織夢網」。
美團最新數據顯示,僅10月1日至4日,平臺的奶茶訂單量超過了11億。喜茶、茶顏悅色、一點點等新式現調茶飲,成為消費者最愛搜索的奶茶品牌。
在杜夢看來,現調奶茶口感不錯,新式茶飲如喜茶,其「精緻的門店+零食/水果+周邊」,讓她願意花時間和金錢,為其舒適的環境、多元化的品類買單。
資本的「意中人」,也正是奶茶連鎖店。從近年來的融資情況看,資本均傾向於更青睞新茶飲品牌,如喜茶、奈雪の茶、樂樂茶等,均獲得多次融資。
2018年3月,奈雪の茶在融資中的估值達到60億元;2020年3月,喜茶在C輪融資中的估值達到160億元。
「原味、純正、以奶製品為主的奶茶,更受消費者的歡迎,」一位從事奶茶生意10年多的業內人士告訴市界,「傳統的固體飲料奶茶,是典型的工業化製成品,裡面有添加劑之類的原輔料。」
中國奶茶啟蒙者香飄飄,與網紅奶茶們不期而遇後,儼然已是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浪。
今年上半年,香飄飄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香飄飄上半年實現營收9.91億元,同比減少28%;扣非淨利潤虧損9252.64萬元,賺錢能力大幅下降。
按常理來看,因疫情這個客觀原因,線下奶茶店不得不關閉,這恰是主打做衝泡奶茶的香飄飄的紅利期。但從經營數據來看,香飄飄衝泡類奶茶銷售收入依舊持續下滑,由去年同期的7.11億元減少至5.5億元,同比下滑22.69%。
這就說明香飄飄固體奶茶,正慢慢為人們所「拋棄」。即便疫情期間大家難以去奶茶店買奶茶,也沒有人再想買香飄飄。
10月11日,市界走訪了北京的多家超市門店。在蹲守某家大型超市的1個小時裡,總共有五撥人在香飄飄奶茶貨架前停留,最終,只有一名10歲兒童買下了香飄飄草莓味的奶茶,只因他念念不忘某次坐火車時喝過的那杯奶茶的味道。其他幾撥人,要麼是好奇貨架上的其他品牌奶茶,要麼拿著香飄飄看看就放下了。
某超市貨架的固體奶茶飲料 市界拍攝
一名消費者告訴市界,如果非要選擇超市裡的奶茶,她會選擇即飲方便且口感不錯的阿薩姆奶茶。大多數情況,她更願意選擇奶茶店的現調奶茶。奶茶店提供的產品不僅多樣化,還可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定製飲品,如佐料可以自選;含糖量可高可低;溫度可以常溫和加冰。反觀香飄飄這樣的衝泡式飲品,「太過於枯燥和標準化了,它和方便麵的本質是一樣的」。
霸屏多年的方便麵市場,大有被開小灶等自熱產品更新換代之勢。更何況,「香飄飄裡面的珍珠和紅豆,很難泡開。即使泡開了,紅豆還是硬硬的,珍珠也沒有彈性」,王晶向市界描述喝香飄飄的體驗。
固體飲料要在辦公室或者家裡用熱水衝劑和杯子才有使用場景。杯裝奶茶自行衝泡的最後用武之地,隨著外賣平臺滲透進大眾的一日三餐,愈發地黯然失色了。
新產品遭遇滑鐵盧
王晶已經記不清,她家附近超市貨架上的香飄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無人問津了。看到落滿灰塵的香飄飄,她莫名有些傷感,王晶也曾追問自己:做人要長情啊!
但站在現調奶茶如coco、一點點;新茶飲如喜茶、奈雪の茶;液體奶茶飲料阿薩姆等多個品類奶茶麵前,王晶最終還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外賣挺方便的,衝泡挺麻煩。」
儘管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多次強調,香飄飄與當下大熱的門店現調奶茶,是兩個行業。但隨著外賣業務的發展,替代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騎手都在摩拳擦掌,隨時把飲品送到消費者面前。
不僅僅是今年國慶期間,2018年,奶茶就成為外賣平臺上的熱搜詞,當年的美團外賣奶茶訂單量便突破2.1億單。
為了享受不用出門的便利和服務,「線上購買、送貨上門」成為用戶最偏好的購物模式。艾瑞諮詢調查顯示,中國即時配送用戶使用服務的原因中,63.4%的回答均因為「懶」。
「懶」人群定義為雖不出門,但使用享受各種上門服務的人。他們對即時配送等需求增加,願意為便捷服務買單。
「懶」人群壯大現調奶茶愛好者隊伍的同時,衝泡奶茶市場也出現了天花板。2017、2018年,中國衝泡奶茶市場增速再度下滑至2.4%、5%。
但香飄飄的下滑,來得要更早一些。2012-2015年,香飄飄過於依賴衝泡奶茶業務,發展明顯已進入瓶頸期,營收大多在20億元左右。2014、2015年,香飄飄出現負增長,淨利潤大多在2億元以下。
時代變了,香飄飄也想改變。
2017年,上市成功的香飄飄意識到:資本市場需要講新故事。於是,成立12年的香飄飄,終於進軍液體奶茶領域,首次推出新品類MECO牛乳茶,以及蘭芳園絲襪奶茶。
然而,新品出師不利。2018年,香飄飄液體奶茶產品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速只有0.55%;2019年收入下滑至1.37億元,同比下降37.33%。
2018年,香飄飄還推出了MECO蜜谷果汁茶。果汁茶剛推出後,儘管銷售業績一度達到小高峰,但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果汁茶銷售就開始下滑。
一方面,這與2019 年9月、10月 ,香飄飄果汁茶連續兩次被曝質量問題有關;另一方面,「從性價比和方便性來看,香飄飄果汁茶都不佔優勢」,香飄飄經銷商王楠告訴市界。
連遭滑鐵盧後,香飄飄急了。
市界了解到,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飄飄就在低線城市開設展櫃。簡單來說,就是免費送一些產品給店家,讓他們將其陳列在貨柜上,以達到促銷的目的。
但是,「效果不明顯」,王楠坦言。
香飄飄在某四線城市的展櫃 受訪者提供
數據可以作證。今年上半年,香飄飄果汁茶品類賣出3.57億元,去年同期為5.88億元,同比下滑39.25%,為各品類中最大跌幅。
在走訪北京多家超市時,市界發現,這些超市上架的只有香飄飄固體衝泡奶茶,果汁茶系列並沒有上架。
2020年上半年,香飄飄不僅營收同比減少28%,經銷商數量由去年同期的1481個減少至1478個。
由於其他系列市場反饋欠佳,香飄飄主打產品仍然是固體奶茶產品。儘管香飄飄升級了固體奶茶產品,但遺憾的是,升級後的多款固體奶茶產品,仍使用植脂末(奶精)作原料。
奶茶店裡的水果四季常新,香飄飄的植脂末卻一如既往,差距一目了然。
下沉市場救不了香飄飄
即便中國消費升級背後,是固體奶茶的沒落;即便香飄飄的即飲產品,沒有多大核心競爭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依舊是固體奶茶飲料的老大。
中小城市和縣鄉鎮,被香飄飄視為「兵家必爭之地」。香飄飄大約有55%的銷售額在三四線城市,只有30%的銷售額在一二線城市。
某四線城鄉鎮上開超市的南煥,在每年10月-次年5月期間,會進差不多10萬元的香飄飄。10萬元的貨,很快賣光了。
「天冷了,都喜歡喝一口。」這10萬元中,愛喝香飄飄的南煥也貢獻了一份子。熱銷的還有香飄飄禮盒,過年提著它,這在低線城市來說,還算有些面子。
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南煥發現,愛喝香飄飄的年輕人變少了。
王楠比南煥早一步發現市場的變化,他告訴市界,大環境變了,香飄飄未來並不樂觀。「太甜了,容易發胖」。
香飄飄寄予厚望的三四線城市,正處在失守的狀態之中。
在健康消費、綠色消費需求漸盛之下,不僅僅是高線城市居民,低線城市居民也越來越注重奶茶品質。
主打健康休閒牌的新式奶茶店,在低線城市漸成星火燎原之勢。前瞻研究院報告指出,2017-2019年,三線城市的新式茶飲奶茶店數量增長率高達138%。
這對想輻射3500個縣的香飄飄而言,不是個好受的消息。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受品牌調性、市場、渠道及消費人群限制,香飄飄在固體奶茶上的創新升級,對其在三四五線城市有一定的幫助,但要形成爆品已不大可能。
對競爭激烈的快消品市場來說,產品的研發不可謂不重要。遺憾的是,香飄飄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少得可憐。
香飄飄2017年~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389.99萬元、883.62萬元、3102.54萬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0.53%、0.27%、0.80%。就算危機四伏的2020年上半年,香飄飄研發費用佔營收比僅為1.31%。
與之相反的,幾乎每一年,香飄飄都有新的愛豆代言,從「奶茶仙子」陳好,到「民國霸總」鍾漢良,再到TFboys的王俊凱,香飄飄倒是永遠走在追星的最前沿。
王俊凱出席香飄飄奶茶活動
而香飄飄的定位,也從「一年賣出3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換到2015年的「小餓小困就喝香飄飄」,再變成2019年的「夠有料,更享受」。
代言人和廣告語的頻繁更換背後,實質上是香飄飄步伐的慌亂動搖。2020年上半年,香飄飄廣告費和市場推廣費合計為1.29億元,遠遠超過香飄飄歷年來的研發費用。
回顧來時路,對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而言,或許他更願意相信,今天的一切只是南柯一夢。
草根起家,迅速過億,沒有銀行貸款,全靠自有資金滾動,曾經的香飄飄堪稱奶茶界的老乾媽。
多年前香飄飄的廣告語,也是簡單粗暴、深入人心。杜夢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
2004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三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2009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七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
2011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十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現在,沒有人再知道香飄飄的奶茶加起來還能繞地球幾圈,但根據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數據來測算,其9.91億元的營收,顯然繞不了地球幾圈。
所有的消費品,註定存在替代品,被顛覆就是它們的宿命。改革就是敢於剮掉自己身上的肉,不僅僅是香飄飄,對任何想轉型的企業來說,都適用。
9月,香飄飄又推出代餐奶昔試水輕食領域。另外,香飄飄還有申請「香飄飄莫吉託」、「香飄飄朗姆」等啤酒飲料類商標的傳聞,外界猜測其或將切入酒精飲料領域。
看到這個消息後,杜夢嘟囔了一句:「這是換湯,還是換藥?」
(文中王晶、杜夢、王楠、南煥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