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象派畫家:凱文·丹・麥克弗森

2021-01-15 侃美術

凱文·丹・麥克弗森

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

美國油畫家、碩士生導師、教師。


為了追尋藝術,凱文・丹・麥克弗森的生活早已超出了他自己最狂野的想像。帶著顏料,他遊歷了至少35個國家和地區。他那絢爛奪目的油畫跨越國界,用色彩講述著旅行中的故事。他是位稱職的教師,以他的睿智影響了數以千計懷抱負的藝術家。



多年的教學和寫作使其精煉出簡單、直接、高效的繪畫方法。他可以教會任何人用視覺語言去觀察和繪畫。如果你曾有和他共事的經歷,你會發現,他的熱情和強烈的好奇心是會傳染人的。



凱文被公認為是美國最成功的印象派外景畫家之一。他的作品獲獎無數,由於其成就和影響力得到認可,他是很多頂級機構的會員,這些機構包括:美國油畫家協會、美國印象派畫家協會、加利福尼亞藝術家俱樂部。他還是美國外景畫派的創始人和首任總裁。



他創建了藝術領域的幾個投資項目,其中不乏國際化的合作,比如:藝術宮殿、外景繪畫大師、畫筆人生公司和藝術家導師在線等。

畫家凱文・丹・麥克弗森的故事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小顧聊印象派》帶你走進印象派畫家的世界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由北京磨鐵圖書策劃出版,藝術普及達人顧爺新作《小顧聊印象派》現已全國發售。12月1日,顧爺在北京中信書店舉行新作分享會。輕鬆的氛圍,幽默的話語與其說是一場分享會,更像是一群熱愛藝術的人的對談。分享會現場。
  • 安德烈斯|21世紀最著名印象派畫家之一
    1956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彼德拉伊塔,畢業於巴薩羅那美術學院,IAE藝術家交流協會會員,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印象派畫家之一。4 Fons D『Art藝術畫廊,奧洛特,西班牙2009年1 洛裡藝術畫廊,卡斯特利翁,西班牙2 拉奎爾藝術畫廊,維多利亞,西班牙3 勞斯沃爾特美術館,荷蘭埃博裡美術館2008年1 拉奎爾藝術畫廊,維多利亞,西班牙2 洛裡藝術畫廊,卡斯特利翁,西班牙3 查森畫廊,里奇蒙,維吉尼亞州,美國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而到了印象派的時候,儘管沒有其色彩表現的豐富程度那麼強烈,但無論是從造型特點還是對自然的描繪上仍然是各種繪畫的源泉和本質。印象派畫家在面對自然物象寫生時,為捕捉瞬息萬變的色彩感覺,不再注重物形的表象而獲得筆意的自由,應當說這是素描造型上的解放。似乎畫筆不受約束的由工筆轉向寫意。
  • 不是印象派的印象派創始人,差點被耽誤的現代繪畫家:馬奈
    愛德華·馬奈是19世紀重要的法國畫家,他是現代繪畫的領軍人,可如今卻被人們誤解成印象派的畫家。這是因為他經常描繪印象派中常見的景物。從此成為一名畫家的夢想就在小馬奈的心中生根發芽。但馬奈的父親卻想要他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無奈之下,馬奈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成為一名法國海軍。或許對於法律,他寧願成為一名軍人。但繪畫依然是他的最愛。
  • 澳洲印象派畫匠約翰·彼得·羅素名作將上拍蘇富比
    8月25日,蘇富比將在雪梨舉辦的「重要澳大利亞藝術」專場拍賣中推出一幅來自印象派畫家約翰·彼得彼得·羅素出生於澳大利亞,是對美術史影響深遠的一位重要印象派大師,他創作的這幅名為「阿里阿德涅」的畫作描繪了米諾斯王之女阿里阿德涅斜躺在海灘上,是其早期重要作品。蘇富比澳洲區主席Geoffrey Smith對此表示:「作為梵谷和莫奈的摯友,約翰·羅素是在世界範圍內最有影響力、最有成就的一位澳大利亞畫匠。
  • 寵物世界:哪些狗是畫家的專寵?
    清代宮廷畫家筆下的進貢名犬 郎世寧是義大利人,康熙帝五十四年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後精湛的畫藝被皇帝賞識,作為宮廷畫家留在宮中作畫。被掠奪的京巴犬成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愛寵 弗雷德裡克·威廉凱基是一位擅長動物繪畫的畫家,出生於德國,後在德英兩國進行繪畫工作,由於本身就非常喜歡狩獵和野生動物,潛心鑽研於繪畫的威廉凱基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以動物為主。幅名叫《Looty》的油畫中的狗,是一隻被取名為Looty(英文中「loot」一詞意為搶劫、掠奪)的京巴犬。
  • 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後印象派淺談
    這一偶然而得的名稱,畢竟還切合實際,因為參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後的畫家。塞尚作品以後,「後印象主義」便被用來泛指那些曾經追隨印象主義,後來又極力反對印象主義的束縛,從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畫家,其中傑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勞特累克等。
  • 從莫奈到羅丹,約翰羅素:澳大利亞的法國印象派繪製了藝術聯繫
    1965年,當澳大利亞眾議院的新聞和信息官唐納德芬利說服倫敦藝術品經銷商威爾登斯坦公司將英國公眾介紹給一個名叫「澳大利亞失落的印象派」的男人的作品時,這位藝術家的名字被改變了。為了防止與18世紀英國肖像畫家約翰羅素混淆,插入了一個中間名。因此,世界通過「約翰彼得羅素」來了解藝術,這是一個對其反對派所有者不熟悉的名字。
  • 畫家之眼——古斯塔夫·卡耶博特與19 世紀的現代巴黎
    但也許只有在印象派畫家的畫筆之下,我們才能直觀感受這座現代之都在當時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畢沙羅、莫奈、雷諾瓦、德加和西斯萊等人無不以積極樂觀的姿態醉心於描繪巴黎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但還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畫家,他以退居幕後般的冷眼旁觀,沉默注視著這種變化。透過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畫家對於都市現代性的焦慮不安。他,就是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圖1)。
  • 美國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水彩畫作品欣賞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葉, 活躍在歐美兩地的優秀人像及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是出生在義大利的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年1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曾在法國高等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就讀過。後入美籍。薩金特雖然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莫奈還是否認他是印象派畫家。1925年4月14日逝世,享年69歲。
  • 有寵福布斯:提筆去畫自己的狗狗,百年後你就是畫家
    一個特立獨行的印象派畫家筆下的日本狆[zhòng]  愛德華·馬奈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說到印象派畫家想必大家一定知道莫奈,雖然馬奈和莫奈經常一起相約作畫,但是馬奈拒絕參加任何印象派畫展儘管如此,他仍受到很多印象派畫家的崇拜,他也沉浸在人們的頌揚中,最喜歡德加說的:「馬奈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偉大。」  *印象派指反對因循守舊的古典主義和虛構臆造的浪漫主義,畫作多注重整體色彩和形體造型。
  • 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託馬斯·庫圖爾,培養出來了很多著名的畫家
    《the falconer》1855年除此之外,在託馬斯·庫圖爾在當老師的時候,培養出來了很多著名的畫家,可以說是為人師表,無上光榮。相比較而言,這些學生對藝術領域的貢獻更大。託馬斯·庫圖爾教過的學生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法國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douard Manet,1832 - 1883);
  • 美術作品鑑賞|感受畫家筆下的春天,培養孩子審美的眼睛
    今天,鴻雁老師就帶大家來欣賞幾位畫家筆下的春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氣息吧!描繪春天首先,我們先來欣賞柯倫筆下的春天,查爾斯·考特尼·柯倫是美國著名的畫家,他憑藉在油畫布上描繪出各種不同場合下的女性和鮮花的作品而聞名於世。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柯倫是一位典型的印象派浪漫現實主義者。
  • 世界十二大畫家梵谷生日.範光陵以無求品自高慶生
    今天是世界偉大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出生167周年之生日。世界最大新聞媒體英國路透社 Reuters 曾以大篇幅向全世界發新聞,報導與西班牙畢卡索,法國馬蒂斯,荷蘭梵谷等同為近現代世界十二大畫家的中國範光陵 '在全世界響應 「全面振興中華傳統文化」 及「創新,創新,再創新」 之努力 - 創新今日世界藝術,響應振興中華傳統文化,努力東方文藝復興。範光陵博士 Dr.
  • 畫家高更:《有孔雀的風景》與上帝的國度
    《有孔雀的風景》,高更創作於1892年(網絡來源) 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
  • 中國著名女畫家,畫魂潘玉良,油畫作品欣賞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潘玉良出生於江蘇揚州,8歲時成了孤兒,在舅舅家生活6年後被賣到蕪湖的妓院怡春院。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納為妾,改姓為潘,居住在上海乍浦路。
  • 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後印象派—風景藝術家愛德華西戈
    01水彩分享第S028篇愛德華·西戈(Edward·Brian·Seago 1910年-03月-31日至1974年-01月-19日),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後印象派風景藝術家他不僅僅是一位油畫家同時也是水彩畫家,他的油畫有著同樣的寫意風格,強烈的對比,高級的灰色。最出名的還是他的水彩畫,重視畫面的簡潔性,不濫畫過多的細節,畫面看似簡單,實則深藏功底才能畫出如此簡練寫意的筆法。一起感受畫中恢弘秀麗的天空,感受富有英國氣息的自然風景。
  • 荷蘭畫家提勒的水彩風景畫
    小編為大家介紹荷蘭畫家約翰·提勒(Johannes Teyler)的兩幅水彩風景畫作品,分別是《阿姆斯特爾河全景》《海軍部造船廠》;約翰·提勒同時還是在荷蘭黃金時代的雕刻家、數學教師、以及彩色列印的發明者;欣賞更多荷蘭畫家的水彩風景畫
  • 如何擁有《畫家之眼》?
    THE EYE OF THE PAINTERAND THE ELEMENTS OF THE BEAUTY畫家之眼安德魯-路米斯/美國實力派插畫大師,知名美術教育家。                本書展示了天才的藝術家如何思考,                高明的畫家如何觀察同時也啟示普                通人如何獲取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