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武漢「重啟」,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囿於意識形態與文化傳統的差異, 在武漢「封城」之初,西方批評之聲不絕於耳。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視線廓清,喧囂散去,武漢人的苦難、堅韌與犧牲逐漸被更多人看到,越來越多國家開啟「幹預」模式。

4月8日零時,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與「封城」的緊急行動不同,全面「解封」會是一個漸進過程,目前武漢也尚未放開小區封控管理,但離漢離鄂通道卡口開封那一瞬,仍然是武漢城門重新打開的重要信號。從這一刻開始,「九省通衢」武漢重新連接與外界的交通。

時間的指針回撥至1月23日10時,武漢關閉所有離漢通道,第二天正是庚子年除夕。對一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說,「封城」決不像關上自家大門那樣簡單。這意味著,數百萬在漢務工、求學、旅行的人們將難以返回家鄉,也意味著全國各地的武漢人將錯過一年之中與家鄉親人團聚的最重要節日。

更為嚴峻的是,作為中部六省份唯一的副省級市,武漢在長江經濟帶的地位至關重要。如何保證武漢物資充分供應?如何確保百姓日常生活秩序平穩運行?如何減輕武漢交通中斷對周邊省市的影響?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沒有先例可循。然而,千鈞一髮之際,為斬斷病毒傳播路徑、阻止疫情擴散,武漢毅然決定「自我隔離」。

現在回過頭來看,史無前例的「封城」可以說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關鍵一步。就像身體一個部位感染,如果不能從整體上醫治,最有效的辦法一定是先封住「七經八絡」,防止擴散,再集中優勢力量對症下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近日發表的一項22位多國科學家的聯合研究顯示, 「封城」讓中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總病例數減少96%,對疫情的遏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僅是「封城」,中國以近乎經濟停擺的代價在多個省市按下「暫停鍵」,向全世界發出了強烈警示信號。中國一邊在抗疫前線苦戰,一邊及時告知其他國家:新冠病毒很狡猾,沒有特效藥,早隔離早治療。囿於意識形態與文化傳統的差異, 在武漢「封城」之初,西方批評之聲不絕於耳。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視線廓清,喧囂散去,武漢人的苦難、堅韌與犧牲逐漸被更多人看到,越來越多國家開啟「幹預」模式。義大利舉國「封城」,法國大中小學全面停課,德國禁止非同一個家庭兩人以上的集會,英國僅允許出於「非常有限的目的」離開家門……各國政府都在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從法律規範的層面約束民眾的行為,對疫情嚴防死守。

如今,大病初癒的武漢正在逐漸恢復活力。經歷了一個超長假期,「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社區裡,居民小心翼翼走出家門在小區裡,活動活動筋骨;公路上,一輛接一輛公交車開始試跑、恢復運營;地鐵裡,藍天救援隊的戰士們早早做好了消毒殺菌,陸續開始有乘客進入……在全體市民的共同堅持、努力下,武漢逐漸找回久違的「煙火氣」。

西班牙《國家報》認為,武漢「解封」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具有重大象徵意義。事實上,武漢「解封」對疫情之下的中國與世界來說,都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方面,在保持疫情防控不鬆勁的前提下,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活動,是國家與人民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武漢「解封」也為全球抗疫注入更多信心,為那些還在「保經濟」與「防疫情」之間糾結的國家帶來更多啟發。

值得注意的是,解封不等於解防,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解封後的武漢與國內其他地區一樣,要繼續加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鞏固舉國戰疫成果。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如此。(海外網評論員 王法治)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責編:王法治、牛寧

31761981,.海外網評:武漢「重啟」,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2020-04-08 08:01:02,.204396,.王法治、牛寧

相關焦點

  • 海外網評:「撕裂的美國」或成「全球最大風險」
    海外網評:「撕裂的美國」或成「全球最大風險」 2021-01-06 20:03:32 來源:海外網 評論:0 查看數:0
  • 鐵嶺:北祥重工為全球抗疫注入「鋼鐵力量」
    顧不上休息,公司模具鋼生產團隊又投入到第二批訂單產品的生產中,繼續為全球抗疫注入「鋼鐵力量」。  技術人員檢測產品硬度  鋼鐵人有「硬核」表現  4月13日,北祥重工公司接到上海一個長期合作客戶的250件模具鋼產品訂單。這筆訂單產品將用於國際抗疫,生產周期緊、任務重。當天,公司便組建起模具鋼生產團隊,第二天就投入生產。
  • 武漢動物園重開:矮馬「解封」、麋鹿「重啟」首見遊客
    開園當天,「抗疫」「重啟」「解封」終於見到了飼養員以外的人類。它們是疫情期間出生在園內兩隻麋鹿、一隻矮馬,「抗疫」生於4月2日,「重啟」和「解封」生於4月8日。全文3549字,閱讀約需7分鐘 新京報記者 李桂 編輯 滑璇 校對 劉軍▲4月22日,武漢動物園,幾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遊玩。
  • 張文宏做客鬥魚談防疫:奧運會是世界重啟的重要節點
    活動中,張文宏圍繞「海外求學之路健康應對方法,如何緩解擔憂和恐慌情緒」這一方向進行深度講解,為屏幕前的學生和家長科學普及傳染病知識,給予身處疫情嚴重地區的海外學子充分的心理支持。他非常「接地氣」的語言風格,三言兩語就拉近了與網友的距離。當晚,活動直播間熱度一度突破310萬。
  • 2020:中國為世界注入信心
    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為世界注入中國信心  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經濟正在經歷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劇了後冷戰時期國際權力轉移、國際體系轉型、國際秩序重構進程中積累起來的諸多矛盾,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
  •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2021年01月02日 11:26:00來源:中國網 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  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2020年,「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團結抗疫、共同發展。中國積極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先後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在納米比亞沃爾維斯灣港吹填了4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為港口建設新貨櫃碼頭。(來源:新華社)當地時間1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波札那外長誇佩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 《武漢戰疫紀》-真實記錄了苦難武漢的經歷及全民抗疫的英難故事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回顧武漢「封城」一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自3月8日上線二十天後來,各平臺的觀看量已經突破達數億人次,其中,海外觀看量也高數千萬,成為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口。
  • 河北秦皇島:武漢「重啟」時,我們結婚啦!
    2020年4月8日,在武漢「重啟」之日,河北省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秦皇島市第一醫院護師穆福春,與同在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護師李宛蓉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穆福春主動請纓,成為河北省馳援武漢的第一批醫療隊員,他這一去就是55天。穆福春在武漢抗擊疫情時,李宛蓉在秦皇島抗疫一線堅守崗位。2020年4月3日,穆福春平安度過隔離期,當天,他與李宛蓉決定在4月8日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恰巧也是武漢「重啟」的日子,這是他們與武漢的緣分。↑穆福春、李宛蓉(右)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民政局登記處測量體溫。
  • 武漢抗疫與我們的文化自信
    在執政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政府的堅韌努力中,全體武漢人共同奮戰,我們終於贏得了抗疫的偉大勝利。從封城到開城的七十六天裡,從暫停到重啟,從風暴眼到安全島,經過長達三個月的隔離,大家從家中走出來的那一刻,是不是有隔世之感?我們的親人、同事或者鄰居,又有多少變成了悲情英雄?戰勝瘟神的基礎不是信念而是人性。人性的特點有消極與積極兩種。
  • 相「愈」武漢|瑞派寵物醫院武漢公益活動助力英雄城市復甦
    2020年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在此之前的77天,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經歷了苦難與堅強、暫停與重啟,在這座城市發生的每個故事,都成為我們不朽的記憶。解封後那些執盔護荊楚的英雄,雖回到各自的崗位,但那些英勇行為卻將一直傳承。
  • 全球武漢人演繹原創抗疫歌曲《武漢,別哭!》- 致敬守護者
    陳奕如:乖乖,我們的家鄉武漢,生病了吳欣瞳:生病總會好的啊陳奕如:是呀,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吧!背後的故事1臺電腦,2位武漢籍青年作曲家,30餘位居家隔離的普通武漢人,40餘位遍布全國各地朋友以及海外的武漢人 ,用手機錄製出這首《武漢,別哭!》。在《武漢,別哭!》的眾多演唱者中,好多都是連樂譜都不識的普通武漢人,但是整首曲子做到了深入人心,唱出了普通武漢人對自己家鄉深深的眷戀!
  • 百度健康「問醫生」幫助25萬海外同胞,獲全球點讚!
    疫情在全球蔓延,病毒成為全人類的敵人,中國再次展現出大國的擔當與責任!"人人都等待著帶有中國國旗的飛機降落,這是受人歡迎的景象。"最近,義大利、伊朗、塞爾維亞等國紛紛向中國求助。我們的祖國也陸續向他們伸出援手,物資援助、醫護人員支持、分享戰疫經驗,不遺餘力助力全球戰疫。為此,國外網友紛紛感嘆,現在知道了中國是真正的朋友!
  • 人民網評:四問美國政客,心理病態不趕緊治治嗎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當下,美國綜合實力全球第一,感染和病亡人數也是全球第一。美國聯邦政府貽誤時機、抗疫不力,顯然難辭其咎,招致美國內外激烈批評。 然而,在美國一些政客口中,美國疫情如此嚴重,反被說成聯邦政府措施得力,如果能把死亡人數控制在10萬以內,「就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中國從武漢「封城」到全省「清零」、全國轉入復工復產,反倒被批防控不力,還要對中國調查、追責甚至索賠。如此清奇的荒唐邏輯,讓人有理由懷疑,美國這些政客是在用腳指頭思考問題,或者像蓬佩奧先生那樣,用「撒謊、欺騙、偷竊」為自己打氣。
  • 華大基因吳昊:剛從武漢凱旋而歸 又將奔赴海外「戰場」
    一周前,在位於武漢光谷的華大基因,一個簡單卻熱烈的歡送儀式正在進行,主角是32位即將「援外」的抗疫戰士,他們將在深圳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後,奔赴海外抗疫戰場。作為華大基因馳援海外帶隊人之一,今年剛滿30歲的吳昊心中無限感慨,在這之前,他才剛剛在武漢結束一場長達2個多月的基因抗疫戰。在這個陽春三月裡,武漢春風裡的櫻花燦若雲霞,深圳暖陽下的簕杜鵑繁花似錦。
  • 愛爾蘭經濟按下重啟鍵,對來自亞太和中國的投資充滿信心
    通過吸引海外投資、發展出口經濟,愛爾蘭完成了從傳統農牧業到科技服務業的跨越,產業結構順利轉型。 IDA的統計顯示,目前有1200多家大中型海外企業入駐愛爾蘭。全球前五大軟體公司均選擇了愛爾蘭;全球前15家醫療技術公司有14家選擇了愛爾蘭;全球前25家金融服務公司有20家選擇了愛爾蘭。蘋果、谷歌和臉譜網等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都不約而同地把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
  • 請回答2020:三百多個日日夜夜,十萬東航人的抗疫芳華
    大年初一00:01,MU5000航班騰空而起,一個半小時後穩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中國民航的援鄂抗疫空中運輸大動脈,隨著東航的這個「第一」成功搭建。緊隨其後,大年初二12:56,湖北省政府委託相關企業採購的316萬隻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由東航旗下東航物流所屬中國貨運航空的全貨機,自菲律賓馬尼拉運抵武漢天河機場。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首個從海外馳援武漢的抗疫航班。
  • Netflix新片聚焦轟動全美虐童案,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海外...
    1.CGTN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海外熱播日前,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部全景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這部33分鐘的紀錄片用海外受眾熟悉的語態,為海外觀眾展示了他們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漢。該紀錄片於2月28日在CGTN英語頻道播出,同時在CGTN官網、App,CGTN各海外社交平臺帳號(YouTube、Twitter、Facebook)全網推送。截至3月6日,《武漢戰疫紀》已獲得視頻觀看量兩千多萬。
  • 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務實的作風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龍虎網評 > 龍虎網評 > 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務實的作風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