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汕頭已經成為了網紅美食聖地
要說起美食,少了汕頭這座「美食的孤島」
那肯定是不完整的
最近又有一個美食紀錄片前來
用全新的方式記錄汕頭的美食
《超級食材》,第一季共7集,攝製組將選取廣東7個城市的7種地理標誌產品,記錄地標食材及其背後的地理、生態和人文故事。該系列紀錄片採用微綜藝+紀實的全新節目模式,將深度應用4K、8K、VR、AR、多視角等傳媒新技術,向美食紀錄片內容注入硬體新活力,突破傳統,為觀眾帶來超高清、沉浸式、多視角的觀看體驗。
7集,7種風味
每一味,都是讓廣東老饕珍藏的味覺密碼
這次來汕頭到底會拍些什麼呢?
拍攝花絮感受一下
1
「舉步維艱」的拍攝之旅
7月,《超級食材》第一集正式開拍
跟我一起逛逛被牡蠣堆滿的神仙島——汕頭南澳縣吧
在很多資深「吃貨」眼中
潮汕=美食
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
靠海吃海,是味覺世界中獨屬於潮汕的風情
南澳牡蠣,當地人也叫蠔
我們這次專程為「蠔」而來
攝製組滿懷期待出發
BUT穿越10KM南澳大橋後登島的一刻
全!體!懵!了!
舉目眺望——木有樓?木有人?木有車?
真想原地唱一首陳奕迅的《無人之境》
於是,攝製組先後體驗了當地的
徒步、共享單車、公交車……
扛著4K設備在島上嬉(nu)戲(li)玩(gong)耍(zuo)
但正因人煙稀少、遠離汙染
攝製組又體驗了麥兜夢想中的「水清沙白、海鷗成群」啦
南澳島水質優良、藻類豐富
這裡是牡蠣們水費全免、吃食自助的天堂
噔噔噔噔~終於等到登船~
接近大海,一切都是新奇的世界
在南澳船老大的漁網裡
裝得下一整本海洋生物百科全書
這裡有7000多種海洋生物
但最值得期待的收穫依然是
南 澳 牡 蠣
2
想不到你們是這樣的生蠔
南澳牡蠣是太平洋牡蠣與皺牡蠣的繁育品種
生長速度慢,但蛋白質含量高達13.5%
半年就收的生長周期,帶來更嫩、更鮮的口感
優秀的吃貨團(攝製組)不滿於「吃吃吃」(拍拍拍)
為了探尋南澳生蠔的更多奧秘
攝製組在島上開啟了「逮人就問」模式
走訪了當地的
「海洋管理所」
「汕頭大學海洋實驗基地」
甚至連「居委會「都不放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
攝製組GET了一連串有趣的冷知識
分享給各位好奇寶寶
原來,牡蠣是雌雄同體的神奇物種
兩隻牡蠣可能今天是姐妹,明天是兄弟
是海的女兒還是海賊王?傻傻分不清!
同樣傻傻的還有牡蠣的胃口
在夏天藻類最豐富的時候
牡蠣們會瘋狂的吃吃吃停不下來
如果HOLD不住可能會撐死自己
大概…也許…因為它們腦殼裡都是水吧
3
體驗生蠔的花樣吃法
肥肥的牡蠣在充滿靈感的料理中升華
一臺全蠔宴,是南澳人對生蠔的最高禮遇
蒸、煮、炒、煎、炸、烤、湯、煲、鐵板、紅燒…
探索南澳牡蠣,就是在探索想像力的邊際
這次拍攝之旅,就是攝製組的蠔門之旅
海邊隨時開場蠔無人性的BBQ派對,so easy
不需要過多的調料,原汁原味足以鮮掉眉毛
攝像大哥OS:拍完就吃,美滋滋~
更講究的菜式由漁家媽媽親自準備
爆炒生蠔做主角,乾貝、菱角做配
在一煲大米粥中,綻放「海洋牛奶」的鮮甜靈魂
好吃到內牛滿面
媽媽!您還缺兒子嗎
晚飯後南澳人繼續加班
攝製組也繼續工作
漁民們矯健的身板在漁船來來回回「跑酷」
把新鮮的打撈發往全國各地的客人
不清洗海泥的包裹,是護蠔一路平安的秘籍
最遲隔一日,它們就將成為大酒樓菜單的C位
為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餐桌提供著美味
日未出而作,日已落不息
在廣東地理標誌食材——南澳牡蠣的故鄉
新一批蠔苗穿繩、下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生命輪迴
4
導演微日記
這裡大海沙灘美景如畫
這裡詩意南國漁船燈火
這裡鮮味無窮蠔門盛宴
……
這裡有南澳人用一串串牡蠣串起的故事
來源:汕頭生活
免責聲明
文章所涉及的相關視頻、音頻、文字及圖片等內容均為創意展示,僅作參考信息,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