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什麼「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2021-01-10 李家萬事興

那一年,德國軍隊攻進法國,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形勢十分危險。在英國政界高層,以張伯倫為代表的妥協派名譽掃地,危難之時邱吉爾挺身而出,強烈主戰。最後,他帶領英國人民守住了英國。這樣看來,似乎是邱吉爾拯救了英國?

不過,二戰前英國還是大英帝國,擁有對世界的控制權,仍然保留著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殖民地,二戰結束後,英國雖然贏得了戰爭,但是卻輸掉整個世界,大英帝國徹底衰落,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全球最大的一份家業被敗盡了,這又怨誰呢?

這其中張伯倫固然有一份「功勞」,但同樣也不能忽略了邱吉爾的那一份「功勞」。二戰英國的戰略選擇,可以說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英國最初的想法是禍水東引,武裝德國進攻蘇聯。因此,德國重整軍備,英國熟視無睹;德軍重返萊茵蘭,英國聽之任之;德國吞併奧地利,英國視它為理所當然;德國要從捷克斯洛伐克奪取蘇臺德地區,英國委曲求全。這些帳自然要記到張伯倫的頭上。

到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時,英國看到自己在中東歐支配地位將不復存在,這才如夢初醒,變綏靖為封堵。僅僅半年後,阿登森林的突破,宣告了英法主宰歐洲大陸的格局結束。對於英國來說,從這一刻起,能扳回的只是顏面,至於歐洲大陸上的實利,則是一分也要不回了。

英國此後再無選擇餘地,它只能遵循「若魔鬼與希特勒開戰,就與魔鬼結盟」的原則,跟著美國後面亦步亦趨,至今做了整整七十餘年的小夥計。真是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我們也恍然大悟:原來被英國人民奉為英雄的邱吉爾,他的秘訣只有簡單的四個字——「綁定美國」。除此之外,這位邱吉爾沒有太多的長處。要說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二戰後,邱吉爾在戰後重建和治理國家方面實在是乏善可陳,所以沒有多久,對他失去耐心的英國人民就把他從首相的位置上解僱了。

應該說邱吉爾是短視的政治家。單從邱吉爾為了英國在緬甸利益,反對中國遠徵軍出國作戰,就能看出他的政治短視。邱吉爾海軍大臣出身,他帶領英國在處於劣勢的時候,有效地抵抗住了納粹的侵略,從發報機到北非到火炬到霸王行動,都有邱吉爾的身影。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不僅要關心戰爭本身,更應該關心如何戰爭才能在戰後贏得最大的國家戰略空間。在這一點邱吉爾是不合格的。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羅斯福,在戰略眼光上,邱吉爾和羅斯福比起來差了好多。

必須承認,羅斯福是一個極富戰略眼光的人,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羅斯福抓住民眾的心理,巧妙地參與戰爭。當美軍將領的絕大多數都希望以太平洋作為主戰場打擊日本時,羅斯福力排眾議將歐洲作為主戰場,把手伸進了歐洲,才有今天美國的國際地位。

美國人對英國人評價最高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邱吉爾,一個是凱恩斯。邱吉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國人,凱恩斯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邱吉爾為什麼最偉大,當然是因為他把大英帝國給整破產了,那麼凱恩斯憑什麼就那麼偉大呢?原來是他把大英帝國的遺產最後廉價賣給了美國人。

英國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國造成的,甚至是故意造成的。自參戰到戰後,美國一系列的戰略方針不論有意或是無意,實際上都在削弱英國,最後把英國變成自己的小弟。

二戰極大的削弱了英國的國力,英國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趨於沒落,英國的優勢蕩然無存,被迫將權杖交與美國,這就是邱吉爾給英國帶來的戰勝國待遇。

邱吉爾為「綁定美國」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影響是深遠的:今天的英國,不僅失去了大國的尊嚴,而且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攪屎棍子........。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打了數年終於贏得勝利的美蘇英終於長出一口氣,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期待已久的人們總算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不過,就在歐洲戰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卻跳了出來。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強烈要求對蘇聯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代號為「不可思議」閃電戰的對蘇作戰計劃。按照英國人制定的計劃,美英將於7月1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不過這項計劃遭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拒絕,美國人拒絕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 邱吉爾為什麼說自己是「小毛驢」
    邱吉爾為什麼說自己是「小毛驢」?中國利益是怎麼受損的?1945年2月4日-11日,在雅爾達會議上,三巨頭坐在一起了,圖中最左邊的是邱吉爾、坐在中間的是羅斯福、最右邊的是史達林。英國首相邱吉爾倍感失落地說:「我的左邊坐著把一隻腿搭在另一隻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血液樣本將拍賣 估價超1千英鎊
    資料圖:英國前首相邱吉爾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幾乎任何與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有關的東西都值得收藏,連他抽剩的雪茄頭也不例外。組織此次拍賣的杜克拍賣行(Duke's Auctioneers)在聲明中稱,這瓶血液本應在邱吉爾出院後處理掉,但菲茨吉本獲得了留下它做紀念的許可。  菲茨吉本一直保存著這個高7釐米的玻璃小瓶,瓶上用黑色墨水標註著"溫斯頓•S•邱吉爾爵士WWB9"的字樣。離世前不久,她把它託付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決定,在邱吉爾逝世50周年的今年將其售出。
  • 「邱吉爾玩具店」是啥?二戰中,那裡誕生了多少新奇武器?
    1939年初,戰爭陰雲籠罩歐洲。德國納粹已按捺不住擴張欲望,而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仍打著小算盤舉棋不定。他們很快就品嘗到自己種下的苦果。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英國首相張伯倫仍心存幻想步步退讓,欲壑難平的希特勒很快向法國舉起屠刀。
  • 英國頂尖貴族公學、首相搖籃、邱吉爾母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學校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香港新界,毗鄰香港金黃海岸,為學生創造了幽靜良好的學習環境,素有「首相搖籃」的美譽。 ▼師資力量 學校配備優秀的師資,由140名教師和助教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超過80%的教師為英國人,且擁有超過10年在英國及國際學校任教的經驗。
  • 在沒有公費廚師的年代,英國首相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本鬼在前文《哈克的成就: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介紹了英國政府不用公款給首相僱傭專屬廚師的原因,首相直到卡梅倫在任時才有了公派廚師。那麼之前的英國首相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呢?對世界各主要國家歷史比較了解的朋友們可能知道,英國可能是西方發達國家中保留封建殘餘最多的國家,比如英國至今都保留了歐洲國家中最複雜和等級最森嚴的爵位體系。而英國首相在很長時間裡都被貴族富商壟斷。對於這些從小就生活在僕人管家包圍之中的貴族來說,自己出錢僱傭一個專屬廚師根本不叫事,大不了從自己擁有的莊園中調一個過來就行了。
  • 英國首相的搖籃——哈羅公學
    學校背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是哈羅公學(也是其他英國眾多公學)發展的主要時期,英國的海外殖民在此時達到頂峰,大英帝國需要更多受良好教育的紳士們來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哈羅公學在此期間建造了11間宿舍,規模也迅速擴大。這時的哈羅公學已經成為與伊頓、溫切斯特、威斯敏斯特等齊名的學校,當時英國幾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來自哈羅。
  • 邱吉爾演說:英國不是歐洲的一部分
    摩勒也弄不清楚為什麼要如此低三下四,願意低人一等。但也就是這樣反而讓英國人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當時還在蘇伊士戰爭開戰之前,英國人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完蛋了,但帝國在收縮在撤退的趨勢還是認得清楚的。帝國本來就不在擴張期,連一般的殖民地都不能要,那還能接受這種噸位和英國差不多,屬於同一個數量級的大陸大國呢?
  • 英國新任首相一當選就立了個flag
    近日,經全英16萬保守黨成員投票,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以顯著優勢領先對手傑裡米·亨特,成為英國保守黨新任領袖,同時也成為了英國的新任首相。當選演講中,他馬上就立了一個flag:10月31日前脫歐。
  • 貴在行走|在邱吉爾廣場看「稀奇」
    趙平一般說來,世界上大多數城市總會有個標誌性廣場,譬如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市的溫斯頓邱吉爾廣場。從埃德蒙頓啟程回國的前一天下午,我到這個廣場走馬觀花轉了一圈。邱吉爾廣場面積不大,廣場中心是小型劇場、噴泉和咖啡館,周圍是阿爾伯塔省法院、埃德蒙頓市政廳,還有一座造型獨特的藝術館。這是個很有藝術氣質的廣場,也是當地人集會和閒逛的地方,據說,如果不到零下20度的嚴寒,城市裡的各種節慶和公眾活動就都會在這裡舉行。
  • 歷史:關於克萊門汀邱吉爾的6個令人驚訝的事實
    如果沒有溫斯頓邱吉爾的領導,英國可能無法在最黑暗的時刻倖存下來並成功擊退納粹的威脅。但沒有他的妻子克萊門汀,邱吉爾可能永遠不會成為總理。他自己承認,如果沒有她,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是「不可能的」克萊門汀是溫斯頓的情感搖滾和他最信任的紅顏知己,她不僅參與了一些最重要的戰爭決策,而且還對她的丈夫和政府產生了影響,這對現代人的眼睛來說顯得很可恥。然而,她對英國盟友的魅力以及她在國內的人道主義努力的能力贏得了她的尊重,無論是在白廳的閉門會議還是在整個人口中。
  • 詹森預計贏得大選 英國脫歐或「板上釘釘」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上10點,英國大選投票結束。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等英國媒體委託進行的投票站出口民調顯示,在議會下院650個席位中,保守黨有望獲得368席,反對黨工黨有望獲得191席,首相詹森預計贏得大選。
  • 哈克的成就: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
    在英國經典政治喜劇《是,首相》第一季第一集中,新官上任的首相哈克成功推行了一項空前的改革措施,打破了持續幾百年的政府「陳規陋習」。這項空前的改革措施就是:用公款給吉姆·哈克首相僱傭一位專屬廚師。更重要的是,為了能用公款僱傭專屬廚師,哈克暫緩了放棄購買「三叉戟」飛彈和恢復徵兵制的重大國防改革,表明哈克在當上首相之後依然被「大英良心」漢弗萊左右。那麼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呢?眾所周知,唐寧街十號是英國首相官邸。但鮮為人知的是,唐寧街十號並不是英國政府為首相專門修建的官邸,而是王室和貴族的私人房產。
  • 邱吉爾: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
    實際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本法西斯就爆發出來了強大的戰鬥力,在其發動的馬來亞戰役當中就給了當時的英國人迎頭一擊,馬來亞戰役因此也被當時的邱吉爾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那麼馬來亞戰役當中的英軍有多慘呢?從相關數據上看,這場戰役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開始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英國付出的傷亡人數高達17000餘人,13萬人被俘得慘痛代價。
  • 邱吉爾一詞本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邱吉爾一詞本意到底是什麼?本文是全網全冊,地名帝獨家全面系統解讀邱吉爾一詞漢語意思的小文章,希望大家喜歡。他是英國政治家、作家,曾在1940-1945年,1951-1955年兩度任首相,並於1953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先整理一下他的家族淵源:邱吉爾家族淵源1 父系家族淵源祖父是第七代英國馬爾博羅公爵!
  • BBC 紀錄片《現代英國史》原著,從二戰結束到脫歐
    代表作品有《BBC世界史》《現代英國史》《現代英國的形成》等。書籍摘錄序幕(節選)這場戲開始於 1940 年 5 月 28 日午後。在下議院老會議廳的首相辦公室內,戰時內閣正在召開會議。演員只有幾位,其中包括 18 天之前剛成為民族領袖的溫斯頓·邱吉爾。大多數建制中人和許多保守黨人都認為邱吉爾是個荒唐、狡詐的醉漢,喜好狂熱的演說和愚蠢的帽子。
  • 邱吉爾的「至暗時刻」: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這幾天,一部關於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電影正在院線上映——《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影片由2005年版《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導演喬·賴特(Joe Wright)執導,飾演邱吉爾的是加裡·奧德曼(Gary Oldman)。
  • 《至暗時刻》全球票房破1億美元,全球票房分析:邱吉爾贏了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加裡·奧德曼主演邱吉爾傳記片《至暗時刻》全球票房突破1億美元,達到1.06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中,英國票房貢獻最多,累計2300萬美元。中國內地其次,收穫3731萬人民幣綜合票房人民幣,法國有430萬美元,澳大利亞有360萬美元,義大利350萬美元。
  • 詹森就任英國首相
    新華社倫敦7月24日電(記者桂濤 楊海若)英國執政黨保守黨領袖鮑裡斯·詹森24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當天在白金漢宮,特雷莎·梅依照慣例向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遞交辭呈並獲得批准,卸任英國首相。隨後,詹森接受女王授權組建新一屆內閣,正式就任英國首相。7月24日,在英國倫敦,新當選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門前發表講話。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詹森在返回唐寧街10號首相府後發表講話,強調英國一定會在今年10月31日的期限前完成「脫歐」,並呼籲民眾看到「脫歐」為英國帶來的機遇。
  • 帝國的最後一聲喪鐘:為什麼沙皇俄國輸掉了日俄戰爭?
    在波羅的海區域,俄國與英國和德國都發生了一些利益衝突,因此俄國政府對於與這兩個競爭對手的戰爭是有戰略預測的。俄國高層認為,雖然無法指望俄國艦隊能夠戰勝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但是英國人登陸之後則完全不是俄國龐大陸軍的對手,因此英國並不被認為是最危險的敵人。對俄國而言,德國的威脅是最嚴峻的,因為德國擁有毫不遜於俄國的陸上力量。俄國政府最恐懼的是,大量德軍能夠搭乘軍艦成功地在俄國陸軍的側翼或者後方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