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凹甲陸龜。

一般,凹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很難存活的。凹甲陸龜一般生活在高原地帶,生長環境:高海拔1000-2000米,屬北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立體氣候突出。年平均氣溫21℃,年均降雨量154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凹甲養不活。原因就是它是高原龜,在平原地區養基本養一個死一個,撐死養個一年半載就暴斃了,因為凹甲的心臟特別肥大,適合高原缺氧環境下的供血,到了平原地區,心臟不能適應平原環境,再加上它生性膽小,由此決定了凹甲在低海拔地區幾乎是無法生存。
第二名:食螺龜。

東南亞的龜龜一般來說都比較敏感、膽小而溫和,對新環境的適應力較弱。有很多還是野生個體,在野蠻的地獄式捕捉、運輸過程中他們受盡折磨,精神上高度緊迫,也可能有外傷疾病。所以到家後,最要緊的不是餵食而是補水、靜養。
另外一個,食螺龜對溫度和環境要求比較高,水質不好及其容易爛甲,這個也是市面上很難找到全品的原因。
第三名:黃額閉殼龜

黃額龜難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不開食,第二個繁殖困難
先說第一個,黃額龜不開食。早些年剛接觸黃額的時候基本養十隻能剩下一隻就不錯了,東南亞的龜一般都是加冰走私過來的,運輸過程中物理傷害比較大。再加上在本地被捕捉時受的傷,一般運到到的時候基本半條命都沒了。你買回來十幾天都不見它出殼活動都是很常見的。
到家的龜溫差切忌變化過大,一般26-28度最合適,溼度最好控制在70-90,如果養在箱子裡的,要注意經常灑水提高溼度,水苔鋪底是好方法,但要注意勤換,否則在高溫環境下很容易滋生病菌,另外可以多泡水,尤其新來的額每天可以泡幾個小時不嫌多,水位以龜不漂浮為宜,水溫略高於箱內溫度,多泡水對提高黃額狀態,促進消化很有幫助,同時泡水時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適量加入抗生素、維生素、葡萄糖等,很多黃額在放養狀態下也是喜歡泡在水裡的。

第二個就是繁殖困難,
黃額公龜雞雞明顯比別的龜小,而且母龜背太高,公額腹甲不像鋸緣那樣是窪的,不好爬背交配。一般說養定的三五年的龜會受精蛋,但是孵化也是難題。這個不是一個人,幾個人的問題,是廣泛的問題。想要搞黃額繁殖必須高度還原本土環境。
第四名:楓葉龜

好多人都說楓葉難養,個人感覺有難度但不大,楓葉不愛動,把泥巴放在箱地,弄溼潤就行,別積水,再放個和它身體差不多大小容器盒子,裡面放清水,他渴了自己會進入泡澡,一般楓葉喜歡吃蚯蚓,兩三天餵一次就ok
楓葉龜養殖的難點是,它們膽子很小,受到驚嚇容易出現應激反應。而且楓葉龜不適合群養,會使它們打架,嚴重的還會受傷造成死亡。楓葉龜不耐熱,天氣熱的時候,不做好降溫很容易使它們中暑。
第五名:鷹嘴龜

鷹嘴龜在咱們本地也有分布,對於鷹嘴好不好養貌似分成了兩個派別,一種認為很好養,而且互動很好。另一種則認為鷹嘴龜屬於暴斃王,沒準什麼時候就死了。
其實呢,鷹嘴龜如果能接手玩家養定的龜一般是不會暴斃的,而且鷹嘴龜CB的繁殖也很成功了,如果搞個小苗子養養,飼養難度不大。
現在呢鷹嘴屬於保護動物了,咱們不能隨便飼養,在這裡只討論飼養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