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 金燦燦
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售罄的狂歡尚未落地,螞蟻集團推遲上市的消息卻接踵而至。這已經不是螞蟻上市途中第一次遇挫。目前的的形勢發展,對於螞蟻集團來說,A+H同步上市的夢想離泡影破滅僅僅一步之遙。
01
A+H同步上市或又受挫
《雪山財經》分析發現,引發此次螞蟻集團A+H同步上市遇挫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或許是今年10月1日生效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這一辦法規定,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範圍管控制度,審慎評估基金銷售業務與其依法開展或者擬開展的其他業務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完善利益衝突防範機制。
根據招股說明顯示,螞蟻集團本次引入了8隻開放型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同時散戶可以通過認購基金,間接參與本次IPO。這8家基金中的5家基金易方達、匯添富、華夏、鵬華和中歐,分別與螞蟻集團籤訂協議,以支付寶作為唯一認購基金的第三方平臺。
有外媒報導,鑑於螞蟻集團的支付寶平臺作為唯一的第三方渠道,讓散戶投資者購買五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共同基金。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調查螞蟻集團股票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所以推遲批准了這個原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計劃。
對此報導,螞蟻集團做出回應:「螞蟻集團的上市計劃與其它A+H股上市一樣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任何關於我們時間表的猜測都沒有根據。」
回顧歷史,這已經不是螞蟻集團IPO計劃第一次遇挫。早在2018年中,螞蟻金服就被媒體報導要推遲上市計劃,至少到2019年底以後。《雪山財經》查閱當時的相關報導,媒體普遍用的標題措辭是「曝螞蟻金服再度推遲IPO 2019年底前難上市?」,2018年就再度推遲,今年就更不是第一次了。
《雪山財經》注意到,此前有消息指出,螞蟻集團原計劃希望於9月24日就完成港交所聆訊。但受中國證監會推遲批准的影響,螞蟻集團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幾天內進行港交所的聆訊。此前,蟻集團已經錯過10月9日港交所的聆訊,所以本周已經成為螞蟻集團進入生死時速的最後階段。一旦本周內不能完成港交所聆訊,螞蟻集團A+H同步上市計劃將再次宣告失敗。
要命的是,從技術上講,港交所的聆訊,原則上是中國證監會先放行。今天已經是周三,剩下的兩天時間內,奇蹟會發生麼?
更大的麻煩在於,儘管錯過本周香港的聆訊基本已成定局,但是螞蟻集團此前顯然可能過於樂觀,並沒有對突發的風險做出應對預案。這不僅僅是此次闖關不成,再推遲一次上市就能夠交代過去的事情。
一旦螞蟻集團上市進程出現變數,剛剛售罄不久的華夏、匯添富、鵬華、中歐、易方達五家基金公司發售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該如何運作?如果戰配還沒配到,淨值就到1元以下了,這叫千千萬萬擠破腦袋,希望在螞蟻上市盛宴中搶食一杯羹的投資者,如何去面對?
這不,兩周前還被眾星拱月般追捧的配售基金經理們,已經被投資者們罵成了狗。
02
誰在狙擊螞蟻?
實際上,對於螞蟻集團的資本市場之旅,阻力從來就沒有斷過。
早在2018年,中國政府收緊對非傳統金融集團的管控,就讓當時的螞蟻金服雄心勃勃的上市計劃泡湯。因為螞蟻的迅速崛起已侵佔了國有銀行的地盤。當時金融行業的分析師普遍認為,螞蟻金服和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商業模式面臨諸多傳統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的挑戰。兩年過去了,儘管中國政府的管控似乎有所放鬆,但是已經改名的螞蟻集團所面臨的挑戰並沒有減少。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一家國有銀行不希望螞蟻集團現在就死掉。
除了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外,來自美國政府的打壓也不容忽視。
根據此前彭博社的報導,近期有美國高官正在研究,是否要針對螞蟻集團以及騰訊的支付系統作出限制措施。美國政府這次將矛頭指向螞蟻集團,雖然還沒有採取實質性的措施,但是按照港交所的慣例,港交所上市科仍會要求螞蟻集團提供有力的材料,證明公司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港交所上市科對提交材料進行判斷後,會再繼續進行上市聆訊。
當然,對於螞蟻集團而言,公司業務的美國部分,因為過去幾年間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打壓,所以比例小得可憐,影響並不大。問題在於,美國總統選舉正在關鍵時刻,美國政府後續對螞蟻集團是否還會出臺新的致命性封殺舉措,還存在相當大得不確定性。港交所上市科也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最終的判斷。
此外,8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稱《規定》)對螞蟻集團未來的業務影響或許更加近在眼前。要知道,根據螞蟻集團2020年1-6月的財報顯示,借唄、花唄已經成為螞蟻集團最賺錢的兩個業務。而《規定》的出臺,無疑大大縮小了借唄和花唄利潤的想像空間。
《規定》修改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即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 20 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為標準,取代原來的 " 以 24% 和 36% 為基準的兩線三區 "。這次的新規,相當於把高利貸的界定幾近砍半,以今年 7 月 20 日發布的一年期 LPR3.85% 來算,相當於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為4*3.85%=15.4%。要知道,像是花唄、借唄、微粒貸之類的借貸產品,很多人借錢的折算年化利率可都在 18% 左右。
雖然借唄、花唄等產品目前還屬於非民間借貸的持牌金融機構,它們暫時還不在管轄範圍內。但是,監管的進一步收緊顯然很快就會到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雪山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