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肉兔供不應求!」在普定縣穿洞街道辦龍秀兔業養殖場,來自四川省內江市的收購商雷啟文正忙於將肉兔裝車,準備運往四川的農貿市場,站在一旁的人民村村支書付大憲高興地告訴記者,村級公司養殖的兔子是訂單式銷售,全部是銷往四川省、重慶等地,只要養得出就賣得掉。
產銷對接是農村產業革命成敗的關鍵一環,這個環節如果沒做好,前面的生產就前功盡棄,後面的利益聯結也無從談起,只有產得出,賣得去,賣上好價錢,農民才能得到真正實惠。在推進肉兔發展產業過程中,普定縣牢牢抓住產銷對接這個「牛鼻子」,創新產銷對接機制,促進肉兔產業做大做強,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搭建信息平臺 拓寬銷售渠道
「我們縣現代肉兔產業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從無到有,二是從小到大。」普定縣畜牧中心副主任陳夢告訴記者,2008年,普定縣開始有養殖戶零星養殖肉兔,在養殖技術逐步熟練後,便逐步擴大規模。2017年,縣內的幾家養殖場初見成效,普定縣政府看到了肉兔養殖所帶來的機遇,於是開始大力支持和引導肉兔養殖產業的發展。
2017年至今短短兩年多時間,普定縣養兔產業拿出一份厚厚的成績單:全縣已建成肉兔養殖場69個;存欄種兔6.5萬隻、存欄商品兔10.4萬隻。
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革命,普定縣肉兔養殖產業無中生有,從散到聚,由弱到強,已經發展成為當地「一縣一業」扶貧主導產業。然而,特色肉兔產業規模壯大起來了,如果市場銷售跟不上,產品出現滯銷,就會影響肉兔產業發展的大局。
為此,在肉兔產業布局中,普定縣注重做好產銷對接。
做好產銷對接,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好貴州農產品賣給誰、誰來賣、怎麼賣的問題。
據陳夢介紹,為拓寬肉兔產業的銷售渠道,普定縣專門成立了兔子行業協會,搭建專門的兔子行業信息交流平臺,方便銷售信息共享。
據了解,普定縣兔子養殖協會於2018年6月成立,協會已將全縣68家肉兔養殖村級公司和養殖戶納入其中,共享銷售市場信息和技術經驗。
目前,普定縣以兔子養殖協會的名義,對外將通過外宣、招商、外出考察等方式,拓展銷售市場,同川渝地區商家籤訂銷售協議,建立起穩定的市場聯繫;對內協會將聯繫各兔子養殖場,提供商品兔銷售數量、地點及聯繫人等,建立市場供需清單,大大增強了普定縣肉兔產業應對市場的能力。
「肉兔價格雖時高時低,但總體來說平穩上升,現在的價格是9.8元1斤,比去年同期高出2至3塊錢。」付大憲作為人民村村支書,也是普定縣兔子養殖協會會長。據他介紹,目前,普定縣大部分養殖場均已加入兔子養殖協會,只要兔子養得出來,協會就會幫助協調出售,不愁銷路,人民村肉兔養殖場從去年12月15日開始出欄第1批商品兔,到現在已順利銷售出欄了2.5萬隻,產值達到110餘萬元。
培育龍頭企業 暢通銷售網絡
走進位於普定縣黃桶街道大興村的安順魯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肉兔養殖基地,一排排兔籠整齊劃一,籠中兔子三兩成群,活蹦亂跳。該肉兔養殖基地規模達到1.5萬平方米,種兔場、商品兔場、倉庫、辦公及生活等功能分區一目了然,無害化處理、消毒設施、兔糞處理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據了解,安順魯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普定縣新引進的肉兔養殖龍頭企業,於2018年2月落戶黃桶街道大興村,該公司集肉兔養殖與銷售、種兔生產與銷售經營、飼料生產與銷售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農牧企業。
「我們公司自2018年6月建成並開始引進第一批種兔3600隻,9月底第一批商品兔出欄22000隻左右,去年來養殖基地已經出欄12萬隻商品兔,實現收入600萬元。」安順魯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詩雨說,除了正常的肉兔產出,公司在普定肉兔產業發展方面更多地關注養殖技術指導與提供穩定的銷售網絡。
據胡詩雨介紹,公司作為普定縣引進的肉兔養殖龍頭企業,他們在山東因經營肉兔多年,已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及固定的銷售網絡,每年對商品兔的需求量超過100萬隻。
「目前公司已經在猴場、化處、貓洞等鄉鎮新建肉兔養殖場8個,回收肉兔達到6萬多隻。」胡詩雨表示,相當於每年100萬隻的需求量,目前魯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普定縣達到的目標量還不到10%,普定肉兔產業的市場潛力依舊很大。
據了解,除了引進外資龍頭企業,普定縣還注重培育本土龍頭服務企業,擴大產銷對接服務力度。該縣縣級平臺公司普定縣金荷農業綜合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圍繞普定肉兔、韭黃、茶葉等特色生態產業,進行組團式營銷推廣,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拓展省外銷售市場,大力推動農特產品進超市、上網絡,建立線上線下一體的銷售平臺,為普定縣肉兔產業提供銷路保障,實現精準投資、科學經營,確保普定縣肉兔產得好、賣得掉、見效快。
如今,普定縣肉兔養殖產業覆蓋全縣12個鄉鎮(街道辦),肉兔風行川渝市場。2018年,該縣累計出欄肉兔200萬隻,實現產值達8000餘萬元,獲利潤3000萬元。
擴大肉兔內需 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說起兔肉美食,人們常常想起四川人、重慶人最愛吃兔肉。目前,普定縣肉兔主要銷往四川、重慶、廣東等地。
「目前普定縣肉兔主要以外銷為主。」據陳夢介紹,由於貴州人飲食習慣的因素,普定縣肉兔在貴州本地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場,市場潛力巨大。
為此,培養貴州本地人吃兔肉的飲食習慣,千方百計擴大肉兔內銷,培育肉兔消費的新增長點成為普定縣肉兔產業「產銷對接」的新舉措。
據付大憲介紹,目前普定縣第一家「成都鮮兔頭」已於去年在普定縣城正式開門營業。「不是安順人不吃兔肉,只是大家以前不習慣而已。」付大憲告訴記者,「成都鮮兔頭」用的原料就是普定縣飼養的商品兔,利用四川、成都的烹飪技術製作,如今門店的生意很紅火,許多本地的普定人已開始愛上了吃兔肉。
「選對產業、選準產業和延伸產業鏈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於肉兔養殖產業未來發展,陳夢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下一步,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建設飼料廠、種兔場、肉兔養殖場、肉兔加工廠、有機肥加工廠「五位一體」的產業發展鏈,全面提升肉兔養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陳夢說,在產銷對接方面,為進一步擴大肉兔內需,下一步普定縣將強化肉兔加工產業發展,提升肉兔產業發展附加值,計劃於2019年底前,在普定工業園區培育建成年屠宰加工200萬隻肉兔屠宰場1家,扶持企業創辦以肉兔為主要餐飲原料的餐飲企業兩家以上。
同時,為進一步培育肉兔消費的新增長點,普定縣還將強化品牌意識提升,積極抓好「夜郎玉兔」商標培育,打造普定肉兔知名品牌;支持企業到四川、重慶等地設立肉兔專賣店;支持以肉兔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培育建設,支持企業打造「網際網路+」模式,大力建設營銷網點,進一步擴大肉兔產品銷售,推動普定縣肉兔產業發展。
「普定縣肉兔已經形成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市場潛力巨大。」陳夢介紹說,產銷對接機制的創新刺激和帶動了普定縣肉兔生產的發展,肉兔市場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勢頭,助推農民增收致富。(記者 範成榮 伍水清 魯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