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11月1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近日,飛鼠成為了新晉「網紅」寵物,在抖音等短視頻網站上有很多網友曬自家寵物飛鼠的視頻,會飛的大眼萌寵常常獲得數萬點讚。
然而,哈爾濱森林公安的一次執法行動卻揭開了「網紅」萌寵背後的黑色利益鏈。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網購平臺上都有賣家或明或暗地出售野生飛鼠。而不論是捕獵、售賣還是飼養野生飛鼠,都面臨著諸多法律和健康問題。
飛鼠是什麼?
前不久,有網友在短視頻App上上傳了一段小視頻,視頻內容是一隻會飛的「蝙蝠」從門上一躍而下撲向網友的掌心緊緊抱緊的畫面,柔軟的小身體在碰撞到手掌的時候Q彈綿軟的感覺破屏而出,很多網友紛紛詢問這是什麼,立刻有知情網友表示這是飛鼠,學名叫作「蜜袋鼯」。然而,網友們形容這個小傢伙的畫風卻是這樣子的——「這東西愛自殺,不餵食自殺,不理他自殺,接不住它自殺,餵食晚了也自殺,不和它玩還是自殺,反正這東西我已經六殺了,不想養了,養的頭疼,玻璃心。」
其實,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有袋的溫血動物像袋鼠和沙袋鼠),產於澳洲紐幾內亞和南澳洲,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舔食樹蜜。蜜袋鼯的身體兩側擁有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有利它們在樹林間滑行。現在被作為寵物飼養,因為它們外形可愛、較為粘人、可隨身攜帶。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飼養蜜袋鼯作為寵物時,最少需飼養一對。缺乏同伴的蜜袋鼯,可能因生活無聊,而出現自殘的行為。
偷獵者捕捉後轉賣牟利,網售380元一隻
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阿城區森林公安局接到舉報,稱轄區內有人在山林裡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當天下午,森林公安在阿城區平山鎮太平山屯旁山下將正在獵捕野生動物的三人抓獲。據警方介紹,現場發現被獵捕的飛鼠17隻、松鼠7隻,共24隻;套杆、籠子、布袋等各類作案工具共27件。
「這幾年我們也是第一次發現偷獵飛鼠的,之前都是村民為了食用抓松鼠。」阿城區森林公安工作人員閆宇明介紹,三名犯罪嫌疑人交代偷獵飛鼠主要是當作寵物來售賣。「他們主要是線下銷售,中間可能還要經過好幾道販子,最後才到買家手裡。」
記者在一家大型網購平臺上以「飛鼠」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後發現,售賣活體飛鼠的商家多達數十家,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其中銷量最高的商家,月銷量已達1300多筆。記者隨即諮詢了15家商鋪,其中有12家店鋪表示自己家的飛鼠都是人工養殖的,另有三家或明或暗地表示可以出售野生飛鼠。
其中一家位於廣西的網店中,直接掛出了「野生松鼠飛鼠」的商品,售價380元一隻。該店客服告訴記者,店裡的飛鼠都是山上抓來的。當北青報記者詢問飛鼠是否咬人時,客服表示「養久了就習慣了」。針對是否需要給飛鼠做免疫的問題,客服表示「不用」。
飼養野生飛鼠存在健康和法律風險
「野生飛鼠的攻擊性挺強的,我們的執法人員在接觸飛鼠的時候都戴著厚厚的手套,但是還是有被抓傷咬傷的情況。」武文通告訴記者。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史洋提示消費者,飛鼠屬於哺乳類動物,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疾病,例如狂犬病等。「野生飛鼠當作寵物飼養風險很大,一方面違反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很多疾病在動物身上不發病,只是攜帶,但是傳播到人身上就可能會發病。」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表示,飛鼠因其具有重要的經濟、科學研究價值,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偷獵和售賣野生飛鼠都涉嫌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記者查閱相關報導看到,2016年河南省欒川縣郭某因捕獵33隻飛鼠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經當地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郭某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在販賣管理等方面,對於獵捕「三有動物」的相關管理規則依地方規定而定。最近發生的這起案件發生於哈爾濱,根據《黑龍江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規定,購買「三有」動物飛鼠,不論是馴養還是營利,都應依法持證經營,不可自行私下購買。「也就是說,飛鼠購買者如果沒有合法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超越馴養繁殖許可證規定範圍馴養飛鼠,將可能承擔補辦馴養許可證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責任。」
(綜合北京青年報、廣西新聞網、法制日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