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聖卡塔琳娜州多種海洋生物死亡 引專家擔憂

2020-10-29 南美僑報

【南美僑報網訊】近來,在聖卡塔琳娜州沿海接連有多種海洋生物死亡,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有超過50隻動物死亡。其中很多都是大西洋深海動物,很少會出現在沿海地區,包括鯨魚和海豚種類。

最近一隻在FLORIANOPOLIS海灘上擱淺的是MINKE鯨魚,它是在上周日下午死亡的,本周一經過了生物學者的取樣和檢查之後被埋,化驗結果將在20天後得出。「它們是大西洋動物,我們見到的比較頻繁。」生物學者安德烈說。

在2019年9月和10月期間,有90隻海洋動物死亡。今年至9月20號,已經有至少53隻死亡。與去年同一時間比較,今年有更多的海洋動物在沿海擱淺。

「不幸的是這樣多的數字並不是正常的現象,數字還在統計中,但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些擱淺的動物讓我們產生了分歧,讓我們很擔憂。」學者說。

發現的死亡動物中有領航鯨,這種情況在當地學者5年的觀測中,從來沒有在沿海地區出現過。但是今年10月份,已經在LAGUNA地區發現了兩條死亡的該種動物。

生物學者表示,大部分的動物在被發現時已經很虛弱,甚至已經死亡。其中一隻是一條海豚,它被發現時還有生命,學者和志願者們用一輛貨車將它運到100公裡以外的保護區,在那裡接受治療,但不幸地是它還是死亡了,死因還在調查中。

「這是一條小抹香鯨(CACHALOTE PIGMEU),這種海豚在巴西非常少見,特別是在沿海地區出現。」學者說。

還有一種拉普拉塔河豚(TONINHAS),在巴西屬於瀕危動物,很多時候因為捕漁船而死亡。學者們沒有說明50隻死亡動物中有多少是這種巴西河豚,但表示它們佔大多數。

還有幼海豚迷失母親而喪生的情況。在10月11號,在JOAQUINA海灘上發現了兩隻死亡的幼海豚,懷疑是捕漁者誤打撈而致死。

生物學者正在研究這些海洋生物的死亡是否與人類行為有關。

相關焦點

  • 巴西南部遭暴雨侵襲多個城市受影響 致12死20失蹤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巴西南部聖卡塔琳娜州伊塔賈伊河谷地區16日遭暴雨襲擊,至少9個城市受影響,已經造成12人死亡、20人失蹤。據報導,暴雨在伊塔賈伊河谷城市引發了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12人死亡,遇難者中有9人來自熱圖利奧總統市、2人在南河、1人在伊比拉瑪市。伊塔賈伊河谷受影響嚴重的城市還有奧羅拉、阿斯庫拉和阿皮烏納等。大弗洛裡亞諾波利斯地區(Grande Florianópolis)、聖若澤(So José)、帕略薩(Palhoa)及該州西部,均遭暴雨襲擊。
  • 湖北中外烏龜混戰致烏龜死亡 引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近期,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區塗家堖鎮太平村的村民遇到了稀奇事:湖中數百隻烏龜爬上岸,至少上百隻烏龜死亡。當地村民紛紛議論:是發生了疫情,還是有人投毒,抑或和地質變化有關?專家現場查看後表示,烏龜大量上岸死亡系中外烏龜發生混戰引起。
  • 南海傳來噩耗,大批海洋生物無故死亡,專家:又是美國在背後操盤
    但是在人類探索海洋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給大海帶來巨大的傷害,就在前段時間,我國的南部海域突然傳來了一個噩耗,那就是在海域附近,超過萬數以上的生靈一夜之間無故死亡,引起了我國的高度注意。據相關專家表示,這次大量海洋生物突然死亡的原因,正是美國在背後操盤。
  • 巴西聖卡塔琳娜州槍聲大作,30餘名劫匪瘋狂搶劫銀行近2小時
    當地時間11月30日深夜至12月1日凌晨,在位於巴西南部的聖卡塔琳娜州的克裡西烏馬市中心發生一起銀行搶劫案,30餘名蒙面武裝分子闖入當地一家銀行的金庫實施搶劫,作案全程持續約1小時45分鐘。
  • 巴西南部沿海70隻企鵝溺水身亡 推測被漁網纏繞導致
    70隻麥哲倫企鵝27日在巴西南部聖卡塔琳娜州首府弗洛裡亞諾波利斯海岸被發現溺水身亡,只有一隻企鵝被救活。當地海岸動物協會的動物學家在對死亡企鵝進行檢查後認為,這群企鵝是被漁民撒在海中的釣魚網纏繞,難以掙脫,最後溺水身亡的。檢查中動物學家發現這些企鵝的鰭狀翅膀上都有勒痕。
  • 海底最恐怖的殺手,是南極的死亡冰柱,所到之處無一海洋生物生存
    但是如果要說在海中最恐怖的殺手,其實並不是鯊魚,而是它——死亡冰柱。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這句話用在死亡冰柱身上,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死亡冰柱所到之處,海洋生物都會被凍死,沒有任何一個生物例外,即使是大白鯊也不行。那麼南極死亡冰柱是如何形成的呢,所造成的影響又是怎麼樣的呢?
  • 巴西每年至少向海洋中傾倒32.5萬噸塑料垃圾
    ▲(圖片來自pixabay)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編譯報導 非政府組織Oceana(海洋保護組織)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巴西每年向海洋中傾倒的塑料廢棄物平均達到
  • 季節性遷徙,巴西今年沿海企鵝數量增加 35%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援引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海灘監測項目(PMP)12月16日公布的數據,從6月至今,共有5597隻企鵝抵達巴西海岸,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約35%。
  • 季節性遷徙 巴西今年沿海企鵝數量增加35%
    【南美僑報網編譯董於樂12月17日報導】根據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海灘監測項目(PMP)16日公布的數據,從6月至今,共有5597隻企鵝抵達巴西海岸,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約35%。
  • 世界死亡之地其一,「死亡蛇島」巴西蛇島。
    南美洲的某處有一個小島,被巴西政府的保護下,被嚴明禁令:除科學家以外,任何人一律不得入內。因為那裡是蛇的天堂,也是人類的地獄,傳說曾經有11個農夫不聽勸阻,試圖闖入,幾個小時之內便全部死亡。但是這個傳說可能不屬實,沒有蛇可以讓11個人幾小時內死亡。
  • 因疫情人類減少海上活動 稀有海洋生物重現瓜納巴拉灣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鎖海灘和海上運動80多天後,近日巴西海洋生物學家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附近的瓜納巴拉灣海底發現了很多幾十年未見的稀有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學家在瓜納巴拉灣海底拍攝到了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種群,其中有黃色的海綿,粉紅色的飛魚,橙色的海星,藍色的螃蟹,黑色條紋的神仙魚。長期對瓜納巴拉灣海洋生物進行監測的生物學家指出,在過去三十年中很少有機會同時見到這樣豐富的海洋生物。
  • 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 濃度過高引擔憂
    原標題: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 濃度過高引擔憂 導語:近期,《科學通報》上的一篇文章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且濃度遠高於國外。對此,環保官員表示,我國地表水抗生素和激素含量多,其主要汙染來源是水產養殖業,如果人抗生素攝入過多肯定會影響健康。
  • 聊城:校門口賣倉鼠 來源不明引家長擔憂
    原標題:山東聊城:校門口賣倉鼠 來源不明引家長擔憂「不知道這小販兒從哪弄的倉鼠,我家孩子買了一隻整天帶著,不知道它有沒有攜帶病毒。」近日,家住山東聊城開發區的趙女士向記者反映,校門口商販賣的來源不明的小倉鼠,讓她很是擔心。
  • 專家提醒:小心巴西龜
    中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覃勇)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有人從城市的河道中打撈出了小小的巴西龜。這樣一個信息引起了有關專家的關注。專家表示,由於巴西龜特有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它一旦在野外存活或建立種群,必將對中國的本地龜以及其它物種構成嚴重威脅。而令人擔憂的是,自7月1號國家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以後,以往有關限制10釐米以下巴西龜入境的文件已經廢止。
  • 專家:納米比亞大量海豹死亡原因是飢餓
    新華社溫荷克12月15日電(記者吳長偉)「納米比亞海洋保護」組織的專家15日表示,今年10月發生在該國沿海的大量母海豹及其幼崽死亡的原因已查明,確認「涉案」海豹死於飢餓。 該組織的海洋生物學家諾代·德雷爾說,上述海豹的樣本檢測表明,它們並非死於有毒藻類或疾病。現場勘查發現,死亡的母海豹都異常瘦弱,由此得出這些母海豹及其幼崽死於飢餓的結論。
  • 座頭鯨屍體空降亞馬遜叢林 如何上岸引專家困惑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4日報導,一頭長達36英尺(約11米)的座頭鯨在距其海洋自然棲息地數公裡外的巴西亞馬遜河口被發現,一時間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據悉,這頭海洋哺乳生物近日在亞馬遜河口阿拉魯納海灘附近的馬拉若島灌木叢中被發現的。來自巴西的動物專家們對這頭重10噸,體寬6英尺(約2米)的大傢伙為何會躺在離海水50英尺(約15米)的叢林地區感到十分疑惑。
  • 外媒:巴西總統將於本周接受手術 去除膀胱結石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圖:路透社)海外網9月21日電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的身體健康狀況再引擔憂。外媒最新消息稱,博索納羅將於本周五(25日)接受手術,去除膀胱結石。巴西當地媒體早前報導了博索納羅的這項手術計劃,但未透露提供信息者的姓名。截至目前,巴西總統辦公室尚未對醫生埃切尼克的言論做出回應。不過,博索納羅曾在8月下旬表示,他將於9月去除腎結石,後來又糾正稱為膀胱結石。9月1日,博索納羅曾在公開場合透露,「我有結石已經五年了,它在膀胱中,比豆子還大。我決定將它取出,因為它可能會傷害膀胱內部。」
  • 全球最奇怪的沙漠,海洋生物在這裡「定居」,遊客在這裡垂釣
    漫天黃沙、寸草不生、荒無人煙、沒有水源、還是死亡?確實如此,因為沙漠一般都分布在氣候乾旱、降水稀少的區域,所以是一個非常危險而神秘的地方。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大部分的沙漠都跟撒哈拉一樣乾旱少雨,但是總有那麼幾個例外,不僅湖泊遍地,還是海洋動物的棲息之地,比如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全球最奇怪的沙漠。
  • 曾獵殺過北極熊的鯊魚,擁有500年的壽命,專家對它表示擔憂
    比起陸地上的狼來說,鯊魚要更加敏捷、兇猛,除了個別生物之外,其餘的海洋生物都是鯊魚的獵物。很多網友都說,鯊魚雖然兇猛,但是一旦遇到海豚就基本慫了。前陣子,還有一篇帖子講述了鯊魚和海豚的對戰優勢,其中列舉了鯊魚是單獨獵食,而海豚是組團出行。一旦遇到鯊魚,海豚可以利用超聲波來攻擊鯊魚,其次還能召喚來同伴一起對付鯊魚。
  • 15.6億口罩已進入海洋,海洋生物將何去何從?
    據英國媒體報導,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的一份報告表示,為滿足新冠疫情大暴發造成的需求,全球2020年總共生產了大約520億個口罩,保守估計至少有15.6億個口罩被衝進了海洋,這將對海洋生物與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