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有沒有經歷過工作多了就忘記事情、有沒有經歷過很重要的事情結果忘記做,有沒有經歷過領導交辦的事情沒做好,如果都有,哪說明你還處於工作蒙圈的狀態中,如何做好日常工作的管理,這個遠比想像的簡單的多!
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日常的管理方式
1.使用滴答清單來管理的(或者其它管理工具)
2.使用重要-緊急圖表來管理的
3.使用便籤條來管理的
每個人管理日常工作都會有自己的方式,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這個方式是否可以一直適應我們的工作量與高效的工作記錄,所以,個人認為,一個好的工作管理表格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有明確的歸屬關係:確定該項工作是屬於哪個工作模塊或者那一項大類的工作的子項,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後期整理一個項目的投入資源;
2.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與要求:明確說明該項工作的具體目標與交付的內容,最主要的作用是讓工作內容有一個很直觀的呈現;
3.有明確的優先級:最主要的作用是確定當前最需要完成的事項;
4.有明確的負責人與協助人: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執行工作時,可以直接找到對應的人去協調工作;
5.有明確的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確定一個項目所花費的時間,最主要的作用是合理的調配個人資源;
6.有明確的狀態:確定一個項目在未開始、已開始、已結束的狀態,最主要的作用是確定當前所有項目狀態,調配個人資源;
7.適合歷史查閱:日報、周報、月報、年度總結都用的上;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沒有任何一款工具可以實現上述的這些功能,更不要說我們平時使用的清單、便利貼了,尤其是在工作很多、需要跨部門協作的時候,忘掉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是很常見的,而項目管理的核心目標就是要讓項目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哪如何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管理日常工作呢?建議採用以下的表格:
表格中的標籤可以任意更換成自己需要的標籤,所有完成的項目就放在另一個Tab中,這樣即使一年下來,也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在每個階段做的事情是什麼,如果不是為了保密,真想給大家看看我2017年做的所有事情,有400多行!
結束語:
本身在介紹了項目管理知識點、工具和圖表後,還應該有一部分用來介紹管理模型的,但是最近找了資料發現實在是有點多,所以會單獨開一個系列出來講管理模型,大概有100篇左右,這次的案例本來會涉及到諸如PDCA、SMART等模型的,但是考慮到篇幅的問題,還是會將案例和模型拆開來講,後面項目管理的內容都會圍繞一個具體的工作所展開,爭取寫夠30篇,如果有需要詳細講述一個行業的具體事件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去好好學習,看能不能說道說道。
往期精彩推薦:
道法合一,天下大同,一份自媒體人的年終總結!
《小白也要懂的項目管理》系列合集:項目管理的入門指南!
《實用工具》系列合集:提高效率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