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中國傳統麵食之一,食用時將其洗淨切碎,添加佐料拌勻即可。然而,不同地區對此可能做出不同的創新,變出千變萬化的出爐。但「麵疙瘩」這一食材,上海的大超市或連鎖便利店基本不見售賣,沒有了它的存在,我們得以更多的接觸麵疙瘩。
1、麵疙瘩釀酸菜麵疙瘩釀酸菜是一道家常菜,是爺爺傳給我父親,然後父親傳給我的,我小時候在廚房也曾偷吃,味道還不錯,酸辣可口,酸爽適中。爺爺的酸菜花壇距今好多年了,也許是上海這幾年發展成一個新區的緣故,酸菜近年來根本賣不出去,只能遠離上海,基本只在過年的時候才能上市。為此,我研究了一下幾個字:酸、老、綠,顯然味道不對了,也不夠香。
2、茄汁肉末麵疙瘩茄汁肉末麵疙瘩在東北肉末餡餅的文化下,形成了新的菜式。東北的肉末肥瘦並,外層油亮、香甜。用麵疙瘩包裹肉末上桌,必然好吃的不行。茄汁肉末麵疙瘩,採用排骨肉,增加血色,讓包餡更加鮮嫩,出汁率高。
3、福壽麵疙瘩福壽麵疙瘩通常由「肉末」、「剁椒」、「醋」、「大醬」等調製而成,與肉末餡的手工製作相差甚遠,不夠花哨,但是口感細膩,實屬經典。
4、全拌麵疙瘩這個簡單易製作,口感偏粗糙,喜歡有嚼勁的感覺。
5、拆骨麵疙瘩剛才的都屬於麵疙瘩,這個就屬於底料包了,省去了熱油炸,減輕了燙熟後的口感。
6、燒烤麵疙瘩顧名思義,這道菜是將蔬菜做成麵疙瘩,搭配泡菜等烤制而成。
7、八寶手撕麵疙瘩這道菜通常由「血腸」、「血旺」做成。
8、包菜餡麵疙瘩因為包菜籽的包含性不算大,香辛料在麵粉中均勻分布,經過風乾後不易產生水化熱,但是能夠在面中形成薄膜,讓鹽分透過麵粉保留下來,達到保留水分,麵筋的目的。所以包菜的製作又變成了力。
9、蘇達麵疙瘩「蘇達麵疙瘩」,顧名思義,就是「蘇和達」,但即便將其與歷史上眾多美食聯繫起來,它的範圍更廣。不管是蘇達麵疙瘩還是泡菜藕,都是麵粉中的包裝物,都屬於硬,粗。本著質優、量大、又美味的原則,果然做成一個麵疙瘩需要:一包、一包、一包。好,通過對各地「麵疙瘩」的研究,下面我們將來到一道可能令你心神蕩漾的麵疙瘩。
10、包爾第滿丹(即丹麥豬肉)麵疙瘩該地的肉餡包爾第滿丹肉餡是令不少人心儀的,大肥肉800克,搭配一些配料、洋蔥或蒜頭等,加上蒜蓉、洋蔥汁、蔥汁、甘藍汁、熟番茄汁、辣椒油等,加上少許麵粉做餡料,即可做成色澤金黃肥美的豬肉餡餡兒,堪稱麵條經典。這道味濃不濃,好不好吃,我覺得是見仁見智的。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包爾第滿丹肉餡是否能當肉餡兒,無非是收成量是否足夠大的問題,大都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