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只可鼓勵絕不可強制:看日本如何應對少子化危機

2021-01-08 覽潮網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盤和林

限制性生育政策就像一根繩子,當人口增長過快時,收緊繩子可以減緩生育率的增長,就像計劃生育曾經做到的那樣;但是當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時,放鬆這根繩子卻不能推著生育率增長。

《新華日報》於8月14日刊發了一篇題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文章,該文提出的「設立生育基金」的建議,引發輿論熱議。緊隨其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認為在未來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再一次推動輿論發酵。

據相關報導,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的基本邏輯是:人老了之後光靠錢是沒用的,還是需要年輕人,別人家的孩子來照顧。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後沒有後代,是要佔用社會資源的,所以將來要對丁克家庭進行徵稅。

「人老了之後光靠錢是沒用的」這句話想強調的應該是,人老了以後需要人來照顧,而光有錢是沒用的。但問題在於,這個說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趨勢,那就是,短期內難以扭轉的人口老齡化,正在催生著養老產業快速發展。可以預期,在未來,養老產業的將形成相當大的規模,相應的養老服務也必將相當豐富。因此,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

正如馬光遠所說,「人民不僅僅是交稅和交配的」。提出「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徵收『社會撫養稅』」等種種所謂建議,是沒有看到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所以,這些建議難以治本,甚至能否治標都存在很大的疑問。

而導致民眾不願意生育的真正原因,其實社會上已經基本形成了共識,那就是養育成本太高。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傳統家庭觀念有所淡薄,但除了極少數的丁克家庭,大部分家庭還是願意要孩子的,子孫滿堂的大家庭對大多數普通人也不乏吸引力。但是住房、教育、醫療等生活成本不斷上漲,這意味著孩子的養育成本也水漲船高,這就讓許多家庭對生孩子望而卻步,最終選擇少生甚至不生。

也就是說,人們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擔心生下來養不起。所以,解決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的關鍵在於,切實降低撫養成本,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們的後顧之憂,從而激發人們多生的動力。而具體的措施,飽受少子化之苦的日本,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借鑑。

二戰以後,為應對戰後嬰兒潮所帶來的人口快速增長,日本政府推出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長的「家族計劃」政策,該政策效果在50年代到60年代開始逐步顯現,日本0-1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但是80年代,該比例又進一步連續下降,9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發現了少子化問題,並採取了積極的幹預措施鼓勵生育。

比如1994年實施的「天使計劃」,其重點就包括:充實多種形式的保育服務設施;充實母子保健醫療體制;充實學校教育和校外活動、家庭教育;減輕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等。1999年推出的「新天使計劃」進一步強調對女性就業和撫養孩子進行支援。

隨後日本各屆政府斷斷續續地推出了一些鼓勵生育的措施,基本延續了上述思路。2017年安倍更是提出了「育人革命」,計劃到2020年,3-5歲兒童的幼兒園及託兒所實現免費,低收入家庭0-2歲兒童也將享受免費。可見,在應對少子化具體措施方面,日本政府從開始階段的以充實嬰幼兒託保設施以及支援就職女性撫養子女為中心,逐步擴展到廣泛聯合社會資源,改善育兒社會環境等更廣泛的範圍。

一些更早地就面臨人口負增長的西方發達國家,也採取了很多措施鼓勵生育。比如,在俄羅斯,女性可享受3年產假而且工資照發,職位保留到產假期滿,生二孩可獲得25萬盧布(約3萬元人民幣)的獎勵;在瑞典,法律規定父母享有480天帶薪育兒假,其中390天父母有權享有日常工資的百分之八十,而且產假不需要一次性休完,孩子8歲之前都可以休產假;在澳大利亞,孩子上幼兒園後,費用父母只需出一半,另外一半由政府補給幼兒園,生產住院期間,所有費用全免,連一日三餐都由醫院提供,等等。

考慮到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些發達國家的福利措施或許一時半會兒還難以實現,但是應該用力的基本方向是明確的:對生育進行獎勵,並且儘可能降低養育成本。正如安倍所說:「生不生孩子要交給本人來選擇,但我們要為想生孩子的人創造適合生育的社會環境。」

限制性生育政策就像一根繩子,當人口增長過快時,收緊繩子可以減緩生育率的增長,就像計劃生育曾經做到的那樣;但是當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時,放鬆這根繩子卻不能推著生育率增長。除了解除政策限制以外,更重要的是,消除那些阻礙因素,重新賦予人們生育的動力。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動物園遭遇少子化危機 後代存續不易
    摘要:據日媒報導,日本的動物園最近迎來繁殖高峰期。但日本動物園的專家們認為,要確保園內動物的後代存續並不容易。當前,不要只是感嘆以後可能看不到大象和猩猩,說不定這是關心貉、鼯鼠等日本傳統動物的好機會。資料圖:東京上野動物園的雌性大熊貓「真真」據報導,日本動物園水族館協會專務董事成島悅雄感嘆:「特別是大型動物後嗣稀少」。比如說受到人們喜愛的非洲象,2015年時日本有38頭,據協會推算2030年時會減少至7頭。
  • 應對老齡化 波蘭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應對老齡化 波蘭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2017-11-10  人民網華沙11月9日電(記者 暨佩娟)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波蘭政府可謂煞費苦心。
  • 任澤平: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讓更多的人想生、敢生
    「四二一」家庭結構養老負擔重擠壓生育意願。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生育的機會成本高。國際經驗:鼓勵生育效果如何?1)OECD經驗:鼓勵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國家鼓勵生育政策體系主要涵蓋保障休假、經濟補貼、託幼服務、女性就業支持等四個方面。其中,休假長度和生育水平相關性弱,其中原因在於延長女性休假時間與保障其就業權益存在一定矛盾。
  • 梁建章:中國出生人口四連降毫無懸念 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迫在眉睫
    為了扭轉低生育率趨勢,日本和韓國相繼加大了鼓勵生育的力度。據2021年1月7日人民網報導,日本東京都政府日前決定,從新的一年開始,將在國家提供的4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6814元)生育補助金的基礎上,再獨自追加提供一份生育補貼。預計將會給每名新生兒提供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84元)的補貼,以電子優惠券的形式發放。
  • 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特點及應對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日本的感染者雖有大幅度增加,但與歐洲國家相比,增幅較小。從整體治療效果看,一是死亡者少,累計治癒者多。50%以上的重症感染者已康復。二是日本醫療體制正常運轉,保證了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依據《傳染病法》《檢疫法》及《新型病毒等對策特別措施法》,在內閣設立新冠病毒對策本部,制定應對措施,並按照現行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進行疫情防控。
  • 疫情走向難以預測,該如何應對這次危機?日本大臣只說了5個字
    本身藉助新一屆奧運會的召開,日本可以在經濟戰役上好好地扳回一局。不曾想,新冠病毒的到來,當真是讓日本措手不及。如今不單單是經濟收益難以恢復,或將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一定的損失,這也是引人唏噓。更重要的是,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日本的疫情走向正變得越發難以預測。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又該如何去應對這次危機呢?日本大臣只說了5個字:只有神知道!
  • 為應對老齡化 波蘭拍短片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暨佩娟】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和低生育問題,波蘭衛生部長8日將一部動畫短片傳上網,稱讚兔子繁殖後代多,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繁衍生息。短片裡,一隻兔子用旁白揭示擁有大家庭的秘訣:運動、健康飲食和較小壓力。其中還出現一對正享用野餐的夫妻,暗示人們製造浪漫有助懷孕。短片最後打出一行字:「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家長,請參考兔子的例子。」
  • 去年新出生人口同比減少63萬 生育危機是否存在?
    「家庭和事業對於很多女性來說,變成了不可兼得的『魚和熊掌』,在楊菊華看來,政府應該儘快出臺措施來提高這些女性的生育意願,比如增加生育津貼、延長陪產假時間等,特別要加快恢復託育服務體系的步伐。  楊菊華曾在去年召開的「學前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專題研討會上表示,「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福利性的社會託兒所服務體系全面崩潰,人的再生產成本完全回歸家庭。入託難、託班貴等問題凸顯。」
  • 任澤平、馬光遠呼籲放開生育背後: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
    近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布了《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文中指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據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 波蘭政府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人民網華沙11月9日電(記者 暨佩娟)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波蘭政府可謂煞費苦心。11月8日下午2點半,波蘭衛生部長在Youtube上傳了一部視頻短片,稱讚兔子們具有很高的繁殖能力,鼓勵波蘭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孩子。
  • 為了促進生育 東京都政府將追加發放10萬日元的生育補貼
    人民網東京1月6日電 據日本政府預測,2020年該國新生兒人數將降至約84.5萬人,較2019年減少約1.7萬,連續5年創歷史新低。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和日本綜合研究所近期的推算認為,日本2021年的出生人數將低於80萬。
  • 媒體:「二孩生育補貼」不是什麼冒進
    而當下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不想生不敢生又成為常見情形,「少子化」局面或將到來,也難怪有些代表委員憂心忡忡。  在此情景下,「全面二孩」照見的生育政策鬆綁、計生工作轉型,是否有口子開得更大的必要性,值得評估。「因時而變,應勢而為」,政策本就該有與時俱進的洞見力。
  • 重大危機事件傳播的主要特徵與應對研究
    這類重大危機事件往往具有兩個重大特徵:一是其突然爆發的不可知性,使世人普遍感到突如其來、一無所知和茫然失措,一時不知其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如何規避、如何控制,更不知道其會如何發展、後果如何;二是其危害的廣泛性、嚴重性,這類重大危機事件往往一爆發就危及或關係到全局或局地家家戶戶、人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全局或局地家家戶戶、人人的生命攸關、利害攸關。
  • 新加坡鼓勵國人多生育,國家什麼都不缺,就差孩子了
    當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正在擔憂自己的國民數量不多,正在絞盡腦汁地鼓勵大家多生育,新加坡便是其中之一。 新加坡出臺了各式各樣的政策來鼓勵結婚生育,但是與尊重女性地位相輔相成的是,只能吸引,不能強制。現代化的女性都有自己強大的獨立意識,這種吸引鼓勵在一定程度上的效果並不是特別明顯。
  • 學慧網職業發展研究院:如何破解35歲職場危機?
    如何避免35歲後陷入被動、尷尬的職場境況?哪些必要的規劃和未雨綢繆能避免中年職場危機的到來?針對職場人普遍關注的問題,學慧網CEO、學慧職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高燕結合自己多年職場經驗,揭示了導致35歲職場危機的關鍵,分享了如何從容應對35歲職場危機,如何在35歲前實現職場質的飛躍。
  • 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讀《黑天鵝》
    一、一直都以為黑天鵝是帶來不好影響的,看了本書,才了解黑天鵝是分正面黑天鵝和負面黑天鵝的,也就是說它帶來的有好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只是需要區分哪些會帶來正,哪些會帶來負?塔勒布太淵博,此書內容深奧、哲睿,行文又極具文採、思辯,看著像東西南北的串,似乎缺少關聯的邏輯,其實是深符作者隨機、不可預知、打破框架的思維,對精確、確定性、可預測的藐視。
  • 疫論·空間|平視俯瞰再回首:日本建築界如何言說疫情
    一個最重要的場所當然就是作為應對病毒前線的醫院。《日經建築》的8月27號和《新建築》雜誌的7月號都推出了疫情下醫療機構的特輯。在一系列專業的討論中,日本建築師向來愛強調的「動線」一詞再次被賦予核心的地位。由於看不見的病毒以及感染與否的二分法,給不同的人留出不同的移動和生活空間成為了治療和預防的重心。
  • 流浪貓狗難題臺北如何解決:重罰棄養、鼓勵領養
    流浪貓狗難題臺北如何解決:重罰棄養、鼓勵領養 2015-04-22 09:23:40多年來堅持推動「動物友善」政策的臺北,在應對流浪貓狗問題上已經探索出不少可取之道,值得借鑑學習。  重罰棄養、鼓勵領養  流浪貓狗問題,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不負責的飼主。不少人覺得貓狗可愛,就憑著3分鐘熱度或買或要,熱情一過,就輕易以麻煩、生病等理由棄養,任其走出家門自生自滅,或者放任其自由交配生育,這是流浪貓狗產生的最大源頭。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特定的話語可塑造威脅身份,敘述危機故事,對言語對象製造話語障礙,形成話語壓力,建構話語危機,影響相關政策,使特定問題安全化,並影響安全程度的高低,導致不同的安全政策,甚至助推戰爭。如何影響大國競爭?是否會影響未來戰爭?等等。話語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人們的安全認知,甚至塑造新的安全問題,建構安全危機,影響相關政策。本文明確提出話語危機這一概念,旨在系統研究話語危機的成因,語言如何產生話語危機以及話語危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國近年來所經歷的一些主要話語壓力和話語危機,以加強對話語危機的認識和理解,並思考中國應如何應對。
  • 在日本福岡旅遊,絕不可錯過的一道佳餚
    日本九州地區作為旅遊地的名聲一直都不如北海道和以東京、大版為代表的一些大都市來得響亮,很多外國的遊客自然也沒有覺察到這個地方其實竟然會有非常多的美味佳餚。隨著近些年赴日本旅遊的熱度逐漸增加,九州福岡的佳餚也慢慢的被外來的遊客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