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火車,創下四個中國鐵路之最!

2021-01-09 騰訊網

巍巍興安嶺,林海好風景。墨綠、金黃、殷紅,漫山的樹葉在淅瀝的秋雨中顯得顏色更濃。

6245/6246次公益性「慢火車」猶如一條綠色的鋼鐵長龍迤邐前行,與大興安嶺斑斕的五花山色相映,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

這是一趟運行在我國路網最北端的「慢火車」——從北緯45度連接到北緯52度;這是一趟途經我國最冷區域的「慢火車」——冬季穿越零下50攝氏度的大興安嶺;這是一趟運營裡程最長、停靠站點最多的「慢火車」——全程923公裡,運行20小時50分鐘,停靠65個站所,平均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停靠一次。

開行44年來,6245/6246次「慢火車」穿越溼地、草原,串起林海、農場,讓鐵路扶貧的觸角延伸至大興安嶺深處,託起沿線百姓致富的希望。

從「鐵公交」到民生車

一趟火車便利一方百姓

9月16日13時15分,6245次「慢火車」從齊齊哈爾出發一路向北,跨過嫩江平原,穿越興安林海,掠過「神州北極」,最終抵達古蓮。當地人親切地稱這趟車為「齊古慢」。

車外,秋雨綿綿;車內,笑聲朗朗。硬座車廂內,蒙古族女孩徐夢媛和高楠笑得格外燦爛。兩人是高中同桌,今年雙雙考入大學。家庭經濟拮据,兩個姑娘結伴到齊齊哈爾辦理助學貸款。家住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紅彥鎮的徐夢媛說,從小學到高中,這趟車一直伴隨她的求學路。「只要聞到『齊古慢』上的煤煙味,我就感覺到家了。」徐夢媛說。

一場秋雨一場寒,北方的冷空氣來得早。旅客周長安拎著大包從富裕站一路小跑上車。一進車廂,暖流撲面,涼意全無,周長安立馬脫下了厚厚的外套。

作為全路最北列車,「齊古慢」每年都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首批供暖的列車之一,9月15日開始列車焚火。

乘務員張軍是燒鍋爐的老把式了,堅持按標準20多分鐘挑一次火床。鍋爐空間小、溫度高,每挑一次,張軍都滿頭大汗。到大楊樹站前,張軍抹了一把臉上的汗說:「這時候算享福的。冬天,林區氣溫都在零下40攝氏度以下,一開車門就被風打透了。不過再難都得把車燒熱,不能凍著旅客。」

每天,供水員推著30公斤的水桶往返於各個車廂間。無論冬夏,水燒得滾燙,供水員手臂上因熱水濺傷結的痂「新傷蓋舊傷」。他們說,夏天穿得少,水濺到腿上就是個小泡。怕燙到旅客,每次送水,他們都嗓音洪亮,提示旅客避讓。

列車長唐偉建介紹,在65個站所中,小榆樹、二道灣、蒙克山等43個站所只有這趟車停靠。冬至三九,大雪封山、公路封路,這趟車就成了百姓進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

車廂裡,醒目地掛著《各地主副食商品價格參考表》,詳細寫著當天齊齊哈爾、加格達奇等主要地區的米麵油、牛羊肉和各類蔬菜價格。沿線林區、農場分散,人口稀少,加之交通不便,使得主副食價格相對較高。「齊古慢」推出了暖心「捎菜」服務,菜價每日更新。

今年以來,這趟公益性「慢火車」把服務範圍擴大,每個車班都設立一個旅客捎帶品臺帳,詳細登載著每次捎帶的信息。唐偉建說,每趟車至少都得提供三四次捎帶服務。

供水員王輝堅持為林區旅客李二的母親從齊齊哈爾市往蒙克山乘降所捎藥,一捎就是3年。

每周,王輝都專程去一趟齊齊哈爾市第三醫院買中藥,把熬好的中藥放入自家冰箱冷藏,第二天帶上火車,送到蒙克山乘降所。李二的媳婦說:「最難的時候,是『慢火車』給了我們溫暖。」

從「帳篷城」到旅遊線

一條鐵路帶動山鄉巨變

有人說:「綠色是大興安嶺的生命底色,『慢火車』是大興安嶺的毛細血管,嫩林線則是大興安嶺的大動脈。」

加格達奇北山上矗立著一座由兩條鋼軌組成的豐碑——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鐫刻著8萬鐵道兵挺進高寒禁區建設嫩林鐵路的不朽史詩。

1964年,為開發大興安嶺綠色寶庫,鐵道兵三、六、九師跨冰河,過塔頭,扒雪路,修建鐵路792公裡、橋梁124座。今天,6245/6246次列車行駛的嫩林鐵路,正是當年鐵道兵修築的鋼鐵運輸線。

「當年,加格達奇就是個『帳篷城』,我們修鐵路都住帳篷,吃高粱米和大碴子,一個月才能吃一次大米飯。」88歲的黃林梓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退休職工,也是一名老鐵道兵。1965年,他從福建南平來到大興安嶺修建嫩林鐵路。在人稱「死地」的高寒禁區,鐵道兵從南方帶來的橘子凍成了「鵝卵石」;沒有水喝,他們就把砸碎的冰塊融化成水;沒有暖氣,他們就用黃土和石片自建「地火龍」取暖。

鐵路一通,一通百通。1976年,嫩林鐵路全線通車,大興安嶺百姓的物資線、生命線暢通無阻。

大興安嶺地區原宣傳部長嶽軍回憶,沒通火車的時候,只能四處求人搭車運豬肉、糧食。嫩林線開通後,物資運輸不再是難事。他說:「一開始加格達奇連一塊紅磚都沒有,生產生活必需品都要靠綠皮火車運進來。」

嫩林線上,「慢火車」隆隆駛過,大興安嶺腹地的經濟、社會、生活變化翻天覆地。對沿線百姓來說,「齊古慢」車廂的變化就是大興安嶺發展的生動縮影。

起初,「齊古慢」上硬座車廂居多。「年輕時候,屯子裡的小姐妹們進城換身時髦衣服,就靠這趟車。」今年52歲的錢月英由衷感嘆。

1984年以後,大興安嶺物資運輸量加大,「齊古慢」上加掛了不少包租行李車,運進蔬菜糧油,運出林區山貨。當時,嫩林鐵路沿線到處是貯木場,一列列滿載木材的火車呼嘯著駛出大興安嶺,奔向全國各地。

2014年,大興安嶺黑龍江地區停止商業性砍伐,實施產業轉型,依託大森林、大冰雪、大溼地等資源優勢推進全域旅遊。嫩林線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線。不少「驢友」特意乘坐「齊古慢」緩緩行、慢慢看,臥鋪車廂數量倒超過了硬座車廂,旅客出行舒適感倍增。

來自上海的陶阿姨退休了,和30多個朋友相約組成了旅遊團,專程乘坐這趟「慢火車」走進漠河,領略北國風光。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闖介紹,2019年,大興安嶺地區接待遊客868.7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1.54億元。大興安嶺的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

從大森林到大草原

23對「慢火車」翻山越嶺暖人心

如果說飛馳的動車組牽引著發展速度,那麼,悠悠「慢火車」承載的則是為民溫度。目前,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開行23對公益性「慢火車」,覆蓋林區、墾區、牧區,途經少數民族聚居區。

大楊樹鎮,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眾多,每年全國唯一的高考專列就從這裡開出,18年從未間斷,累計運送高考學生和家屬17.4萬人次。三江平原,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插秧專列」在這裡連續開行21年,運送「插秧客」達到2986萬人次。

「慢火車」不僅富了沿線百姓,還讓南方不少「採山客」嘗到了甜頭。每年七八月份,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的「採山客」坐著「齊古慢」來到大興安嶺,當地的蘑菇、木耳、藍莓等山貨成了他們致富的「金蛋蛋」。

近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強化頂層設計,持續優化「慢火車」開行方案,盡力做到「早進城、晚出城」或「夕發朝至」,實現無縫銜接,節省百姓出行成本、方便中轉換乘。

為方便不通火車地區的百姓購票出行,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先後建立了56個無軌站,在部分無軌公路客運站設置鐵路客票代售窗口,並與郵政合作,在13個地區49個市、區、縣的64家郵政網點設置自動售票設備,將鐵路「售票處」覆蓋到邊遠鄉鎮。僅去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的鐵路無軌站累計售票55.7萬張,吸引公鐵聯運客流285.9萬人次。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根據各條線路實際,進一步打造「呼倫鐵驛」「興安冷極」「濱洲之家」等16條精品線。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客運部副主任姜翠革說:「精品線路起名,我們說了不算,像『博林老鐵』就是沿線百姓叫響的。公益性『慢火車』開行,我們聽老百姓的。」

6245/6246次列車小檔案

齊齊哈爾至古蓮的6245/6246次「慢火車」,於1976年正式開行,運行於嫩林線,全程923公裡,共8節載客車廂、1節行李車,全程最高硬座票價49元,最低1元。列車每天13時15分從齊齊哈爾站出發,次日9時46分抵達古蓮乘降所,11時02分從古蓮乘降所返程,次日6時08分抵達齊齊哈爾站。列車穿行於松嫩平原和大興安嶺腹地,是興安林海深處百姓出行、就醫、上學的首選,沿途有65個站所,其中43個只有這趟車停靠。列車途經的富裕縣是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縣,沿途輻射國家級貧困縣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列車運行線路:齊齊哈爾站、高頭站、馮屯站、塔哈站、富裕站、小榆樹站、二道灣站、青水山站、團結站、拉哈站、光明乘降所、六合鎮站、八方乘降所、訥河站、恆地營站、老萊站、伊拉哈站、九三站、彎道乘降所、鶴山乘降所、新高峰乘降所、新彥乘降所、嫩江站、哈達陽站、哈力圖乘降所、紅彥站、楊木山乘降所、達拉濱乘降所、大楊樹東站、大楊樹站、春亭閣乘降所、烏魯布鐵站、朝陽村乘降所、訥爾克氣站、白樺排乘降所、加格達奇南乘降所、加格達奇站、松樹林乘降所、翠峰站、小揚氣站、古源站、大揚氣乘降所、勁松站、新天乘降所、太陽溝乘降所、塔源站、林海乘降所、新林站、大烏蘇站、碧州站、翠崗站、塔爾根站、塔河站、繡峰站、瓦拉幹站、二號洞乘降所、蒙克山乘降所、盤古乘降所、聶河乘降所、長纓乘降所、阿木爾站、圖強站、育英乘降所、漠河站、古蓮乘降所。

來源:《人民鐵道》報

文字:唐克軍 胡豔波 李歡 劉英新

圖片:康健 徐率

視頻:時彥偉 柴華

製圖:劉坤弟

編輯:蘇凡

實習編輯:張珺

相關焦點

  • 遊客「難熬」的中國鐵路:長達68個小時只能睡覺,沿途停靠46個站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大力發展經濟,各大省份和大型城市經濟水平都在較快的提高,與之伴隨的基礎設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以前,人們追求的是物質上的滿足,吃飽穿暖是首要的;而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裕。而出去旅遊,則是開闊一個人的視野、提高精神境界最有效的方法。
  • 中國最「厲害」的火車,途中還需要籤「生死狀」,網友:想嘗試
    同時,國內的基礎設施也是越來越普及,有多種的出行方式可供選擇,飛機、高鐵、火車、輪船等。而如今長途旅行最方便的就是火車了。中國最「厲害」的火車,途中還需要籤「生死狀」, 網友:想嘗試中國鐵路網四通八達,不論你想去哪裡,火車都能把你帶過去,這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這個鐵路網之中,一條最長的俄狄路被稱為「天路」。
  • 這條列車被稱「中國最暖心火車」,不收一分錢,還能在車上賣菜
    這條列車被稱「中國最暖心火車」,不收一分錢,還能在車上賣菜,大家好,請點一下我的文章,小編今天也帶你們去大千世界,旅行也許是在尋求像沉入水底的魚一樣的心情的解放,雷雨來之前喘不過氣來,想把氣穿過水麵,急忙停下腳步,去異國他鄉,在陌生的環境下體驗異國風情的樂趣,只是走一走最熟悉的風景就是心靈的休息
  • 北京開往俄羅斯的這趟火車太特別!耗時5個日夜,途徑3個國家
    離開了擁擠的人潮和嘈雜的喧囂之後,去最舒適和寧靜的地方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希望能夠在這樣的旅行過程中給自己疲憊的身心放個假。如果給你一個機會,用五天的時間坐火車,從北京到莫斯科,你是否願意?這趟火車全程7826km,耗時127個小時,車窗外是不停變換著的風景。有時是廣袤無垠的草原,有時是潔淨無瑕的雪山,有時是披著五彩外衣的樹林。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願意,它就是K3列車。
  • 獨佔4項中國之最的火車:行程近1000公裡,票價才40多!
    中國的火車現在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次,最早的火車還是那種需要人力向鍋爐裡面鏟煤的火車,後來我們慢慢的有了綠皮火車,有了新空調硬座,到了現在我們的高鐵已經越來越完善,甚至於很多人都沒坐過綠皮火車了。
  • 你了解鐵路的調車員是幹什麼的嗎?拆解和連接火車的現場指揮家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要開始了,鐵路又成為被廣泛關注的重點。在人們回家的路上,多少趟列車在飛馳,多少鐵路人為了大家的團聚日夜奔忙,其中就有辛苦的調車員。 車務段調車操作技能崗位,簡稱「調車員」。
  • 跨海鐵路:從廣東搭火車去海南,火車要拆成幾段,坐船2小時過海
    然而,自從有了跨海鐵路之後,人們可以從廣東搭火車去海南,中途不用下火車,換乘輪船,而是火車被拆成幾段車廂,由火車坐船,2個小時候後,火車漂洋過海,到達海南。這條鐵路是連接著陸地與大海,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廣東與隔海相望,通過輪渡的方式,可以讓火車「坐船」跨越瓊州海峽,往返於廣東與海南之間,輪渡線全長40餘公裡。
  • 何冰《飛速時代》演火車司機,展現中國鐵路變革發展歷程
    該劇講述了幾代鐵路人為中國高鐵建設與發展拼搏進取的故事,何冰將在劇中扮演一名親歷鐵路變革時代的火車司機。他感慨有劇開機的日子「多麼幸福」,也很期待出演火車司機的角色:「我對開火車也很好奇,這次有機會坐到高鐵的駕駛室裡了」。劇方供圖何冰現場回憶起童年時對坐火車留下的「不堪」的記憶——那時坐火車意味著擁擠、難受、找不到座兒,哐當哐當一坐就是一宿,連到水房打開水都打不著。
  • 世界上最美的火車線路,你應該去感受一下!
    人的一生就該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在旅途中你會有不一樣的心態,看到前所未有的美景,今天小編就為你來盤點一些美得不可思議的火車線路,你應該去感受一下!1·青藏鐵路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也該是中國大陸上最美的一條鐵路線路了。
  • 南京站五一增開百趟列車助行 鐵路支招假期出行
    加開客車百餘列,部分列車加掛重聯據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南京鐵路客流主要以學生、探親訪友、外出旅遊為主,多為舉家出行,集中在管內蘇北、滬杭甬、安徽、湖北等中短途方向以及京滬高鐵沿線,旅客出行計劃性較強,往返程時間安排緊湊。預計四天共發送旅客77.9萬人,日均發送旅客19.48萬人,較去年多發送旅客2.85萬人。
  • 中國高鐵盒飯和日本鐵路便當的對比
    跟日本比,中國的制度是偉大的,最偉大之處就是很多行業是國有的,什麼電力、通信、水,鐵路等等,既然是國有的,那就應該對人民很優惠吧?實際上並不優惠。關於高鐵,咱們就不說票價了,今天咱們就說說高鐵盒飯的問題。
  • 花3元錢,坐綠皮火車去秦嶺看雪,沿途邂逅太多風景和感動
    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趟綠皮火車帶我從關中平原駛入秦嶺深處的這一條路,是中國鐵路史上濃墨重彩的「驕傲之路」,沿途藏著太多風景和感動…… 我從西安坐Z135次火車到寶雞站,站內換乘坐上了這趟秦嶺最美慢火車。 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是周中,遊客依然坐滿了整列車廂。
  • 臺灣鐵路便當:火車上難忘的味蕾記憶
    物美價廉,這就是臺鐵便當的獨特魅力。   除了不貴好吃,還貼心。比如著名的池上便當,有三大特點:使用的是池上大米,用透氣的木盒裝盛,做乾式便當。由於旅客坐火車的時間很長,經營者不知道遊客什麼時候吃便當。如果便當裡面的菜品出水的話,比較容易變質,因此便當以「幹」的菜為主。原來的便當以豬肉為主,為了避免口感上的單調,採取滷、烤、炸、煎等不同的方式。這樣烹調後的肉也不容易出水。
  • 穿過城市 掠過高山 世界上最佳的火車體驗之旅
    現在來看一下世界上最好的火車體驗旅程,這也是探索的一部分。 庇里牛斯山脈(Pyrenees)的黃色小火車。 一個多世紀以來,乘坐庇里牛斯山脈的小黃色火車一直是到達法國庇里牛斯山脈最浪漫的方式之一。這段標誌性的黃色小火車也是你前往鄰國一些令人嘆為觀止風景區的護照。
  • 這趟「慢火車」——在秦巴山區穿梭了六十餘年
    中國鐵路有兩大追求,一是追求速度,如高鐵;二是追求溫度,如「慢火車」。相比於高鐵動車,綠皮普速列車被人們稱為「慢火車」。這其中,就包括全國81對公益「慢火車」,它們大多開行在偏遠山區,票價低廉、逢站必停,助力沿途群眾脫貧致富。
  • 鐵路第一代女火車司機,認識一下
    鐵路第一代女火車司機,認識一下!》9月23日,備受關注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開通運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香港與內地旅客的出行。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至深圳福田站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只需14分鐘;至廣州南站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只需47分鐘,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50公裡,這就是中國速度!
  • 你知道火車是怎麼跨海到海南的?帶你了解一下粵海鐵路
    大多數人知道他們可以乘火車去海南,但他們不知道火車是怎麼過海的。我們都知道海南是一個島。沒有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火車怎麼進海南?粵海鐵路是中國唯一的跨海鐵路,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總投資48億元。由於沒有跨海大橋,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鐵路輪渡。這艘船是用鐵軌鋪成的,與岸上的鐵軌相連。列車上船後,船舶靠岸;到達對岸後,與對岸鋼軌連接,列車可駛向對岸鋼軌。目前,瓊州海峽的火車輪渡由粵海一號線和粵海二號線兩條大型輪渡承擔。列車在大陸解體後,分為四部分,然後上車。
  • 中國這趟列車堪稱「老慢牛」,途中歷經幾十小時,國人稱真不容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城市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工具的選擇也開始發生了多樣化,現如今隨著交通工具的方式層出不窮,人們出行的時間較以往縮短了很多,而且不僅是交通工具,我國的公路建設目前也在加快的進行著,各種大橋,路面開始鋪天蓋地的修建起來,組建成了一個城市中的「交通網」,但是,大家知道我國火車行駛花費行程時間最長的是哪一列嗎
  • 煙臺至大連跨海鐵路輪渡火車上下船調試試驗成功
    緊接著,5169號機車停在了輪渡火車甲板上由10節車廂組成的第一列貨車前,工作人員將機車和貨車連接完成。11時05分,機車將貨車成功地引出了渡船。至此,煙大鐵路輪渡的核心部分「火車上船」和機車牽引貨車下船試驗宣告成功。
  • 中國最便宜的火車,全程40分鐘僅需1塊錢,綠皮綠坐見證百年歷史
    如今,高鐵出行已經成為了大家最經常使用的一種交通方式,高鐵已經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感覺,高鐵的普及才僅僅過去了幾年的時間。在高鐵普及之前,大家遠行最經常使用的一種交通工具其實是火車,而如今雖然火車並沒有被完全淘汰,但是車次明顯減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