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動物福利亟需我們高度重視

2020-11-24 搜狐網

  人們又一次被籠罩在禽流感的陰影下。為什麼非典、狂犬病、口蹄疫、狂牛症等動物源性傳染病會接連爆發?人們對肉品安全還能不能保有信心?2004年我國在全球肉類生產中,豬肉和羊肉產量居世界第一,禽肉和牛肉產量分別位於世界第二和第三,但為什麼我們的肉品出口只佔生產總量的2%?實際上,這些動物疫情、食品安全、國際肉品貿易等問題都和一個話題有關

  動物福利是一種溫和的動物保護觀念,主張使動物處在健康舒適的、比較符合其天性的生存狀態,反對虐待。認為那些由人飼養、控制以及受人影響的動物(寵物、家畜及畜牧養殖業飼養的動物等),人類對其福利狀況負有直接義務。相對於嚴厲的反對利用(包括食用)動物的動物權利主義,動物福利不反對利用動物,但應以合理、人道的方式去利用,並強調動物福利標準和動物產品的衛生標準正相關。

  在全球範圍內瀕瀕發生的禽流感疫情讓我國政府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問題。實際上,關注動物福利的浪潮於19世紀在歐美國家興起,進入我國時間較短。但我國建設和諧社會,走科學、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國策無疑為之提供了更適宜的土壤。在日前於北京舉行的「動物福利與肉品安全國際論壇」上,記者採訪了研究動物福利的國內外專家。

  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密切相關。保證動物福利、使動物處於康樂狀態,人類在動物身上才能有利可圖。一些動物源性疫病的爆發,與人類不注重動物福利、不人道地對待動物有關

  記者:國際上一些動物研究組織認為,違反動物倫理的飼養行為,比如將丟棄的牛肉、牛骨磨成飼料餵給牛、將吃剩的豬肉餵給豬等,有可能是引發一些嚴重傳染病的原因;科學也證實,殘殺、活吃動物,動物會因恐懼和痛苦而在體內產生毒素和病變,危害食用者和人類。而以人道方式飼養、宰殺動物,儘量避免動物的恐懼和痛苦是動物福利的範疇。那麼,怎麼看待動物福利和人類福利?

  莽萍(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人類福利和動物福利密切相關。即使單純從人類功利立場看,保證動物福利、使動物處於康樂狀態,人在動物身上才有利可圖。

  動物福利強調在動物的飼養、生活環境、疫病控制、運輸、宰殺等各個環節給予人道對待,在其生存過程中避免饑渴、不適、恐懼、痛苦、虐待、身體損傷和疼痛,避免病毒疫害、保持健康。在宰殺時,應當採取無痛致暈、快速和與其他動物隔離的方式。在這些環節中,如果不能保證基本的動物福利,那麼這些動物產品的衛生標準也很難保證。

  今年6月至8月間,我國四川爆發豬鏈球菌疫情,使200多人感染,38人死亡。日前衛生部、農業部聯合發布對該疫情的評估報告,指出豬鏈球菌屬條件致病菌,四川此次疫情的發生與飼養條件差有直接關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早就發出警告,狂牛症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與使用英國帶有病毒的「牛飼料」(MBM)有關。

  不能處在良好生活狀態的畜牧動物,由於其體內的內激素分泌不正常,對於最終的食品質量和產量有不利影響。動物被裝卸和長途運輸中,通常會被粗暴而野蠻地對待,如毆打、長時間地高度密集、日光曝曬、缺乏食水等,這會增加傳染病的易感性和交叉感染。而數量巨大的動物被活殺,方式痛苦而難熬,這些恐懼和痛苦會帶來病變。

  四川一家肉品廠近來開始主動實施人道屠宰:待宰生豬在溫度適中的環境中靜養12小時,經20分鐘的淋浴和按摩,期間還會喝淡鹽水,生豬身心完全舒適放鬆,再被隔離、逐漸無痛致昏後快速宰殺。這個廠的郭經理說:「這一切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對人對豬都有好處。生豬情緒放鬆,豬肉不會因緊張而變得僵硬,淡鹽水使豬肉更鮮嫩也讓豬死得更輕鬆。而野蠻的宰殺方法,不僅對動物殘忍,對食用者也有害。」

  消費者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動物福利和食品安全、質量的關係,國際貿易正日益和動物福利狀況緊密掛鈎。缺乏適當的動物福利標準和動物福利立法,將會使我國肉製品在國際貿易中遭遇巨大障礙

  記者:近年來,我國肉類產量持續增長,出口卻沒有同步增加,主要品種的出口量甚至有所下降,是什麼原因?

  李元平(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由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將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緊密掛鈎,動物福利潛在的貿易壁壘作用不可小視,如果不給予足夠重視,缺乏適當的動物福利標準和動物福利立法,我國肉製品在國際貿易中將會遭遇巨大障礙。

  目前,我國動物飼養、長途運輸都大幅增加,但在動物的飼養、運輸、宰殺等環節上,人們的動物福利觀念還很淡薄,也缺乏適當標準。比如,我國宰殺動物的方法絕大多數依然是活殺,這已經開始遭遇一些歐美國家的貿易壁壘。我國是個畜牧大國,但是畜產品卻很少達到出口標準,這和某些地區動物福利低下有關。

  瓊斯·斯莉弗(JoyceD』Silva)女士(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CIWF執行長):歐洲的動物福利潮流是由消費者驅動的,然後政府順應民意立法。歐洲的消費者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動物福利和食品安全、質量的關係,他們希望確信他們所購買的產品是來自於那些自始至終被仁慈對待、被人道宰殺的動物。最近一項歐盟委員會的調查顯示,47%的英國居民在購買肉品、蛋類和牛奶時會考慮動物福利狀況。所以,歐盟等一些地區的立法都要求,肉蛋乳製品企業必須能向消費者保證,這些肉品來源的飼養、運輸與屠宰過程,完全符合動物福利的標準。

  如果不能達到這些標準,產品會被拒絕。如烏克蘭有一批生豬經過60多個小時的長途運輸抵達法國,卻被法國拒之門外,因為沒有考慮動物福利,生豬在長途運輸中沒有按規定時間休息。中藥的療效世人皆知,但中藥的出口卻屢屢碰壁,一個重要原因是入藥動物的福利沒有得到保障。現在仍有人津津樂道活動物入藥,這樣做,療效沒有增加多少,卻極大地影響了中藥的形象。

  動物也有苦樂感覺。動物福利是人類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善待生靈,對增強人類自身的道德倫理情感,對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物種多樣性都有深遠意義

  記者:談動物福利,有些人會覺得還不如把精力放在人的福利上,也有人可能會認為,食品動物就是我們養來果腹的,賦予它們福利沒有意義。

  唐納德·布魯姆(DonaldBroom英國劍橋大學獸醫學系教授、歐盟動物福利科學委員會主席):保障動物的福利就是在保障人的福利。提高動物福利對農場主並沒有損害,反而會提高他們的利潤。在飼養過程中採取動物福利,用不了總投入的1%,而實施人道宰殺還佔不到成本的0、1%,所以提高飼養動物的福利是很小的投入,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一個人可以欣賞動物受苦受難的殘忍情形,那麼他對社會將有或潛或顯的不利影響。忽視動物福利,會使我們的後代和其他社會成員缺乏愛心,導致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問題。

  莽萍:食品動物也是生命。科學已經證明,動物和人一樣具有認知和感知能力。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個性、只有人類才會理性思考或解決簡單問題、只有人類才有喜樂悲苦恐懼失望等種種情緒和身心痛苦,動物也有。只要我們尊重這些事實,我們就應尊重這些跟我們相似的生命。尤其是食品動物,它們為我們的生存作出那麼大的犧牲,我們沒有理由不善待它們而讓它們受苦。

  豬、雞、牛馬等家養動物經過人類千百年的養殖已經非常乖覺懂事,我國民間流傳很多義馬、義狗甚至義鵝救人的故事,表明這些動物不僅聰明,而且忠義。牛顯然可以感覺到愛,並會與同伴結成終生友誼,它們有快樂、瘟怒、嫉妒乃至虛榮心等情緒。大象會為死去的同伴哀悼,會把它們的骨頭放置在一個特定的地點,等等。

  人與動物之間這樣一種生命上的聯繫,這樣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和道德想像力,讓人意識到自己對於動物所負的道德責任,並由此產生對動物福利的深切關注。實際上,如果沒有道德倫理上的考慮,動物福利這門學科就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突飛猛進的發展。

  最近40年,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1000倍,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來看,關注動物福利,與動物和諧相處,已成為重要課題。



相關焦點

  • 重視動物福利是一種責任
    原標題:重視動物福利是一種責任   據媒體報導,日前,西安醫學院被曝隨意遺棄實驗用狗。據網友提供的視頻顯示,數十隻狗被棄於西安醫學院樓頂,有的已經死亡,不少狗身上的傷口未經縫合。
  • 國際動物福利組織:中國動物福利進步快 毛驢或超英國
    為此,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英國驢慈善協會(TheDonkeySanctuary)、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的專家2018年8月赴東阿阿膠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驢的福利養殖情況,共同探討如何給動物提供完善的福利,為毛驢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家」。   考察期間,國際動物福利專家考察了國際良種驢繁育中心實驗室、母驢舍、分娩舍、種公驢舍等處。
  • 青蓮食品品牌總監繆雨 :期待更多企業重視動物福利 讓我國畜產品...
    青蓮食品品牌總監繆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大會能夠進一步提升國內自身畜禽品牌的發展,期待更多的養殖、屠宰企業能夠有意識地重視動物福利,促進我國畜牧業走出綠色的生態福利養殖道路,讓我國的畜產品走出國門,增強國際認知度。
  • 動物實驗專家呼籲:提高動物福利待遇
    動物實驗專家呼籲:提高動物福利待遇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與會的400餘位專家呼籲:提高動物「福利待遇」,減少實驗動物數量,減輕它們的痛苦。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為動物福利不容忽視
    新華網巴黎3月2日電(記者楊駿)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年會日前在法國巴黎結束,會議期間,有關動物福利問題成了與會專家們討論的重點。專家們認為,動物福利概念應貫徹到它們的運輸、飼養乃至宰殺的整個過程中。    會議新聞公報指出,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動物福利還不為人所重視,隨著社會和人類文明程度的進步,動物福利問題日顯重要。
  • 動物福利入法呼聲再起
    動物福利是「古今中西合璧」「有兩種觀點需要釐清和糾正。」孫全輝介紹,一種觀點認為動物保護、動物福利是舶來品,是西方文化的產物,中國不需要。這種觀念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都非常重視動物保護,其向善的思想與動物福利理念一脈相承。以儒家思想為例,「仁愛」的對象不僅包括人,也包括與人類共生的動物。
  • 中國推出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範場認證評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毛皮是深受歡迎的服裝材料,動物福利也因此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從今年起,中國皮革協會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專業委員會將與國際毛皮協會合作,對我國毛皮動物養殖農場進行動物福利水平認證和評選,項目於2017年7月24日在北京啟動。「我們的目標就是使中國毛皮行業融入到國際毛皮行業的大生態系統中。」中國皮革協會產業部主任黃彥傑說。
  • 實驗動物享"福利" 中國將首次為動物福利立法
    中新網11月18日電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國際動物福利與立法研討會」上獲悉:中國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修改工作,從上周起已經進入到修改稿初稿徵求專家意見階段。這個修改稿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內容是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動物福利兩個章節。  據了解,將動物福利內容正式寫入中國動物相關法案還是首次。
  • 中國首部動物福利行業標準通過專家審查,鼓勵合理飼養動物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獸醫協會動物福利分會獲悉,我國首部農場動物福利行業標準——《動物福利評價通則》(以下簡稱「通則」)通過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家審查。中國獸醫協會稱,這將有助於我國養殖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更合理地飼養和利用動物,以及促進人與動物和諧共處。
  • 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生命
    孔子還將對待動物的態度納入「仁」的教化之中,用以修煉、提高學生的道德操守,並從中檢驗學生的德行高尚與否、寬厚與否。孔子的做法,和現代社會通過動物福利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同理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識高度一致。《孟子·公孫丑上》裡面所說的「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體現了對動物遭受屠殺之前的恐懼、以及被殺戮時的痛苦的「惻隱之心」。
  • 動物福利化養殖效益可觀 現代養殖業一線人才緊缺
    動物福利化養殖效益可觀 現代養殖業一線人才緊缺   中新網榮昌10月22日電 (劉相琳 曾睿)10月19日至22日,畜禽健康環境與福利化養殖國際研討會在中國畜牧科技城——重慶榮昌縣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180餘名專家學者以「畜牧現代化與生態文明」為主題,就中國「動物福利」意識的普及與技術推廣進行了學術探討和交流。
  • 專家解讀|動物福利、動物權利與動物倫理究竟如何區別
    1  動物福利的基本概念及與動物權利、動物倫理的區別和聯繫動物福利是指要從滿足動物的基本生理、心理需要的角度,科學合理地飼養和對待動物,保障動物的健康和快樂,減少動物的痛苦,使動物和人類和諧共處。對於農場動物畜禽,根據動物福利的原則和要求,實現福利養殖,畜禽能養得更健康,消費者也可獲得更優質的畜產品。
  • 動物福利問題引起法學家關注 首本動物保護法教程開編
    本報北京6月14日訊記者郄建榮今天,在動物守護神組織的支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常紀文研究員組織了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院校的十多位著名環境法專家,成立了《動物保護法教程》編寫小組,準備撰寫、出版我國首部動物保護法教程。
  • 「動物福利」關乎公共倫理
    作者:朱四倍記者了解到,「禁食貓狗肉」被寫入《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其中規定,違法食用犬、貓或者銷售犬、貓肉,將對個人處5000元以下罰款並處15日以下拘留,並責令具結悔過;對單位和組織處1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 食人鯧與動物福利
    同時還有不為人所注意的另一方面,國際動物福利組織對食人鯧的死法提出了要求:如不儘可能退運食人鯧,那麼對食人鯧進行安樂死,否則將呼籲各國抵制中國的水產品貿易。最後,國內各單位紛紛用漂白粉對食人鯧實施了安樂死,畢竟中國不願為這些惱人的傢伙惹上貿易糾紛。    食人鯧享受安樂死所反映出的問題其實就是動物福利問題。動物福利現在已逐步變成一種新型的貿易壁壘。
  • 動物福利示範場再添新軍,高標準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蔚然成風
    三年來,動物福利的國際化標準逐步在業內形成共識,國內有大批養殖場、養殖戶積極參與示範場認定,高標準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已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十八家養殖場獲得毛皮經濟動物福利示範場的榮譽稱號,從而帶動了更多的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場向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大幅提升了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行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形象,加速了我國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行業與國際化養殖標準接軌。
  • 經濟學人 | 英國為何如此重視動物福利?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201219期)背景介紹:動物福利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
  • 人的福利還顧不過來,談動物是否早了點
    法學專家更擔心的則是這部法律的推廣問題,「民眾意識是關鍵,如果大多數人還漠視虐待動物的現象,那一部法律根本解決不了所有問題」。楊建軍說,當我們要求一個家庭經濟就很拮据的農戶,要搞好動物福利,要讓動物免受饑渴、生活舒適、免受痛苦,享受自由,這是很不現實的。  楊建軍承認「動物福利」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強調,現在立法保護動物過於超前。  事實上,類似的質疑並非孫江第一次聽說,自己的學生和記者也經常會提出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幾乎都是一樣的:「給予動物福利就是保護人類利益。
  • 周尊國:動物福利不僅是動物的福利,也是人類的福利!
    動物福利包含哪些內容?與人的福利一樣麼?如何理解動物福利的內涵與進程?6月13日晚8點,世界動物福利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周尊國老師,在輔音雲講堂傾情分享。動物福利「五大自由」,是由世界動物福利協會提出的,使動物免受饑渴(生理福利),使動物免受不適(環境福利),使動物免受疼痛、傷病(衛生福利),使動物能表達自然行為(行為福利),使動物免受恐懼和精神痛苦(心理福利)。隨著動物學的不斷研究以及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五大自由」不能完全包括動物福利,新的概念又加入了第6條,使動物能夠獲得積極的體驗。
  • 動物福利漸受關注 專家建議制定城市海洋館標準與立法
    信息 動物福利漸受關注 專家建議制定城市海洋館標準與立法 「動物多樣性保護與行業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教授馬建章在內的10多位國內動物保護、旅遊開發、動物福利立法領域權威專家與會,探討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