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動物福利、動物權利與動物倫理究竟如何區別

2021-01-21 中國豬業

為幫助廣大行業同仁正確認識動物福利的基本概念、原則和要求,以提高我國農場動物福利水平,現就下列動物福利相關問題闡述個人看法,希望對廣大讀者正確理解動物福利有所裨益。

動物福利的基本概念及與動物權利、動物倫理的區別和聯繫

動物福利是指要從滿足動物的基本生理、心理需要的角度,科學合理地飼養和對待動物,保障動物的健康和快樂,減少動物的痛苦,使動物和人類和諧共處。對於農場動物畜禽,根據動物福利的原則和要求,實現福利養殖,畜禽能養得更健康,消費者也可獲得更優質的畜產品。

動物權利認為,動物作為一種自然存在,享有獲得人類從道義上給予尊重的權利。現實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流派,一種主張將動物的地位提升至和人一樣,讓它們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人類應該停止任何形式的屠宰、虐待和利用動物行為;另一種支持人類對動物的合理利用,在利用過程中人類應該停止對動物的虐待,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和改變人類對動物的態度而減少動物的痛苦。

動物倫理是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觀,以及人類對待動物的行為和標準。動物倫理闡釋了人與動物是何種關係,動物福利闡釋了在善待動物的生物倫理下,人類應當如何善待動物,因此動物福利是動物倫理的一種具體實踐。

廣大民眾甚至有些養殖從業者對動物福利存有認識誤區

目前社會上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存在誤區。首先,很多人把動物福利和人類福利的概念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別。人類福利是指高於人類基本生活保障如工資等以外的獎勵或好處,而動物福利是指滿足動物個體健樂需要的基本生存條件。其次,大多數人認為,放養的動物福利好於圈養的動物福利,其實不一定,只有在氣候適宜、植被良好、地勢平坦開闊、空氣水土壤沒有汙染的條件下進行科學地適度放養,動物福利才有保障,而在我國滿足這些條件的地區很少,更多的地區存在著夏季炎熱、冬季嚴寒、乾旱缺水、沙漠化、營養來源不足等危害動物福利的因素,時刻威脅著動物的健康和生命。再次,認為高投入才能實現動物福利,也不盡然,如果沒有動物科學知識,即使投入很高,建起高大、寬敞的現代化畜舍,卻不根據動物的需要進行精準的環境控制、適當的操作處置和生產管理,如料槽飼料因飲水系統漏水而受潮發黴以及轉群、裝載動物時態度粗暴、大喊大叫甚至踢打、電擊動物等,都會影響動物的身心健康,給動物福利打折。相反,注重細節管理,如餵料前放些舒緩的音樂、在圈欄中添置一些可供動物探究和玩弄的材料、溫和地對待動物等,不需要很多的投入,卻能很好地改善動物福利,提高生產效益。

國內廣大民眾甚至有些養殖從業者對動物福利的認識水平還有待提高。加強有關動物福利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利用新聞媒體、社交網絡等平臺廣泛宣傳正確的動物福利概念,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動物福利的意義和重要性。例如,要讓大家知道,提倡畜禽福利,就是要在兼顧經濟效率的情況下,為畜禽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滿足畜禽的生物學需要,減少動物的應激和恐懼,促進動物的健康,減少用藥,提升畜牧業生產水平和畜產品質量,實現人、畜共贏。

養殖生產需要在養殖利潤和動物福利之間找到平衡點

動物福利可以促進動物健康,提升養殖效益。動物福利與目前行業內廣泛推行的健康養殖儘管內涵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交集,即都強調動物的健康。動物福利的目的是減少動物的痛苦;健康養殖的目的是生產系統運轉正常。動物福利強調的是動物的康樂以及使動物獲得康樂的生產條件,偏重於動物本身及其與環境的互作。而健康養殖是一種確保整個養殖系統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模式,不但關注動物健康,還關注環境健康、人類健康和產業鏈健康,強調的是運用各種先進的養殖技術組合,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更側重生產實踐和技術的運用。

其實,養殖效益與動物健康、福利水平密切相關,儘管提高動物福利可能需要增加一些投入,但提升動物福利可以提高動物的健康水平、生產性能以及畜產品質量,減少預防和治療用藥,這些方面都能增加畜禽養殖效益。但追求過高的動物福利,像對待寵物一樣對待畜禽,必然會大幅度增加設備投資,是非常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養殖業作為一個產業,從業者要靠養殖畜禽而謀生,必定需要一定的養殖利潤空間,因此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需要在養殖利潤和動物福利之間找到一個適宜的平衡點,以達到養殖者、動物甚至廣大的消費者都得益的局面。

提高福利養殖水平可從動物福利的五項基本原則著手,並不需高深的技術和方法

提高福利養殖水平實際上可以對應著提高動物的生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心理福利和行為福利五個方面,這也是動物福利五項基本原則的要求,談不上高深的技術和方法。具體的就是,按照科學、合適的飼餵程序,給動物提供充足、安全、清潔的飼料和飲水;根據動物的習性與生理特點,科學地設計動物的飼養場舍,以及設定飼養場舍的具體環境控制參數;確保畜禽場選址、場內布局科學,滿足生物安全條件,飼養場舍內應保持清潔衛生,以利於動物自身健康,同時做好疾病預防、診治工作;動物天生具有較強的感官能力和警惕心理,能感受到疼痛、恐懼,在飼養、運輸、屠宰過程中,通過友善對待動物、低應激地科學處置操作、屠宰前致暈等良好實踐,最大程度地減少動物的痛苦和害怕;我們現在飼養的畜禽都是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儘管經過高度選育,但或多或少還會帶有該種動物特有的習性,如豬探究、雞築巢等,選擇飼養方式時要儘可能給予動物表達這些習性的機會,這也會給動物的身心健康和養殖者的生產效益帶來好處。

總之,動物福利的關鍵點是要把動物當作活生生的生命,時刻觀察動物的精神面貌和狀態變化,並快速採取應對措施,實現養殖者與動物良性互動以及人的生計、動物的生計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國內外農場動物福利研究因國情、養殖條件、民眾消費意識及購買行為不同有所側重

如何評價動物的康樂以及哪些因素影響動物的康樂是動物福利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內外動物福利研究者共同的研究熱點,但涉及到農場動物畜禽的福利,研究的側重點還有一些不同之處。

在國外,特別是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氣候適宜,草場資源豐富,放牧和舍外飼養比較普遍,對動物福利的研究也比較早,主要側重於散養模式下動物福利和生產效能、智能化福利養殖設備應用的研究。我國人口眾多,對畜產品需求量大,而土地資源有限,雖然也有林地放養、山地放養等方面的養殖效果研究,但更應側重於規模化、集約化飼養管理條件下動物福利養殖模式的研究。

另外,國外民眾對動物福利水平的認識已經很高,願意以更高的價格來獲得動物福利產品。而國內大多數民眾對動物福利理念的認識還不夠,動物福利產品還沒有被大多數人認可,因此當前的民眾消費意識及購買行為無法刺激生產者追求優質優價的動物福利產品,這也是我國動物福利研究以及福利養殖發展需要面對的現狀。

本文刊登於《中國豬業》雜誌2017年第5期,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了解更多詳情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

相關焦點

  • 關注動物福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代表談馬匹福利
    「馬的福利」「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有什麼區別?從倫理道德角度和實用角度,怎麼看馬的福利?馬的福利,與「一帶一路」有什麼關係?一起聽聽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先生怎麼解讀「馬的福利」。<以下為趙中華先生在2017中國馬屬動物安全福利研討會上的發言>「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動物福利」是指滿足動物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核心是善待動物。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動物權利和福利的探討之「活熊取膽」和滅殺果子狸及人如何吃肉、用何種方式食用關於動物權利問題的爭論已愈演愈烈:對「活熊取膽」的鬥爭已綿延數年;為防「非典」而滅殺果子狸的行為受到了普遍質疑;如何對待寵物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激辯的話題;什麼可吃什麼不可吃已變成為「餐桌上的戰爭」…… 學者認為,關注動物福利就是保障人類福利。
  • 討論: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
    近來,「動物福利」這個名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養豬人的視野中,什麼是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者所提倡的動物權利有什麼區別呢?動物被分為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和野生動物六類,而養殖行業所提倡的動物福利則指的是農場動物福利,即豬、牛等畜禽在養殖、屠宰、運輸過程中,需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並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與動物保護者所提倡的伴侶動物或野生動物福利或權利有著根本的區別。
  • 「動物福利」關乎公共倫理
    作者:朱四倍記者了解到,「禁食貓狗肉」被寫入《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其中規定,違法食用犬、貓或者銷售犬、貓肉,將對個人處5000元以下罰款並處15日以下拘留,並責令具結悔過;對單位和組織處1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 被誤解的動物福利 專家解讀人與動物如何和諧相處
    中國的動物福利事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人們對動物福利的概念和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人的福利還沒有保障,談什麼動物福利?」這是動物福利倡導者們經常遇到的質疑。動物福利認識的三大誤區近日,「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農場動物福利的公益獎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災害防禦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密切相關。
  • 學校承辦的中英第五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舉行
    圍繞實驗動物倫理福利相關研究,3月14日,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實驗動物倫理福利專業委員會和英國內政部共同主辦、青島農業大學承辦的「中英第五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在青島開幕。來自中國、英國以及主要實驗動物國際組織的專家、管理人員、科研人員近千人參加了本次論壇。青島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同毅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
  • 中英第四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行
    中國日報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徐偉)日前,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專業委員會和英國駐華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英第四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行。這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中英兩國生物科技領域合作的典範項目。該項論壇已經連續四年在中國舉辦。
  • 中國動物檢疫:以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為視角探討我國動物保護立法
    本文從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關係入手,在客觀分析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爭論的基礎上,提議應轉變立法觀念,形成保障動物福利、維護動物基本權利、強調人有動物保護義務的法治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進行相關法律變革。本文對於正確認識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之爭,積極探索雙方都能接受的契合點,推動我國動物保護立法具有參考意義。
  • 動物福利制度不可過分解讀
    有人認為這是文明進步的表現———畢竟人類也是動物,是高等動物,也是具有良知和道德心的動物。  這不禁使我想起數年前參與的一場有關動物福利的爭論。當時有家媒體的記者在採訪我時,認為中國人缺乏動物福利觀念,因而沒有慈悲心腸。我反駁說,在一些擁有動物福利法的國家,同樣有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人們關心動物的福利,是因為人是會思考的動物。
  • 科技部農村中心參加中英第三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
    2016年3月15日-17日,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和英國內政部在安徽省巢湖市共同召開了「中英第三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際論壇」,該論壇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受到國內外實驗動物專家和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 中國動物福利標準項目第一期「動物福利研究生研修班」舉辦
    本網訊 8月26­-29日,中國動物福利標準項目第一期「動物福利研究生研修班」在我校西校區培訓中心順利舉辦。正式授課前,動物科技學院吳中紅教授簡單介紹了中國動物福利標準項目,該項目於2019年4月正式啟動,目的在於促進中國動物福利研究的發展、加強與澳大利亞動物福利專家的交流與合作
  • 國際知名動物行為學專家薩拉普拉託任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在2020年伊始之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以下簡稱「綠會」) 隆重宣布聘請國際知名動物行為學專家薩拉普拉託博士 (Dr. Sara Platto) 擔任綠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 (BASE) 副秘書長。
  • 動物福利認識三大誤區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魏博 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6月27日訊 (記者魏博)近日,「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農場動物福利的公益獎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災害防禦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密切相關。
  • 4.24 世界實驗動物日,實驗與動物倫理
    自1966年,美國制定《實驗室動物福利法》,「動物福利」、「動物倫理」等字樣開始流行,進入人們的視野。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為動物福利不容忽視
    新華網巴黎3月2日電(記者楊駿)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年會日前在法國巴黎結束,會議期間,有關動物福利問題成了與會專家們討論的重點。專家們認為,動物福利概念應貫徹到它們的運輸、飼養乃至宰殺的整個過程中。    會議新聞公報指出,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動物福利還不為人所重視,隨著社會和人類文明程度的進步,動物福利問題日顯重要。
  • 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生命
    動物福利是指滿足動物的基本生理、心理、自然需要,科學合理地對待動物,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動物福利不是把動物的需求置於人類的需求之上,讓其享有與人類相近的福利。動物福利主張的是人與動物和諧共存,即在人類利用和動物需求之間尋求一種動態平衡。
  • 「守護」動物福利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外的許多學者和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動物福利的理解。動物福利是其個體試圖適應環境時的一種身體和精神狀態。動物福利不僅意味著減少動物的疼痛,還要培育和滿足動物的天性和需要。動物福利是對動物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實施保護的具體體現,與動物保護不同。
  • 從《動物視界》到動物倫理
    環境倫理學致力於構建人與動物的道德共同體,其普遍化的道德要求旨在尋求一種道德共識,將關愛動物、尊重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和行為內化為人類生活中的道德自覺,本質上是一種對人類社會道德水平的價值引領。而在理論上,強調動物權利,呼籲停止任何形式的動物利用行為,固然是一種道德上值得推崇和讚揚的利他主義取向,但一味地強調動物權利,甚至不惜貶低人類的道德地位與尊嚴,則無疑是過度而超越的。這一鏡像的道德要求可以是個人化的道德追求,無須普遍化為社會統一的道德規範或道德標準。
  • 專家:動物福利亟需我們高度重視
    在日前於北京舉行的「動物福利與肉品安全國際論壇」上,記者採訪了研究動物福利的國內外專家。  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密切相關。保證動物福利、使動物處於康樂狀態,人類在動物身上才能有利可圖。一些動物源性疫病的爆發,與人類不注重動物福利、不人道地對待動物有關  記者:國際上一些動物研究組織認為,違反動物倫理的飼養行為,比如將丟棄的牛肉、牛骨磨成飼料餵給牛、將吃剩的豬肉餵給豬等,有可能是引發一些嚴重傳染病的原因;科學也證實,殘殺、活吃動物,動物會因恐懼和痛苦而在體內產生毒素和病變,危害食用者和人類。而以人道方式飼養、宰殺動物,儘量避免動物的恐懼和痛苦是動物福利的範疇。
  • 關於動物福利的辯論
    有關動物福利的概念 作者:瑚布圖在《中國日報社《21世紀報》對趙南元的書面採訪:動物權利的問題》一文中,趙南元教授就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的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這裡不對其觀點是否正確進行評論,但其談話內容中確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是動物福利概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