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餓死全身無任何脂肪 因全球變暖無法獵食海豹(圖)

2020-12-05 荊楚網

發布時間: 2013-08-09 11:40   來源:

廣州日報   進入電子報

  科學家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發現了一具極瘦的北極熊的屍體。

  海冰面積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缺乏海冰令北極熊無法獵食

  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極熊是強壯、兇殘的北極特有動物,但近日,科學家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發現了一頭瘦成「毛毯」的16歲北極熊。這隻本該具有超強大捕食能力的巨型動物,在一場北上搜尋海豹的絕望之旅中活活餓死。有著名的北極熊專家表示,全球變暖後海冰缺乏,北極熊無法捕獵到海豹,最後餓死。

  有專家認為,在不遠的將來,由於全球升溫冰融加劇,北極熊無法再在海冰上獵捕食物,它們都將承受相似的餓死命運。

  「從屍體的臥姿可以明顯看出,這隻北極熊是餓到無力行走,最後倒在這裡死去的。外部跡象顯示它的身體裡已沒有任何脂肪,只剩下一副皮包骨。」

  本報訊據英國《衛報》報導,研究北極熊長達40年的專家伊恩·斯特林博士表示,由於氣候變暖,去年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缺乏海冰令北極熊無法獵食海豹,只得餓死。

  「從屍體的臥姿可以明顯看出,這隻北極熊是餓到無力行走,最後倒在這裡死去的。」斯特林告訴《衛報》記者,「外部跡象顯示它的身體已沒有任何脂肪,只剩下一副皮包骨。」

  拍攝這組照片的攝影師阿什利·庫伯用「極度傷心」來描述自己看到這頭北極熊時的心情:「它身上已經完全萎縮成了一具極瘦極瘦的標本,完全沒有任何重量,基本上就像是一張平鋪的毛毯。」

  一般來說,野生雄性北極熊的壽命都超過20年。這頭16歲的北極熊算得上挪威極地研究院的科學家們的老朋友了。

  過去數年間,科學家都在斯瓦爾巴特群島的南方區域捕獲過它並進行身體檢查,今年4月,科學家在同一地區見過它,當時的檢查結果為健康。可是3個月後,人們卻在250公裡以外的群島北部發現了它的屍體,它死亡時已經遠離了正常的活動區域。

  根據推測,這頭北極熊很可能是沿著峽灣內陸一路向北,這意味著它長途跋涉的距離可能達到250公裡的兩倍或者三倍。(鵬致)

  多數北極熊在變瘦

  本報訊科學家為了監控北極熊的捕食情況,在斯瓦爾巴特群島的一些熊身上安裝了無線電項圈。有數據顯示,北極熊的體重正在下降。今年2月,一組北極熊專家在論文中表示,海冰的迅速消失意味著許多北極熊在挨餓,目前北極剩下的北極熊約有2萬~2.5萬頭,人類可能要考慮人工餵飼它們。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表示,在他們監控的活躍在北極圈附近的19頭北極熊中,目前只能監控到12頭,其中8頭變瘦了,3頭體重穩定,只有1頭變胖了。該聯盟預測稱,隨著海冰的消失,在未來45年內,北極熊的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鵬致)

  四十年後北極無海冰

  2012年,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降至史上最低點。今年7月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北極地區在40年後基本將不再會有海冰。國際北極熊中心在網站上說,北極熊的生存離不開海冰,它們基本上只以海豹為食,在捕獵時需要海冰的「幫助」,而海冰面積的銳減使得它們無處覓食,這就意味著北極熊溺水的可能性以及同類相食率上升,物種數量減少。

相關焦點

  • 缺乏海冰無法獵食 北極熊瘦成"毛毯"餓死(圖)
    原標題:缺乏海冰無法獵食 北極熊瘦成"毛毯"餓死(圖) 科學家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發現了一具極瘦的北極熊的屍體。  海冰面積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缺乏海冰令北極熊無法獵食  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極熊是強壯、兇殘的北極特有動物,但近日,科學家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發現了一頭瘦成「毛毯」的16歲北極熊。這隻本該具有超強大捕食能力的巨型動物,在一場北上搜尋海豹的絕望之旅中活活餓死。有著名的北極熊專家表示,全球變暖後海冰缺乏,北極熊無法捕獵到海豹,最後餓死。
  • 全球變暖冰融加劇 挪威北極熊餓死瘦如毛毯
    近日,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驚現一隻瘦成「毛毯」的北極熊屍體
  • 全球變暖,北極熊還好嗎?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395-忍飢挨餓的北極熊作者:棉大葵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這個節日的設立,旨在喚起人類對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和北極生態問題的關注。而令北極熊頗為滿意的脂肪來源,就是脂肪含量同樣不俗的海豹。正在進食海豹的北極熊,其實現在要捕獲一隻海豹已經很困難了(圖片來自@圖蟲·創意/dreamstime)▼海豹在冰層以下活動,但偶爾需要在無冰的水面伸出頭透透氣。
  •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堪憂?禁止投餵同時如何幫助北極熊度過危機
    作者:Eustace哈德遜灣是北極熊密度最高的地區,但卻頻繁出現北極熊餓肚子的新聞。不少網友看到這些新聞,不忍北極熊餓肚子,都紛紛提出想要去投餵北極熊。但是,加拿大政府卻明令禁止人們投喂,到底是為什麼?北極熊又如何度過這一次的危機?
  • 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
  • 北極熊瀕臨滅絕?本世紀末北極熊將無處生存!
    作為體積最龐大的熊類物種之一,北極熊需要的,是獵食大量的海豹。在從前冰塊滿布的北極,北極熊會在海洋冰塊的裂縫處,等待著食物的靠近,感覺到獵物靠近時,它們就會跳進冰冷的水中捕食。(圖源:Daily Mail)換而言之,北極熊要捕獵海豹和其他生物,需要依靠海洋冰層作為平臺。在冬天,當海冰達到面積最大程度時,北極熊會狼吞虎咽地吃海豹來積蓄能量,以度過沒有食物、因冰層融化而被迫上岸的寒冷夏季。
  • 為什麼給即將餓死的北極熊投食,屬於犯法行為?背後原因好心酸
    為什麼給即將餓死的北極熊投食,屬於犯法行為?背後原因好心酸說起北極熊大家都知道,就是生活在北極的一種熊,北極熊全身雪白,身上有著厚厚的毛和脂肪,能讓它們在環境極其惡劣的北極生存下去。北極熊是熊科中正牌的食肉動物,雖然是熊,但是它們的水性極好,主要靠捕食北冰洋海域的海豹和魚類為生,如果在陸地上看到其他的動物,它們也會毫不留情的而給吃下去。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時間:2020-07-21 13:04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很受大家喜愛的北極熊如今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北極熊的生存該何去何從?
    說起北極熊,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是全身雪白的皮毛?亦或是龐大的身軀?看似動作緩慢實則捕獵時身手矯健。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
  • 為什麼給快餓死的北極熊餵食,是種犯法行為?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今天我們來聊聊憨厚可愛的北極熊,北極最著名的動物就是北極熊,顧名思義北極熊就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熊,生活在北極食物鏈的最頂端,北極熊身穿白色的「棉襖」,身上有著厚厚的絨毛和脂肪,這些保暖「裝備」得以北極熊,在極其寒冷且惡劣的北極地區生存眾所周知,北極熊是熊科中的食肉動物,雖然北極熊是熊
  • 北極熊流浪1500公裡到俄羅斯覓食,瘦得不成熊樣,無奈當起拾荒者
    前言在俄羅斯的社交平臺上曾流傳著一張北極熊的圖片。因北極的環境變暖,食物匱乏。北極熊被迫來到俄羅斯的村莊,可憐巴巴的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不免讓人覺得心疼。在全球變暖的危機下,北極熊的生存狀況讓人感到擔憂。同時,南下的「北極熊們」也成了村子的「不速之客」,影響了村民的生命安全。
  • 北極熊流浪1500公裡到俄羅斯覓食,瘦得不成熊樣,無奈當起拾荒者
    前言在俄羅斯的社交平臺上曾流傳著一張北極熊的圖片。因北極的環境變暖,食物匱乏。北極熊被迫來到俄羅斯的村莊,可憐巴巴地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不免讓人覺得心疼。在全球變暖的危機下,北極熊的生存狀況讓人感到擔憂。同時,南下的「北極熊們」也成了村子的「不速之客」,影響了村民的生命安全。
  • 北極熊,或因全球變暖而滅絕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由於北極熊的新陳代謝能力沒有辦法適應海冰少的環境,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北極熊滅亡絕。北極熊目前是體型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雌性為150~400公斤,但由於氣候變暖,冰塊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其實,不只是北極熊的生存面臨危機,還有很多種動植物的生存也面臨危機。
  • 吃塑料垃圾的北極熊:被關監獄餓死和挨槍子兒面前,何去何從?
    如果在熱成像鏡頭下看北極熊,除了面部和耳朵之外,其它部位都與環境溫度完全一致,幾乎做到了熱量的零損失。北極並不富饒,北極熊最常吃的環斑海豹,平均每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只有2.5隻。而且,北極熊需要利用海冰捕殺環斑海豹,因為它在海裡根本追不上這些傢伙。
  • 北極熊的數量已成衡量氣候變化重要標誌
    但是隨著氣候的變暖,哈德遜灣冬季逐漸縮短,這無疑是場災難。今年以來,至少已有7宗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被人發現。斯特林表示,這是他從事科學工作以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而北極熊獵食幼熊完全是為了食物,而非再交配。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北極熊號稱「北極圈之王」,除了人類,幾乎沒有天敵。但這些強壯的龐然大物需要依靠海冰來捕捉主要食物——海豹。
  • 日益孤獨的北極熊
    健康的北極熊會擁有極厚的脂肪及毛髮,以在北極這種極端嚴寒的氣候中生存。其中白色的外表在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但因全球變暖導致海冰減少、人類捕殺、棲息地被破壞、及以人類工業排放物的汙染等等影響,北極熊的數量在幾十年間嚴重減少,許多科學家和生態保育專家擔心
  • 加拿大科學家警告: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彼得·莫爾納博士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的很多種群將在本世紀內消失,到2100年,全球變暖將威脅到北極熊的絕大多數種群。也就是說,北極熊很有可能在未來80年內滅絕!今年早些時候,人們發現失去棲息地的北極熊們在捕食同類——雄性北極熊捕食雌性和幼崽,雌性只好食用自己的幼崽。
  • 瘦骨嶙峋的北極熊在耗盡最後一絲力氣前,成功捕獲小海豹
    每年的3-5月份,湯姆都會在這片冰面上肆意的捕獵,春季的北極圈冰面,就像曬穀場,而曬穀場上的麥粒就是一頭頭攤在冰面上曬太陽的海豹,食物太多了,湯姆甚至只吃海豹的脂肪,剩下的海豹骨肉,不屑的賞給了尾隨身後的北極狐「小弟」。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 但北極熊確實處境艱難
    除去觀測精度和計算方法造成的差異,這些數據表明,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北極有了更高的生產力,確有北極熊種群數量增加的時期。」趙進平說,「但是,北極熊現在的生存狀況極其糟糕。過去北極的冰很多,海冰邊緣有幾十公裡寬的融化帶,海豹集中在這個區域生活,以海豹為食的北極熊也生活在這裡,北極熊很容易解決溫飽問題。但隨著多年冰融化得厲害,海豹可以到處覓食、越來越分散,北極熊捕食海豹變得困難重重。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但北極熊確實處境艱難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2.5倍,被稱作「北極放大」現象。有人將今年的北極地區高溫歸因於北極放大。趙進平說,「科學研究表明,北極放大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冬春三季,夏季北冰洋的海冰覆蓋區沒有明顯的放大效應。」除了陸地氣溫升高之外,趙進平說,在無冰區域氣溫也可以有比較明顯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