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情緒體驗,遇到事情時總想儘快解決,在事情面前顯得心急,憂心忡忡,一旦事情受到他人阻撓或者拒絕時,立刻會變得焦躁不安,整個人好像就不能正常運轉……
你也許很羨慕那些能不被外界事物幹擾內心的人,但如果我告訴你,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活得更通透,你信嗎?但在沒有打開情緒任督二脈之前,諸如之前提到的不愉快情況可能會循環上演無數次,直到有一天,你開始對自己產生好奇,想面對不愉快的感受並且探索,並且決心再也不要再經歷類似情境。
我願意記錄下每一次波濤洶湧的情緒,如果你不說,別人就永遠不會知道你內心剛剛湧起的風暴,我願意把生命轉化為文字發出去,並隨它跟著自己的命運,讓文字先活出自己。
我們總是習慣把事情想得太過糟糕,還喜歡把小事情想得特別嚴重,每天情緒消耗著身體的能量,以至於有些人一直調理身體,但始終不見得好轉,可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何止一兩件。如果你總是這樣,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精力和能量,那等到你真正要處理重要事情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了,更別談生命之花的綻放,幸福人生的上場。
當然事情的外在形式可以有千百種呈現,我把當時遇到的情況和觀察到的情緒分享出來,希望於你有用。情況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前陣子我因為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向領導請假,但是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不太順利。我害怕請假,於是,當接到同事電話說領導要求要再修改前一天提交的請假情況說明時,一下子就變得的特別焦慮。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腦中出現了各種不好的猜想和擔心。擔心會不會不被理解和支持,擔心事情會不會特別難辦,繼而吃不香飯,連正常的休息都受到了影響。
我對於請假這件事情是有思想準備的,於是在事情來臨時,儘管心中很抗拒不良情緒,但還是選擇了認真體驗觀察。
當下,我觀到自己的心中先是很生氣憤怒,嘴裡還嘟囔著一些抱怨的話,抱怨好像自己就不要負責任了,好像就可以不用承擔責任,好像都是別人的錯……但真正成熟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儘管我很清楚這些內心戲碼。
憤怒這種情緒是為了給人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能量。除了憤怒的情緒,我其實看到自己內心背後還有怕的情緒。內心深處有恐懼,身體為了保護自己,於是產生了這樣的一種能量,這也是人類共有的情緒。
當下,那股憤怒的能量衝擊著我的身體,在胸口升起,直衝我的大腦,我的太陽穴開始感到堵塞疼痛,眼睛也開始不舒服,後腦勺感覺被堵住,頭開始暈眩。
那股能量和自然界的風暴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身體是個小宇宙,那它對這個小宇宙的破壞力也是不容小覷。憤怒的狀態沒有持續多久便慢慢消散下去了,我開始感到緊張、焦慮、不安,主要是恐懼,讓內心變得沒有了力量,人也一下子很虛弱,我知道我的課題又來了。這一次,我選擇感受著這股不太舒服的能量,允許它在我的體內流竄,哪怕它消耗掉我,讓我感到痛苦。
我無法瞬間釋然,於是閉目不語,那一刻,我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限制。
大概過了5到10分鐘,恐懼的能量就漸漸變弱了下去,雖然還在體內,但是,它明顯弱多了,我的頭腦開始可以思考。
我想弄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本可以平靜的處理,需要怎麼改我再改過後重新提交即可,這種應激反應機制於事情本身來說是沒有幫助的,可是,我們往往在成長過程中堆積了太多的負面情緒,當時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沒有及時化解,一次次累積下來,身體的管道就被堵塞住了,接著戲碼就一次次上場了。
我多次重複上演著這樣的獨角戲碼,其實內心也很害怕這樣的情緒出現,但沒辦法,在事情沒有解決之前,或者在沒有完全打通之前,我知道它還會反覆出現。
而我要做的,就是迎接它,允許它,接受它,擁抱它,直到我的生命管道徹底被清理,對,過往我只是在知識層面不停的累積,而現在是要在生活中踐行驗證了。
我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限制,比如害怕事情不順利,害怕自己犯錯誤,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太追求完美。在釋放的過程中,我還發現我的腦子裡浮現出了很多小時候的生活場景,這樣的運行模式和小時候在家庭中的生活有很大關係。家裡孩子多,父母為了更好的管教我們,經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懲罰或者恐嚇,簡單而粗暴。
我們成長的那個年代,父母們繼承著祖祖輩輩的養育方式,其實是不會去思考太多的。哪怕現在,許多的父母仍然採用老一輩的教養方式。直到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和情緒問題。
聽媽媽說,姐姐小時候尿床,她就放一個鞭子,說要是再尿床就狠狠打,結果在一旁的我倒是從此變得不再尿床了!媽媽對她的這個方式很得意,當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一件小事,小時候家裡逃計劃生育,我經常被帶著暗夜裡偷偷在山間行走,大人會說,如果不聽話,就會被計劃生育隊的人抓走之類的話。媽媽說我小時候一直挺乖,很好帶,在我開始上學那年,媽媽生了弟弟,我也可以開始上學了,但因為上學時要經過計劃生育大隊的工作樓,我內心很恐懼。於是,大人送我去學校,我沒待一會兒就會往家裡跑,尋求一種安全感。跑了兩次之後,爸爸便拿一根無比粗壯的大木棍,將我再次送到學校,並放話說如果我再跑回去就打死我。這招效果很好,我便一直留在了學校裡。
爸爸說我要感謝他,如果不是當年他如此這般,我也不會上這麼多學。但他不知道,直到現在,我經過那棟樓仍心有恐懼,每次經過仿佛都害怕裡面的妖魔鬼怪將我抓走。
這樣的例子當然還有不少,你不敢越界,規則感太強,總是會把事情想得很糟,怕做錯事情,被懲罰。於是做事喜歡追求完美,怕犯錯了就不被愛,不敢相信會被無條件的愛。哪怕你知道身邊人都愛你,喜歡你,不會為難你。可是,就是因為過往的木馬,讓你活在了自己設置的情境裡。
其實你要感謝每一次情緒的降臨,讓你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自己的生命模式,你要告訴自己:你已經長大了,已經有能力應對和承擔所有的結果。你可以活出幸福的人生,活出大自在,活得通透,雖然還在生命這個迷局中,但是只要繼續修自己的心,做生命的功課,必然會開出絢爛的生命之花。
上回聽子木讀書會關於演講話題時的分享,她說:有情緒說明內在生命力的火焰還存在,每次情緒來的時候要把握創造出來。有飽滿情緒時就有了打動別人的能力。不要浪費生命裡每一次波濤洶湧的情緒,記錄下來,以後都會成為一壇壇好酒。
於是,我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下了一次情緒的流動,並滿懷祝福的讓文字活出它自己的命運。
想對有緣看到文章的你說:去選擇過有覺知的生活吧,珍惜每一次磨練心性的機會,把它化為生命的養料,才能讓生命之花更好的綻放。在學習中認識自己,不要繼續跟隨著自己的習性,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開心,為什麼而難過,弄清楚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愛自己,才能有一種推己及人的慈悲之心,繼而愛好你的孩子和身邊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