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

2021-01-09 澎湃新聞

新聞 · 提要

9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會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組織舉辦的「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報告會上,仁濟醫院90後護士、第八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戴倩,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代表之一,作了題為《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的報告。

很榮幸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後護士,代表火線入黨的55名90後的醫務工作者,匯報我們在疫情和考驗面前,用青春的力量展現青春的擔當。有人說「90」後是「來不及斷奶的媽寶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眼裡有光、心中有愛,胸膛裡有著一份家國情懷。

2月18日上海第八批醫療隊集結,我有幸作為仁濟人加入這個集體。從號角吹響到踏上徵程,只用了24個小時,這也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

我瞞著父親,剪短了長發,悄悄收拾行囊。出發前,聽說我要去武漢,我的爸爸,那個平日裡跟誰都樂呵呵的爸爸,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那麼傷心。臨走前,爸爸給我做了最愛吃的菜,我們就那樣默默地吃著飯,誰都不說話。可是捧著碗的他,卻淚流滿面……

來到武漢雷神山,等待我們的是空空蕩蕩的板房。兩天時間,我們在總領隊張繼東副院長的指揮下,迅速築起一座堅實的抗疫堡壘,我們不僅可以做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還成了優秀的設計師,幹練的搬運工。

2月24日ICU病區投入使用倒計時,第一個班次的人員組建非常關鍵,我們這支護理團隊集結了上海六家醫院的精銳幹將,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戰出上海護理的實力和「腔調」!當時自己還不是黨員,但在一再要求下,我光榮地加入到第一個危重患者戰疫小分隊!

還來不及體驗這一刻的小確幸就穿上厚厚的防護裝備,還沒開始工作就因為悶熱而體感不適。氣道護理、靜脈穿刺、臥位護理……這些平日裡習以為常的操作,在這裡卻無比的艱難。厚重防護服下笨拙的身型、雙層手套下木訥的雙手、防護眼鏡下霧氣朦朧的視線,讓我每做一步護理操作都喘得慌。

我努力適應這樣的工作狀態。進艙前,我先拉伸四肢,在鼻梁上粘貼減壓敷料,在護目鏡上塗抹防霧液體,給戴上手套的十指做做手指操。最大的困難還是體力不濟,雖然每班進艙工作4小時,但沒有一個班次會準時下班,沒有一個飯點能按時吃飯。不停輪班加上護理重症患者的壓力,我們的睡眠大都出現了問題。為了緩解疲乏,咖啡提神,安眠藥助眠。只有先克服自己身體上的不舒服,才能有信心和病毒決戰。

在雷神山ICU,生死決戰常常突發在幾分鐘內。

記得我護理的第一個患者是位阿婆。那天,她的生命體徵還算平穩,正高濃度吸氧。可就在我們交接班的10來分鐘裡,監護儀突然發出急促報警聲,氧飽和度極速下降,出現呼吸窘迫。我立刻放平她的床頭,拿起床邊的呼吸球囊緊扣口鼻。三分鐘,床位醫生進艙搶救;十分鐘,插管小分隊進來了,立刻插管、調呼吸機參數、用藥……我們用盡了全力,可還是沒能挽救她的生命。

為她做遺體護理時,觸摸著尚有一絲絲餘溫的肌膚,我在心中反覆念叨:剛剛還好好的,怎麼就這樣在我眼前漸漸變冷。她的苦難,也是國家的傷痛啊!

15床患者是我護理過最複雜的病例。在他住院的40多天裡,幾經生死考驗,最後用上ECMO治療後轉危為安。護理他時,翻身吸痰成了最頻繁卻也最艱難的操作。治療組決定為他做俯臥位通氣治療。給滿身導管的他翻身時,要同步好五個人的動作,既要使得上力氣也要像繡花一樣小心輕放。我個子小人瘦,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遍遍翻身也不覺得累。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們多盡一份力,他就多一份安全。

做氣道護理是我最緊張的,這是門「走鋼絲」的活兒,口插管一旦脫出,患者會面臨窒息的危險,衝洗時一不小心,會加重肺部感染。為了幫助他儘早康復,我們決定予以淺鎮靜。那天操作時,還沒開始吸痰,痰液已經流出他的嘴角。即便做了三級防護,我依舊感到緊張害怕,但想到無數青年黨員和前輩們鎮定操作的樣子,我一下子深受鼓舞,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完成了操作。儘管淺鎮靜會增加操作難度和風險,但這只要利於患者的康復,再大的困難我也願意克服。4月5日,15床順利轉至社區醫院進行後續治療,我們歡欣鼓舞,努力沒有白費。

在這些日日夜夜的戰鬥中,總有人激勵著你前進。

團隊最年長的感控專家傅小芳老師,59歲的她猶如定海神針,每日充滿鬥志與幹勁,為我們檢查入艙前的防護服一絲不苟,她說「我是黨員,我經歷過非典,關鍵時刻就得挺身而出。」

超聲專家杜晶老師就像「臨床醫生的眼睛」,每日進艙六七個小時,只為輔助醫生更準確的診斷患者,提高救治率。

無論是不辭艱辛的老黨員,亦或是勇挑高風險的青年黨員,他們堅持把疫情當成集結號,用鐵肩扛起了黨員的責任。同時間賽跑,與生死相搏。

信仰共產主義,加入黨組織,是我人生最崇高的追求。秉持這個信仰,2月26日深夜,我在駐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這是我第三次遞交,也是最鄭重的一次。我知道越到關鍵時刻越考驗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和勇氣,處事不驚的靜氣,踐行使命的決心。

3月8日,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當站在鮮豔的黨旗下鄭重宣誓時,我心潮澎湃,我知道從此多了層身份,更多了份責任,但以後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的回信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90後的我願與所有黨員一樣以吾輩的初心,用信仰書寫人生的答卷,用青春的名義守護盛世中華。

也許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我想對父親說:

爸爸,我長大了!我和千千萬萬個「90後」一樣,昨天還是你們眼中的孩子,今天我們正在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

抗擊疫情是我們最好的成長禮!經過抗疫戰火洗禮與淬鍊的青春,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

——————

原標題:《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用青春的力量展現青春的擔當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上海仁濟醫院
  • 抗疫是「90後」最好的成長禮!這位年輕護士的故事,讓人動容!
    他們中的傑出代表一起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青年報·青春上海聚焦這些青年典型,推出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致敬英雄!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有人說,90後這代人是「來不及斷奶的媽寶」,但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90後護士戴倩,卻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其實90後也是勇敢、努力的一代人,他們眼裡有光、心中有愛,他們的胸膛裡有著一份家國情懷。
  • 八位抗疫英雄動情講述抗疫經歷 他們是上海抗疫精神的真實寫照
    初入武漢時,已是深夜,悽悽小雨中,整個城市荒涼寂靜。  第二天,他就被安排在金銀潭醫院南樓六層。鐘鳴清晰記得到金銀潭的第一個夜班,一位也是剛到的恩施的護士,帶領著僅僅3位護士衝進病房,那種悲壯,仿佛她們用瘦弱的身軀連成人牆,來抵禦病魔洪流。  南六病房有一位特殊病人,1月27日轉入ICU,是一位神經內科專家,因為給病人做急診手術而感染。
  • 李明穎:讓青春之花在藍色國門絢麗綻放
    李明穎整理內務    大眾網威海5月4日訊 (通訊員 敖愛華 記者 王小榮) 文有詠絮之才,武有鬚眉之範。笑靨如花的李明穎生活中充滿活力,工作上幹勁十足。她紮根邊檢業務崗位,兢兢業業鏗鏘前行,揮灑汗水4年。    枕邊的鬧鈴打破了黎明的寧靜,山東公安邊防總隊威海邊檢站青年檢查員李明穎如往常一樣六點準時起床,出操、整理內務、洗漱,畢業四年,這些直線加方塊的生活依舊如故。這床被子陪了李明穎8年,早已磨得不見了綠色,稜角之處更是泛白。
  • 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強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並勉勵他們「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
  • 聽聽這些「90後」黨員和青年怎麼說
    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深情點讚,同時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極大激勵了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和青年,他們一致表示,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希望和重託,進一步堅定信心,堅守崗位,堅持到底,「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 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青春信念: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  近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後」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抗疫一線搶救生命的情況,表達了繼續發揮黨員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的決心。
  • 原標題:抗疫、漫畫、追星、拍Vlog……這屆90後護士另類又強大
    他們是上海90後護士,會教病人玩視頻軟體,會通過畫漫畫、看吃播、唱歌解壓,會在防護服上寫上各種文字甚至畫畫,也許會讓人覺得有些另類,但在抗疫中他們很強大。90後「靈魂畫手」創作《小籠包遇上熱乾麵》畫漫畫,這項技能對許多90後護士來說不在話下。「熱乾麵別怕,小籠包來了」、「加油!我們都是武漢人」,這是1993年出生的朱酉琦的漫畫作品上的文字。來自上海瑞金醫院北院的她,目前在武漢同濟光谷醫院E3-4隔離病房工作。
  • ...一線綻放絢麗光彩——記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
    讓青春在抗疫一線綻放絢麗光彩——記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餘濤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少娟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大多數人都在居家隔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一方面積極學習一線專家對疫情的病理生理學認識及每一版的診療方案,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分析與非傳染疾病的治療區別。另一方面想著自己作為一名醫生,在這種全國性的大災難面前,應該盡一份責任,勇敢地去一線支援。」2020年底,當記者採訪餘濤時,他告訴記者,醫護人員被稱為「白衣天使」,就承擔了光榮的責任;走進醫生的行列,就肩負著神聖的使命。
  • 挺進抗疫一線 共譜青春之歌——永興縣公安局90後民警抗疫紀實
    縣委縣政府一聲令下,全縣各級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衝鋒在前,特別是年輕的90後民警們義無反顧,主動請戰。他們中有的剛剛大學畢業,有的人剛剛新婚,有的初為人父母,但是這一刻,他們放下所有,以堅定的信念奔赴一線,以實際行動履行從警時許下的諾言。△蔡曉華正在疫情防控執勤點通宵值班1991年出生的蔡曉華是油市派出所副所長。
  • 重溫誓言憶戰「疫」故事 北大人民醫院為97名新護士授帽
    北大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俊在致辭中表達著驕傲和自豪:在抗擊武漢疫情狙擊戰裡,作為國家醫療隊,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100名護理抗疫先鋒隊,與病毒作戰,把一位位病人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並以「零感染」的驕人成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如主持詞中所述:從十九世紀中期戰爭最前沿的南丁格爾到當今抗擊疫情最前線的普通護士,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可貴精神一直綿延相傳。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勇敢的90後 她們是護士 也是戰士
    這一年,第一批90後邁入了而立之年,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戰鬥中,90後從上一輩手中接過大旗,用年輕的肩膀扛起疫情防控的責任,為這場牽動全國的戰疫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因為有離不開的醫院,才有回不去的家。
  • 天使學子有擔當,志願抗疫正當時——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
    今天,他們是身披鎧甲的抗疫勇士! 他們大部分是「00」後,他們敢闖敢拼,衝鋒在前,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新年伊始,疫情突襲石家莊,牽動人心。在突發疫情緊急之下,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學子們主動請纓,為防控疫情做出應有的貢獻!
  • 惠州最美「南丁格爾」:青春之花綻放在醫護一線
    男護士王磊:女護士幹不了的活男護士全包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護士都是女子的活,很少有男護士,但是在中大惠亞醫院有16位男護士,安徽小夥子王磊就是其中一個。說起為什麼會進入護士行業,王磊笑說是父母之命,「但是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我就幹得很有成就感,也愛上了這行業。」王磊說。
  • 青春榜樣|芒果TV&國際在線、餓了麼,2020青春芒果節唱響青春之歌!
    「主動請纓的黨員醫生」黃菊,疫情面前,她鄭重按下紅手印,向上級申請奔赴最危險的地方;「90後抗疫白衣戰士」陳全明,關鍵時刻擔負起了「白大褂」賦予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星夜馳援的出徵護士」劉文,在疫情一線她用自己的關懷和溫暖,給每一位病人帶來了愛的關懷和希望;外賣員中的「拼命三娘」周朝娟和「春節團」外賣姐姐黃燦,在普通的崗位上認真工作,在疫情期間化身城市的流動血管,盡全力幫助著最多的人。
  • 新疆90後美女護士:在廣東完成學業,主動請戰抗疫,獲國家級表彰!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此時不上什麼時候上?只要國家需要我,我就會第一個衝上前,這樣才能無悔青春、無悔黨和國家多年來的培養和教育。"說這段話的是來自新疆的26歲維吾爾族姑娘蓋爾加斯提巴努木·阿布都熱西提(下稱蓋爾加斯提)。
  • 人物001:戴倩——人間世·音樂肖像作品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華兒女無一退縮,作為90後的我們,只是想出一份力,去效仿前輩,無畏無懼,給自己的青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歷時數月,跨越冬夏,輾轉滬鄂兩地;氣溫逐漸回暖,《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也終於與觀眾們見面。「我們要記錄的是多麼龐大複雜的敘事。這裡面,應該不存在什麼英雄主義,而是深重災難下,每個人表現出的德行。」總導演範士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