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志願者協會駐中國代表機構成立揭牌
國際志願者協會國際大學生志願者委員會暨海南大學國際志願者智庫成立揭牌
國際志願者協會國際志願者全球培訓中心揭牌
海南公益慈善界慶祝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暨中國海南自貿區(港)智庫論壇
4月26日下午,由海南省公益慈善聯合會發起,會同國際志願者協會、海南大學、世界聯合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 「海南公益慈善界慶祝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暨中國海南自貿區(港)智庫論壇」,世界聯合學院、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國際志願者協會海南代表處具體承辦,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以「共益未來·靚麗中國」為口號的本次論壇是中央宣布建設海南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決定後第一個大型論壇活動。海南特區見證者、參與者、開拓者代表人物海南省行政學院原院長廖遜作為論壇主講人深入解讀中國海南自貿區(港)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期間海南大學副校長王崇敏、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文普、聯合國工業發展促進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主任胡援東大使、原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國家口岸辦公室主任葉劍、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白津夫、中央黨校中國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紅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副院長高玉榮、北京博能志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翟雁、中關村中科創新創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劉繼軍等多位代表發表了自己意見,論壇通過專家學者們視角和學理層面,深入研討進一步擴大海南自貿區(港)國際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新對策,通過論壇研討和交流,匯聚智庫智慧,為新形勢下海南自貿區(港)發展提供良策,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助力中國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與發展,策劃推動中國海南自貿島智庫產業園與人才特區港的建設,致力於海南全球國際志願者大本營項目,將海南建設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志願者之島。海南而立之年進入改革新時代,探索推進自貿港建設。
本次論壇是為響應關於海南自由貿易島的建設部署,落實海南要堅持開放為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海南公益慈善事業繁榮發展,以責任意識、問題導向、設計驅動、跨界創新、實效解決、人的發展為宗旨,推動海南率先引領全球進入「共益合作社會」,發揮敢創、原創、能創精神,為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做出努力。
論壇倡議推動海南自貿區(港)智庫產業園。智庫是推動海南開放改革的重要力量,為海南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尤其是海南自貿島建設,智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根據海南省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強海南智庫建設,構建有利於海南智庫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創意生態。論壇提出,海南智庫產業集群以智庫產業園和創產教融示範區為重要抓手,集聚高端智力資源,服務於政策制定與決策支持,節約區域戰略成本和政府執政成本,因地制宜,引領併集聚高端產業,成為區域五位一體建設與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平臺,是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海南自貿區(港)智庫產業集群,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推動「2049共享園區經濟體」,建設「海南自貿島人才特區港」,以面向「兩個百年」的未來,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有突破,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國家將在九個方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在科教方面,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鼓勵海南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舉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等指示和要求。海南大學和國際志願者協會共同宣布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後在海南大學開辦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聯合成立海南大學國際志願者智庫。海南大學副校長王崇敏和國際志願者協會中國區總幹事徐守振共同為新成立海南大學國際志願者智庫、國際志願者協會國際大學生志願者委員會單位揭牌。
國際志願者協會(香港)海南代表處在中國設立駐華代表機構在活動上宣布正式成立,也標誌著海南首家在海南登記設立代表機構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國際志願者協會正式對外開展工作。自2018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實施59國的人員入境旅遊免籤政策,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有力地促進海南的開放發展、創新發展,提升海南旅遊的國際化水平,國際志願者協會中國代表處在海南開展中國業務也將利用好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全球便利化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