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40年,卡扎菲倒臺他當上總理,意得志滿之際卻被轟下臺

2021-01-16 閒來讀點史

位於北非的利比亞,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分為昔蘭尼加、的黎波裡塔尼亞和費贊三個地區,並沒有國家概念。1912年,利比亞淪為了義大利殖民地,在抗擊侵略中逐步產生建國設想。二戰後,義大利撤出後,1951年三省聯合建立了利比亞王國。不過,雖在形式上成為一個國家,實際是多個部落聚居地,民眾國家認同意識較為淡薄,部落認同感卻根深蒂固,部落在政治社會關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969年,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了親西方的王國,改為共和國。卡扎菲主要依靠的是自己出身的卡達法部落,將大量部落成員安排在軍隊和政府中重要職位上。對其他強大的部落,卡扎菲實施分而治之的策略,以此來保持微妙的權力平衡。由於卡扎菲比較偏袒西部地區的部落,導致東部地區顯得相對和更加貧窮,使得東西部地區之間一直存在著很深的隔閡。

2011年2月,利比亞爆發了大規模武裝騷亂, 反政府武裝在東部城市班加西建立大本營,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建立武裝,加入了反對派陣營。在北約武裝幹涉下,當年8月下旬,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裡,結束了卡扎菲在利比亞42年的統治。隨後,在西方國家要求下,反對派建立了「全國過渡委員會」,阿卜杜勒·凱卜當選「執政局」主席,成為卡扎菲倒臺後利比亞首任臨時政府總理。

阿卜杜勒·凱卜,1950年出生於的黎波裡一個顯赫家族,中學畢業前往美國生活學習,後成為電機工程專家,在美國多所高等院校執教。同時,他也是一名富有商人,創辦了一家國際能源和技術企業。在美國生活工作了約40年的凱卜,是反對卡扎菲的資深異見人士,利比亞內戰爆發後,他積極籌集資金援助反政府武裝。當反對派佔領的黎波裡後,凱卜返回了戰火摧殘中的利比亞,開始棄教從政。

凱卜是首都的黎波裡推出的候選人,首都人口佔利比亞人口約1/3,加上他多年在美國生活經歷,人們寄望他能帶領利比亞走向富強,因此競選時具有很大優勢。成功當選總理後,凱卜躊躇滿志地宣誓:「利比亞的利益高於一切,我將盡全力服務於我的祖國和人民。」不過,強人政治解體後,宗教、世俗、部族等勢力都試圖填補利比亞權力真空,一時紛爭四起。

在各派別為中央政府職位爭鬥不休的同時,地方部落民兵組織拒絕接受整編,導致槍枝泛濫,綁架、暗殺事件頻發,武裝衝突不斷。在安全局勢混亂下,一些極端組織乘機在利比亞「生根」。面對混亂不堪的局面,毫無從政經驗的凱卜根本無力招架。翌年4月25日,在大多數委員提議下,全國過渡委員會解除了他的職務,凱卜只好黯然下臺。此後,利比亞混亂狀態仍在繼續,並愈演愈烈……

相關焦點

  • 卡扎菲:一個古怪的暴君
    卡扎菲經常清洗那些他認為是腐敗的官員,而那些被認為是政治上危險的書籍則被燒毀。實際上,這個人民委員會的作用就是下達革命指導委員會關於罷免部長、省長和其他官員等。無論外表怎麼樣,卡扎菲都一直致力於把絕對權利牢牢掌握在手中。他的卓越演技讓他成為上個世紀最希奇古怪的領袖之一。他非常為自己的貝都因血統而感到驕傲。貝都因人長期生活在沙漠裡。
  • 薩達姆時代,他兒子烏代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看看他養的寵物就明白了
    在十幾年前,薩達姆和卡扎菲可以說是中東地區的兩大梟雄,他們都是平民出身,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掌權者。不僅出身相似,這兩人結局也異常相同。在和美國交鋒的過程中,薩達姆失敗了,在逃亡八個月之後,他最終被逮捕,隨後被處以絞刑,而卡扎菲也最終死於美國人之手。
  • 卡扎菲被稱「萬王之王」在他死後,他身邊的美女保鏢去了哪?
    卡扎菲是利比亞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位最高領導人,同時也是20世紀非洲地區影響力非常大的一位政治人物,隨著他所帶領的政權被推翻,他本人也死於非命。客觀上來講,雖然他在長達42年的時間裡都在統治著利比亞,也一直在用盡各種辦法在排擠反對者與反對勢力。
  • ICON |「卡扎菲 」頻頻與山本耀司撞衫的詩人,曾強烈要求在紐約中央公園搭帳篷
    人們經常把薩達姆與卡扎菲進行比較,但卡扎菲的魄力卻是薩達姆不能比的。在20世紀80年代,薩達姆還在為伊拉克戰爭和美國僵持不下的時候,卡扎菲就開始和裡根總統兵戎相見了,利比亞針對美國實施軍火突襲,美國政府為此派人對卡扎菲實施了多次的暗殺計劃,在其中一次的暗殺中,卡扎菲的義女、僅僅3歲的漢娜死亡,而卡扎菲也隨之消失了。
  • 卡扎菲真的只是上校軍銜,那其他人怎麼辦?其實沒什麼難度
    卡扎菲是前利比亞的領導人,在國際歷史的發展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其實公平的來說,卡扎菲並不能一桿子打死,畢竟他在世的時候,利比亞一度是很發達的一個國家,而且民眾生活的質量很高,當然雖然帶領本國民眾走向富裕,但似乎別人並不買帳,尤其是在得罪了西方以後,被冠上了「獨裁者」的頭銜。
  • 印度總理處處向美國學習美國:無視農民丟失土地,失去身份自尊心
    印度農民繼續抗議示威 印度農民們希望得到全面廢除印度總理莫迪實施的新法律。他們希望將這些從根本上講是反對農民的法律徹底廢除。從某種意義上說,抗議是印度農民對印度政府表達反對意見。在印度這三十年中,農業和非農業人均收入的差距增加了五倍,從每年約40,000盧比增加到每年200萬盧比,印度農村地區的消費在2019年創下了7年新低。
  • 陳力簡:桑德斯又老又醜,希拉蕊為何連續輸給他?
    不出意料,在一個個獨裁者倒臺以後,中東沒有實現美式民主,卻落入了穆斯林兄弟會和後來的伊斯蘭國的控制。治安惡化,民生凋敝,戰亂頻仍是這些「阿拉伯之春」國家的寫照。 美國政府也吞下了自己種的苦果,不僅在中東利益嚴重受損,恐怖主義泛濫,而且美國也遭受慘痛的人員傷亡,直接導致美國歷史上第八位在職大使殉職。
  • 卡扎菲選拔女保鏢有3個標準,缺一不可,真實的目的隱藏這麼深
    導語:卡扎菲選拔女保鏢有3個標準,缺一不可,真實的目的隱藏這麼深我們知道,北非國家利比亞的前總統卡扎菲,在世界上絕對算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在執政利比亞42年,將國家從一個極度落後的小國發展成為了阿拉伯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軍事雙發達國家,而且率先在阿拉伯世界開始了解放婦女的運動,但是他本人又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人
  • 卡扎菲擔心被謀殺做整容手術時拒絕使用麻藥
    人民網2月4日電 曾為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做個整容手術的大夫日前披露說,卡扎菲因擔心被謀殺,在做整容手術時拒絕使用任何麻藥。英國廣播公司(BBC)昨天晚間報導說,曾為卡扎菲做過整容手術的巴西醫生裡貝羅披露說,「卡扎菲的皮膚沙漠化很嚴重,頭髮急速減少,他要求進行整容,在他的臉部和嘴唇注射脂肪,我在他位於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西部一秘密住地曾給他做過整容手術,給他植過頭髮。」裡貝羅強調,「由於卡扎菲擔心被謀殺,在做整容手術過程中,他拒絕使用任何麻藥,為此,整部手術是在無麻藥狀態下進行的。」
  • 澳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澳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問一句:你們說到能否做到?政委燦榮據澳大利亞ABC新聞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周一晚的演講中表示,「選邊站對任何一方都沒什麼好處。世界超級大國們應該給他們的夥伴和盟友們更多利益空間。」
  • 卡扎菲到底有多瘋狂?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坐飛機去蘇聯只為了幾箱水
    卡扎菲也是一個世界級的名人,他的全名是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是前利比亞的最高領導人,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裡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這一年卡扎菲27歲。
  • 周總理逝世45周年:懷念人民的好總理!
    △周總理特意吩咐,在國宴大廳裡奏響美國民謠《美麗的亞美利加》,尼克森十分感動,他說:「在我走訪的許多國家中,聽得美國曲子演奏最好的,就屬中國,真的很意外。」
  • 顧維鈞背後的四個女人:青梅竹馬;總理女兒;首富千金;頂級名媛
    結交上總理千金的顧維鈞,很快便體會到了「開掛」二字。凡是顧維鈞提出的方案,一律通過,凡是顧維鈞提的要求,一律滿足...... 為什麼?因為,如若總理唐紹儀不答應,唐寶玥都會去軟磨硬泡啊!有如此神助攻,還有什麼事情是他顧維鈞做不到的呢?! 就在兩人熱火朝天之際,聽到風聲的張衡山坐不住了。
  • 塞爾維亞總理金吉奇被害真相 警匪勾結以保黑幫
    然而最近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卻認為這起事件與意識形態無關,其實是黑幫勢力為了避免自己的犯罪行為被揭露和打擊,而同秘密警察和政府官員相勾結,一手造成了金吉奇的被殺。該文還首次披露了暗殺這位前總理的細節。  殺手潛伏三天,警衛通風報信  塞爾維亞政府大樓位於四年前被北約戰機轟炸過的總參謀部大樓和國防部大樓中間,位置非常醒目。
  • 通緝馬杜羅只是小意思,顛覆、刺殺、反間……美國對付別國手段不少
    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被抓後遭虐殺身亡然後上溯至2011年10月,被稱為「非洲雄獅」的利比亞前最高領導人卡扎菲,被抓獲後遭虐殺,時年69歲。當時的卡扎菲躲藏在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的廢墟中,還是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襲擊。
  • #美國第一寵物# 蘇聯總理赫魯雪夫送給甘迺迪總統的狗狗
    普辛卡和小狗們在白宮草坪上(約翰·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whitehousehistor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