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專項複習題:判斷題
判斷題
1. 水產動物研究的對象非常龐大,育種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 ( )
2. 許多水產養殖的無脊椎動物的多產性比任何陸生脊椎動物都大得多。 ( )
3. 沒有種質,物種不可能傳代和進化,個體也不可能發育和生長。 ( )
4. 從生物學特徵角度來看,物種就是擁有自然閉鎖機制的相對獨立的基因庫。 ( )
5. 對物種多樣性的表述中,生態學強調物種多樣性的自然選擇、適應進化的生物學屬性。( )
6. 狹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或種間表現在分子、細胞、個體三個水平的遺傳變異度。( )
7. 如果引種對象本身對於引入水域的生物是一種敵害生物,那麼應持慎重的態度,以免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 ( )
8. 食人魚是脂鯉目脂鯉科鋸脂鯉屬魚類的統稱,是南美洲食肉的海水魚。 ( )
9. 品種的引進只要對本地區有利就可以,不需要進行全面的生態學評估。 ( )
10. 中國是世界銀魚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區。 ( )
11. 家養馴化是指引進種需要幾代乃至若干代才能完成馴化過程。 ( )
12. 直接馴化是指直接將欲馴化的生物置於需適應的極端環境中進行馴化的方式。 ( )
13. 選擇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其創造性作用。 ( )
14. 2O世紀50年代,我國經數年的連續六代選育,得到性狀穩定的荷包紅鯉後代,經濟性狀顯著提高,成為我國育成的第一個鯉優良品種。 ( )
15. 同一基因型不因環境條件改變而產生不同表型。 ( )
16. 表型相同不一定代表基因型相同。 ( )
17. 遺傳力越高,對微環境抵抗力就越強,選擇準確度就越高。 ( )
18. 一般認為,具有0.4以上的遺傳力值的性狀就有選擇效果。 ( )
19. 所謂表型相關就是兩個數量性狀表型變量間的相關。 ( )
20. 在育種和生產實踐上,嚴格地說,只要有一對基因不同的兩個個體進行交配,便是雜交。( )
21. 簡單育成雜交可分成二品種簡單育成雜交和多品種簡單育成雜交。 ( )
22. 遺傳學上將有親緣關係個體間的交配稱為回交。 ( )
23. 國際遺傳育種學界最流行的一句話是:「誰掌握種質,誰就掌握未來」! ( )
24. 親本群的選育主要包括選優、提純、復狀三個方面。 ( )
25. 四元雜交是由2個品種的4個品系組成的雜交,即 (甲1X甲2) X (乙1X 乙2)。( )
26. 一個品種與一個自交系雜交,或用一個品種與一個單交種雜交,都稱為頂交。 ( )
27. 雜種不育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於親緣關係遠,使兩個物種的生殖細胞產生配子隔離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發育,因而不能獲得有生活力的後代。 ( )
28. 雜種的表現型一般可表現為:偏母型、偏父型、中間型和完全偏母型四種類型。 ( )
29. 魚類的卵子排出以前處於第一次減數分裂的中期。 ( )
30. 自然界中,營天然雌核發育的動物種類很少,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銀鯽。 ( )
31. 大多數生物都是二倍體。 ( )
32. 雌核發育和雄核發育均可用來快速建立純系。 ( )
33. 在雌核發育中,精子進入卵內只起刺激卵子發育的作用。 ( )
34. 與正常二倍體相比,雌核發育二倍體的成活率並沒用明顯降低。 ( )
35. 雄性羅非魚比雌性羅非魚的生長速度快,雌性鯉比雄性鯉的生長速度快。 ( )
36. 原始生殖細胞在未進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為精原細胞,又可分化為卵原細胞,( )
37. 具有向精原細胞分化的原始生殖細胞生殖質的顆粒結構多於線狀結構。 ( )
38. 水產動物的性別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構成所表現出的性別,稱為遺傳性別。( )
39. 雌雄同體可分為雌性先熟雌雄同體和雄性先熟雌雄同體兩種類型。 ( )
40. 大多數水產動物的性別從外形上是很難分辨的,只有通過解剖和觀察性腺才能確定。但也有一些種類在外部特徵上有雌雄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外部性別。 ( )
41. 水產動物性染色體的主要決定類型分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型。( )
42. 細胞色素p450芳化酶是由雌激素合成雄激素的主要酶,而性激素在魚類性分化中是必需的。 ( )
43. 水產動物是變溫的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或魚類,其遺傳變異程度低於家畜等恆溫的脊椎動物。 ( )
44. 尼羅羅非魚♀×鯽魚♂得出的後代具有生活力,而且具有雜種優勢 ( )
45. 品系若具備優良性狀,即可經過鑑定,成為品種,進行推廣使用。 ( )
46. 一個品系的性狀必須獨特,但不一定符合生產需求。 ( )
47. 通過引種和馴化可以直接將其他國家或地區優良的品種引進加以利用。 ( )
48. 品系若具備優良性狀,即可經過鑑定,成為品種,進行推廣使用。 ( )
49. 純系雜交能夠具有最大的雜種優勢。 ( )
50. 太平洋牡蠣、蝦夷扇貝、海灣扇貝、SPF凡納濱對蝦、大菱鮃、漠斑牙鮃均屬於我國獲準推廣養殖的引進種。 ( )
51. 外地種質資源來自外地或由外國引入,來源廣,特性豐富,適應性強。 ( )
52. 物種多樣性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物種的形成與不斷分化。 ( )
53. 一個基因或一個表型特徵若在群體內有多於一種的形式,它就是多態的基因或多態的表型。 ( )
54. 若鹼基對由於隨機變化產生同義密碼子,將會導致翻譯不同胺基酸,由此也因為胺基酸的改變影響了蛋白質的正常功能。 ( )
55. 水產動物數量性狀的變異係數往往比陸生動物的要小。 ( )
56. 如果用於繁育的個體少了,一些等位基因就可能因遺傳漂變而漏失。 ( )
57. 選擇是育種工作中一個最基本和有效的手段,通過選擇能產生新基因,增加水產動物某一種群內具有育種價值的基因頻率,降低育種所不需要的基因頻率。 ( )
58. 選擇的實質就是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 ( )
59. 一般採用單性發育技術方法來快速建立純系。 ( )
60. 在雌核發育後代中,由於高度的純合性,可能會表現出明顯的近親交配衰退現象。 ( )
61. 選擇差越大,說明供選擇性狀的變異程度就越小。 ( )
62. 遺傳進展與世代間隔成正比。 ( )
63. 選擇育種方法中,群體選擇的選擇效應(Rc)在理論上等於所採用的各種選擇方法效應的總和。 ( )
64. 輪迴親本與雜種每回交一次,其基因頻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2。 ( )
65. 雜交種含有的基因組合是自然群體中所不存在的。 ( )
66. 通過人工授精可以打破兩個群體間的生殖隔離。 ( )
67. 在水產動物中,多倍體現象比較普遍。 ( )
68. 冷休克處理的溫度因種類而異,原則是略低於致死溫度。 ( )
69. 魚類的卵子排出以前處於第二次減數分裂的中期。 ( )
70. 與正常二倍體相比,雌核發育二倍體的成活率明顯升高。 ( )
71. 具有向卵原細胞分化的原始生殖細胞生殖質的顆粒結構多於線狀結構。 ( )
72. 有些引進種則僅僅是擴大其分布區,環境沒有太大變化,即為移植。 ( )
73. 羅非魚的系統發育與海水有關,所以適應鹽度的範圍很廣。 ( )
74. 鯉、鯽等魚類分布廣數量大,一般都有較大的適應能力。 ( )
75. 溯河性魚類生活在江河,但溯至海洋中繁殖。 ( )
76. 幾乎所有細胞都有仙臺病毒(HVJ)受體,HVJ 可誘導各種動物細胞。 ( )
77. 來源於魚類自身的啟動子和增強子可使外源基因具較高水平的表達或表達組織特異性、時期特異性。 ( )
78. 注入魚類受精卵的外源DNA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經歷複製擴增、到原腸期後逐漸降解或丟失,大多數外源DNA能整合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 ( )
79. 轉基因技術中外源基因的整合效率受到外源DNA拷貝數(劑量)、片斷長度(構型)、注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與受體魚種類無關。 ( )
80. 嵌合體整合的外源基因在世代傳遞過程中,部分拷貝丟失,不完全按孟德爾方式遺傳。 ( )
81. 轉基因魚所帶的外源基因可通過遺傳傳遞給子代,但子代個體間外源基因的拷貝數差異很大。 ( )
82. 外源DNA整合到染色體上構型多表現為串狀多拷貝頭尾相連的構型整合到染色體的一個位點上。 ( )
83. 擴增片斷長度多態性(AFLP)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分純合子和雜合子。 ( )
84. 隨機擴增多態性(RAPD)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分純合子和雜合子。 ( )
85. 簡單序列重複(SSR)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分純合子和雜合子。 ( )
86. 從狹義上講,遺傳多樣性是指在一個群體中,存在著兩個或多個有著相當高頻率(大於1%)的等位基因。 ( )
87. 對於自然品種或野生原種及其他各種類型的水產養殖群體,多數為群體品種。 ( )
88. 群體品種的生長性能是靠其遺傳上的同質性來達到的。 ( )
89. 多數農作物品種和大型養殖動物的育成品種為純系品種。 ( )
90. 多代近交獲得的高度純合的群體多數基因位點的基因處於純合狀態,這些純合的基因無有害基因或很少有害基因時,遺傳的異質性低,同質性高,生產性能好。 ( )
91. 經過多代選擇的育成品種(純系品種),其優質的生產性能是以高度雜合的遺傳基礎為基礎的。 ( )
92. 水產動物的育成品種,其優良的生長性能是靠相對的純合和一定的雜合來維持的。( )
93. 目前生產上用的多為三倍體,由於人工培育的三倍體基本是不育的,所以沒有產生後代汙染其他品種的可能性。 ( )
94. 對於自然品種或野生原種及其他各種類型的養殖群體,多數為群體品種,這樣的品種的生長性能是靠其遺傳上的異質性來達到的。 ( )
95. 人工養殖的水產動物品種遺傳特點表現為:群體數量大,隨機交配,雜合度低。 ( )
96. 一般認為外源DNA常在剛剛完成複製或正在進行複製的染色體區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