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至上,「衛生城市」需加快升級為「健康城市」

2021-01-10 澎湃新聞
人民健康至上,「衛生城市」需加快升級為「健康城市」

2021-01-0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高洋洋

「城市是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60%,建設健康城市,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近期公開表示,伴隨新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城市在面臨一系列「城市病」問題的同時,人口老齡化、亞健康及慢性病蔓延等問題也接踵而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讓加快建設健康城市顯得更加迫切。

究竟該如何建設健康城市?在頂層設計層面,自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後,2020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全面開展健康城市建設」。

從「重要抓手」到「全面開展」,上述兩份文件針對「健康城市建設」表述上的重大變化,足見「健康城市建設」之於當下及未來中國的重要性。在具體措施上,《意見》提出要「因地制宜開展健康城市建設,打造衛生城市升級版,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建設樣板。修訂完善健康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將健康中國行動相關要求納入評價範圍,探索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第三方評價,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地見效。推動各地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在探索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第三方評價方面,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等單位基於2019年的相關城市大數據,以「健康服務、健康行為、健康設施、健康環境、健康效用」為一級評估指標,對我國80個主要城市綜合健康水平進行了全面評估考核,並聯合發布了《清華城市健康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採取「分級別」(引領型、優質型、平均型、發展型、追趕型)方式,從區域位置、人口規模、經濟水平等多個角度進行城市間的橫向比較和研判。

從報告的評價結果來看,目前全國城市整體健康情況並不是很理想。引領型城市只有5個(深圳、杭州、南京、北京和上海),且全部為中心城市,優質型、平均型、發展型和追趕型城市分別為14個、26個、26個和9個,平均型及以下城市佔比達76%,大部分城市的健康水平都相對較低。

此外,報告還指出,雖然深圳、杭州、南京、北京、上海5大城市並列引領型城市,但在汙染控制、居民經費保障、居民生活習慣和核心健康設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平均型城市的共同短板是居民健康行為和健康服務水平相對較低,發展型城市在健康服務、健康行為、健康設施方面較為落後,追趕型城市整體指標都很落後。

從單個一級評估指標評估結果來看,健康環境、健康效用兩大指標位於「優秀」級別的城市數量相對較多,超過15個,健康服務、健康行為、健康設施三大指標位於「優秀」級別的城市數量相對較少,僅為5~8個。針對城市健康設施短板問題,報告指出,各城市的養老設施、體育健身設施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相對薄弱,是未來需要重點推進建設的內容。中心城市需重點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並提高社區醫療設施使用率;一般地級市則需在醫療設施、心理諮詢機構等方面加強建設。

從空間格局上和人口規模上比較,報告還顯示我國健康城市區域發展不均衡現象明顯,出現「中部塌陷」現象,特大、超大城市雖然相對領先,但兩極分化嚴重。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表示,健康城市評價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評價標尺也在做動態調整。「『清華城市健康指數』將通過長期並持續更新的評估監測,為城市健康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引導城市建設抓重點破難題、補短板鍛長板。」

總體來看,雖然距離健康城市建設目標還有較大差距,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都更加重視城市的健康發展,且一直在加快推進中。2018年以來,江蘇省無錫市將健康城市建設納入「健康無錫」建設,從更高層面、更大範圍以更大力度推進,建立了11個專項工作組;上海市建設健康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進一步提升健康城市建設的社會動員和支持能力;江蘇省南通市也提出,要將建設健康城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盤謀劃,從全生命周期、全健康服務、全人群保障等多方面發力。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近年來其他城市也抓緊開始行動。2020年12月,《中山市建設健康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正式出臺,涉及生活環境、職業健康、食品安全、基層就醫、養老服務等內容;陝西省渭南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市全面啟動健康城市建設;深圳市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也表示,2021年起《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開始施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將融入所有政策。

監 制:肖正華  主 編:程小紅  責 編:高洋洋

關鍵詞 >> 健康城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的城市健康情況,用數據說話——「城市健康指數」第三方評估啟動
    城市是人民健康的重要載體,《「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我國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城市健康面臨著層出不窮的問題。新冠疫情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考驗著城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規劃建設和城市治理。
  • 我市創建衛生城市標語有哪些?
    15、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16、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衛生硬環境。17、建設國家衛生城市,為歷史文化名城增添光彩。18、清潔家園、清潔社區,提高人居生活環境質量。31、城市是我們大家的家園,搞好衛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32、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33、深化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34、傳播健康理念,倡導健康行為,創造健康環境,享受健康生活。
  • 民之富,富在健康保障
    2  經受抗疫大戰大考,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康不只是個人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社會資產,維護健康更是一種社會責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需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強化公共衛生,維護全民健康。
  • 一把手訪談丨黃明會: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全市經濟發展作了周密部署,作為衛生健康部門,如何助推全市經濟發展?近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黃明會表示,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堅持「黨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心骨』」這一主線,堅持「實事求是、創新發展」這一理念,堅持「各項措施邏輯分明、精準度高」這一要求,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力量。重慶日報: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全國疫情長期呈現零星散發和局部疫情交織的態勢,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衛生健康部門如何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 為建設「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全力奮鬥,上海教衛系統黨員幹部深...
    「十三五」期間,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會公報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在教育、醫療兩大民生高度關切的領域,「人民至上」的理念貫穿始終。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早餐:民心工程催熱消費市場...
    為貫徹落實十一屆市委九次全會精神,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推動早餐供應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更好滿足市民群眾生活需要,今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上海建立了市區聯手、部門協同、企業聯合的工作機制,大力推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
  • 人民日報刊發張維國署名文章:讓城市更文明 讓人民更幸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創建文明城市,從群眾關注點找準工作切入點,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中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有力助推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有力推進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切實把城市的文明指數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指數。文明城市創建成為十堰的響亮名片,也為十堰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 【回眸「十三五」】醫衛事業快速發展,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截至目前,白雲區有5家區屬公立醫院升級三級醫院,南方醫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樓、區第三人民醫院穗和樓、區中醫醫院新住院樓等醫療衛生建設項目完成並投入使用。白雲區還大力推進南方醫院白雲分院(原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圍繞白雲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高質量區屬公立醫院。
  •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加快垃圾汙水治理 全面推進廁所...
    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定期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狀況評價。 (四)加快垃圾汙水治理。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逐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通過政策鼓勵、宣傳教育等,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垃圾分類。
  • 「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宣傳活動在天水清水拉開序幕
    原標題:「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旗幟傳遞到清水   中國甘肅網9月7日訊 據天水日報報導 (記者 何鬱) 近日,「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天水在行動」旗幟從麥積區傳遞到清水縣,拉開了清水縣「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接力宣傳活動序幕。
  • 濟南用好治理「繡花針」穿起城市「千條線」
    我們還需要下大氣力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防災救災、公共衛生、供水供電和通信保障等應急機制,強化應急物資儲備、應急行動演練,有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疫情防控期間,濟南在全市範圍推廣使用「濟南雲+健康易通行系統」,市民群眾在出入公共場所時均需核錄登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 ...期望壽命穩居全國第一,《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藍皮書(2020...
    《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藍皮書(2020)於11月6日在上海正式發布。 這本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博士生導師黃鋼教授領銜撰寫的藍皮書,重點聚焦我國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狀況,對289個地級以上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指數進行了系統評價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狀況持續改善,不斷向好發展。
  • 下線城市消費升級趨勢日益顯現
    其中,就業預期從上季度的74點躍升至77點,成為領漲因素;個人經濟狀況和消費意願也實現小幅上揚,均增長一個點,分別為71點和62點。從各級別城市來看,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就業預期增長較為顯著。尼爾森數據顯示,四線城市從上季度的69點提升至71點,農村地區增長最為明顯,從上季度的78點躍升至83點,其他級別城市均保持平穩態勢。同時,就業預期的提升,也促進了當地消費需求的提升和消費升級。
  •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規劃先行,著眼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強文化旅遊規劃與其他規劃的有效銜接,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要強化項目帶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文化、旅遊、健康、農業、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要注重精品打造,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強化民族歷史文化保護和開發利用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我國健康促進醫院建設有關情況...
    本文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我國健康促進醫院建設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7月25日上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就我國健康促進醫院建設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健康中國在路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四、結語《衛健法》的出臺,標誌著以「健康中國戰略」為頂層設計,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行動綱領,以「健康中國行動」為推進抓手的國民健康保護體系全面形成。健康中國,應該由每一個健康的中國人組成,其中既包括醫護人員、醫療衛生醫藥健康等行業從業人員及法律、信息技術等中介服務機構,亦包括每一位普通的老百姓。
  • 【健康玉樹】健康玉樹新迸發
    玉樹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尼樣卓瑪說:「以前,做這樣的工作想都不敢想。那時診斷疾病主要憑臨床經驗,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就是醫生的全部家當。」為全面改善醫療服務環境,玉樹州委、州政府注重在衛生健康事業上加大投入。幾年來投入數億元資金,改擴建醫院、增設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強化醫療衛生人員、醫療機構註冊管理。
  • 述評|讀懂「生活秀帶」背後的「人民至上」
    黃浦段結合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把南蘇州河沿線打造成為一條2.9公裡的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的海派博覽風情帶;虹口以「最美上海灘河畔會客廳」為目標,打造具有歷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靜安段的設計理念為「上海新地標,夢回蘇河灣」,通過綜合改造提升,全線重點打造水岸陽臺、河畔明珠、歷史畫廊等多處濱水公共空間;普陀段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約21公裡的改造任務,圍繞長壽路、曹家渡、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家門口插秧、觀察螢火蟲...
    涓涓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孩子的歡笑聲,正在讓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感受到城市中的「詩意」。圖說:虹旭生境花園清澈池水中點點睡蓮,讓人心曠神怡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夏夜 和螢火蟲嬉鬧「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這樣的景象可不只出現在鄉村田園,市區也可以!在上海的市區,就出現了不少這樣的社區,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居民參與共建共享,實現了城市中的詩意棲居。
  • 建設人民城市 開創國際文化大都市發展新格局
    資料圖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文化建設是人民城市的核心功能,如何在保持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國際大都市的文明程度,不斷增強國際大都市的文化軟實力,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以人民城市建設為指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上海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要持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文化的繁榮之道,為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