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醫衛事業快速發展,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2021-01-21 澎湃新聞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惠民政策措施,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逐步優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三甲醫院優質資源下沉

區屬公立醫院競爭力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加快推動醫療資源均衡發展,以大刀闊斧的魄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白雲區有5家區屬公立醫院升級三級醫院,南方醫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樓、區第三人民醫院穗和樓、區中醫醫院新住院樓等醫療衛生建設項目完成並投入使用。白雲區還大力推進南方醫院白雲分院(原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圍繞白雲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高質量區屬公立醫院。

▲ 南方醫院白雲分院

30個臨床醫技科室,800張規劃建設編制床位,42張病床規模的重症ICU,14間一級手術室……作為市、區重點民生建設項目,南方醫院白雲分院(原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目前已正式開診,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 南方醫院白雲分院設施

▲ 南方醫院患者正在就診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名醫,去年白雲區頻頻與優質三甲醫院「聯姻」,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去年5月,白雲區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院籤訂協議,委託它們分別託管區中醫醫院和區人民醫院,建設緊密型醫聯體,推動東中西醫療集群格局逐步成型。

▲ 2020年5月25日,白雲區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籤約,委託廣中醫一附院管理區中醫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

▲ 2020年5月28日,白雲區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籤約委託南方醫院管理白雲區人民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在加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同時,還逐年增加對醫療衛生的投入,謀劃推進均禾大道南、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周邊醫療用地收儲工作。目前,鍾落潭鎮衛生院時代愛心樓、良田公共衛生服務延伸點、均禾街石馬衛生站等一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項目基本完工。在持續加大醫療衛生投入的保障下,白雲區醫療衛生事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全區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

▲ 鍾落潭鎮衛生院時代愛心樓

截至目前,白雲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42間,其中醫院56間(含1間婦幼保健院),包括公立醫院17間(區屬公立醫院7間、其他公立醫院10間)、民營醫院39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59間,包括鎮衛生院4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間、社區衛生服務站25間、門診部234間、村衛生站116間、衛生所與醫務室77間、診所272間、護理站15間。

構建緊密型醫聯體新格局

全力推進4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持續穩步實施分級診療,推進醫聯體建設和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全面推進社區醫院建設,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水平,逐步優化全區層面高水平醫療資源的配置。其中,區第二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以及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區中醫醫院)城市醫療集團已掛牌成立。

▲ 廣州市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掛牌成立

城市醫療集團成立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特別是人才、技術等縱向流動、下沉基層,整合先進的醫院管理經驗、群眾認可的重點專科專病向基層醫療機構輻射,不斷提升基層醫療單位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最終形成並有序運作「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實惠的醫療服務。

與此同時,白雲區通過整合專科資源,引進省、市高水平醫院,共建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骨科、婦產兒科等25個專科聯盟,搭建區域協同救治網絡。

去年9月,石井人民醫院胸痛中心通過國家級基層胸痛中心示範基地驗收,是廣東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基層胸痛中心示範基地。該院在全區先行先試,率先啟動胸痛救治單元建設,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或將為地區分級診療模式的推廣實施,提供切實可行的經驗和依據。「加入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們醫護人員的救治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區域的群眾獲得更好的治療,是個好事。」白雲湖街夏茅社區衛生服務站相關負責人鄭孝和說,對當地居民來說,胸痛救治單元建到了社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石井人民醫院胸痛中心

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通過認證,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心臟康復中心;通過引進南方醫院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構建腦卒中防治體系,區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中國卒中中心;石井人民醫院、江高鎮衛生院等建立卒中靜脈溶栓綠色通道……這些專科聯盟成立後整合資源,在急救、婦兒、康復等領域精準施策,高效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打通群眾看病「最後一米」

回顧「十三五」,白雲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加大醫療投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

一方面,白雲區大力推進「一街道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建成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白雲湖街、鶴龍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開業,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漸完善。

▲ 鶴龍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於2020年底投入使用

白雲區還積極推進均禾街石馬衛生站等一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建成具備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功能的城市社區衛生站,為周邊群眾,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保健服務。去年12月1日,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揭牌,村裡停辦了十年的老舊衛生站被改造成基本醫療設備、電梯一應俱全的衛生服務站。「石馬院區的正式運營,是對人民群眾『小病不出村』願望的積極回應。」區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開業,為附近群眾服務

另一方面,白雲區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太和鎮衛生院等4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申請2020年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單位,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不斷加強農村地區衛生站服務能力,守好農村居民健康管理和就醫的第一道關口。

去年5月,江高鎮大石崗村的中心衛生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承擔了周邊地區基本醫療和部分公共衛生服務,成為集中醫康復、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為一體的醫防融合的衛生站。去年8月,大石崗村中心衛生站正式推出「一元錢看病」項目,在醫保門診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僅需一元錢,真正把惠民服務落到實處。

▲ 大石崗村中心衛生站推出「一元錢看病」項目

通過推行白雲特色「中心衛生站」管理模式,白雲區實現了4個鎮片區服務全網格覆蓋,著力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順利完成人和鎮崗尾村、大巷村等9家中心衛生站建設,努力打通了基層群眾看病的「最後一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是小康生活的鮮活註腳。

▲ 在人和鎮大巷村中心衛生站,醫生為村民看診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

大力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疫情防控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內容。「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圍繞以衛生應急體系和核心能力建設為主體,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大力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衛生應急工作實現高速高質發展。

目前,白雲區已建立以區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為龍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為依託,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站、門診部為「網底」的傳染病防控基本網絡,通過強化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建立醫療機構攔截屏障,完善醫療救治運行機制。

▲ 疫情期間,區疾控中心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做好應急備勤

去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白雲區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雲區積極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牆,對重點人員實施分類管理,抓實境外航班抵穗人員排查,強化「疾控+公安+屬地鎮街」聯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機制,高效落實病例流調、應急處置、追蹤溯源、風險評估分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防控工作。

▲ 一線工作人員晝夜不息,嚴守祖國疫情防控大門

同時,各大醫療機構落實預檢分診,強化發熱門診接診管理,有序進行發熱門診和發熱監測哨點診室規範化建設,並探索性地將疫情防控、愛國衛生監管納入網格化監管內容。

▲ 白雲各大醫療機構落實預檢分診,強化發熱門診接診管理

此外,區疾控中心成為全市第一間具有核酸檢測能力的區級疾控中心,檢測項目資質達143項。通過補短板、強弱項,全區的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研判、應對和處置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 區疾控中心在全市率先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在應急能力提升上,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構建了「1+4+24」防控防治體系,即1個領導小組,4支公共衛生應急隊,24鎮街共48支黨員突擊隊(包括一支醫療救援突擊隊和衛生消殺突擊隊),按照「黨建引領、統一指揮、分片包幹、反應迅速、處置高效、平戰結合」的原則,衝鋒在全區公共衛生防控第一線,用行動踐行黨員幹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的初心使命。

據統計,白雲區衛生健康系統去年共投入一線黨員作戰力量19540人(次),投入下沉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力量18848人(次),覆蓋全區402個社區和村居;組成「三人小組」405個,指導鎮街為隔離人群提供健康服務。通過示範引領,實現黨建與公共衛生應急工作雙融合雙促進。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醫衛事業快速發展,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區事| 龍崗醫衛事業跨越式發展讓戰疫有底氣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龍崗醫療衛生系統採取了迅速有效的應對,得益於近年來該區打造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市民群眾健康需求相匹配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療衛生戰線的「變」,體現了龍崗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提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的不變決心。疫情防控期間,龍崗區內10家公立醫院開設發熱門診。
  • 打造特色專科 造福群眾健康 ——重慶送子鳥醫院榮獲重慶「十三五...
    核心提示:1月8日上午,重慶日報報業集團2021(第四屆)健康學術年會盛大啟幕,重慶送子鳥醫院因在各項考核評價中成績突出,榮獲「重慶「十三五」健康事業發展突出貢獻十大示範特色專科醫院」獎。 1月8日上午,重慶日報報業集團2021(第四屆)健康學術年會盛大啟幕,重慶送子鳥醫院因在各項考核評價中成績突出,榮獲「重慶「十三五」健康事業發展突出貢獻十大示範特色專科醫院」獎。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小蘋果華麗轉身大產業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小蘋果華麗轉身大產業 2021-01-11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羲裡媧鄉的教育「蝶變」——秦安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綜述
    【回眸十三五·縣區教育】羲裡媧鄉的教育「蝶變」——秦安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綜述「十三五」期間,秦安縣教育工作沐浴著改革發展的春風,緊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秦安教育發生新的蝶變,譜寫了一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輝煌樂章。
  • 大道如虹——永州市「十三五」公路工作回眸
    緊跟時代步伐標定砥礪前行的政治方向五年來,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打造具有新時代公路特色的黨建工作品牌,走出了一條「黨建+路建」引領公路事業新發展之路。深耕黨建夯實公路發展政治基礎。
  • 【果洛州】為大民生高高撐起「幸福傘」
    近年來,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社保醫療、教育提升、就業增收、人居工程等方面著手,件件實事直指百姓最為關切的民生熱點,切實提升農牧民生活的幸福指數。  走進果洛州藏醫院,來自甘德縣的班拉因患肺部感染正在病床上輸液。她說,由於享受了新農合醫療保險的好政策,現在看病基本上不用他們自己花錢。
  • 【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八場:文化專列發車啦
    10:161月11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廣電局、市文聯、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圍繞「文化繁榮發展專題」進行發布。
  • 「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作者 劉亮5年前,當膾炙人口的MV《十三五之歌》拉開中國新的五年發展建設之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成為中國演繹「現代舞」的行動指南。5年來,中國「現代舞」交出了怎樣的成績?
  • 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持續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大眾網泰安·海報新聞3月1日訊(記者 李繼澤 通訊員 桑勝利) 為打造泰安西部宜居新城,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把衛生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布局,優先解決區內群眾就醫問題。今年,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將繼續做好泰安市立醫院建設工作,並積極探討適合該區發展的醫養結合養老養生等服務項目。
  • 創新實幹謀發展 齊頭並進譜新篇——周嘉鎮「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
    如今,勤勞村能有這般繁忙景象主要得益於周嘉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黨組織凝聚服務群眾能力的結果。周嘉鎮黨委組織委員易麗告訴記者,以前,勤勞村是純農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沒有任何造血功能,窮家難當成為制約勤勞村發展的「瓶頸」,由於村兩委「無錢辦事」,導致基層村級黨組織「有心無力」,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經濟發展落後。
  • 回眸「十三五」 把綠色刻在內蒙古大地上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十三五」期間,這片林場實施退耕還林,全部栽種生態林木,一百多名務農人員全部轉投到生態林的防火、禁牧、巡護以及栽植等工作中,林場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林下經濟也快速發展。林場還入選了生態環境部評選的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寧鄉:為人民群眾撐開「醫保大傘」
    張禹 楊洋 陳偉大趁著冬日暖陽的好天氣,寧鄉市大成橋鎮村民陳老爹來到長沙銀行網點,通過智能POS機繳納了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雖然繳費標準提高到280元/人,但陳老爹認為保障功能更加完善,買起來也安心划算,他笑呵呵地說:「我給一家五口人都買好了醫保,圖的就是健康保障
  • 樅陽縣麒麟鎮人大開展法律援助為貧困群眾撐起「保護傘」
    樅陽縣麒麟鎮人大開展法律援助為貧困群眾撐起「保護傘」為維護貧困群眾合法權益,近日,樅陽縣麒麟鎮圍繞貧困群眾所需所盼,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努力為轄區貧困群眾撐起法律維權「保護傘」。麒麟鎮通過加大法律援助宣傳,主動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有針對性地向貧困群眾宣傳相關法律知識。
  • 滎陽市高山鎮「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
    「十三五」期間,全體高山人砥礪前行,攻堅克難,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順利完成,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疫情防控堅強有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全鎮上下進入了大事可期、大事可成的黃金髮展期。
  • 【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甘肅清水: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
    從群眾安全住房全面覆蓋到道路交通迅猛發展,從農村安全飲水到群眾就醫難問題全面解決,從教育均衡發展到社會保障不斷提升,一項項民生項目、一樁樁民生實事在清水大地落地生根,惠及千家萬戶。十三五以來,清水縣始終堅持「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緊緊圍繞發展所需、民心所盼、民生所系,著力補齊短板,努力提升群眾幸福度和獲得感,通過實施民生項目,辦好民生實事,繪就了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祥和的小康畫卷。
  • 「回眸「十三五」」搬出「窮窩」 移來幸福
    目前,所有搬遷對象全部實際入住,拆除與騰空收回任務全部完成,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新環境、新產業、新服務、新民風、新生活的「五新」社區成為萬千群眾安居樂業的新家園。「十二五」「十三五」的接續奮鬥,多少搬遷幹部早生華髮,多少群眾完成了生活的大跨越。
  • ...縈繞山戀入夢來  ——「十三五」時期儋州交通工作回眸(配...
    道路交通的巨變,在改變著儋州群眾的出行方式,同時也為儋州拉動投資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為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礎。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儋州共投入資金27.18億元,農村公路六大工程累計開工建設裡程達1694.69公裡,佔項目總裡程的100%。
  • 美的直驅洗衣機,除菌除蟎又抑菌,撐起全家健康保護傘
    細菌會傷害我們身體的健康。秋冬季節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的老人受細菌的影響更大。而且,長期不穿的秋冬衣服不僅有細菌,還容易產生蟎蟲,讓秋季本就敏感的肌膚更容易發紅、過敏,讓各種皮膚問題困擾我們。因此,衣服的清潔不僅僅是表面,看起來乾淨的東西看起來並不真正乾淨。對衣服殺菌的事要更加重視。為了更容易清潔衣服,不能去掉這臺漂亮的直接洗衣機MD100CQ9PRO。。
  • 開封祥符區範村鄉:赤松茸撐起致富傘
    「發展林下經濟,我們大有可為!」大家紛紛表示,林下赤松茸種植不僅有效解決了秸稈還田和焚燒秸稈的問題,還探索出一條增收新渠道,撐起了群眾的致富傘。接下來,各村黨員幹部要先試種,然後帶動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種植赤松茸,通過鼓勵群眾發展特色種植業,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一千萬群眾搬遷脫貧
    水母網12月3日訊 在今天(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近一千萬貧困人口的脫貧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