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一千萬群眾搬遷脫貧

2020-12-05 水母網

水母網12月3日訊 在今天(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近一千萬貧困人口的脫貧發展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餘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戶均住房面積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

同時,貧困群眾易地搬遷後就業能力明顯提升,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實現了至少1人就業目標,搬遷群眾收入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下半年組織開展了全面評估核查,核查組共隨機入戶走訪搬遷群眾2333戶9445人。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相關焦點

  • 搬出大山 圓夢小康——甘肅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下)
    2015年3月,按照中央「五個一批」精準扶貧脫貧思路,武都區正式提出對坪埡藏族鄉實施整鄉易地搬遷的總體構想,決定把全鄉8個村5000多人整體搬出大山。安土重遷,故土難離。在搬出遷入過程中,村村有預案,人人有擔當。從區主要領導、包抓領導、行業部門、各級駐村幫扶人員到鄉鎮村社黨員幹部,都全程面向群眾,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終於圓滿完成了搬遷安置任務。
  • ...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公布 陝西72個縣區、集體、社區和個人入選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對全國「十三五」時期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美麗搬遷安置區、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勵志易地搬遷群眾等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予以集中通報。
  • 【涼山新聞網】四川喜德縣:易地扶貧搬遷 開啟幸福新生活
    原標題:易地扶貧搬遷 開啟幸福新生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涼山新聞網訊(蘇秦 文/圖 記者 爾古木三)大涼山的天空,蔚藍深邃、白雲朵朵、陽光明媚,在深山峽谷間,嫩嫩的花草隨著汩汩溪流和暖暖陽光正吐露芬芳,充滿著蓬勃朝氣與溫馨。
  • 清水:易地扶貧搬遷託起群眾幸福生活的「安居夢」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清水縣按照「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要求,將「搬遷安置」與「安居樂業」並舉,「挪窮窩」與「拔窮根」同步,通過集中安置、就近就業等措施,極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他們幸福又託底,走上了小康路。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走向勝利——懷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②「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新廠鎮營寨村搬遷戶吳光亮的小產業園。(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
  • ...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千年之變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1-01-0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飲水思源 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都勻...
    在這裡,我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免費給小區老人、孩子修剪頭髮,安電線、接水管、裝柜子、修電器……幫助解決社區各種小問題,成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走在小區裡,每每聽到群眾對我的招呼,心裡就感到十分欣慰。而我也早已習慣了小區的生活,在這裡真正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以前我家裡條件不好,父親有殘疾,母親早些年病故了,還有一個弟弟。
  • 新房裡頭話新年——聆聽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年願望
    近年來,修水縣利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共建設集中安置點141個,近3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完成搬遷,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辭舊迎新之際,記者來到這些易地扶貧搬遷戶新房裡,聆聽他們的2021年新年心願。12月31日,在位於江西省修水縣黃沙鎮湯橋村的姜家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村民們正在用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和舞龍舞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 安土重遷難脫貧 易地搬遷新生活
    近年來,和田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不僅讓地處惡劣自然環境中的貧困群眾挪窮窩、移窮業、斷窮根,根除吃水難、行路難、增收難等系列問題,也讓搬遷群眾的生活質量、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黨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訪惠聚」工作隊把離鄉政府8公裡處一片較為平整的山坡地,作為該村遊牧民搬遷和村委會建設用地,根據宜建則建、宜改則改的原則,全村49戶224名村民已住上了安全、穩定、實用性強的房屋。
  • 挪窮窩 奔小康丨4.2萬搬遷群眾告別「窮窩」奔小康
    剛剛收官的「十三五」,衡陽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也畫上了圓滿句號。   根據市聯席辦統計數據,2016年以來,全市共投入資金24.63億元,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66個、新建住房面積約104.46萬平方米、12744套,4.2萬多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喜遷新居,全部實現脫貧,群眾滿意度達100%。其中,衡陽縣、衡南縣、常寧市等縣市易地扶貧搬遷經驗被國家、省作為典型推廣。
  • 雲南景谷:「光伏發電+X」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有點忙
    「光伏發電+X」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有點忙「光伏發電+X」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有點忙房頂上的光伏發電站每天都在發電,地裡的農作物長得越來越旺,走在村子裡不時傳來雞豬的叫聲......隨著易地搬遷安置點後續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雲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縣碧安鄉易地搬遷安置點的煙火氣息越來越濃
  • 景谷縣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去年,我和其他8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從景谷博宏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承包了260畝土地種植荷蘭豆,毛收入180多萬元。今年,我們計劃著再向合作社承包一些土地,種植更多的豆子。」景谷縣永平鎮易地扶貧搬遷戶董新平激動地說。
  • 與41名易地扶貧搬遷戶達成就業意向 貴州綠野芳田有限公司招聘會在...
    7月29日,由西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綠野芳田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在彩虹社區舉辦,旨在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招聘會現場,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紛紛上前諮詢,填報資料信息,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通過此次專場招聘會,彩虹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進一步知曉和了解西秀區農民工綜合勞務市場的職能職責,為今後開展招聘會打下基礎,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就近、就地、就業的服務理念。   據統計,本次招聘會有200餘人進行崗位信息諮詢,達成就業意向41人,現場發放政策宣傳資料及政策宣傳物資千餘份。
  • 直擊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分房現場 
    原來,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住房分配大會在這天拉開帷幕,開始對來自全縣邊遠山村的3900餘戶18000餘人進行房屋分配。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這裡的住房如何分?新房長啥樣?記者帶你去現場直擊。
  • 5年960多萬人「挪窮窩」 這項任務難在哪兒?
    日前,國新辦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餘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 觀察|5年960多萬人「挪窮窩」 這項任務難在哪兒?
    日前,國新辦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餘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 廣元「四化四好」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挪出窮窩鋪富路 業興村美好風隨
    這裡是廣元市朝天區蒲家鄉羅圈巖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初秋時節,時不時響起的鞭炮聲,提醒人們,這個海拔1100米的山上,正密集迎來一戶戶家庭的喬遷之喜——上百名搬遷村民陸續搬新家。  今年下半年,這樣的鞭炮聲,已經在廣元100多個安置點響起。廣元市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十三五」期間,全市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萬戶9.9萬人,超過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總人口的40%。
  • 洱源縣牛街鄉福和北村易地搬遷 危房變新房 訂單農業成致富新收入
    洱源縣牛街鄉福和村黨總支書記楊吉昆表示,當初異地搬遷時,34戶易地搬遷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建房補貼。目前,福和村村民們外出務工收入加上訂單農業、傳統種植、中草藥、養殖牲畜等收入,搬遷點戶均收已達到9萬元左右。今年,村中除了引進甜脆豌豆進行訂單農業種植外,村中群眾還計劃申報種植650畝荷蘭豆,預計產值在300萬元左右。
  • 搬出窮山窩 開啟新生活——化德縣易地移民搬遷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三三兩兩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拉家常,活動中心內不時傳出一聲聲歡快愉悅的笑聲,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盡情享受著搬遷後的幸福生活。  啟德小區是化德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已建成移民樓20棟,可安置移民搬遷戶1660戶,目前已安置2012年生態移民500戶、1200人,2014年生態移民233戶、700人,安置易地移民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447戶、1238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易地搬遷挪窮窩 創新就業穩增收
    啟德小區是化德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已建成移民樓房20棟,可安置移民搬遷戶1660戶,目前已安置2012年生態移民500戶、1200人,2014年生態移民233戶、700人,安置易地移民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447戶、12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