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事| 龍崗醫衛事業跨越式發展讓戰疫有底氣

2021-01-11 澎湃新聞

10家區屬公立醫院發熱門診提供24小時全天候診療服務,6285名醫務防疫人員投身一線崗位,區內5個病毒檢測點累計檢測核酸樣本25萬餘份,3家網際網路醫院330名醫務人員線上接診5396次,對區內5萬餘名參與防疫的公職人員進行培訓……對於實際管理人口超過500萬的東部大區龍崗而言,數據所體現的醫療衛生系統投入的資源說明了這場「戰疫大考」帶來的考驗多麼巨大,所取得的成績多麼來之不易。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龍崗醫療衛生系統採取了迅速有效的應對,得益於近年來該區打造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市民群眾健康需求相匹配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療衛生戰線的「變」,體現了龍崗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提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的不變決心。

疫情防控期間,龍崗區內10家公立醫院開設發熱門診。

真金白銀投入

醫衛事業實力大增

「早、細、嚴、實、暖,這五個字總結了龍崗醫療衛生系統的戰疫工作。」龍崗區衛健局局長朱武說,由於龍崗人口基數大、外來人口多,所以防控工作備受關注,「由於各項舉措都開展得很迅速到位,因此外界評價說龍崗此次防疫的表現可以作為公共衛生應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生動樣本。」

這個評價實至名歸。在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前一周,龍崗區就已經啟動「戰時」醫療資源統籌調配工作,短時間內完成全面動員、力量集結和精準部署。大年初二全區衛健系統11985人到崗,首先全力保障一線醫療救治需要,再按照需求做好不同梯隊人力儲備。疫情防控期間,6285名醫務防疫人員投身醫療救治、疾病防控、交通檢疫、社區防控等一線崗位,匯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同時,迅速提升醫院收治能力,區內10家公立醫院開設發熱門診,龍崗中心醫院等4家區級定點收治醫院快速增設隔離病房,以超常規速度完成2個臨時收治點流程改造,3天半騰空一家二級綜合醫院,6天完成一家護理院改造,在最短時間內將全區隔離留觀床位擴充至197張,數量位居全市各區前列。

在臨床核酸檢測環節,龍崗衛健系統展現了強大的能力。區內5個病毒檢測點,每日最大檢測量1800份樣本,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檢測樣本25萬餘份。

此外,龍崗中心醫院、區人民醫院、北中醫深圳醫院(龍崗)等3家網際網路醫院快速開闢出疫情防控「第二戰場」,1月26日上線新冠肺炎網上免費諮詢,不見面提供接診服務。與此同時,網上醫院也能保障居民其他常規醫療需求。

「能短時間內調集這麼多資源,緊張有序地鋪開『戰場』,背後的原因是經年的積累。」龍崗區衛健局有關負責人以「雲診療」平臺為例說明龍崗在醫療衛生事業上的超常規投入和前瞻眼光。早在疫情發生之前,龍崗區就在全市首創「區域+醫院:雙通道微信就醫服務」,居民通過「龍崗健康在線」一次註冊認證即可實現智能導醫、預約掛號、候診提醒、在線支付及檢驗結果查詢等線上全流程就醫服務。同時,人臉識別、自助一體機、移動護理、物聯網醫療、智慧藥房等大量現代信息技術在龍崗區各公立醫院加速應用,網際網路醫療已現雛形,在防控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市民孫先生在疫情期間並未因無法到醫院就診感到不便,他用手機連接網際網路醫院,通過醫生網上視頻問診,為自己開了一張中醫續方單,藥品也隨即快遞到家。「對長期服藥的慢病患者來說,這樣就醫太方便了!」

很難想像,這是很多「老深圳」固有觀念中「看病難」的龍崗。作為原特區外地區,龍崗清醒地認識到早期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民生短板問題,並下決心迎頭追趕。這一屆龍崗區委始終強調:政府要過「緊日子」,讓群眾過「好日子」,多年民生事業欠帳必須儘快補上。去年全區民生領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八成。

近年來,龍崗進一步加大醫療衛生事業投入。2018年集中開工建設8個公立醫院重大項目,7個社康修繕改造項目啟動,15個項目計劃投入150億元, 5年內建成投入使用,預計可新增床位8000張,較2017年末增長160%。2019年,繼續保持投入力度,22個公立醫院和7個社康中心項目進展順利,市平湖醫院試運行,市吉華醫院成為港中大(深圳)直屬附屬醫院,市質子腫瘤治療中心項目正式動工,區骨科醫院一期建成……龍崗的優質醫療資源越來越多,為龍崗甚至深圳其他地區的市民創造更好的就醫條件。

為了保障這些醫療項目的實施,龍崗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和區長共同領銜擔綱的公立醫院建設和改革領導小組,統籌全區公立醫院重大項目建設。預計到2020年,全區可供應床位數將達11640張,2025年可達20045張,屆時每千人床位數將超過7張。

「2019年全區衛生事業費投入3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6%,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疾病預防控制、中醫藥、衛生監督、婦幼保健和其他衛生健康事業費上面皆有增量。有了真金白銀的投入,邁出改革創新的闊步,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給了龍崗抗擊疫情的底氣。」龍崗區衛健局這位負責人表示。

龍崗區六院醫護用漫畫加油鼓勁。

社康快速布局

織牢基層公共衛生網

疫情突如其來,「快」是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第一要義。

「1月初,在武漢疫情初露端倪時,我們就有了充分的警覺,時刻保持危機意識。第一時間展開行動,組織流行病學專家對疫情進行科學研判。」龍崗區疾控中心主任劉渠說,

事實證明,這一系列判斷是果斷而具前瞻性的。隨著疫情的蔓延,龍崗衛健系統已備好訓練有素的「兵力」,為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贏得了先機。

——在調查關,組建164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累計出動3548人次開展流調1732次。

——在城門關,每個檢疫點派駐一支醫療隊,24小時值守;龍崗區在抗疫戰鬥中先後啟動了30餘家健康驛站,每個驛站均有衛健隊伍駐站。

——在小區關,全區各社康中心對9.9萬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進行跟蹤,由社康組建的196支核酸檢測採樣團隊完成了採樣4.6萬人次,核酸樣本採集數量居全市第一。

——在復工關,對應全區177個安監網格,177支健康指導服務小分隊自3月3日以來,出動17713人次,指導企業6308家。

3月初,龍崗街道的新美時五金製品公司復工。翰鄰城社康中心主任韓雲帶領的健康指導服務小分隊上門開展防疫宣傳指導。企業負責人掌握了消毒液的正確兌水比例和操作方法後,感激地說:「幸好你們來了,否則我們每天的消毒工作白做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再一次印證了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性。龍崗的基層衛生防疫網如此密實,離不開長期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尤其近年來,龍崗不斷推進公共衛生機構改革,穩抓重大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公共衛生監督管理等,成績斐然。

同時,廣泛布局的社康中也在社區聯防聯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檢驗了龍崗區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水平。

「我所在的社康中心要守護兩個社區10萬居民的健康平安,由於常年服務社區,所以居民對我們十分信任。疫情期間,參與『三位一體』工作組對重點人群上門服務,對所有從疫情重點地區返回居民進行咽拭子採樣,以及對部分慢病患者提供常規診療,都比較順利。」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區社康中心主任鄧學文說。

據介紹,近年來,龍崗區不斷探索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創新模式,於2013年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康中心標準化建設,使得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沉。「我們按照『六個標準化』模式新建改建社康中心,創新『院辦院管』為『院辦公管』新體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全科醫學技術隊伍。」據了解,目前該區90%以上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都能在社康中心獨立完成。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社康中心聯合社區工作站、社區警務室,落實「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夯實社區聯防聯控體系。2248名醫務人員覆蓋111個社區,建立包幹包點責任制,精準隔離、精準管理、精準到人到戶。累計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01672人,解除隔離101882人。通過分診預檢、雙向轉診、居家醫學觀察等措施成功發現病例,充分發揮社康中心的兜底作用。535個家庭醫生團隊投入社區聯防聯控「三位一體」工作中,通過電話隨訪、微信溝通以及上門隨訪,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和居家隔離指導服務。

龍崗區疾控中心檢驗人員即將進入實驗室。

中醫大展身手

龍崗輸出戰疫經驗

彭曉洪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的一名中醫主治醫師,也是支援湖北的國家第四支中醫醫療隊成員。在隨隊赴鄂前,他就信心滿滿地表示,龍崗中醫戰疫的經驗十分寶貴,他要全套帶到武漢去。

在雷神山醫院期間,彭曉洪以中醫為主治療病患,在使用中藥同時,還採用了針灸、八段錦,以及藉助龍崗抗疫經驗,並使用醫院寄給他們的耳穴壓豆、中藥封包、香囊等中醫特色療法進行輔助治療。「從開科到3月28日關艙,病區共收治患者99人,治癒出院總人數95人。中醫藥參與率100%,其中純中醫治療出院68人。我們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部門和患者的高度認可。」

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龍崗區凝聚全區中醫藥系統的力量,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功不可沒。

作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委和深圳市中醫藥學會中醫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成立了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其中有多名「抗擊非典」老將,超九成都是醫學博士,可謂「中醫博士天團」。

「用中醫藥對疑似患者進行早期幹預,可以有效截斷、扭轉病情。」防治專家組組長、醫院黨委書記胡世平表示。經歷過「非典」,專家組意識到中醫儘早介入的重要性和積極性,因此他們兩次請戰,向市、區衛生健康管理部門請求深入防疫工作第一線。1月31日,龍崗區在深圳率先開設了中醫隔離病區,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組織專家指導會診,深入轄區可疑病例觀察點,積極參與疑似患者救治。

「針對疑似患者症狀,我們制定出疑冠1號、疑冠2號、疑冠3號等三種中醫藥協定處方,並運用於疑似患者的治療。」該院院長韓振蘊介紹說,在中醫隔離病區,疑似患者以口服中藥為主,輔之以八段錦教學、中藥蒼蒿酊劑燃燻和祛邪除溼香囊等中醫藥特色療法,同時配合飲食和情緒的調理,全面調理患者身心健康。經過3天的治療,中醫隔離病區90%以上患者咳嗽症狀消失,複查肺部CT炎症有不同程度改善,出院患者體溫均降至37.5℃以下,住院期間無患者轉為重症肺炎。

因為治療效果顯著,2月17日,龍崗區根據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的幹預方案,出臺了《龍崗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中醫藥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在全區包括所有綜合醫院推廣疑似患者的中醫幹預方案。

除了派出彭曉洪醫生赴武漢援助,龍崗中醫向雷神山醫院支援了包括中藥防感香囊、防感湯、蒼蒿燻劑在內的一批醫療物質,助力武漢進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將深圳經驗帶到更遠。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作為深圳東部唯一的中醫院,北中醫深圳醫院3年內通過三級醫院評審工作,5年內成為三甲醫院,不僅創造了國內醫院發展史上的最快速度,並被省中醫藥局遴選為全市唯一一家中醫醫院治未病平臺建設單位,並成功入選「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首家)。

「這得益於龍崗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胡世平說,目前基層中醫服務已覆蓋全區,龍崗還出臺關於推進中醫藥事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龍崗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醫療服務需求。

開放包容引才

人才隊伍厚積薄發

「疫情發生以來,衛健局領導班子每天都要碰頭匯總『戰報』,研究『戰術』,召開全區衛生健康單位調度會,哪裡補物資、哪裡增人員,馬上調配、實時到位,確保全區衛生醫療資源一盤棋、上級指示落實不過夜、一線需求反饋不過夜。」龍崗區衛健局辦公室副主任盧俊峰說。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既考驗黨員幹部勇當先鋒,敢打硬仗的作用,同時也在考驗龍崗醫療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唯有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才能為牢固生命防線提供堅實支撐。在疫情防控期間,龍崗區迅速集結精兵強將,組建醫療、疾控、衛監等多條戰線抗疫防疫人員,嚴控疫情區內傳播擴散和再輸出,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關鍵時刻「能頂上」「頂得住」,是龍崗區醫療衛生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厚積薄發」的表現。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近年來,龍崗區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於2015年在全國率先出臺柔性引才政策,向海內外廣發「英雄帖」,不受地域、身份、戶籍、年齡、人事關係、檔案等限制,採用多種靈活流動形式,在龍崗的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臨床、教學、科研、技術服務、項目合作等工作,重點開展帶教,培養本土醫生人才梯隊,推動龍崗科學研究水平和醫療機構實力的提升。

通過這一套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龍崗確保了人才得到了批量高效引進。2018年共成功引進5個深圳市高層次醫學團隊。如龍崗中心醫院與澳大利亞馬克·菲茨傑拉德教授創傷及危重症醫學團隊的合作項目正式籤約,國家重點學科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整體入駐龍崗區人民醫院,完成消化道早癌亞專科建設,使龍崗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這個過去寂寂無名的科室迅速躍上單科高地,各項業務指標達到省臨床重點專科水平,被授予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也已順利開展教學工作。

據統計,龍崗已柔性引進的醫療衛生人才中共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3人,國家級醫學專業委員會二級分會副主任委員及以上17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2人,省級名醫、名中醫2人,省級醫學專業委員會二級及以上分會副主任委員及以上13人。共開展新項目、新技術109項,其中填補區內空白75項,填補市內空白15項,填補省內空白4項。通過這一批人才的傳、幫、帶,共為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培養業務骨幹125人。

「龍崗有越來越多的好醫院、好專科,不出龍崗就可以請大專家治療了。」患者鄒先生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的吳孟超肝膽疾病診療中心接受手術,主刀的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的高徒王義教授。有了這樣國內最優秀的肝膽疾病治療團隊,深圳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療,珠三角的患者也紛紛慕名前來。

柔性引才使龍崗提升了診療技術水平,推動了科學研究水平和醫療機構實力的提升,同時也為龍崗確保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立得高、長得快」,探索建立了一套引才機制。

2019年度龍崗區骨科醫院全職引進的技術二類骨幹人才張莞嵐醫生在疫情暴發後,除了完成院內本職工作外,還主動請纓到健康驛站擔任志願者,為隔離觀察人員提供生活照顧服務及專業防控知識宣傳,得到健康驛站負責人高度讚揚。

龍崗區大投入、大發展的醫療衛生事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經受了考驗,也折射了龍崗區近年來民生事業突飛猛進的變化。龍崗區委書記張勇在龍崗區六屆四次黨代會提出,要鑄就「龍崗幸福」,勇當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排頭兵。下一步,龍崗將堅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將有限資源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領域傾斜,提高有溫度、可感受、可擁抱的龍崗幸福指數。

資料來源:深圳特區報

記者:艾海建 陳夢麗 程思瑤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原標題:《區事 | 龍崗醫衛事業跨越式發展讓戰疫有底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醫衛事業快速發展,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三甲醫院優質資源下沉區屬公立醫院競爭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加快推動醫療資源均衡發展,以大刀闊斧的魄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截至目前,白雲區有5家區屬公立醫院升級三級醫院,南方醫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樓、區第三人民醫院穗和樓、區中醫醫院新住院樓等醫療衛生建設項目完成並投入使用。白雲區還大力推進南方醫院白雲分院(原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圍繞白雲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高質量區屬公立醫院。
  • 加快推進高新產業聚集 努力開創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
    加快推進高新產業聚集 努力開創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訪滄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金樹本報記者 李智力 本報通訊員 慄 兵 姜東嶽「開展『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是市委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高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
  • 彭勃:國際大都市跨越式發展的「浦東經驗」
    浦東開發開放30年曆程,積累了快速推進城市發展的創新經驗,為社會主義城市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啟示和藍本。社會主義城市的「彎道超越」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社會主義城市建設需要突破常規,迎頭趕上。而浦東的開發開放,並沒有走城市發展的尋常軌道,而是在城區規劃、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品質、城市服務等方面直接對標世界最先進城區,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和建設城市。
  • 深圳口述史|胡世平:為深圳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如今,面對新時代的發展機遇,我將繼續帶領醫院全體員工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為推動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不懈努力。參與起草《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醫氛圍在深圳比較薄弱,但我發現,廣東人喜歡煲湯,這讓我意識到市民對中醫有一定的需求,中醫一定能有廣闊天地可以作為。懷抱著對中醫發展的信心,我在龍崗的一家基層醫院度過了紮實的8年。
  • 196件全國精選油畫作品亮相龍崗!第九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 鑫12月2日,「第九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開幕式在龍崗紅立方公共藝術館舉行,展期為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2月28日,屆時市民可到龍崗紅立方公共藝術館免費參觀。
  • 51歲張庭訓話員工,事業成功的女人說話有底氣,情商也非常高
    張庭一直是一個受人爭議的女明星,但近年來張庭的發展遠比以前在娛樂圈裡的發展要好太多。這一點大家也是看在眼裡,一路走來,其實不難發現張庭是在爭議之中成長,而且靠自己事業上的成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近日一條張庭與員工之間的對話火了,也因此大家都說51歲的張庭訓話員工都是這麼的強勢有底氣,真可以說是事業成功的女人說話都有底氣,情商也非常高!該影片之中的張庭開玩笑地對員工做出警告,而且不允許員工用美肌軟體對自己進行拍攝,她笑著說如果誰發出了原圖,那就直接開除封禁處理。
  •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這十首戰疫歌,一起唱起來!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系列之六,從深圳市各區眾多原創戰疫歌曲中精選10首,或舒緩、或昂揚、或雄壯、或深情……讓我們看看文藝創作人員是如何用作品馳援抗疫一線的。 深圳人大聲喊出來:《加油,武漢》!
  • 龍崗一醫院榮登榜首
    醫療一直是咱老百姓「最關注的事」之一 也一直是龍崗區的重點民生項目所以好消息總是不斷向我們襲來近年,龍崗醫療衛生大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已引進了深圳孔雀計劃人才8名,並通過「柔性引才」在2017年,龍崗轄區內市第三人民醫院、龍崗區中醫院、龍城醫院獲評「三甲」。
  • 龍崗標本兼治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全區總面積388.59平方公裡,下轄11個街道、111個社區,實有人口484.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2.5萬人、非戶籍382.4萬人,且每年仍不斷流入。2017年度,龍崗區地區生產總值為3858.6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6.7億元。當前的龍崗,正面臨粵港澳大灣區、「一核一帶一區」、東進戰略等多重機遇,一系列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加緊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深圳東部中心的吸引力正在凸顯。
  • 鄭州107中學舉行「繼續解放思想,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專題學習活動
    近日,根據鄭州市教育局黨委「繼續解放思想、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大討論動員會議要求,鄭州107中黨支部迅速召開中心組成員會議,傳達會議精神。並成立了大討論活動領導小組和活動辦公室,制定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和學習動員階段活動安排,對大討論活動進行了周密、細緻的部署和安排。
  • 南南鋁蝶變升級 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建築型材到航空交通高端鋁合金新材料南南鋁蝶變升級 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布日期:2017-07-10   來源:南寧日報      從電解鋁到建築型材,再發展到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海洋等領域高性能鋁材產業,隨著南南鋁年產20萬噸航空交通高端鋁合金新材料項目全面投產,產能正加速釋放,歷經多次蝶變升級的南南鋁也已然成為南寧高端鋁產業的「代名詞」,南寧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量的主力軍。
  • ...煥發傳統產業新活力 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原標題:激發優勢資源新動力 煥發傳統產業新活力 為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本報宜春訊 (記者劉勇)7月26日,省委書記劉奇來到宜春市樟樹、高安調研,他強調,江西資源稟賦有著獨特的優勢,傳統產業有著深厚的底蘊。
  • 12年跨越式發展成就金昌宇恆傳奇
    12年跨越式發展成就金昌宇恆傳奇 2020-07-27 16:26:1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如今的金昌宇恆鎳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昌宇恆),年生產鎳網達近200萬隻,年銷售收入
  • 助力大灣區 再造科技園 「深圳科技工業園(恆明ONE 龍崗基地...
    、深圳市恆明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偉程、總裁袁亞兵、董事副總裁陳志傑,以及龍崗區人力資源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領導共同出席了揭牌儀式。(↑「深圳科技工業園(恆明ONE 龍崗基地)」揭牌活動現場)當前,世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國家高度重視創新發展,不斷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在國家總體戰略規劃部署中佔據重要地位的粵港澳大灣區,更是國家重塑產業格局、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 2020教師備考—— 體育《跨越式跳高》說課稿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小編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體育《跨越式跳高》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
  • 敬畏城市、善待城市,龍崗走出超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2020年,龍崗切實加強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有力肩負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政治責任,把握精準化、精細化要求,推動四項社會治理重點工作開花結果,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交卷,推動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協同平臺落地啟用,敬畏城市、善待城市,走出了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發展需求的社會治理新路徑。
  • 恆明ONE:龍崗新地標崛起龍城北
    近年來,筆者親歷了該項目拆遷、土地整備、奠基等各個歷史節點,作為恆明ONE建設發展的見證人,目睹了回龍埔老舊工業區蝶變為新興重點產業園區,乃至龍崗新地標崛起龍城北的輝煌時刻。 對此,恆明集團產業中心總經理張圳也深有同感。他說,龍崗作為深圳東進的橋頭堡,龍城正日益成為東部中心的核心區,目前,多個城市更新項目齊頭並進,各大知名房企舊改進駐,大型企業紛紛在此設立總部。因為地域相對廣闊,產業發展空間充裕,各種資源高度集聚,這些都為總部基地設置、產業資源轉移提供了重要的先決條件,也為創新高地龍崗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
  • 首個第四代萬達廣場 深圳龍崗萬達廣場全球招商大會啟幕
    9月9日,深圳龍崗萬達廣場招商大會在深圳灣1號萊佛士酒店隆重舉行。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姜明,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武瑞玲,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華南城控股集團執行董事、行政總裁趙立東,萬達商管集團總裁肖廣瑞與品牌商家、媒體朋友們共同出席。
  • 深圳龍華、龍崗和福田三區聯合微信發放消費券,各區開啟密集發放4...
    作為一線城市,深圳全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自3月底開始,深圳各區便開啟了密集發放消費券的模式,面向深圳市民發放消費券,總價值超4億元。 市民可分別在「食尚龍華」小程序和「龍崗發布」公眾號報名預約參與領取消費券。 4月27日,福田區「春到福田 歡樂有禮」第二波惠民消費券活動正式啟動,通過「春到福田」小程序再度發放1700萬元消費券,廣大市民可預約報名參與搖號領取第二波的惠民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