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橙橙
當你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你都會看他/她哪裡呢?有人說是眼睛,有人說是整張臉隨機掃描,也有人說是嘴巴和牙齒。一口乾淨整齊的大白牙,不僅自己說話更自信,也會給人留下健康文明、注重生活品質的好印象。
健康君每天勤勤懇懇刷牙,還勤用牙線,自以為牙齒應該很乾淨了,直到拔了牙齒才發現,原來看上去白白淨淨的牙齒,其實牙垢和牙石都已經沉積到牙齦線甚至更深層了!(看下圖)
認真刷牙、勤用牙線,可是口腔的溝溝縫縫太多,難免會有一些牙菌斑躲過了你的每日大清洗,暗搓搓鈣化變成牙結石,牙結石再和細菌拉幫結派後,就容易引發牙周疾病,嚴重的還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不過,除了會讓牙齒變松,牙周病還有其他更嚴重的危害。#慢性疾病的冬季調理#
而洗牙就是對抗牙結石,預防牙齦/牙周疾病的秘密武器!還能同時排查口腔健康問題,早發現,早治療。想想牙齒壞了要掏出上千甚至上萬塊,洗牙的幾百塊也就不那麼肉疼了~
還記得多年以前第一次去洗牙時,牙醫非常不屑的問道:你活了20多歲居然第一次洗牙?
一般來說,洗牙大致分為3步,有些牙齒狀況不好的就需要6步:
1. 嘴巴消毒:殺菌漱口液含在嘴巴裡1分鐘,然後吐掉。這一步可以有效降低唾液中細菌的含量,最大程度減少洗牙過程中的汙染。
表面麻醉:為了避免深度潔牙帶來的不適,牙醫會在牙齦上塗上表麻藥物。不過只有深度潔牙時才會需要,如果牙結石並不嚴重、牙齒不怎麼敏感,就不需要這一步。
2. 開始洗牙:我們常說的洗牙一般是超聲波洗牙。醫生會360度無死角徹底清潔每顆牙齒,利用超聲波震碎牙結石,然後用水流衝走它。
噴砂:通過特製的鹽加上高壓水來除去牙齒上的色素。一般老煙槍會用到,而如果你的牙齒色素沉積不嚴重,就不需要做這一步。
3. 拋光:用拋光器蘸磨光糊劑或牙膏給牙面拋光,這個過程可以說非常舒適了,有種醫生在給自己牙齒做馬殺雞的感覺。做完以後牙齒更光亮、牙面更光滑,可以讓菌斑、色素附著和牙石生成的速度減慢一些。
衝洗上藥:洗牙時出血較多或者牙齦炎症比較嚴重的人,牙醫最後可能還會給你做衝洗上藥。
做完後半小時內就不要往嘴裡塞吃的喝的啦。
潔牙後口腔護理要到位,回家後認真刷牙、學會使用牙線或者牙縫刷,才能讓好牙齒保持的長久一些。更多口腔健康小工具戳這裡直達牙線、水牙線、牙縫刷?入手哪個最靠譜?
另外這X個洗牙需知你也要了解。
洗牙前和醫生「聊會兒天」
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液病、感染病、藥物過敏、近期身體發炎、正在服用藥物等等,都要提前告知醫生。特別是有感染疾病或者症狀的人,更應該和醫生溝通,有做過正畸的人可能知道,哪怕是取口腔模型之前,醫院都會安排查血(畢竟是深入口腔,有傳染的風險)。
牙周炎嚴重的人可能還需要拍片子,甚至做手術。如果你是嘴裡開過挖掘機(做過種植牙),洗牙時前告訴醫生哪顆是種植牙,醫生會特別注意。
洗牙時選擇正規的醫院牙科或者專業口腔診所,這些醫療機構有完善的消毒滅菌規範和感染控制原則,安心洗牙無擔憂!
洗牙時疼,洗完牙還敏感,主要是口腔不健康
洗牙本身不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如果你洗後牙齒酸疼敏感,那是因為之前你的牙結石太嚴重啦!
健康的牙齒是不會痛的,而那些牙結石嚴重的人就會比較疼,因為牙結石最喜歡長的地方就是那牙釉質和牙根的交界處,這層「遮羞布」被洗掉之後,牙體組織暴露出來,乾淨的牙齒一時間無法適應,而你又讓牙齒接觸忽冷忽熱的刺激,就會噝~~好疼呀,出現這樣很正常,三天左右就會自動消退,等到你多洗幾次以後口腔健康改善了,就不會出現太敏感的狀況。
洗牙後飲食要注意,否則牙齒敏感找上你
在飲食上,洗牙後兩周內不要吃太冷、熱、酸、甜的東西,少吸菸,少喝濃茶、咖啡等容易使牙齒著色的食物,減少色素在牙面附著。
如果因為害怕敏感而不去洗牙,這樣鴕鳥式的方法等來的結果就是牙周病變,牙齒自動脫落。
洗牙時出血多,別賴醫生,是你護理沒到位
牙齦炎症嚴重的時候,洗牙還會出血。再加上洗牙的時候,嘴巴的口水加上潔牙機噴到嘴裡的水,會感覺「天哪,怎麼流這麼多血」,其實出血並不多。
牙結石比較嚴重、第一次洗牙、牙齒發炎的人,在洗牙過程中就容易出血,這是正常現象。不能因為牙齒出血就不去洗牙、刷牙,只有做好這些,牙齒出血才能從根上杜絕。
牙釉質很堅硬,而且潔牙是通過超聲波震動清潔來除去牙結石,完全不用擔心會傷害牙齒。一般全口洗牙大約40~60分鐘。牙結石多的朋友就洗得久一點,牙結石少就會快一點。
牙縫、牙齒鬆動不是洗出來的,是被暴露出來的
刷牙只刷外邊不刷舌側的人,特別容易長牙結石。
當它被去除後,你會覺得「牙縫」一下子變大了,牙齒也「變松」了,其實只是牙結石把最真實的樣子遮住了。洗牙不但不會造成牙齒鬆動,反而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牙周炎,防止牙齒鬆動脫落。如果你不把牙結石清潔掉,牙齦還會進一步退縮,牙還會更加松!
花上幾百元,總比要花成千上萬塊好
洗1次牙,一般100 ~ 500 左右就能搞定。但是世界上不存在一勞永逸的事情。每天吃飯都會有殘渣留在牙齒縫隙和死角裡,定期洗牙才能長久的保持口腔清潔。
藏在牙縫和死角裡的食物殘渣時間長了還會產生異味兒~ 如果胃腸消化系統沒有問題,洗牙後口氣也能更清新哦。
每6個月~1年洗一次牙齒最合適
嘴巴裡的食物殘渣和口腔細菌廝混後,會在牙齒表面和牙齦溝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再和口水中的鈣化物質作用,就會形成牙結石。
所以只要我們吃東西,就難保不會有牙結石,因此正常情況下每6個月~1年洗一次牙,長期抽菸的人建議 3 ~ 6 個月就洗一次。
參考資料:
1. 王進新. 對洗牙的幾種不正確認識[J]. 求醫問藥, 2008 (12): 37.
2. 熊怡, 禮(摘. 牙結石需洗牙治療[J]. 健康文摘, 2007 (7): 18.
3. 郝玉娥. 綜合護理幹預在慢性牙周病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電子版), 2016 (72): 330-331.
(部分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