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沒有經歷戰爭的人永遠感覺不到那份痛楚,建國之前,中國經歷一百多年的救國之路,飽經戰亂的國人,始終沒有放棄追求富國強軍的夢想。雖然現在是21世紀,但「霸權主義」和叢林法則重來沒有離我們遠去,曾經中東最富裕的國家敘利亞,從2013年到現在經歷的一切,似曾相識燕歸來,今天就講述敘利亞難民一個真實的故事。
1、戰爭就在腳下
敘利亞難民拉希德2013年之前,生活美滿,但2013年西方支持的叛軍開始肆無忌憚地發起內戰,西方國家的F16戰機不斷向自己的家園發射武器,眼睜睜的看著家園被毀,最終拉希德帶著家人離開了自己的家園,這一別就是6年時間,直到新華社記者採訪拉希德時,這位敘利亞難民才回到了自己的故居。
拉希德深情的對我國記者說:「感謝中國這幾年無私幫助,我又回來了!自己的村莊、自己的房子,沒有租金壓力,也沒有房東的抱怨,」哈立德坐在鬱鬱蔥蔥的石榴樹下說道,帶著期待,」。這份沉重的心情,不經受戰亂是永遠感覺不到的,西方的「霸權主義」毀滅了這一切,但他們不用負責,甚至可能會製造下次戰爭。叢林法則給世界深深的上了一課,沒有強大的國防何來有家可言。好在接下來,敘利亞難民將迎來新生,而這一切又和中國有關。
2、期待「基建狂魔」快來
本周,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給出敘利亞吃下了定心丸:「支持聯合國在敘利亞難民上所做的一切,中方將會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從2013年至今,據聯合國難民署公布的數據,中國援助的敘利亞難民物質位居全球第一(這是不是直接打了西方白頭套的臉),這些物質包括戰爭時期最缺乏的醫療和糧食。
也是在這一周,敘利亞負責重建的副總理親切的訪問中國,來到北京最大的感受是,中國人很熱情愛和平,當然這次這位副總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感恩北京無私的幫助,盛情邀請中國參加敘利亞的重建。」確實,敘利亞要重生,就需要國際社會伸出援助之手。現在敘利亞難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希望中國的重建企業能早日到達敘利亞,對於飽經戰亂的敘利亞難民而言,最奢望的事情就是早日恢復水電和通訊,早日重建家園,而這必須要藉助「基建狂魔」的實力。
3、拒絕西方施捨
眼見敘利亞恢復了往日的和平,西方開始投懷送抱,甚至表示願意參與敘利亞重建,但國恨家仇已經給敘利亞難民深深的上了一課,顯然,敘利亞難民永遠也不會答應西方,更不會接受西方的施捨。敘利亞如此中東的巴勒斯坦也是如此,即使西方捐助500億美元,照樣打動不了中東民眾,這是一份骨氣,也是戰爭帶來的愛國熱情。
4、開放包容
敘利亞石油資源豐富,戰後重建市場總額達到1000多億美元,這確實一份大蛋糕,尤其敘利亞石油資源儲量達到千億美元,對於中國而言能緩解能源短缺的難題。中國也多次表示將會力所能及的幫助敘利亞重建(戰後重建充滿風險,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下結論),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態度始終是秉持著和平開放態度,始終以和平尊重敘利亞民眾為出發點。正因為如此,在聯大會議上,中國始終堅持原則,數次挫敗西方國家轟炸敘利亞的企圖。聯合國也數次點讚中國為敘利亞做出的貢獻。
確實,敘利亞和平來之不易,相信隨著該國局勢不斷緩和,中國的「基建狂魔」也會在第一時間感到敘利亞,為他們重建家園做出貢獻。戰爭受傷的永遠是弱勢的百姓,中國給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已經受到各國好評。對於敘利亞難民拒絕西方施捨,卻甘願等待中國「基建狂魔」到來,大家有什麼看法呢?(作者海波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