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可以通過健走鍛鍊嗎?具體應該走多少步,要注意些什麼

2021-01-10 雪晴生活營養

曬步數已經成了時下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日常,走的步數最多、每天佔據朋友圈的封面是很多人值得驕傲的事情,甚至有些老年人也樂此不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身體的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而對於老年人來說,走路可能是最平常,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種鍛鍊方式,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工具,也不需要藉助他人的幫助,唯一需要的裝備就是一雙合腳、並且舒適的運動鞋就可以了。

人們保健意識的逐漸增強,大多數的老年人也都知道,加強運動和鍛鍊對於身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在主動運動方面,年輕人甚至不如老年人更重視。在公園裡,我們經常看到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在打桌球、在散步、在打太極拳、在練舞,而年輕人在運動的幾乎沒有。

因此,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天的步數達到了2萬,甚至3萬,我們一方面在感嘆老年人老當益壯、我們自嘆弗如的同時,也不由得有一些擔心,老年人每天走這麼多的步數是不是合適?會不會運動過度?尤其是對於那些70歲以上的老年人,究竟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才是有益的?

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運動6000步最為合適

雖說多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掌握一個合適的量,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鈣質會逐漸的流失,老年人的骨骼也會變得比較硬,也相對來說更脆弱,因此老年人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權威專家曾經表示,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6000步是最合適的。如果走的步數過多,可能會存在關節疼痛、肌肉勞損等情況的發生,如果這樣的話,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當然6000步這個數字是針對普通的老年人來說的,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是不同的,所以能承受的極限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年輕時從事過特殊職業(比如運動員、軍人、健身教練等等)的老年人的話,走6000步可謂是小菜一碟,僅僅相當於進行了一點熱身運動,這樣的老年人可以適當地多走一些。

運動要因人而異,切勿盲目逞強

有些老年人特別喜歡跟身邊的朋友去比較,如果今天走的步數不如對方多,那麼明天一定要超過對方,其實這種心態是不太合適的。

老年人運動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而不是為了佔據別人朋友圈的封面,所以我們也勸誡那些喜歡攀比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運動,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進行,不要盲目地攀比,從而出現過度運動的情況發生。

老年人走路應儘量保持勻速狀態

老年人在運動中不要走的過快,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運動的時候儘可能保持比較勻速的狀態,避免因為突然加速造成心跳過快、呼吸急促、心律不齊等情況的發生。特別是對於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的老年人來說,如果運動的速度過快、強度過大的話,可能會引起突發性疾病的發生,造成嚴重的後果。

除了走路,老年人還進行一些其他的比較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拳、老年操、登山、打桌球等等,儘量避免強度較大的運動,如:快跑、打籃球等等。而且在運動中如果出現呼吸困難等身體不適的狀況時,應儘量停止運動,跑到路邊進行調整,待身體恢復之後,再緩慢地走回家。

運動中切忌大口喝水

在運動的過程中,由於出汗,會導致體內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難免會有口乾、口渴的情況,特別是夏天的話,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的話,可能會有中暑、休克等情況的發生。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大口飲水的話,同樣會導致身體不適,會導致腸道痙攣,甚至有腹痛。

所以在運動中口渴的話,要少量多次地喝水。這樣才能保證後續路程健康地進行運動。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因為運動中太熱,而選擇喝涼水或者冰水。因為老年人的腸胃比較敏感,功能也比較弱,喝冰水的話會對他們的腸胃造成強烈的刺激,所以應選擇溫水。

運動中要心無旁騖

老年人在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專心。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如果老年人在走路的時候,還想一些亂七八糟的雜事,或者心不在焉、東張西望的話,極可能會因為不專心而造成摔跤等情況的發生。

此外,在運動中要保持快樂的心情,如果剛剛和家裡人吵完架,這種時候是不適合去運動的,因為這個時候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受到情緒的影響,會出現血壓過高、心跳過快的情況,如果沒有調整到最佳的狀態就去運動,特別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所以運動前情緒不要有大的波動。

注意運動時間

那麼老年人在什麼時候運動比較合適呢?早上,中午,還是晚上?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對於老年人來說,早晨出來運動是最為合適的。因為早人的身體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各組織器官都處於代謝比較好的狀態,這時候去運動,特別有助於提升機體免疫力,此外,早晨的空氣品質也比較好,老年人去到公園去走一圈,就好像是到天然氧吧去做了個按摩,對身體健康好處多多。

但是老年人早上運動的時候切記不要空腹運動,否則可能會因為低血糖而出現頭暈、噁心的情況。當然,吃得過飽再去運動,又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最好的情況是吃個三分飽再去運動,運動結束之後回到家再吃正式的餐飯。

另外,老年人運動的時間也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而進行調整。春夏季節,可以在6點-7點去運動,而到了冬季,老年人應該在九點以後太陽升起來之後再去運動,因為冬季早晨的話,室內外溫差較大,如果出去多早,會有凍傷和感冒的風險。9點之後,太陽升起,溫度也已經有了一點的上升,老年人再出去運動不會造成凍傷或者感冒。

運動後的保健

運動後的保健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老年人結束運動之後,回到家中,要進行腿部按摩,緩解肌肉運動時的緊繃狀態,以免出現腿部痙攣、抽筋等情況的發生。此外,及時補充水分及能量,喝杯茶水,吃個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特別是在夏天,有些老人運動後,身上大汗淋漓,回到家中馬上就去洗澡,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運動後,老年人不要立即洗澡,因為這時候心跳及呼吸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血管還處於擴張的狀態,血液流速也比較快,這時候洗澡的話,會刺激血管進一步的擴張,這就會引起心臟或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從而造成眩暈、噁心的情況。

相關焦點

  • 60到70歲的老人,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可能這個範圍比較好,了解下
    導語:其實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年齡階段,如果每天都能夠適當的進行走路運動時,都是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的,還可以促進我們體內的血液循環以及新陳代謝的速度,同時還能夠促進我們體內的激素分泌,從而緩解人的衰老速度。60到70歲的老人,每天走多少步合適?
  • 穿「船形鞋」健走,綠城中老年人喜獲「鍛鍊新寵」!
    最近,綠城的中老年人中又流行了一種新的健身方式,每天早晚穿一種船形鞋,用昂首闊步的姿勢健走鍛鍊,據說運動效果是穿普通鞋的3倍。什麼是健走?「健走」比跑步安全,比散步有效,它是在穿上專業的健走鞋後,掌握平衡技巧並配合四肢、腰部的擺動,快步運動的方法。走路時抬頭挺胸、擺臂快走,能迅速帶動全身三大骨骼肌肉群,效果出奇,被大家稱為「健走」。
  • 不同體質不同走法,你走對了嗎?
    有數據顯示,約80%的60歲以上人群,膝關節軟骨磨損得只剩一半。 平時鍛鍊比較少的中老人,突然開始堅持每天走一萬步,很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 反之,年輕人的關節相對較好,走路時只要注意科學的方式,想達到鍛鍊的效果並不難。
  • 比健走更靠譜的運動方式,瑜伽舒展韌帶,鍛鍊全身肌肉!
    導言:相對於健走而言,瑜伽更合適各個年齡階段的練習者,繁重的體式動作全方位鍛鍊身體,無論是基礎性的動作,還是高難度的訓練,瑜伽通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方式一步步的淬鍊己身。健走是一項被人廣泛接受的優秀運動,但是你知道嗎?
  • 60歲後堅持走路好處多,每天走多少步合適?醫生:答案不是1萬步
    不僅是年輕人,很多老年人也開始攀比走路步數,今天走了1公裡,明天走了2公裡,值得在老朋友面前炫耀一番,顯示自己身體好。往往最終沒有走出健康好身體,卻走出來雙膝關節炎,被子女一通責備。由此可見,走路並不是越多越好,不是每天非得走1萬步,尤其是60歲以後的老年人,更要注意適可而止。
  • 健步走 科學的方法您掌握了嗎?
    這時候,掌握科學的方法,就可以讓健身鍛鍊事半功倍。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而健步走越來越成為大家樂於選擇的健身方式。有規律地進行健步走,既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還幫助控制體重,並促進心理健康。
  • 走路好處多,但60歲後的人,每天走路不宜超過此數,還需注意3點
    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適當的走路還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但是隨著各種電子計步器的發明,很多老年人每日的步數甚至都高達上萬步,他們認為走路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肯定是走得越多,身體越健康。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60歲以後人體的機能退化,走路過多,反而會傷害身體。每天走路多少步對身體才是最有好處的?
  • 倒著走也能養生 倒著走要注意什麼
    有很多人們並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況的。有很多的方式也是會有一些五花八門的養生的效果呢,那麼道德走也能夠養生,這樣的現象是不是正確的呢?倒著走一定要注意些什麼才是最好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
  • 鍛鍊身體選散步有好處嗎?那些日走2萬步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適合各種年紀、各種工作群體人群,不論你的年紀多少,還是工作種類是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的最多的運動也是走路,而且想要知道每天走路步數也是很方便,只需要帶上手機打開一個APP即可記錄從而計算出今天所走的步數。那鍛鍊身體選散步有好處嗎?
  • 還在曬步數?健步走這樣才科學!
    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可以選擇相對空曠的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避免聚集。健步走穿著有講究健步走時要選擇合適的衣物,衣服最好透氣。健走時應選擇適宜的運動鞋,鞋底要有一定的穩固性,不宜太柔軟;要有一定的「流暢性」,可以有效緩解踝關節和足底筋膜的疼痛;要有良好的緩衝性,因為一雙緩衝性好的鞋子,可以解決走路導致的腰疼問題;另外,健步走與登山等戶外運動不同,鞋子還是以輕便的最好。掌握健步走的動作要領健步走姿勢的基本要領有16個字:「身體直立、曲臂擺動、中軸扭轉、合理步幅」。
  • 這樣走路鍛鍊等於白走!
    矯正方法:對於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間歇性跛行,可通過力學手法來慢慢矯正,而椎間管狹窄患者一般要做外科手術,再配合物理治療。走前不熱身:容易受傷很多人覺得健走運動量不大,因此忽視了走前的熱身。然而不熱身,不僅會因為暫時缺乏關節液而易磨損關節,而且身體關節沒打開,活動受限,鍛鍊效果也不好。步子太大:拉伸韌帶很多人覺得健步走就是要走得快,要大步前行。
  • 54歲時開始每天走1萬步,堅持了18年,最後身體得到了什麼?
    於是,他開始行動了,每天走路一萬步,並且堅持了18年。54歲開始每天走一萬步,最後他得到了什麼?01甘油三酯水平逐漸降到正常範圍了每天堅持走路,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促進脂類物質的代謝,他的肝友三脂水平逐漸向正常值靠近。
  • 糖尿病患者鍛鍊要注意時間與強度
    一般說來,快走、散步是最常見的比較適合廣大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形式,這種形式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容易養成鍛鍊的習慣,尤其對年長的糖尿病患者更為適合。研究證實,每次散步30分鐘,每日兩次,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良方。
  • 70歲老人,吃橘子吃進了急診室,是怎麼回事?腎病患者尤其多注意
    前段時間,有位70歲大爺因吃了橘子導致高鉀血症,好在送救及時,沒有威脅到生命安全。為什麼吃橘子能吃出這個結果?還能不能吃了?此文就向大家具體說明一下,尤其是高血壓人群要多注意。70歲老人,吃橘子進了急診室,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大爺看到家人買了一些橘子回來,覺得好吃,一下吃了半斤。沒想到睡到半夜突然呼吸急促、胸悶,家人趕忙帶他去醫院,經過檢查後與及時治療,好在轉危為安。大爺與家人都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不能吃橘子嗎?
  • 70歲老人血壓多少為正常?血壓穩定後能停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70歲老人,血壓多少為正常?對於70歲的老人來說,血壓多少才是正常的,其實70歲的老人,他們的血壓判定標準是與其他年齡段的普通人是一樣的。也就是高壓140mmHg,低壓90mmHg,如果發現高壓或者低壓其中的一個高於這個標準,或者高壓和低壓都高於這個標準,那麼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了。
  • 60歲後,每天走多少步能疏通血管?避免堵塞、血液不再黏稠?
    60歲後,就已經是老年人了,此時不論身體機能,還是精神狀態,都與年輕的時候,不能比,伴隨著很多亞健康問題的出現,將會進一步的影響到健康,其中關於血管硬化、堵塞、血液黏稠問題,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很多人會依賴於飲食緩解,不妨以運動為主、食療為輔。
  • 93歲老人:「別活的太久」,道出了多少心酸無奈
    長壽的奶奶我們村子,有兩個老人最長壽,其中一個就是我的奶奶,93歲了,村裡第二長壽的人,另外一個95歲了,但是身體不好,已經癱瘓了。在村子裡,還沒有出現過百歲老人,大家都期待著這兩位老人看能不能長命百歲,但是最終我奶奶在6月份的時候走了。
  • 想要保持健康每天走多少路?長期過量走路,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走路是每天都需要幹的事情,不管做什麼事都離不開走路。而且走路也是一種運動方式,很多腿腳不靈活的老年人都會選擇走路的方式鍛鍊身體。走路的多少頁是現在熱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走的越多越好,有些人認為每天走5000步左右就差不多。過量的走路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有多少農村老人能活到八十歲?原因是什麼?
    有多少農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多歲?原因是什麼?活到八十多歲的人,現在太多了,不單是農村,城市人也一樣。主要的原因是,現在環境、生活條件相對都好了,醫療條件好,飲食生活質量好,人均壽命普遍大提高。不論農村或城市,能活到八十多歲或更長壽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如家族遺傳基因、個人體質、生活飲食居住工作作息規律、地域環境、心態、男女等原因。其中,家族遺傳基因、地域、體質,心態比較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態。生命在於運動,題目說農村八十多歲多的一個原因和勞動鍛鍊也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