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日劇《
東京愛情故事》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亞洲,成為一代人的「愛情聖經」,其中鈴木保奈美飾演的「莉香」一角,更是被幾代男性視為唯一女神。
翻拍難,翻拍經典作品更難,翻拍被奉上神壇的經典作品更是難上加難。2020年,新版《東京愛情故事》製作的消息一出,就被老版粉絲的「槍林彈雨」罵成了篩子。b站上一搜,做新老兩版對比的視頻數不勝數,大多數態度都是力挺老版,嫌棄新版,你不得不佩服這部經典神作經久不衰的魅力。
《東京愛情故事2020》海報
作為一個多年前陪我媽刷完舊版的人(因為這部劇,當時我被我媽搶佔了很多動畫片時間),看了新版之後,不吹不黑,也還不錯,倒是沒有大家說得那麼糟糕。但同時呢,看了新版,也能理解很多老版粉絲對其的不滿,一言以蔽之,大家覺得新版不如老版的點,是不「給勁兒」。
舊版《東愛》有股蓬勃向上的勁頭,即使最後主人公的愛情故事走向悲傷的結局,但那股瀟灑大氣的味道也一直在。平凡人所嚮往的浪漫,在這部劇裡像吳宇森電影裡的鴿子、《賭神》系列電影裡的鈔票一樣,是不要錢的大撒特撒。而到了新版裡,那股蓬勃而浪漫的勁頭似乎不在了。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對比一下。
1991版《東京愛情故事》劇照,鈴木保奈美飾演赤名莉香
服裝上,91版《東愛》堪稱上世紀90年代時尚指南,墊肩大西裝,剪裁得當的風衣,白色羊毛大衣,毛衣開衫搭海魂衫,鈴木保奈美的每一身穿搭都讓女觀眾為之瘋狂。而其他三個主角也都是墊肩服裝為主,頭髮吹得高而蓬鬆,90年代的時尚就是如此誇張的瀟灑自如。而新版則在引領時尚上沒有明顯的野心,像女二裡美的造型幾乎是放棄了時尚度,樸素規矩甚至超過舊版。兩個男性角色即使是浪蕩子三上,也在服裝上以暗色調為主,簡單隨性低調,幾無浮誇之處,可以說是全員muji化了。
但有意思的是,稍加留意可以發現,舊版中莉香的穿搭雖時尚,但色彩以黑白灰大地色為主,加以亮色點綴,總體服化與其他三主角很是和諧,中產職場女性風格為主,少有跳脫之處。而新版中的莉香,則是服裝款式多簡潔,但常使用大面積高純度的紅、黃、藍等色彩,職場之餘,多了強烈的都會感和藝術感,讓她在四個主角中總會跳脫出來。
《東京愛情故事2020》劇照,石橋靜河飾演赤名莉香
兩版莉香的對比,是劇粉質疑的焦點。很多人覺得石橋靜河從各個方面都被鈴木保奈美「碾壓」,實在不能勝任莉香這個女神角色。有一說一,把石橋靜河拿來和鈴木保奈美比,有點沒必要了,畢竟鈴木女神在大神輩出的90年代日本演藝圈,也是最熠熠生輝的存在之一。但也不能因此全盤否定石橋靜河的演繹。觀眾對於女主角的要求其實就像對藝人的要求,而在不同時代,藝人有著不同的特質:八九十年代日本藝人包裝重視內外在星味十足的完美形象,而如今時代,日本藝人千姿百態,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平民化,真實感和親近感是這個時代的藝人吸粉的重要特質。因此,石橋演繹的莉香,必然不會如鈴木那般「完美」。
其實在柴門文的原著漫畫中,莉香短髮,奔放,任性,自我,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柴門文說她是「赤足行走在草原上的女子」,用一個豆瓣網友評論的話來說更直觀:「現代社會的卡門」。這樣性格的女性作為90年代電視劇的女一號,還是前衛了一些,於是在91版編劇坂元裕二筆下,充滿野性和攻擊性的莉香,變成了純情活潑、樂觀大方的完美女神。(插一句,寫《東愛》時坂元裕二才23歲......天生要吃編劇這碗飯的選手了。)
所以,91版《東愛》的莉香,有自由的外表,但內心依然符合東亞男性的想像:嬌憨,忠貞,奉獻。而這些特質在新版中,都減弱了。她工作能力強,自我意識強,想一出是一出,直來直往,暴脾氣,像匹野馬般驕傲難馴服,更像是柴門文筆下的莉香了。她是鮮活真實,為自己而活的當代都市女子,而不再是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了,但也因此,她和女性觀眾的距離要近一些。「女神」的前者還要有個出國經歷來背書解釋她為何不如其他日本女生溫柔馴服,「女神經」的後者如今則是日本土生土長了,其實仔細想想也是社會的進步,更加多元寬容的日本社會,才能孕育出如今的莉香。
《東京愛情故事2020》劇照
新舊兩版完治的差別,則是昭和男子平成男子的審美差別。織田裕二版完治,滿是昭和時代的男子漢氣概,樸實誠懇有擔當,看不出原著中的莉香後輩感,天生容易讓女性產生依戀和信賴感。而伊藤健太郎則是十足的平成時代小弟弟。單純傲嬌,口嫌體直,偶爾用彆扭表達求關注,跳腳發簡訊「不要無視我!」也是呆萌可愛,容易招年長女性喜愛,讓人想逗弄欺負。這就是不同時代受歡迎的不同男性魅力,某種程度上,也能看出女性心理和經濟地位的變遷,要說優劣嘛,其實談不上。
1991版《東京愛情故事》劇照
兩版其實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於對年輕一代戀愛狀況和戀愛觀的展示上。新版對比舊版最有趣的一點,其實是「手機戀愛」的時代特徵。盯著手機等待喜歡的人回復簡訊,費盡心機思考簡訊怎麼發送,已讀不回,通過社交媒體發現戀人出軌的蛛絲馬跡,手機,就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愛情修羅場啊。「想念了就去他(她)的身邊」變成了「想念了就打開Line」,時代變化,你很難講戀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更近了還是更遠了。而新版中,莉香對於愛情的自我奉獻感也有所減弱,完治身上的大男子主義削弱。總體氛圍上,舊版閃閃發亮的戲劇性浪漫感,在新版中,被時髦輕盈的都市感所取代。這一點,聽兩版的原聲配樂會有很直觀的感受。
《東京愛情故事2020》劇照
但是不變的一點是:莉香所代表的某種愛情和女孩類型。莉香天然能讓人有耀眼的新鮮感,這一點在兩版中都是一樣的。完治說:「莉香就像東京,既隨性又刺激,陰晴不定,就像東京。」和她在一起,永遠不會無趣,永遠有新的刺激,但同時,她的自我和隨性,永遠需要別人的配合妥協。在她的身上無法讓人看到「安定感」。因此,完治會被莉香吸引,卻不能承受與她在一起日日如過山車般的體驗,他對她的感覺,就像從小地方初到東京,驚嘆於其綺麗,卻也因此對照出自身的渺小而充滿不安全感。等有一天對於這份綺麗習以為常後,這份不安全感卻日漸放大,他就自然地會想逃離找一個舒適安定的所在了。不想被佔有、不需要安心感的莉香,遇上佔有欲強、需要安心感的完治, 不論是三十年前還是三十年後,都像是無解的悲劇。
新版中,當完治誇讚莉香「有自己主張,能痛快表達,不在乎他人眼光」時,莉香並不覺得高興,她說:「所有人都這樣說,他們一邊這樣說一邊遠離我。」人們欣賞那些人群中耀眼的獨特存在,欣賞的同時卻自覺遠離,或是不想成為光旁邊的陪襯,或是不想被光刺痛。做那束光,是孤獨的,對抗孤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往無前,絕不回頭,絕不停留,一個人去看更好的風景啊!但當莉香對完治說出:「最幸福的事情永遠在未來,剛剛我差點要放棄理想,想要停留在此刻了。」完治並不懂這份告白的重量。
1991版《東京愛情故事》海報
1990年代,《東京愛情故事》呈現出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最高光的浪漫愛情,愛也要瀟灑,不愛也要瀟灑。從主題曲小田和正的《突如其來的愛情》開始,到劇中每一個人物,每一件服裝,每一個場景,你看到的都是日本當時令人驚嘆的經濟文化實力光環。
而新版中,你更能明顯感覺到每一個人在感情中的搖擺掙扎不確信,包括莉香。年輕人的浪漫更日常細碎更私人了,世界在變小,我們的愛情在變小。
在我看來,新舊版實在無需分出個高下,他們都忠實地還原一個時代的愛情形態。但新版最無可辯駁地優於舊版的地方是:如果最後莉香與完治沒有終成眷屬,依然獨身,在這個時代,也實在算不上令人遺憾的結局了。幾乎可以想像,這個都會酷女孩會忘記那些失去,披掛起一身紅衣,目光堅定地於人群中穿過,走向她的廣闊天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