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光緒皇帝的死因!

2020-12-05 歷史探尋者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載湉被立為帝,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實際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甲午中日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以清朝戰敗告終。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反對。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勢力,反被袁世凱出賣,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

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啟功先生,是正宗的末代皇孫,對皇宮之事,從小耳聞目染,聽說不少,後又經他精心研究,去偽存真,得出許多有助文史研究的結論。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他是怎樣說的吧。  我的九代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我曾祖叫溥良,曾任江蘇學政(相當於江蘇教育廳廳長)。他是一位善於選拔、培育人才的人。凡當時江蘇有名的文人學者,大多出其門下。如張謇(季直),他家與翁同和家為世家友好,翁同和曾特別寫信囑咐我曾祖父務必安排好張謇。翁同和曾任同治、光緒的老師,並幾乎任遍六部尚書,還任過中堂,也算是一代名臣,親自過問了張謇的前程。這封信現在還在我手中,信上說「吾從事春官,目迷五色,賢郎其一也。我有要好通家,江南張謇,孝友通達。……」翁同和做過禮部尚書,按《周禮·春官》記載,春官為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後來就成為禮部的代名詞。  所謂「目迷五色,賢郎其一」,是對上次科考,沒能看準,因而遺漏了令郎(即我祖父)而表示歉意。我曾祖也是翁同和的門生,這封信寫得又這樣富於暗示性,豈敢不聽?於是就安排張謇做崇明書院的山長。過了兩年,到下一次省試時,他和我祖父兩人果然高中,張謇拔得狀元,我祖父考中進士,入翰林。  顯然,張謇和我祖父的中第與翁同和的特意安排有關,說白了就是當今所說的「貓膩」,但這在當時也是公開的秘密。狀元是要由皇帝欽點的,一般情況下都由閱卷大臣排定。他們認為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畫一個圈,誰的圈多,誰就排在前面。前十本要呈交皇帝親自審查,閱卷大臣把他們認為第一的放在最上面,皇帝拿起的第一本就是狀元了。下邊的就是榜眼、探花,以此類推。  張謇也確非等閒之輩。他入仕後,覺得在官場上混沒前途,就主動棄官經商,去搞實業,成為洋務派中的重要一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下海」了。他反過來對翁同和也有很大的影響,翁同和的那些較新的思想、知識,多是從張謇那兒來的。而翁同和為此在守舊派眼中逐漸被視為異己,不斷受到排斥。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件事:他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先後「駕崩」。作為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員,在西太后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其他在京的、夠級別的大臣也不例外。大臣們都惶惶不可終日,就等著屋裡一哭,外邊好舉哀發喪。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從病危到彌留的時間拉得比較長。候的時間一長,大臣們都有些體力不支,便紛紛坐在臺階上,哪兒哪兒都是,情景非常狼狽。  就在宣布西太后臨死前,我曾祖父看見一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出於職責,就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塌喇」在滿語中是酸奶的意思。當時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之前也從沒聽說過他有什麼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終在慈禧這邊忙活。但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布光緒皇帝駕崩了。接著這邊屋裡才哭了起來,表明太后已死,整個樂壽堂跟著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參與主持下舉行哀禮。  其實,誰也說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麼時候怎麼死的,也許她真的挺到光緒死後,也許早就死了,只是密不發喪,只有等到宣布光緒死後才發喪。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醫院的任何檔案也不會有真實的記載。但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親賜他一碗「塌喇」,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這顯然是一碗毒藥。而那位太醫院正堂姓張,後來我們家人有病還常請他來看,我們管他叫張大人。  以上是啟功先生的講述,語言樸實,有根有據,宛如親歷。至於光緒帝是不是喝了慈禧臨終前賜給的酸奶致死,只能讓讀者自己去判斷了。

相關焦點

  • 光緒死因揭秘全過程
    (馮伯祥:《清宮檔案揭秘光緒之死》)1980年清理並重新封閉崇陵之時,曾簡單檢測過光緒的遺骨,也沒有發現外傷或中毒的痕跡。著名清史學家戴逸先生認為:「對這些脈案、藥方,也要謹慎從事,考察它是什麼環境條件下形成的。」
  • 揭秘:光緒皇帝真的是被慈禧賞賜的酸奶而毒死的嗎?
    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他們運用先進的儀器和技術設備檢驗,歷時5年時間對當時保留下來的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頭髮遺骨衣服以及墓葬環境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2008年的11月2日這個課題組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第一個結論通過檢驗發現光緒皇帝頭髮裡面砷含量非常高,高出現代正常人1萬倍,高出隆裕皇后260多倍。
  • 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
    原標題: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一百多年前37歲的光緒皇帝去世了對他的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他死於政治改革的失敗,有人說他是被西方太后殺死的光緒的死因是什麼?他正在追趕西方皇帝(慈禧)和光緒皇帝,作為負責禮儀和祭祀的最高官員,太后應該日夜守候在幸福長壽大廳外面,直到她去世,北京的其他部長也不例外,大臣們都焦慮不安,等待著房間流淚太后得了痢疾!
  • 光緒皇帝是被誰下的毒手?
    國家清史委員會領頭的「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得出的權威結論——光緒帝死於人為毒殺!   就是在這樣的折磨中,光緒皇帝於1908年的11月帶著對世界的遺恨辭世了。他死去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跟著薨世了。
  • 光緒皇帝到底是被誰毒死的?有人懷疑是袁世凱幹的
    究竟是誰毒死了光緒皇帝呢?據說是慈禧令太監將他毒死的。有的學者認為,由於袁世凱的叛賣告密,使慈禧鎮壓了維新運動。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重新執政,將會問罪於他,於是就與慶親王勾結,打算廢黜光緒,立慶親王之子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殺了光緒。
  • 光緒駕崩20小時後,慈禧太后就緊跟崩逝,她真是暴病而亡嗎?
    光緒皇帝駕崩的次日,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未刻(17點),慈禧太后於中南海儀鸞殿崩逝。毫無疑問,公眾對於這位獨斷專行的太后死因始終抱有疑問的態度,甚至很多人更傾向於她的崩逝並非疾病作用,很可能系非正常死亡或者直接是被人暗害的!
  • 光緒皇帝被軟禁後悽惶無助 卻這樣說:沒有他朕活不到今日
    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果斷中止了光緒皇帝推行的「百日維新」。慈禧太后「咔咔咔咔咔咔」,將譚嗣同等六位維新派處死在菜市口刑場,然後,就面對著怎麼處理光緒皇帝的問題了。殺是不能殺,放又不能放。怎麼辦?思想前後,慈禧太后把目光轉移到瀛臺,決定將光緒皇帝軟禁在這個四面臨水、形如監獄的小島。
  • 慈禧太后分明是女的,為何光緒卻喊她「親爸爸」?李蓮英道出原因
    雖然清朝距離現代並不遙遠,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謎團沒有解開,比如光緒皇帝的死因以及他和慈禧太后之間的關係等等。而且,慈禧太后掌控清朝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光緒皇帝在位期間,他們之間又是如何相處的呢?光緒皇帝的一生都比較悲劇,當皇帝並不是他的本意,他被慈禧太后扶上皇位時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稚童,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
  • 揭秘光緒死亡檔案:長期遺精 死前一年脾氣暴躁
    光緒皇帝最後一年,即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起居注》,向我們透露了這樣三點信息:一,住在中南海瀛臺涵元殿的光緒,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儀鑾殿(今懷仁堂),向慈禧太后下跪請安,沒有一天間斷。直到十月十九日這天,還有光緒向慈禧請安的記錄,說明十九日之前,光緒的身體還是不錯的。二,在二十日的《起居注》上,出現了「上不豫」的字樣。這一天沒有了光緒向慈禧請安的記載。
  • 光緒臨終前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儀,沉默半晌說了一句話,字字悲涼
    ,年僅四歲的光緒被立為皇帝,而慈禧再次開始了「垂簾聽政」,把持著前朝幾乎所有的權柄。 一開始的時候光緒皇帝還什麼都不懂,覺得自己這位名義上的母親對自己還不錯,但是隨著年歲漸長,對待處理前朝事務有了自己的見解,可是一切卻還要聽從慈禧的,這讓光緒皇帝心裡十分不是滋味。
  • 光緒死之前得知,下一任皇帝是侄子溥儀,沉默了半天說了8個字
    11位皇帝,與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不是皇帝的兒子,父親是醇親王奕譞,那他又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呢?晚清的實際掌權者是慈禧,而他的母親正是慈禧的親妹妹,鹹豐的兒子也就是慈禧的兒子同治帝英年早逝後,由於沒有留下子嗣,所以三歲的光緒被立為皇帝,實際權力掌控在慈禧手中。
  • 光緒臨終前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儀,沉默半晌說出13字,字字悲涼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皇帝乃是妥妥的真龍天子,他們手握大權,號令天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他們金口一開,就沒有人敢出言反對。然而,光緒皇帝卻生不逢時,儘管他有匡扶國家之心,但慈禧太后卻是一座繞不過的大山,只要她不點頭,任何決策都無法生效。
  • 光緒皇帝逃難帶個盒子,裡面裝的,曾讓明太祖心驚
    清朝光緒皇帝,也嗜吃燒餅。 《類鈔》裡講: 德宗喜食燒餅,太監為購之以進,一枚須銀一兩。 (老照片)
  • 這個皇帝死因奇葩,竟被自己活活「臭」死了,史官都不知如何記載
    按理說,皇帝不愁吃喝,生活中一切用度都是最好的,基本不會有飢餓風寒之愁,患病的可能性著實不大。 如果,劉弗陵從小體弱多病,像光緒等一些病秧子皇帝一樣靠藥湯子支撐身體倒還罷了,偏偏史料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過劉弗陵身體倍棒。就連漢武帝本人,也多次讚譽自己的小兒子,「常謂類己」,說這小子和自己年輕時一樣虎背熊腰的。有一些野史稱,劉弗陵之死可能與他喪失了生育能力有關。
  • 啟功披露光緒之死真相
    我曾祖父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件事:他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先後「駕崩」。作為主管禮儀、祀之事的最高官員,在西太后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其他在職京的、夠級別的大臣也不例外。
  • 泰國儒艮寶寶離世原因是什麼死因揭秘
    泰國儒艮寶寶離世原因是什麼死因揭秘時間:2019-08-18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泰國儒艮寶寶離世怎麼回事?泰國儒艮寶寶離世原因是什麼死因揭秘 泰國儒艮寶寶離世。泰國官員於上周六宣布,一隻在泰國走紅的儒艮因胃裡塞滿了塑料垃圾而死亡。
  • 洛陽關林:慈禧、光緒、王鐸、乾隆書法熠熠生輝
    這裡不僅有王鐸的筆墨,還有皇后和皇帝的筆墨,上面這張圖片的字「威揚六合」四個字是慈禧皇后親筆題寫的,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帶著光緒皇帝跑到了西安,派了當時78歲的李鴻章去談判
  • 光緒為何一輩子不能生育?跟慈禧的可恥行為有關,被世人唾棄
    ,由於同治皇帝的妃子並沒有為他生下兒子,所以皇位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  光緒皇帝在位期間,大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雖然想要有一番作為,但他幾乎沒有實權,憑藉他的實力是沒有辦法和慈禧抗衡的。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件事讓光緒感覺十分恥辱。  為了改變清朝的落後狀態,光緒皇帝打算通過變法來拯救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光緒皇帝推行了戊戌變法,但是變法的內容影響到了大臣的利益,遭到了大臣們的一致反對。
  • 慈禧的臨終前一天早晨還在處理光緒的後事,下午嘴裡含上了夜明珠
    特別是慈禧太后,她的一生之中出生於道光皇帝年間,鹹豐皇帝的後期開始幹預政治,同治皇帝的時候完全就是垂簾聽政,而光緒皇帝的時候更是直接把持朝政,光緒皇帝都要事先詢問於她,她的意思就是清朝最好的國策,在不滿意光緒皇帝的維新變法之後,她照樣可以擁立自己妹妹兒子溥儀做皇帝。這就是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