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冬,伴著風的午後,無錫太湖邊,這是我愛的江南。
一直喜歡山清水秀的地方,喜歡原生態的風景,去就近的太湖當是最佳的選擇了。儘管已經去了好幾次,總覺得百看不厭,每次都如初見,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每次都有流連忘返的感覺。
這個冬的午後,漫步於無錫黿頭渚景區,這一片世界是我的,都是我的。
生於江南,枕著太湖水,哼著太湖的歌謠長大。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看不膩的太湖風情,視覺美的吸引,舟群,蘆葦叢,夕陽,帆影點點......
無錫黿頭渚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始建於1918年的黿頭渚公園,曾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在這裡可以遊覽龐大的園林群,坐船感受太湖的煙波浩渺,登太湖仙島一探秘境,也可以在春日來此品賞櫻花,體會郭沫若先生所贊「太湖佳絕處、畢竟黿頭渚」的意境。
上圖中大門上「太湖佳絕處」,就是郭沫若手跡。
黿頭渚被稱為是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雖不是櫻花季,但這太湖佳絕處的勝境,在冬日夕陽下,卻是別有一番風味。沒有車如流水絡繹不絕,少了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多了幾分清淨雅致,增添了一份美麗的心情。
我靜靜地行走,在江南的冬天裡,用心感受那些今天的美好。走過曲徑通幽,繞過青瓦粉牆,聽鳥兒啁啾,聞草木清香。江南的冬日很少有北方那種豪邁的漫天雪花,然而它就在雨的潮溼和氤氳裡,抒發著舊時江南女子特有的愛與哀愁。
一個人走在長春橋下的櫻花大道上,青天碧落之下,不但不感到歲時的肅殺,還飽覺著一種莫名含蓄在那裡的生氣。「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水中,最容易體會得出。
我站在長春橋上遠眺,金色晚霞灑滿葦叢,鋪滿湖面,絲絲縷縷,攜著清爽的風,在泛著粼粼波光的浪花上曼舞。
循著太陽落山的方向望去,一枚雞蛋黃,紅通通,好大一個。西邊的天空黃中帶藍,藍中帶紅,把青山的輪廓清清楚楚地勾畫出來。
你說,最美的夕陽是藏在山頭,露出半個臉,羞噠噠。
我說,最美的夕陽照在你臉上,而我恰好看到了。
懷抱金色霞光,我,坐在堤岸。
看被染成金色的微笑著的葦葉和映在湖水裡的蕩漾成花的葦影,心也漸漸鍍成金色的了。
太湖,夕照下,倦鳥已西去,殘霞也消去了。江南的冬便在這光枝丫的梧桐樹下靜寂地沉默著,就似一幅丹青水墨,意境悠長。
太湖七桅船,是吳地船文化的一個縮影,也代表了太湖漁文化,這裡是不少漁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漸漸在太陽看不見了,只剩下一道餘輝,我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呆呆地站在那兒,目不轉睛地看著太陽消失的地方。
有網友留言道:「看不夠的黿頭渚風景,只有真正無錫人才有的體會......」 字裡行間透露著無錫人對於黿頭渚風景特殊的情感,我不是無錫人,同樣生在太湖邊,喝著太湖水長大,又何嘗不是呢?
還有網友說,為什麼你鏡頭下的世界,總是那麼美,讓人看了有種迫切想去的願望。
那是因為,我心裡裝著美,每個人眼裡的世界都是心裡裝著的,我是多麼熟悉那片平靜若水的氣息呀,生在太湖邊,那是長在我心中的風景!
我是七月木木,生於江南小鎮的小女子
愛好延續夢想,旅行,讓我越走越遠。
我們都不過是這大千世界的匆匆過客
既然來了,就該留點什麼
至少能夠證明我們來過
這裡是七月木木的旅行視界,歡迎關注 Forever七月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