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石融通》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賞石公眾平臺
高端觀賞石 | 交易 | 金融 | 展覽 | 鑑賞 | 中國石譜雲
「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特展,前不久在蘇州澹臺湖景區的吳中博物館展出,這是南京博物院館藏的明清時期以吳中勝景、園林為主題的書畫專題展覽,也是吳中博物館今年6月正式開館後的第一個專題展覽(蘇州古稱吳中、吳門,現在吳中區是蘇州市的中心區)。此次展覽共分為「山水勝景」、「城市山林」、「吳中疊韻」三個單元,較為全面地呈現了吳門畫派及受其影響的其他派系名家的山水園林之作,還涵蓋了乾隆南巡蘇州時,品評蘇州風景的題額、賦詩等作品。其中,不乏有首秀的精彩藏品。「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特展有數件乾隆御題詩文題額以園林、名勝等實景作畫,是實景畫的一個重要類型,始於唐宋,盛於明清,尤其是明代以沈周為首的吳門畫派,創作出許多園林名勝實景圖。這些畫作,以手卷、冊頁形式最為多見,大多最大程度保留了當時園林名勝的原貌,可以與時人的詩文相佐證,一起作為園林名勝的信史。尤其是,不少園林名勝已經湮沒無存了,這些實景畫可以作為恢復舊觀的很好史料。如展覽中展出的沈周《東莊圖》冊頁(原有廿四景,現存二十一開,每幅對頁有書法家李應禎的篆書景名),約作於成化十年(1474年)以後,是畫家為好友狀元吳寬在蘇州城東的別業東莊所繪,設色雅麗,用筆圓勁,畫法精到,是吳門畫派的代表性作品,清代書法家、鑑賞家王文治在題跋給予了高度評價:「此石翁(指沈周,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動心駭魂之作,薈萃唐宋元人菁華,而以搏象之全力赴之。」東莊後來早已不存(今相當於蘇州大學本部的位置),但是,沈周的這幅名跡卻長留人間,令人想見東莊的舊時風採。美國已故著名中國藝術史專家高居翰,曾經和國內學者黃曉、劉珊珊合著《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其中第一章「再現一座十七世紀的中國園林」,講述的是明代常州止園。這座園林也早已不存,但在海外收藏的晚明吳門畫家張宏的《止園圖冊》冊頁(20開)之中,卻可以一窺其盛景和全貌。這套圖冊採用寫實的手法,逼真描繪了止園的全景和局部。高居翰認為,張宏的《止園圖》,努力追求一種近乎視覺實證主義的實景再現,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為真實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園林鼎盛時風貌的畫作。他甚至推斷,藉助於畫家的圖像,完全可以較為精確地重構這座園林。高居翰的這個大膽設想,前幾年得到了實現。2013年5月,北京中國園林博物館在開館之際,推出了由上海工藝美術大師闞三喜創作的止園立體雕刻模型,依據張宏的《止園圖冊》圖繪和園主吳亮《止園集》等記載,生動地再現了這座名園的歷史風貌。其實,類似沈周《東莊圖》、張宏《止園圖冊》的園林寫實畫作,傳世還有不少,尤其是在明清時期的蘇州,不乏其人其作。如此次展覽中,展示有清代畫家多幅滄浪亭實景的畫作手卷,包括王翬《滄浪亭圖》、陳敏《滄浪亭圖》、王錫辰《滄浪亭圖》等。其中,王翬《滄浪亭圖》最為精彩,作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反映了當時江蘇巡撫宋犖主持修復滄浪亭後的面貌,視角是從園外高處的全景俯瞰,寫生意味很重,設色淡雅,山丘、樹木、橋梁、建築、田野、人物等,無不安排妥帖,山巔的滄浪亭、水畔的觀魚處、連接兩岸的曲橋,浮在水面的菱荷扁舟,園林格局清晰可辨。滄浪亭始建於五代,地址一直未曾更動,是蘇州現存園林中時間最早的,明清兩代,畫家作有其不少園景畫作。印象之中比較深刻的,還有明代周臣的《滄浪亭圖卷》。記得是在2019年春,河北博物院聯合國家博物館舉辦「筆墨文心五百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展覽招貼畫背景就是周臣的《滄浪亭圖卷》,此畫作於正德八年(1513年),是一幅非常寫實的實景畫手卷,取法宋人界畫之長,融入文人雅趣之致,畫中的滄浪亭花木、假山、樓閣、人物無不細緻精妙,應該算得上是園林寫實的傑作。「筆墨文心五百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外景
滄浪亭是蘇州園林中現存時間最早的,怡園則是蘇州古典園林中最晚出的,建成於光緒三年(1877年)。此次展出的清代顧沄《怡園圖冊》(蘇州園林博物館陳列有複製品),是因園主顧文彬之請而作,畫家原來曾經參與怡園的籌劃,所以其寫景(十六景)來的更為真切。當時,海派畫家任薰也參與怡園的設計,這足以證明晚清時期蘇州園林與繪畫之不解之緣。怡園的主要景觀一直留存至今,所以畫意和實景可以對照起來看,從中也可發現其非常寫實。光緒八年(1882年)九月,著名學者俞樾為此冊頁題署「怡園圖」。俞樾與怡園主人顧文彬交好,顧文彬曾經資助過俞樾印書,後來怡園落成,顧文彬請他作文記之,俞樾作有《怡園記》,也是一篇有名的遊記,稱「茲園東南多水,西北多山,為池者有四,皆曲折可通,山多奇峰,極湖嶽之勝。方伯手治此園,園成,遂甲吳下,精思偉略,即此徵之,攀玩終日,粗述大概,探幽搜峭,是在遊者。」可見,俞樾對於怡園有著很高的評價——「甲吳下」。俞樾還為其中的一處小軒題署「舊時明月」,題名的由來,俞樾在跋中寫的很明白:「艮庵主人(顧文彬)於怡園築屋,遍植梅花,摘姜白石詞句,額曰『舊時明月』,屬餘書之。予吳下寓園,適與怡園相鄰,樂天詩云『明月好同三徑夜』,然則怡園中月色,亦可分照曲園乎?古人千萬買鄰,良有以也!」原來此句出自宋代詞人姜夔的《暗香·舊時月色》,與梅花有關:「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怡園「歲寒草廬」後面頗多石筍石
如果說,蘇州古典園林主要元素是疊石、理水、花木、建築和陳設的話,那麼,將它們串聯起來的,無疑就是文心——歷代名家的題匾賦句。如蘇州大學教授曹林娣著有《蘇州園林匾額楹聯鑑賞》一書,搜羅了歷代名家匾額楹聯甚眾,是蘇州古典園林深度遊的重要參考書,多次出版增訂版。這其中,留題匾額楹聯最多的名家,應該首推俞樾,幾乎所有重要的園林,都留下了這位大儒的墨寶。不過,《蘇州園林匾額楹聯鑑賞》雖然搜羅甚眾,也有遺珠。如怡園面壁亭前石柱,就有一副俞樾書題的抱柱對:「掃地焚香無俗韻;清風明月有禪心。」投稿轉載、商務合作、諮詢
郵箱:liurui@vstonefin.com
匯石融通
中國觀賞石金融服務平臺
匯聚藏石,融通天下
長按,識別,加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