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的正確使用和保養知識——《書影畫》系列第一集之黑膠專題

2021-01-09 文藝復興研習會

邊讀邊看邊去聆聽那些電影與書畫中的美妙音樂——大家好,我是狗則的膠片,

《書影畫裡的黑膠古典樂》系列的第一集到今天這篇完結後就真正的完整了。經過第一集的摸索慢慢整理出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架構模式,也就是正文+副刊+專題+(番外篇)這麼一個結構。

比如第一集《斯坦森的機械師和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因為篇幅的問題分為了上下兩集)+第一集副刊《說說那些黑膠裡常見的著名鋼琴三重奏組合》+本專題和《布希與塞爾金的天作之合》這一番外篇。

另外我也得慢慢習慣在頭或尾給大家添加上必要的連結以便尋找之前專題裡的其他內容。

咱們言歸正傳,那麼在第一集之後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專題內容呢?

在第一集的正片中,我們曾經說過斯坦森飾演的殺手亞瑟作風極其的嚴密謹慎、有條不紊,這也體現在導演為他安排的一系列生活中的細節鏡頭中,比如一絲不苟地先開功放(唱放)的電源、放膠前認真地擦拭碟片等等,讓史蒂夫覺得他有強迫症一般。

先開後級再開前端的好傳統

非要搞什麼都那麼嚴謹嗎?

其實呢,如果嚴格的來說,就這一套動作,裡邊就隱含了不少對唱片保養的錯誤,所以在第一集後的這個專題,我們就來講講黑膠唱片的正確使用和保養的一般常識。

1. 唱片的擺放

首先是黑膠唱片的擺放,這個電影中的擺放是沒有毛病的,必須豎直存放在通風乾燥處,而且要保持一定的密度讓它們彼此壓緊以防止變形。

必須豎直存放保持一定的緊密度

錯誤的擺放方式是下面這樣的

不要平放更不要摞在一起

多張平放摞在一起,會造成壓力不均而使黑膠唱片變形,我們在很多電影裡看到的其實都是這種現象,變形的唱片對於針壓敏感的唱機極其影響聽感,嚴重的還會損傷昂貴的唱頭。

2.全套保護

其次,每張唱片必須有內封,做到內外分離,一張正常保護的黑膠應該是這樣的。

一套比較完整的唱片保護裝

包括:a. 封套保護袋

b. 外封

除非特殊情況一般唱片都有原來配套的外封

c.內封(紙質)

高品質的唱片原廠都會自帶印刷版的內封,而且內置一體的保護內膜,但是幾經轉手也有可能丟失或者被上一任主人換成新的內封來保護。另外大部分低價盤是只有紙質內封的,一些日版的還只有一張摺疊的說明書夾著唱片,這些都需要咱們自己來添加保護。

近半的二手黑膠需要更換或者自加內封保護

d. 防靜電保護膜

無靜電內袋(膜)

如果讓我說,最起碼你在意的LP,以上這些缺一不可,而且採購來的二手唱片途徑不一,有的內封外封等明顯受潮甚至發黴,這些就更有必要給它換一身行頭。

現在通過淘寶能夠很方便採購到這些周邊產品,數量需求大的話還可以定製,會更合身而且便宜。

3. 要做到內外分離取片

有些人為了抽取方便會把內外封的開口統一向外,網上也有這樣的推薦,這樣的話就像《機械師》裡邊斯坦森的做法,手拿外封略微傾斜往外一倒,唱片就會滑落到右手。我要告訴你,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小聰明,反正我就玩過沒接好掉到地上的結果。

典型的美式快餐手法

一位愛膠人士不會吝惜選膠和取片的時間,這種過程一樣是種享樂。

正確的做法是內膜和內封是統一開口的,前面說過很多中高檔的唱片本身的內封就是自帶內膜的。

然後,重點來了,錯開開口方向放入外封,如果外封是右側的,就選擇內封開口向上放入;如果是上開口的,就選擇右開置入,不要僅僅依靠外封面的圖案方向置入!

錯開開口方向放置並且開口向上

然後,同樣錯開方向置入保護袋

封套保護袋最好選擇加厚的防靜電款,如果不是自封的,也要錯開方向置入。

最後,開口向上垂直擺放。自封袋也是如此方向擺放。

4.正確的取片手法。

這一段值得商榷,因為大部分渠道推薦的方法都是這樣的,包括我們奉為大神的郭思蔚先生,在他的黑膠聖經裡也是這樣推薦的。

a.取出內封套

b.沿邊取出唱片,用大拇指頂著唱片邊,其他手指放在中間紙圈上,手心騰空,另一隻手除去內封套

3.放下內封套,雙手手掌夾著唱片邊緣

4.保持手勢,把唱片放在唱盤上

但是!我們亞洲人手型偏短小,其實很難做到拇指卡邊緣,中指和無名指託住盤芯,不信大可一試。比如斯坦森在電影裡兩次取盤,就都按到了音軌上,至於照貓畫虎的史蒂夫就更是不靠譜了。

史蒂夫直接上手從上邊捏出來了

最是忌諱的是上圖這種大把抓的方式。你做不到前面說的幾點也一定要避免這個樣子。為什麼手指不能直接碰觸唱片的軌道部分?因為手指上的油脂粒會黏在唱片表面,並隨著你的擦拭深入到溝槽當中去,我們知道唱機的原理是唱頭伸入音軌的溝槽去讀取音樂,這裡邊的雜質就好像高速路上的石子。更有甚者有的愛好者還有留指甲的習慣……

我的方法是用手套,置辦一副專門給唱片用的防靜電乳膠手套或者是棉布白手套也就是一兩塊錢。

防靜電手套

反正我用了這麼久,還要對每張唱片裡裡外外的拍照留案,對唱片沒有出現過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可以從從容容地慢慢取出唱片,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技巧和熟練度,對於動輒大幾百的珍貴唱片,安全至上,反正是仁者見仁的事,大家批判著借鑑。

5. 唱片的日常清潔擦拭

如果我們平時在意,那麼一張唱片在它播放前只需要簡單的清潔擦拭即可,這樣的習慣也是為了保護唱頭。正確的方法是用「唱片清潔刷」清除,這個網上多的是,我的經驗是最好是別用配套的清潔劑。

靜電刷套裝裡的清潔液和布我極少用

電影中擦拭唱片的場景

好了,斯坦森這種擦法就算了,將唱片放到轉盤上----以45度角將碳纖清潔刷放到唱片表面,在轉盤轉動的同時從中間開始慢慢往外拉,輕重合適不要影響轉速,反面亦然。

如果唱片上有無法刷掉的黴菌或汙垢,也許是你很久沒有清理過唱片了,不要用自來水清洗,更不要用什麼玻璃水和稀釋的洗潔精。不差錢的話,有專門的超聲波唱片清洗機,或者選擇代洗服務。

說完以上五點,也解釋了在這集的正片中我們說過「美版的二手膠相對便宜些,主要是美國人的聽膠習慣導致的品相下降造成的」這種說法。所以在購買美版的LP的時候,建議可以的話最好試聽,畢竟像樣的賣家都會基本的清理膠面,所以有的問題單從視看的品相上是無法發現的。比如溝槽裡的油脂,會導致聆聽的過程中持續性的底噪。

好了,朋友們,我是狗則的黑膠,帶領大家一同遨遊那些電影、書本、畫作當中的古典音樂,一起淘黑膠,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關注「和渡映畫」,咱們下一個章節見。

本系列其他內容請搜索「和渡映畫」關注。

相關焦點

  • 「黑膠」很好聽 正確的使用才能讓它,長壽
    現在黑膠唱片已經被很多玩家所青睞,但是黑膠唱片你是否使用正確了呢?要保持唱片能更長時間為你播放優美好聽的音樂,必要的保養和良好的習慣也是必須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更好的使用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放置保存方法1.首先使用前要檢查調整唱臂、唱針在正確的位置,以免傷了唱片。2.放置唱機和唱片的場所需通風並且乾燥,防止唱片發黴。3.聽完唱片後要及時擦拭,清理掉播放過程中的落塵。建議使用碳纖刷,在各種唱片刷中最不易產生靜電。4.聽完一遍之後要等上六小時,再聽第二遍。
  • 說說那些黑膠裡常見的著名鋼琴三重奏組合(一)
    鋼琴三重奏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的trio咱們其實是承繼著第一集的主題進行一個小小的延展。第一集從《機械師》聊到了舒伯特的降E大調鋼三,並且推薦了一些值得收藏聆聽的唱片。其實這和"黑膠"這一特定載體是相關的。要知道在迄今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黑膠這一發行主體已經遠離了主流的音樂市場,被磁帶、CD、甚至數字媒體所取代。所以對於很多堅持發行古典音樂的音樂家來說,在他們正當年的時代錯過了黑膠這個發行載體,至於那麼多三星帶花什麼的CD名盤,咱們以後的其他系列專題才會涉獵。
  • 黑膠唱片昔日重來
    在「20-40老上海展區」裡,面對周璇、姚莉的老唱片,曾創作過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曲家陳鋼說:「70年前,姚莉唱我父親寫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是百代唱片公司灌錄的,後來由美國的著名爵士歌手弗蘭克·萊納和英國國王合唱團翻唱,都是用黑膠灌錄。這首中文歌在世界上的流行,靠的就是黑膠唱片的記錄和傳播。」
  • 《奧日》系列黑膠唱片預購開啟 封繪精美值得收藏!
    《奧日與鬼火意志(Ori and the Will of the Wisps)》在近日正式發售,並且收到了媒體與玩家的一致好評,今天其開發商Moon Studio ,微軟與 iam8bit宣布將合作推出《奧日》系列原聲黑膠唱片,並且現已開啟預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進入21世紀後,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影視劇的影響,國內掀起了懷舊風,黑膠市場出現回潮的趨勢。2015年,永通唱片在廣州番禺區恢復了國內第一家黑膠生產線;2017年,永通音像與整合型黑膠服務公司嘿喲音樂合作推出黑膠定製項目,為國內獨立音樂人及品牌提供黑膠唱片壓制服務;同年,在黑膠唱片生產線上投入生產的還有太平洋影音公司和中唱上海公司。
  • 數位音樂乘風破浪,黑膠唱片憑什麼逆流而上
    但相較於歐美國家,黑膠唱片在當時的中國並未大規模普及。作為一種主流的音樂載體,黑膠唱片幾乎佔據整個20世紀,直到80年代CD技術誕生。1982年,第一張CD發行,刻錄的歌曲是瑞典樂團ABBA的專輯《The Visitors》。1984年索尼和飛利浦兩家公司創造了一種官方的CD標準:CD-ROM(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只讀光碟驅動器。
  • 黑膠唱片真的不耐用?我們找了60人聽了聽播放100遍後的黑膠
    在第二期黑膠入門33問中,我們詳細介紹了黑膠唱片的種類和發展簡史。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一張黑膠唱片到底能用多久?
  • 周杰倫的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買嗎?
    隨後就有歌迷問小編黑膠唱片與CD哪個好?其實在小編看來,CD是個載體本質來說和硬碟沒有區別當然CD的音質肯定是更好甚至是超過了普通人耳的聽力但是重要的是黑膠唱片不僅音質俱佳而且它滿足的不止是耳朵所以,這就引發出了個問題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購買嗎?
  • 小白玩黑膠入門必知
    黑膠唱片,又俗稱「膠木唱片」。人們之所以稱之為黑膠唱片,也許是因為膠木唱片中大多數是黑色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黑膠有所謂的「SP」之稱,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鐘是78轉。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22分鐘,比以往長了很多。
  • 【美人蕉】-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是一般人對過往使用唱盤機播放的唱片的稱呼。這種唱片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用樹脂(後期改用聚氯乙烯,即PVC)壓制,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紀錄聲音。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到了1980年代後期時,這些唱片的顏色已不再局限於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螢光色、甚至可以把歌手的樣貌印製在唱片裡,不過成本比較高。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唱片市場呈現百代、大中華及勝利唱片公司三強鼎立的局面。但相較於歐美國家,黑膠唱片在當時的中國並未大規模普及。 作為一種主流的音樂載體,黑膠唱片幾乎佔據整個20世紀,直到80年代CD技術誕生。1982年,第一張CD發行,刻錄的歌曲是瑞典樂團ABBA的專輯《The Visitors》。
  • 黑膠唱片,聽記憶中最溫柔的聲音
    黑膠之最最懷舊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儲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真實吸引收藏家和購買者的是黑膠唱片作為一種物品的狀態,具有真實的存在感。最還原黑膠唱片的魅力在於對錄音和現場感的還原,它能夠給人最接近母帶本身的聽覺體驗。
  • 都市情調:黑膠擁躉 情迷老唱片
    問起有待最喜歡的一張黑膠唱片,他沒有直接回答,「有一次在瑞典,閒來逛街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二手唱片的小店裡有很多黑膠唱片,我的第一感覺是傻了,接著就是興奮,那一天買了很多很多唱片,和老闆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後每次去都會買些唱片回來。所以,每一張不同的唱片都會讓你想到與它相關的故事,會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甚至會去想像它以前的主人是什麼樣,與它又有過什麼樣的故事。」
  • 唱機都沒有的他們,為什麼拼命買黑膠唱片
    那現在愛用雲音樂服務年輕人,是怎麼看待 「黑膠」 這種年事已高的產品呢?雲音樂服務和黑膠唱片之間,又存在什麼關係?調查機構 ICM Unlimited Research 就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調查,他們在調查後得出的結果是:「雲音樂能夠帶動黑膠唱片的銷售。現在使用雲音樂服務的年輕人,有一部分人會因為他們在網絡上聽過這首歌,而去購買一張相關的黑膠唱片。
  • 《我們的年代》品鑑林子祥限量彩膠和黑膠唱片
    、阿Lam國內粉絲團等齊集廣東電臺二樓,共同見證由廣東城市之聲副總監周兵先生、著名導演及藝術家黎頭先生主持的廣東廣播電視臺FM105.2羊城交通電臺、FM103.6城市之聲黑膠節目《我們的年代》,分享大家與林子祥的故事,同時舉行「林子祥40周年廣州演唱會」全球獨家限量彩膠和黑膠唱片首播品鑑。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因此,它又被稱為標準時長唱片(Standard Play),也就是SP唱片。隨著20世紀初愈發頻繁的東西方交流,蟲膠唱片傳入中國,由於播放時使用鋼製唱針而被稱為「鋼針唱片」。你也許更熟悉另一個名稱:「膠木唱片」。但據考證,這大概是一個錯誤的翻譯,因為被稱為膠木的「酚醛樹脂」從未被大規模用作唱片原料。
  • 黑膠唱片的歷史演變
    早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之前,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承載音樂的載體也悄悄發生了變化。音樂的載體經歷了1931年出現的黑膠唱片、1963年出現的卡帶(磁帶)、1978年出現的CD光碟、1998年出現的MP3、2004年出現的在線數位音樂,但黑膠唱片和留聲機從未銷聲匿跡。
  • 黑膠唱片的韻味與情懷
    復古風當道,仿佛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復古潮流在竄動,底片機、復古機車、高腰喇叭褲等紛紛興起,更不用說黑膠唱片,它從低迷的實體音樂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提起黑膠唱片你能想起什麼?文藝·小資·懷舊?或是高雅·昂貴·和情調?
  • 雙11打造 「黑膠日」,京東文娛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雙11首發「黑膠日」 讓你「文藝復興」嗨起來作為音樂載體,黑膠唱片幾乎佔據了整個二十世紀,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近幾年,在影視劇和復古文化的推動下,黑膠市場呈現出迅猛的回潮趨勢,這種有情懷、有品位的獨特聲音魅力成為諸多文青心中的「白月光」,擁有一張黑膠唱片和一部黑膠唱機已經變成他們心中的小願望。
  • 音樂魅力無限大,黑膠唱片是老大
    現在聽音樂都是直接手機APP播放或連接外部藍牙音響這樣聽歌,像磁帶、CD和黑膠唱片之類的舊格式可能對於年輕的一代來說接觸的比較少。可能是受到民國時期題材的電視劇影響,我對黑膠唱片機總有種莫名的喜愛。另外還配有一個厚實的透明防塵罩,能夠隔離音響揚聲器發出的聲音等外部聲波,從而使聲音更穩定,減少震動和失真。當然如果覺得蓋上防塵罩會影響美觀也可以不使用它。索尼PS-LX310BT相對於傳統的黑膠唱片機來說,操作更加便捷。它可以通過藍牙技術進行無線連接。只需長按2秒PARING鍵按鈕,與藍牙音響或藍牙耳機進行配對連接,操作簡單連接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