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談食:殘忍吃猴腦—伊波拉等致命病毒就是吃猴肉染上的

2021-01-18 食都文化

核心提示:

*生吃猴腦 令人瞠目結舌

*猴腦上了滿漢全席 可見名氣和影響之大

*喜吃野味:從猴腦到猴肉

*伊波拉病毒和猴肉的關係

*科學家警告:吃猴肉可能感染新一代愛滋病毒

*並非危言聳聽:不能模糊人與動物之間的界限


生吃猴腦 令人瞠目結舌

在我國,猴子是佛教的護法神,是不會被食用的。

但在曾以「飛禽走獸、無所不食」的飲食歷史長河裡,不管是在九大殘忍大菜,還是清朝四大殘忍名菜,生吃猴腦都名列其中,成為人們談之色變的一道「菜餚」。

    資料顯示,清朝四大殘忍名菜,猴腦僅排第四,前三是:豬背肉、鵝掌、駝峰。 清朝官場吃喝風盛,當時的一些貪官在吃喝玩樂上,可謂窮奢極欲。光緒臣子李嶽瑞在《春冰室野乘》中說:「官吏之揮霍,一時飲食衣服,車馬玩好,莫不鬥奇逞巧,其奢汰有帝王所不及者。」書中詳細輯錄了數款菜式,列選料、烹飪和吃法,其中就有生吃猴腦,令人瞠目結舌。


猴腦上了滿漢全席 可見名氣和影響之大

有說猴腦是清代高麗官吏為了表達對清政府的臣服而創立的一道菜餚。流傳更廣的說法是:吃猴腦源於明末清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為了取得作戰勝利,武將們把活猴關在籠中,當場用小榔頭擊破猴頭,取其腦漿食用。後來流傳到廣東一帶,被民間修改成為:「吳三桂引清兵進粵後,其武將為顯示其『神武勇猛』,把活猴關在籠中,當場用小榔頭擊破猴頭,取其腦漿食用。」

總之,猴腦上了滿漢全席,可見名氣之大,影響之廣。猴腦作為一道菜,是這樣食用的:餐桌中間開一洞,其大小恰好可穿進猴頭。待猴頭伸出桌面時,將活猴的頭骨擊出洞,再淋上熱油,用銀勺挖出腦髓,即可食用。此時猴子尚未死去,哀嚎之聲,撕心裂肺。


喜吃野味:從猴腦到猴肉

舊時,人們有吃啥補啥的「觀念」。曾經,在南方特別是喜吃野味的地方如廣東,就有吃猴腦的習慣,尤其認為活的猴腦營養價值很高,人吃了能起到補腦的作用。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在南方的飯館裡有一道菜叫「活吃猴腦」,這道菜不僅價錢昂貴,而且吃法極其殘忍。

有專家指出,食客得到了「營養」,卻種下了禍因,猴腦中可能存在寄生蟲,生食容易造成寄生蟲跨物種感染,因此,不宜生食。


伊波拉病毒和猴肉的關係

2009年11月11日,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曾報導:《市場賣猴肉七百一斤 醫生:吃猴肉不安全》,文中提到:醫生表示,理論上吃猴肉可以補充蛋白質,但所謂的「功效」都不靠譜;如果是野生的,攜帶不知名致病病毒的可能性倒是切實存在:「伊波拉等致命病毒就是人類吃猴子肉時傳染上的,市民實在沒必要花大價錢冒險。」


科學家警告:吃猴肉可能感染新一代愛滋病毒

2012年5月30日搜狐科學欄目:《科學家警告:人類吃猴肉可能感染新一代愛滋病毒》。該文指出,當時的非洲喀麥隆,居民80%的食用肉來自「叢林肉」,其中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猴子,當地居民頗為喜愛食用這些靈長目動物。

    該文引自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喀麥隆科學家警告稱,人們食用猴子和猿類或將感染新型愛滋病毒。他們已跟蹤發現一種類似愛滋病的病毒——猿類泡沫病毒,並擔心更多的病毒會擴散傳播,引發全球性健康危機。

Oneestimate統計數據顯示,喀麥隆南部每年將屠宰3000多隻大猩猩。此外,美國華盛頓州叢林肉食危機特別工作小組評估分析,剛果盆地每年人們「收穫」500萬噸野生動物,這相當於1000萬隻牛。


並非危言聳聽:不能模糊人與動物之間的界限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安全意識增強,食用猴腦、猴肉難有所聞。但人們過分親近寵物,比如和貓狗同吃同睡的情況,不是越來越少,反而在城市,越來越視為「常見」,並不時被媒體曝光。這也是不安全、明智和檢點的生活習慣和行為。

重慶渝北區疾控中心計免科科長喻林玲:動物身上通常攜帶有大量弓形蟲、包蟲等寄生蟲,人若不慎感染,可能導致腸胃疾病甚至更嚴重的後果,應避免同吃同睡。此外,撫摸寵物後要用肥皂洗手,最好常用消毒液給家裡消毒。

重慶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親情、友情等情感缺失或對人生沒有正確價值取向,容易導致人對寵物的過分寵溺。他提醒,飼養寵物應考慮到社會文化、公共衛生、他人感受等因素,不要模糊了人與動物的界限。食都文化 徐松 採寫 



免責聲明:本微信平臺發布的文圖、音像等內容,如果來自網絡以及各位人士的奇思妙想,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犯,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便處理;若因出處不詳而未能標明來源的,敬請諒解。

一次簡單的分享,可以接近朋友之間的距離。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你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讓你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謝謝......

歡迎你關注立足重慶、服務西南、輻射全國的美食雜誌和網絡傳播平臺《食都文化》,歡迎提供採訪線索。新浪微博:@食都文化傳播 採編熱線:023-86826753,15723095147;

如需在線諮詢,歡迎聯繫小編:吳老師 手機/微信:13436113207      


吃喝玩樂排行,重慶潮男潮女的休閒娛樂風向標。小編手機/微信:13436113207,吳老師

發現一家好店:廚知道食材網購平臺,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4大「黑暗料理」,吃過1種是高手,全吃過請接受我的膝蓋!
    而今天,筆者更大家分享的便是中國4大「黑暗料理」,吃過1種是高手,全吃過請接受我的膝蓋! 今年可是鼠年,老鼠可一直是人們心裡的噩夢,一看到老鼠,我們就會想到「髒」、「病毒」、「鼠疫」等。所以,對於老鼠,大多數人心目中還是無比恐懼的。而這道菜採用的小老鼠,將未成年的小老鼠用燒紅的鐵筷子夾住,小老鼠會叫一聲,然後沾上調料,小老鼠又會叫一聲,最後放進口裡,小老鼠叫最後一聲。光聽過程,我們就會覺得觸目驚心了,別說去吃,就連看也不敢看。
  • 從伊波拉到愛滋病,你可能想不到,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小到普通的流感病毒,大到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和病毒的鬥爭似乎從未停歇。 那麼說到病毒,它們都從哪裡來呢?事實上,不同的病毒,產生有不同的原因,但在歷史上,下面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 他們為什麼敢於活吃猴腦?
    據說,有一種很殘忍的吃法:「活吃猴腦」! 活吃猴腦是一道十分殘忍的菜:食客先準備一個中間有洞的桌子,再將猴子固定在桌子下面,避免它亂跑,猴子的頭頂從小洞裡面伸出來用一個金屬的箍子進行固定,然後用小錘子錘破它的頭頂,將滾燙的熱油倒入猴子的腦子裡,圍坐的食客開始吃得津津有味,而猴子則會在慘叫中痛苦地死去…… 看到這,你肯定毛骨悚然,真是殘忍的美食,真是殘忍的吃客!
  • 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
    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新冠病毒自從2019年底從我國擴散之後,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也被新冠病毒所困擾著,尤其是美國每天與日俱增的患者人數讓他們非常的頭疼,這一度引發了網友靈魂的質問,那就是何時新冠病毒才會消失?但其實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經歷的唯一一次病毒的大型擴散,而且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比新冠病毒還要恐怖的病毒,人類同樣也熬過來了。
  • 乾隆爺鍾愛的「猴腦」你吃過嗎?
    猴子千百年來就是靈性的象徵,古代帝王為了一飽口福,竟採用生取猴腦來製作美味,猴腦也因此成為宮廷鍾愛之選。到了乾隆皇帝時期,因生取猴腦過於殘忍,御膳房的大廚們便用猴頭菇加豆腐來替代猴腦,味道依然鮮美,成為宮廷御宴的看家菜,猴頭菇也因此位居山珍海味之首。
  • 伊波拉病毒:生命的黑板擦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血疫》描繪的是大自然裡最無情的殺手——病毒,而且是病毒中的惡魔之王,伊波拉病毒。1989年,伊波拉病毒突然出現在華盛頓郊區一個科學實驗室的黑猩猩身上,且當時並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英勇的美軍獸醫與一支秘密軍事特警隊合作,在疫情蔓延到人類之前,她試圖阻止,但這卻讓她陷入了致命危險。
  • 最殘忍的飲食文化:盤點國內生吃活體猴腦三吱生摳鵝腸
    在長野縣,那裡的人將昆蟲捕捉後,通過燒、煎、 炒、煮等方法調製食用,他們最喜歡吃的是雀蜂幼蟲、螺蟲、青蟲、蛾蟲與蠶蟲,甚至把幼蟲混同在大米一起燒成飯糰。法國巴黎的一些餐館,用小金甲蟲的幼蟲作餡餅制糕點;黑西哥人吃的昆蟲更是多種多樣,有甲蟲、蒼 蠅、蚊子、臭蟲、黃峰、蜻蜓、蝴蝶等57種,一種名菜「墨西哥魚子醬」是以蒼蠅卵為原料烹製的。
  •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致命病毒還在後頭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CNN:尋找「疾病X」,在剛果熱帶雨林,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致命病毒還在後頭報導稱,在剛果(金)偏遠小鎮,一名當地女性表現出出血熱的症狀。
  • 活吃猴腦、殘忍至極!
    由於工作上的原因,在我的朋友中,有不少都是億萬富翁級的老闆,他們都有著優裕的生活,很多都以為是命好或者說自我奮鬥的結果,因此也就大肆享樂,每當我給他們講佛法,希望他們皈依佛門,多做慈悲利眾的善行,自度度他,他們往往不以為然,朋友在一起聚時常常就是探討如何泡上個俄羅斯美女或是南美靚妹。
  • 四月十日剛果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如果登陸大城市,後果不堪設想
    這風俗給馬波羅洛克拉的親友帶來了致命的打擊!沒多久,包括馬波羅洛克拉的母親在內相繼患上了此病毒,共有十九人因此去世。馬波羅洛克拉曾就診過的醫院也出現了相同的患者,一位患者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某教會醫院上。專家在採集他的血液後送往歐洲實驗室,最終被確定這是一種新型絲狀病毒。隨後,研究人員趕往事發地,在伊波拉河中檢測到了這種病毒。
  • 前世吃猴腦猴心,今生象猴子
  • 中國歷史上最殘忍的三道菜
    這道菜可謂是殘忍至極,吃完魚肉一般魚頭還在動。但是這道菜魚肉鮮嫩,酸甜適口,食者無不稱奇。第二道菜:涼拌猴腦猴腦的吃法是非常殘忍的,食猴腦時多以生吃為主,一般裡面伴上一點你自己喜歡的香料也可以。吃猴腦的餐桌一般桌中間有一個洞,大約就有猴子頭那麼大,然後將活猴的頭從洞裡拿出來用硬物將其頭蓋骨擊碎即可直接食用。
  • 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
    原標題: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央視財經(記者 童盈)截至今日20點,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發現確診病例444例,共致17人死亡。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的源頭主要在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這個海鮮市場裡相當多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動物。綜合各方面信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判定病毒的來源就是野生動物。 有專家表示,病毒源頭很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到底是竹鼠還是黃麂、野兔、野豬、豬獾、狗獾、果子狸、土撥鼠、活猴?
  • 【盤點】世界上最致命病毒排行榜
    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比如我們已經能徹底根除了天花病毒,數十年來再無新發案例。但伊波拉疫情現在西非毀滅性的大傳播表明,我們離戰勝病毒的鬥爭很長的路要走。在多種類型的伊波拉病毒類型中,Ebola Zaire類型具有極高的致死率(90%),使其成為最致命的伊波拉病毒家族的新成員,而其他類型的伊波拉病毒則致死率在40-50%附近。
  • 早就警惕我們,野味不能吃!
    年在非洲大爆發的伊波拉病毒,是目前世界上危險等級最高的傳染病,甚至超過了愛滋病。 可按照當時上海人的飲食習慣,吃毛蚶要有點血色才夠鮮嫩好吃,所以他們直接將毛蚶用開水泡一下。之後用硬幣將殼撬開,在半生不熟的毛蚶肉上加點調料就吃了。 如此簡單的烹飪方式幾乎等同生食毛蚶,壓根起不到殺菌滅毒的作用。如果毛蚶腮上吸附了大量細菌和A肝病毒,那麼它們就會通過口腔侵入消化道及肝臟,導致疾病。
  • 美國醫生感染伊波拉病毒回國治療 引發全美恐慌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95年好萊塢的一部疫情災難性電影《極度恐慌》,講述了90年代,一個美國人在非洲薩伊地區捕獲了一隻小白猴帶回國打算出售,就在交易的時候,猴子咬傷了買主。隨之,一種新型疾病在當地開始蔓延,這隻小白臉猴就是病毒的攜帶者。
  • 人類對於吃究竟能有多殘忍?
    其實這就是填飼。北京烤鴨就是填飼的,此外,漢語中有個詞兒,叫「填鴨式教育」。自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各種打著「中國十大殘忍菜餚」名頭的文章就開始廣為流傳。猴腦、三吱兒之類的菜餚視頻,在錄像帶的年代,像鬼片一樣被人傳看。
  • 愛滋病、伊波拉、非典,人類到底從野生動物身上感染了多少病毒?
    人感染「馬爾堡」病毒之後,初期很像流感,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等現象,然後就是全身皮疹、嘔吐、腹瀉等,到最後就是身體各孔穴出血。「馬爾堡」病毒的傳播方式有接觸傳播、黏膜和破損的皮膚傳播,以及血液、分泌物、排洩物、嘔吐物、飛沫傳播。 儘管最開始病毒學家是在非洲綠猴身上發現了「馬爾堡」病毒,但它們也是受害者,即中間宿主。
  •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比新冠更致命的未知疾病Disease X可能侵襲...
    據《印度斯坦時報》1月4日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報導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在剛果(金)偏遠小鎮,一名當地女性表現出出血熱的症狀。然而,這名女子接受了包括伊波拉在內的幾種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致命病毒為何難攻克? 人類與流行病是場持久戰
    肺結核、麻風、天花等這些令古人談之色變的「絕症」,本身就是一部人類與病毒抗爭的史書。如今這樣的鬥爭也在持續著,如愛滋病、不斷出現的甲型流感,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如今,這些致命的病毒為何如此難以攻克?  源頭 動物病毒找上人類是因為生活方式?  伊波拉病毒最早並不是在人體內發現,而是在動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