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千世界裡,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種美麗的昆蟲——蝴蝶,它們揮動著兩對色彩豔麗的大翅膀,飛翔在樹林、草叢鮮花中,為大自然平添了美色。赤蛺蝶便是它們其中的一員。蝴蝶的成蟲,對自然界不但沒有害處,還有不少種類能夠傳播花粉。但是它們的大多數幼蟲自卵孵化到老熟都啃食各種各樣的植物,危害人們的經濟作物。不過大多數蝶類幼蟲取食的並不是人們栽培的主要經濟作物,或者由於它們的個體數量不多,不足以成災,所以不被列為害蟲。很不幸,赤蛺蝶的成蟲及若蟲主要以吸食葉的汁液和花的花蜜為食,為害嚴重時,可導致植株嫩葉的枯萎和花的提早凋謝。從植保的角度說,赤蛺蝶被列為害蟲 。儘管它在植保上被視為害蟲,但從生態美學的意義上來說,它仍不失為是一種美麗的存在。
赤蛺蝶,拉丁學名為Vanessa indica Herbst,別名芋麻蛺蝶。中國國內主要分布在華南、中南等地。寄主有萬壽菊、菊花、繡線菊、一串紅等花卉。此外美洲北部和中部的維吉尼亞赤蛺蝶(V. virginiensis)、非洲和歐洲的小薴麻赤蛺蝶(V. cardui)也屬此類。春季大群向北飛,從非洲經地中海至歐洲,遷徙數千公裡。第二代少數在夏末飛向南方,絕大多數死於北方冬季。美洲種的幼蟲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為食,非洲、歐洲種的幼蟲以薊和小蕁麻為食。
成蟲具有橘紅色、褐色、白色和藍色鱗片形成的精緻斑紋。雌成蟲體長20毫米,翅展60毫米。前翅外半部有數個小白斑,中部有寬而不規則的雲狀橫紋;後翅暗褐色,外緣赤橙色,中列生4個黑斑,內側與橙色交界處有數個小黑斑。背面有4-5個眼狀紋。
1年發生2代。以成蟲在落葉中越冬。翌年3-4月開始為害。白天飛翔,分散產卵。幼蟲5齡。老熟幼蟲吐絲將尾端鉤綴在葉片上,呈倒懸狀態,再行化蛹。
#頭條圖片##攝影#@大河鄉土@頭條攝影@昆蟲攝影@生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