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的身體構造跟其他家禽不一樣,為了更適合在水面上浮遊,它們不僅在腳上進化出了蹼(pǔ),腿的位置也向後移了。這樣一來,為了在走路過程中保持平衡,鴨子就只能伸長脖子,搖搖擺擺地走路了。
在鴨子的尾巴下面,有一個尾脂腺,可以分泌蠟質、油脂等物質。鴨子常用嘴把這些油脂從腺體中擠出來,塗抹到全身的羽毛上,以起到防水作用。
中華秋沙鴨
WINTER
中華秋沙鴨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俗名鱗脅秋沙鴨,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嘴形側扁,前端尖出,與鴨科其它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腳紅色。雄鴨頭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鏡;頭頂的長羽後伸成雙冠狀。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
通常,中華秋沙鴨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動,只在遷徙前才集成大的群體。春季遷徙到長白山後,它們很快就由集群狀態分散開,以家族和雌雄配對的方式活動,家族和家族之間通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亞成體和沒參與繁殖的個體會選擇水流相對平緩的河段棲息,而已經成功配對的成體則會選擇距離他們的巢位不遠的河段活動,通常岸邊有很多粗壯的老齡闊葉樹。它們很少鳴叫,不像綠頭鴨和斑嘴鴨那樣喧鬧。它們的身體具有更好的流線型結構,因此飛行速度要比其他鴨科動物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