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像鴨子還覺得可愛?可能是病

2021-01-16 飯糰育兒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走路一拐一拐的像只小鴨子,有很多媽媽竟然還覺得可愛,殊不知這很有可能是寶寶的髖關節脫位造成的寶寶左右腿長短不對稱或者是用力不均,需要及時治療。

一般情況下寶寶得了這種病很難被發現,發現遲了又會很麻煩,所以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觀察寶寶是否具有這種病症:

首先,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走路的姿勢來判斷。如果寶寶到了學步期卻很排斥學走路,在走路時一跛一跛的,甚至兩側搖擺,有時還會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上,就像鴨子走路的姿勢,這就說明寶寶很有可能就是髖關節脫位。

其次,爸爸媽媽們可以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將寶寶的膝蓋彎曲至垂直狀態,然後向外擴展寶寶的髖部,看能否平放於床上。

最後,爸爸媽媽們還可以觀察寶寶臀部的皮膚紋路以及寶寶大腿根部的皮膚褶皺的高低、大小是否對稱,如果不對稱的話,爸爸媽媽就要多注意了。爸爸媽媽們也可以留意寶寶的髖關節處是否有彈響或者異常情況。

如果發現寶寶患有髖關節脫位,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做?

第一,預防。在寶寶出生後18個月內要儘早的做檢查,一旦發現就要儘快進行幹預,因為此時寶寶的髖關節還很軟,採取保守方法就可以治癒;在寶寶學步期階段,最好給寶寶穿軟底學步鞋來學習走路,可以更好的給寶寶防滑保護,避免寶寶的兩腿用力不均。

第二,治療。在寶寶三歲以內可以進行手法整復治療,手法一定要輕柔,之後還要用石膏固定,這時候寶寶一定會很難受,哭鬧是免不了的,但複合率高達90%以上,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還是要堅持一下。但是到了寶寶三歲以後,骨頭已經有了一定的硬度,就得進行手術治療。寶寶的年齡最好不要超過8歲,雖然現在進行手術治療的年齡有所加大,但是8歲以上的寶寶治療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而且很容易造成寶寶日後不能走太遠的路程以及腰疼或者髖關節疼痛等問題。

最後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寶寶,如果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儘早發現才能儘早治療,否則時間拖得越久治療就會越麻煩。

相關焦點

  • 鴨子走路為什麼像個不倒翁一搖一擺-每天一個為什麼
    因為我喜歡這樣走你覺得上面的答案對嗎?哈嘍哈嘍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了,讓我們繼續利用碎片時間充電做你們孩子眼中的無所不能,做伴侶心中的牛人吧!我們知道鴨子走路時,脖子伸得長長的,挺著胸,一搖一擺地往前走,像個不倒翁。為什麼鴨子以這樣的姿態走路?要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從鴨子的生活習性方面去觀察。
  • 錯誤的走路姿勢影響寶寶身高!快來看看您家寶貝有沒有!
    寶寶走路搖搖擺擺,充滿稚氣,看上去非常可愛。媽咪仔細觀察寶寶的走路姿勢會發現一些健康隱患。如果姿勢不正確,是會傷害寶寶健康的哦!媽咪趕緊看看你家寶寶走路是不是有這些情況?
  • 寶寶走路姿勢怪怪的?當心會影響長個!
    最近,有寶媽在後臺反應,說自家寶寶走路姿勢一直怪怪的,要不要糾正過來?在這裡,育姐必須要給大家敲個警鐘,孩子走路姿勢怪還真的要重視,要知道,不良的走路姿勢可是會影響長個的!如果你家寶寶走路姿勢是以下幾種,必須要抓緊時間糾正了:
  • 小女孩走路姿勢「別具一格」引得網友直呼可愛:哪吒看多了嗎
    小女孩走路姿勢「別具一格」引得網友直呼可愛:哪吒看多了嗎孩子們走路的姿勢很奇怪,這不是小女孩的姿勢很「別具一格」,只見小女孩穿著一件黃色外套,雙手插在褲兜裡,微微低下頭,大步走向前走。他實際上是「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剛開始這個句子的答案,看到女孩的走路姿勢,網友們都覺得很好玩,但是如果你再看一眼,你會發現這個女孩的走路姿勢就像魔童哪吒。
  • 0-2歲寶寶動作自查表,有這5種走路姿勢的其一就該留心了
    4-6個月能從俯臥位翻身到仰臥位當寶寶可以勉強獨自翻身之後,家長可讓寶寶躺在床上,然後自己站在寶寶的一邊,通過聲音或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翻成俯臥姿勢。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做的還比較吃力,可以幫他用手臂的力量或者抬起他的頭,讓寶寶更容易完成動作。
  • 鴨子的飼養:什麼樣的病對小鴨子的傷害最大呢?
    不得不說,小鴨子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呢,而且這些年來,鴨子在市場上的行情也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而且呢,鴨肉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可以算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肉類了,但可以看到這幾年的鴨子在市場上的價格一直都在上升的狀態。
  • 像鴨子一樣搖擺走路的男童,該如何拯救?
    6歲了,智力還和3歲的弟弟一樣,走路姿勢卻比弟弟還「醜」。琦琦走路的時候雙腿分得很開,歪歪扭扭的,就像鴨子一樣。而且還像嬰兒那樣頻繁尿褲子。這可把琦琦父母愁壞了,琦琦父母只好帶著孩子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琦琦到我院就醫時,已經意識不清。我院頭部MR檢查結果讓琦琦父母大吃一驚。影像檢查提示患兒鞍上-三腦室巨大佔位、腦室明顯擴大。
  • 6種走路怪異姿勢是身體有病!
    這樣的步態不僅走起來難受,看的人也覺得奇怪,其實這是足下垂。由於跟腱攣縮,足部自然懸垂,不能主動背屈,足下垂患者雙下肢就變成了一長一短,走路的時候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就不得不向外畫圈或者抬高腿,但他們的下肢肌力是好的。中風、外周神經損傷、椎間盤突出的都可能出現螃蟹步。  矯正方法:戴足託或者穿矯正鞋支撐腳踝,使患足正常背屈,保持雙腿長度一致,也可以進行牽伸或藥物治療來改善跟腱攣縮。
  • 激發寶寶說話潛能的遊戲:小動物走路
    遊戲目的:提高寶寶對語言交流的興趣,激發寶寶說話的潛能。 媽媽寶寶一起玩 1.媽媽放一首輕快的音樂,然後讓寶寶配合媽媽念的童謠完成動作,比如:「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走起路來真奇怪,小白兔是怎樣走路的呢?」「春天來,春天到,洞裡的小蛇出來啦,小蛇走路真奇怪,小蛇是怎樣走路的呢?」「春天來,春天到,蝴蝶飛到小花上,寶寶也來跟著蝴蝶一起飛吧!」
  • 為什麼孕婦走路像企鵝?這背後的2個原因,經歷過的媽媽都知道!
    身為微胖界(至少我自己這麼認為的)的一枚女神(經),懷孕的時候,才五個月,走路的姿勢已經變成了一搖一擺!身高也不怎麼高的我,加上這樣子的走路姿勢,就格外得奇怪,用老公的話說:「你現在走路像只鴨子……」還沒等他說完,我的拳頭已經招呼過去了!後來,身邊懷孕的越來越多,注意到原來並不是我一個人是這麼走路的,就放心多了。但走路的姿勢難看,始終是根倒刺插在心尖。
  • 寶寶剛學會走路,這幾點測測你家的寶寶的走路姿勢是否健康?
    很多的時候,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家人的心,很多寶寶的第一次都讓全家高興的不行。寶寶的第一次大笑,寶寶的第一次大哭,寶寶的第一次說話等等,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屬寶寶的第一次站起來走路的樣子。很多寶媽們在寶寶走路的問題上都有很多的疑問與誤區。
  • 小寶寶會走路了,可有些走姿,真的不敢恭維,該怎麼糾正呢
    孩子學走路,開始會走了,這是一件讓人很高興的事情。可那些細心的寶媽卻發現,很多孩子走路的姿勢真的是讓人不敢恭維:有的像鴨子一樣走路,有的像螃蟹,有的甚至像孩子一樣走路,有的像鴨子一樣走路。有的像螃蟹一樣走路,還有兩腿夾著或是踮著腳尖走路。這樣的走路姿勢對於孩子來說是對的嗎?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雖然現在有類似學步帶之類的工具出現,但是父母還是要跟在寶寶後面進行貼身保護。因為一不留神寶寶就有可能摔倒碰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關於寶寶走路,父母不只是身體上的辛苦,更是精神上的操心。
  • 鴨子走路怎麼搖搖擺擺的?︱飛鳥與遊魚-18
    鴨子的身體構造跟其他家禽不一樣,為了更適合在水面上浮遊,它們不僅在腳上進化出了蹼(pǔ),腿的位置也向後移了。這樣一來,為了在走路過程中保持平衡,鴨子就只能伸長脖子,搖搖擺擺地走路了。 在鴨子的尾巴下面,有一個尾脂腺,可以分泌蠟質、油脂等物質。鴨子常用嘴把這些油脂從腺體中擠出來,塗抹到全身的羽毛上,以起到防水作用。
  • 鴨子得了軟腿病,主要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做好防治很重要
    導讀: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輕柔的話曾打溼我眼眶,每日和大家分享精彩的原創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鴨子得了軟腿病,主要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做好防治很重要在農村養鴨的農戶還是比較多的,這確實是一個很賺錢的項目,市場價格一直比較穩,是求量也比較大,所以只要養好的鴨子是不愁銷路問題的
  • 「動物教育」通過陪寶寶看動物繪本,模仿它們走路,寶寶也學會了...
    我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寶媽,沒事就喜歡蹦蹦跳跳的,我認為人就應該每天快快樂樂,我兒子現在一歲十一個月了,他遇到我這樣的媽媽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有了我的外向,他沒認識一個小動物,我都會給他模仿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他在我模仿中不但得到了快樂,還學會了這些動物的走路方式,比如
  • 中班綜合活動:走路
    2、熟悉歌曲《走路》,圖片:小兔、小鴨、烏龜、小魚、哭臉、笑臉。   3、「郊遊」音樂、磁帶錄音:油畫棒的話。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走路」。   1、集體唱「走路」,鋼琴伴奏。   2、回憶動物走路的歌詞。   師:有哪些小動物在走路?(隨幼兒的回答在「草地」上出示動物圖片。)
  • 走路不穩也就算了,為什麼企鵝還老是搖頭?
    由於身形圓胖,看起來憨憨的萌萌的,而且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企鵝給人們的印象是十分可愛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企鵝的走路姿勢為什麼會這麼「奇怪」,跟同樣是雙腳走路的雞差異很大?而且,它們的頭還老是左右搖擺,雖然有可能是走路姿勢導致頭「不穩定」,但這種擺動更像是刻意的。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寶寶學步期的發育情況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嬰兒開始學習走路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放手時嬰兒可以平穩站立時,他們可以開始嘗試走路!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現階段的重要發展過程。
  • 4歲男孩走路像個「小老頭」,臍血移植助「粘寶寶」獲新生
    粘多糖病,2.5萬分之一發病率的罕見病,奪走了寧寧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家庭……腦袋大、走路像「老頭」 男孩被確診粘多糖病爸媽在寧寧兩歲左右就發現他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走路比別的孩子遲,也不會跑跑跳跳。好不容易會走了,卻總是彎著腰、愛喘氣,個頭也比同齡孩子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