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們唯一的事,就是把這一切都扛下來。張佳玉那份,她扛下來了。
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不好意思採訪要再推遲,我趕時間!」張佳玉慌忙之中發來語音。
張佳玉在杭州有一家寵物上門餵養服務淘寶店「祝二十」,開店2年,團隊6人。春節至今,他們穿梭在城市中餵養80多隻貓狗,平均每天狂奔150公裡,共用掉350隻口罩,騎壞2輛電瓶車,摔壞一部手機,每個人雙手都洗出裂痕。
兩天之後我才知道當時幾次詢問太打擾。那天她去送僱主的貓給朋友,卻因交通管制被扔在馬路邊,手機在冷風中死機,她走了幾裡路,攔了一位騎電瓶車的大哥才到達目的地。她淡定地說這不算什麼,前兩天她已經在地鐵1號線上崩潰過一次,哭了15站。哭完,趕路,還有貓狗等著照顧。
現在,她坐在家裡,很驕傲:「我們所有餵養的貓狗都得到安頓。」她把沒人照顧的4隻貓帶回了家。家裡,貓糧還有,春節前囤的兩箱螺螄粉和泡麵還未開封。
交通不便,「騎電瓶車的大哥,給了我幾個硬幣」
2月3日起,處於防疫關鍵時期的杭州,陸續發出各區交通管制和小區封閉管理信息,張佳玉立馬給僱主發消息:時間有限,送朋友還是找寵物店?物業能不能託管?大家必須儘快搞定!
等到第二天她出門才發現,情況更為嚴峻。
一位僱主找到位於餘杭區的朋友託養,可朋友在小區無法出來,僱主便委託張佳玉叫一輛網約車送貓和貓籠去朋友家。「僱主讓我別去,可是貓貓上車後叫得太慘了,我不放心。」
還好張佳玉和貓一起上了車。因為交通管制,網約車在餘杭邊界被攔住要求返回,張佳玉和貓只能下車。公交沒有,地鐵在3公裡外,等「閃送」來不及,手機因為天冷自動關機,張佳玉拎著貓和一個大箱子,在空無一人的馬路上不知方向。
幸運的是,走了一會兒,身後來了一位騎著電瓶車的大哥。張佳玉攔住了他,說想去地鐵口。
這位大哥二話沒說讓她上車。用自己的手機導航,把張佳玉直接送到目的地小區。
後來,怕張佳玉沒錢回去,大哥強烈要求等她交接完貓再送她去地鐵口。
臨走時,大哥還給了張佳玉幾個硬幣坐地鐵。「你懂不懂!我當時都想給這位大哥跪下。」
這位大哥像是帶她穿越槍林彈雨衝到終點的英雄。張佳玉忘記問他的姓名,也記不清長相,當時本來想送他一個口罩,卻發現出門太急忘帶了,想給報酬手機還打不開。「但我真的很感謝他!」
聽到隔壁有貓在叫,「保安大哥,能不能和我去一趟」
第二天,張佳玉也當了一回英雄。
她變換各種交通工具,一路測體溫,終於到達一位僱主家取貓,準備帶回去養。結果,臨走時她聽到隔壁鄰居傳來貓叫,「一聲聲叫得很悽慘」。
張佳玉敲門,沒人反應,貓反而叫得更厲害了。
她心裡想了很多不好的情況,急的立馬下樓找保安、物業。「就開門看一眼。」她懇求道,「你們跟著一起去,就看一眼。」
後來保安大叔跟著她一起,開門,看到貓安然無恙,貓糧和水也充足,張佳玉才放下心來。「那保安大叔還一直誇我善良。我是真的不想它們出事。」張佳玉不敢想像,路過、聽到,卻沒有施以援手,這叫她今後怎麼睡一個安穩覺?
2017年,她帶著收養的兩隻流浪貓從上海到杭州,開始創業。她曾寄養過貓,因為不適應環境差點生病去世,所以她想到做寵物上門餵養服務。她覺得自己足夠專業,也熱愛這份工作。
要不然她怎麼堅持到現在。從春節假期杭城連綿的雨至今,張佳玉沒有吃過一頓安穩飯。大年三十那晚,她去一位僱主家遛狗,在爬樓梯的時候,她聽到別人家裡傳來春晚的聲音,終於還是沒忍住,安靜地坐在樓梯間,啃了一塊麵包,聽了兩分鐘的節目。
主人路過武漢,「你介不介意……」
其實從1月26日開始張佳玉便給客戶一個個發消息。八成左右的僱主惦念家裡的貓狗,都及時趕回杭州,有的甚至連夜坐飛機回來。
但仍有近十位僱主,因為身處疫情嚴重區,道路封閉,趕不回來。
其中一位僱主,從老家回杭州時路過武漢,目前在富陽隔離。他給張佳玉發消息:「我回來路過漢口火車站,這段時間回家(杭州的家)拿過一次東西,我要跟你說清楚,你介不介意……」
張佳玉心裡很感動,「他能真誠地說出來,讓人尊重。」
還有一位僱主,老家在湖南與湖北邊界處一座城市,一直在家隔離。他找不到合適的朋友,干著急,最後求張佳玉的同事張珊帶回家幫忙養。
「我們肯定同意。現在我們家有4隻貓,都是主人找不到安頓點的,自己還養了2隻。好在春節前囤了貓糧,管夠!」張佳玉說。
也有對環境敏感的貓,不願出門,身在異地的僱主只好委託張珊把家裡3箱罐頭、3箱貓糧全部打開,又把2個大洗臉盆裝滿水,1個水桶打開,弄滿五盆貓砂。
主人只有一個請求:「保證它還活著!」
1月30號、2月10號,2月17號……僱主們一次次說馬上回來,又因為疫情一次次延誤。這場春節假期的上門餵養服務被不斷拉長,張佳玉和同事們每天奔赴10多個小區,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每天趕路150公裡,餵食、餵水、鏟貓狗糞便,整理貓狗的嘔吐物,打掃被它們弄亂的家……
每個人都精疲力盡,卻還在說:「我愛這些『毛孩子』,它們能徵服任何東西。」
他們在路上,「看到救護車嚇得找頭盔」,「看到沒帶口罩的人氣得對他們吼」
這群寵物服務人員在路上,其實每天都冒著巨大的危險。
對於張佳玉來說,離疫情最近的一次,是去僱主家餵貓,結果發現隔壁一棟樓下停著一輛救護車。大家全副武裝,「嚇得我到處找頭盔,帶著口罩都不敢坐電梯,走的樓梯。」
同事們也有同感。一天晚上,一位同事在群裡說:「我常吃的那家包子店老闆確診了。」
前幾天,張珊很氣憤。她去到郊區餵貓,在路上遇到好多村民,他們聚集在一起,還不帶口罩。張珊放慢電瓶車,大吼了好幾聲:「為什麼不戴口罩?回家戴口罩啊!」
所幸做寵物上門餵養已有兩年多,每次張佳玉都會在節前屯好足夠的口罩、鞋套和貓糧狗糧。所以雖然口罩告急,但他們提前買了400隻普通口罩,用到了現在。
「春節那幾天下雨,口罩經常被淋溼。一淋溼就失去作用了,一天要換4隻。」
可困難依舊擺在面前。因為天天接觸貓狗糞便,會有真菌感染,加上防疫需要,每個人去餵食前後都要洗手,雙手被洗出各種裂痕。洗手液他們買不到,現在只能用肥皂。
中途,一位同事因為手被門夾受傷在家,其餘同事分擔了他的顧客,身上的壓力更大了。
還有許多人的電瓶車壞了。張珊就是,昨天開到餘杭,又被閒林的顧客催著交鑰匙,電瓶車漏電,公共充電樁所在道路又被封,她半踩半推著電瓶車一路滑到紫金港路隧道附近,找到一家換電池的地方。這一趟,至少20公裡。
所有的事情,發生在短短10天裡,張佳玉承受不住了。她坐著地鐵1號線,在前往僱主家的路上大哭。這時候沒有人敢給家裡打電話說太多。城市的逆行者,總害怕坦白會惹來家人們的擔心。
有顧客要寄口罩,有顧客願意貢獻多餘貓糧,「人給出愛的時候特別有滿足感」
「每次出門前我們相互打氣,並告誡大家不要與別人有過多接觸。」張佳玉說:「還好我們接觸的都是小動物。」
結束一天的奔波,吐槽各自餵養的貓狗,是他們這兩周最開心、放鬆的時刻。「今天的貓真調皮,害得我滿地撿屎。」「那家的貓居然自己把貓糧打開吃了,吐得到處都是。」
這群人到現在已經服務過500多隻貓狗。身份證、協議、餵養照片視頻一應俱全,上門帶口罩、鞋套,鑰匙保管和費用詳細皆有說明。
顧客們評論:「在這種特殊的時期miumiu小姐姐還千難萬難地趕往我家幫忙餵兩隻崽子!太不容易了,感謝~」「小姐姐超棒超可愛,非常負責任,把貓貓照顧得很好。」
因為擔心這群寵物服務者的安全,有顧客從老家寄口罩過來,還有人主動買酒精送給他們。
張佳玉很開心:「我們養『毛孩子』的人都很有愛心。」就在前幾天,有位顧客貓糧不夠了。可是街上、網上難買到,無奈之際,張佳玉求助一家囤糧較多的僱主。對方聽後一口答應,貢獻出部分貓糧。
「人給出愛的時候特別有滿足感。」張佳玉說。
此時此刻,她安頓好所有的貓狗,終於可以躺在家裡,吃著年前囤的兩箱螺螄粉和泡麵。
武漢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們唯一的事,就是把這一切都扛下來。張佳玉那份,她扛下來了。
編輯 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