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沒有腿 別當它是蛇 - 現代快報

2021-01-08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沒有腿的蜥蜴

  人們常常將蜥蜴稱為「四腳蛇」,可見蜥蜴有「腳」或者是「腿」的形象多麼深入人心,但近日巴西科學家就在該國偏遠的平原地區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蜥蜴新品種,這種蜥蜴長得非常像蛇,身體覆蓋著鱗片,沒有四肢,還有著像蛇一樣突出的鼻子和尖利的牙齒。

  巴西動物學家在該國偏遠的塞拉多平原地區發現了這種體長約為36釐米的蜥蜴,將其命名為「Bachia Oxyrhinas」(拉丁語名)。雖然跟蛇長得如此相似,但科學家介紹說這種蜥蜴還是跟蛇有幾處根本區別:它無法像蛇一下脫開自己的下顎,吞食體型較大的獵物;此外它還長有外耳和眼瞼,而蛇則不會長有這兩個器官。如果近距離觀察這種蜥蜴,會發現它實際上還長著幾條很小的、不活動的「腿」,動物學家稱這是該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

  通過觀察,科學家發現無腿蜥蜴的生活習性和其它一些已知的蜥蜴很相似,它用自己的尖鼻子在沙土中尋找食物,喜歡吃螞蟻或是白蟻一類的小蟲子。據悉,這種無腿蜥蜴是塞拉多地區自去年以來發現的第三種蜥蜴新品種,目前科學家正期待更多有趣的新發現。梁杉

相關焦點

  • "四腳蛇"沒有腳 巴西發現無腿蜥蜴
    人們常常將蜥蜴稱之為「四腳蛇」,可見蜥蜴有「腳」或者是「腿」的形象多麼深入人心,但近日巴西科學家就在該國偏遠的平原地區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蜥蜴新品種,這種蜥蜴長得非常像蛇,身體覆蓋著鱗片,沒有四肢,還有著像蛇一樣突出的鼻子和尖利的牙齒。
  • 蜥蜴是如何變成「蛇」的
    (圖片提供:Robert Reisz,Gary Nafis) 蚓蜥科動物是一類大多數沒有腿的爬行動物(右圖所示),長期以來,它們一直讓動物學家感到困惑不解。 這些也被稱為蚯蜥的動物到底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了它們的腿,還是一種與蛇親緣關係更近的爬行動物呢? 幸虧在德國梅塞爾精緻的化石沉積層中發現的一具大約4500萬年前的蚓蜥化石,讓這一未解之謎終於有了答案——無論如何,蚓蜥科動物確實是蜥蜴。
  • 我市發現沒有腿的蜥蜴,你見過嗎?
    我市發現沒有腿的蜥蜴,你見過嗎?,但與蛇不同的是,它具有明顯的外耳孔和可閉合的眼瞼等特徵。脆蛇蜥常生活在隱密的地下洞穴,主要以蚯蚓、蛞蝓、昆蟲幼蟲等為食,野外數量稀少且不易被觀察到。
  • 科學家發現無腿蜥蜴新品種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科學家已經在柬埔寨發現一種蜥蜴新品種,它既沒有眼睛,又沒有腿,看起來很像蛇或蠕蟲
  • 國內有一種長得像蛇的蜥蜴,脆蛇蜥沒有蜥蜴的四肢,爬行也像蛇!
    在爬行動物中,蛇和蜥蜴是其中的兩大類,它們外形最大的區別就是:蛇沒有四肢,蜥蜴有四肢,當蛇有四肢後會像蜥蜴,同時當蜥蜴沒有四肢也會像蛇,
  • 藍舌蜥蜴真能生,一窩八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了解到,這也是紅山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藍舌蜥蜴。有趣的是,與一般蜥蜴不同,它們居然是「胎生」的,而不是從蛋裡孵化出來的。  人工控溫刺激小夫妻繁殖  藍舌蜥蜴的「老家」在澳大利亞。在飼養員董師傅的臥室裡,記者見到了這一大家子。爸爸媽媽的個頭挺大,身長有五六十釐米。身上的鱗狀花紋很像蛇,不過,藍舌爸爸的黑色花紋比較清晰,而藍舌媽媽皮膚更白一些。
  • 外形爬行都像蛇的蜥蜴,但四條腿再小,也是石龍子的標誌!
    蛇和蜥蜴都是爬行動物,但它們明顯的區別就是蜥蜴有腿,蛇沒有腿,只是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些蜥蜴的四腿退化得很小,甚至沒有,例如沒有腿的蜥蜴——蛇蜥,還有一種外形爬行都像蛇的蜥蜴,只是四條腿再小,也是石龍子的標誌——西洋蛇形石龍子!
  • 三趾蜥蜴的四肢慢慢消失,是退化成蛇,還是進化成蛇?
    對於蛇和蜥蜴這兩種爬行動物,人們區分它們最好方法就是有沒有四肢,但有些蜥蜴已經慢慢向蛇進化,比如蛇蜥,蛇蜥的四肢已經完全退化,也還有些蜥蜴的四肢在慢慢退化,比如三趾蜥蜴的四肢已經越來越小,這對蜥蜴來說是進化還是退化?
  • 麗水驚現沒有腿的蜥蜴
    在動物世界中,有那麼一種動物它像蛇又不是蛇!像蜥蜴又沒有腳!像鰻魚但卻長在土裡!那它到底是何物?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認識下吧▼▼▼日前,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隊在松陽縣開展野外調查工作時,發現一條體背呈淺褐色並布有多條不對稱翡翠色橫紋的「蛇」
  • 火焰石龍子,它是介於蜥蜴和蛇之間的生物
    但是仔細一看原來還有四肢,它是介於蜥蜴和蛇之間的生物。屬於爬行綱,蜥蜴目,石龍子科。初生幼蜥呈黑色底色,紅色與白色斑紋散布,尾巴有淺藍色環紋,體色比成體更為搶眼.臺灣也有數種石龍子分布,只是都沒有火焰石龍子那麼出色,以火焰石龍子的低價位和低難度,頗為適合做為入門蜥蜴飼養.
  • 數萬年前的蛇有後肢!新化石表明:蛇祖先與蜥蜴相似
    ,具有保存完好的後肢和頭骨,這種蛇被命名為Najash rionegrina,也被稱為「聖經蛇」。這項發現有助於揭曉蛇類起源之謎,例如:它們如何失去肢體,以及進化形成特殊的頭骨結構,帶有後肢的遠古蛇引起了媒體濃厚興趣,此前曾有媒體報導發現長有後肢的海洋蛇骨骼化石,而最新挖掘發現的「聖經蛇」是生活在沙漠中的陸地蛇,而不是水棲蛇。
  • 蜥蜴與蚯蚓具有較近親緣關係
    (圖片提供:Robert Reisz,Gary Nafis) 蚓蜥科動物是一類大多數沒有腿的爬行動物(右圖所示),長期以來,它們一直讓動物學家感到困惑不解。 這些也被稱為蚓蜥的動物到底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了它們的腿,還是一種與蛇親緣關係更近的爬行動物呢?
  • 河邊抓到一條像蛇又像蜥蜴的「四腳怪」
    在睢寧縣城內一條河邊,他逮到了一隻「四腳怪」,身上有鱗片像魚,身體形狀如同蛇,有腿,如同蜥蜴一般,再看看頭部又像蛇。「我一個人在河邊走著,突然一個傢伙從我腳邊快速爬過去。我看它身上有魚鱗,心想這條魚怎麼跑這麼快。我跟著『魚』追過去,發現它還長了腳的。」陸先生說,這條被他認為的奇葩魚,如果說它是蜥蜴,它真的有四條腿;如果說它是魚,它身體上也有魚鱗;說它是條蛇,它的頭部還真有點像蛇。
  • 蛇突然出現,守護蛋的蜥蜴來不及逃,接下來它用一絕招騙過了蛇
    一隻蜥蜴媽媽正守護著埋在地下的蜥蜴蛋。一條專吃蜥蜴的鞭蛇出現了。蜥蜴想逃走,卻發現已經來不及了。情急之下,它立刻把身體變得蓬大起來,讓自己顯得又多剌又強大,以使鞭蛇不敢輕易吞下它。鞭蛇很快來到已經變大的蜥蜴跟前。
  • 蛇類捕食者對蜥蜴的影響:體溫升高,跑得更快
    小津島上的日本四線錦蛇(Elaphe quadr經過長達四十年研究,中國香港大學(HKU)及日本東邦大學(Toho)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蜥蜴的體溫生物學高度依賴於捕食壓力,來自蛇類的捕食壓力會使蜥蜴不得不在體溫變高的情況下變得更加活躍
  • 是蛇是蜥蜴,傻傻分不清楚!
    並且咬他的這個動物,是無毒的,並且不是蛇!       什麼?不是蛇?你在逗我? 沒錯,這不是蛇,而是叫蛇蜥! 蛇,我們都見過,是長這樣的 蛇的特點是,身體細長,四肢退化,沒有可以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蛇還分有毒蛇,無毒蛇。也有小蛇,小的有十幾二十釐米的蛇。而大的有森蚺,長度可達6米到10米。
  • 蜥蜴和蛇的區別,你知道多少?你見過雙頭蜥蜴嗎?
    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蜥蜴通常有四隻腳,所以又稱為「四腳蛇」。蜥蜴是爬行動物綱中最龐大的家族,有記錄的品種超過4700種,棲息環境也廣布各地,有生活於水中、棲息於沙漠、潛藏於地下、攀爬於樹林、甚至是飛翔在空中的,而且會為了環境的差異而演化出各種不同形態。蜥蜴與蛇的區別是:1.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 紅蜥蜴現身常熟,專家:十分罕見,曾被聘為「警察」
    (原標題:紅蜥蜴現身常熟,專家:十分罕見,曾被聘為「警察」) 現代快報訊
  • 女生鍾情養蜥蜴蛇?
    9月18日,記者在遼師大附近的夜市上發現,一攤主出售的寵物中竟然有蜥蜴和蛇,攤位前圍著幾個大學生駐足觀看。一名男同學當場就買了一隻蜥蜴送給身邊的女同學,女同學接過後愛不釋手地撫摩。  隨後,記者從攤主處了解到,他賣寵物已經很久了。近來,一些青年男女頻頻詢問他有沒有蛇和蜥蜴,他就從瀋陽進了一批這樣的另類「寵物」,沒想到非常好賣,一下都賣光了。他說,買這些另類「寵物」的大多是學生。  近日,記者對大學生養這種另類「寵物」的行為進行了一次調查。
  • 買只蜥蜴當寵物,結果主人被抓了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因為覺得可愛,不少人喜歡把猴子等國家保護動物當寵物養,殊不知這種行為已經違法,還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9月20日夜裡,浦口一居民家中就被一隻來路不明的潑猴鬧翻了天。通訊員 建公宣 李愛民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顧元森 陳彥琳/文蜥蜴當寵物?那可是國家保護動物最近,建鄴警方接到舉報,稱在網上一貼吧裡有人買賣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