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百帕斯,北太平洋溫帶氣旋發力;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

2021-01-09 颱風觀察者

進入12月份,冷高壓牢牢控制著亞洲大陸,西北太平洋變得異常安靜,儘管偶爾會有擾動生成,但北半球此時的環境已經不容許其有發展機會。

但在北太平洋中高緯度地區,情況就不一樣了,經過數日的發展,中北太平洋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溫帶氣旋!

由海平面氣壓圖可見,這個溫帶氣旋1000毫巴閉合等壓線直徑超過1500公裡,中心最低氣壓降至965毫巴,相當於二級颱風的水平。

北太平洋溫帶氣旋(右上角)

讓我們轉移一下目光,聚集到南半球,別忘啦,現在是12月份,對南半球而言,是夏季,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也隨之拉開帷幕。

今日下午,熱帶氣旋「歐文」在澳大利亞以東1000公裡的海面上形成,目前中心風力9級,強度正逐漸加強。

熱帶氣旋「歐文」

相關焦點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一年中的夏季季節是世界上很多地區氣象災害多發的季節,一方面由於多種氣候類型的降水多分布在夏季,也就是說夏季季節是一年中的雨季,這類氣候類型包括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今年北大西洋海域颶風偏多另一方面,夏季季節由於氣溫較高,又是熱帶氣旋容易生成的季節,從而也就容易形成「颱風」或「颶風」災害,其中北太平洋地區和北大西洋地區是熱帶氣旋影響最頻繁的地區。
  • 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
    新華社蘇瓦12月18日電(記者張永興)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北部島嶼受災尤其嚴重。據斐濟媒體報導,熱帶氣旋「亞薩」17日襲擊斐濟,斐濟全國大部分地區受到暴雨和強風等惡劣天氣影響,首都蘇瓦所在的第一大島維提島等多地電力通信中斷,一些主要道路交通癱瘓,不少房屋倒塌,低洼地區受到洪澇侵襲,已有2.3萬多人被轉移到全國數百家疏散中心。
  • 2019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最佳路徑發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白莉娜報導 4月20日,中國颱風網正式發布「2019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集」(以下簡稱最佳路徑數據集)。  據悉,最佳路徑數據集包括了1949以來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海域熱帶氣旋每6小時的位置和強度。根據相關業務最新要求,從2018年開始「最佳路徑數據集」中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數據從登陸前24小時及在我國陸地活動期間加密為逐3小時一次。
  • 北印度洋進入熱帶氣旋活躍期,印度遭遇「雙颱風」包圍!
    隨著颱風康妮在東亞的高緯度地區化為一縷濃雲,再也看不出曾經颱風的模樣,西太平洋秋季的颱風活動暫時告一段落:西太平洋地區空空蕩蕩,零碎的雲團似乎掀不起任何風浪。對於我國陸地上的朋友們來說,也可以暫時放心了。雖然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暫停,但全球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活動卻還很活躍。
  • 全球3大氣旋共舞,太平洋「雙胚胎」生成
    3大氣旋共舞,太平洋出現「雙胚胎」,新一輪風暴活躍季要來了?進入5月來,自17級風暴法尼走後,全球海洋算是平靜下來。當然,儘管後來也相繼生成了2個風暴「莉莉」和「安」,但是潛力不咋樣,一個10級強熱帶風暴,一個8級熱帶風暴而已。
  • 北印度洋氣旋風暴生成
    北印度洋氣旋風暴生成 2010-06-01 11:10:55 來源:中國天氣網
  • 颱風玉兔已撤編,新熱帶風暴剛出現,四大氣旋中或生成27號桃芝
    26號颱風玉兔剛撤編,新熱帶風暴生成,全球四大氣旋共舞隨著今早26號颱風「玉兔」的撤編,西北太平洋一時間沉寂了下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畢竟「空窗期」對整個氣象界都是有太多好處。不過除了我國西北太平洋外,全球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麼消停。在前段時間颱風玉兔在大洋上縱橫的時候,西方那邊照樣是各種氣旋接連共舞。到目前為止,全球還剩下四大氣旋在大洋上盤旋。
  • 太空可見:巨型「炸彈氣旋」現身席捲日本列島
    從3月31日開始,東亞地區一道氣旋波開始逐漸東移,並且迅速發展,到4月2日,這道氣旋波已經發展成為跨越上千公裡的巨型溫帶氣旋!4月2日下午的衛星雲圖可見,龐大的溫帶氣旋正在日本東部到北太平洋上咆哮,如同巨大的颱風。
  • 超強颱風「亞薩」肆虐南太平洋島國斐濟,近中心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一般生成於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是一種強大的熱帶天氣系統,根據其分布的位置不同,名稱有所不同,在太平洋的就叫颱風,而分布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就叫颶風。颱風登陸通常會帶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颱風的危害包括強風、暴雨和風暴潮。
  • 「進口」颱風要來西北太平洋?颶風赫克特已進入中太平洋
    它不聲不響地加強到了我國標準中的超強颱風強度,以「平西王」的姿態划過幾乎整個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這個名叫赫克特(Hector)的颶風不知道,美國空軍已經盯上了它,即將派出飛機飛進它的颶風眼;它更不知道的是,它很有可能進入西北太平洋地盤,從颶風改名為颱風。
  • 印度將迎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 1億人受影響近80萬人撤離
    印度沿海城市烏雲密布(圖源:路透社)海外網5月3日電據外媒報導,今日(3日)印度將迎來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估計1億人受影響,印度當局已連夜撤離近80萬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印度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法尼(Fani)預計將在今日(3日)登陸。報導認為,這一氣旋將印度東岸附近約1億人。印度當局表示,為保證東海岸地區民眾的安全,已連夜撤離了當地78萬人,並把他們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為了應對這次強勁的「熱帶氣旋」,當地在學校和政府大樓建立了將近1000個避難所,預計可收容100萬人。
  • 17級氣旋風暴法尼降至8級!西北太平洋有颱風?GFS模擬有颱風胚胎
    這兩天可以說,全球的熱帶風暴在我們「耳邊」進行環繞,最為著名的肯定就是17級特強氣旋風暴法尼。這個氣旋風暴可以說產生的影響非常的大,影響了多國地區,包括我國在內也是同樣如此,持續影響中,對我國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局地產生了暴雨,時間段「4日夜間至6日」,所以說對印度的影響我們就不用說了,肯定也是相對嚴重的,等待後期公布數據了我們再來看看。
  • 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生成 是典型的「觀賞型颱風」對東亞陸地沒有...
    預計,「鯨魚」將以每小時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27日-29日白天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25-30米/秒),29日夜間開始在日本以東洋面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並變性為溫帶氣旋。
  • 預計什麼時候會生成
    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持續偏南,擠佔了颱風發展空間所致。可以看出,赤道附近幾乎沒有熱帶氣旋活動(圖片@網絡)在西太平洋,颱風通常生成於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暖水區上空。在副熱帶高壓南側,從副熱帶高壓流出的東北信風和起源於南半球、越過赤道的西南季風相匯合形成一個個小渦旋,當條件適宜時,這些小渦旋可能會發展成颱風胚胎,進而發展成為颱風。
  • 氣旋風暴GAJA變化大,或將「橫掃」印度給沙漠送雨
    作者:文/羅兆春最近的熱帶風暴「四起」,不斷的氣旋風暴出現,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孟加拉灣氣旋風暴GAJA又出現了新變化,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路徑上做了一定的調整,從初期形成的模擬來看,初步認為是可能消失在印度的陸地上,沒想到這次的調整變動有點大,氣旋風暴GAJA或將「橫掃」印度過後進入到阿拉伯海
  • 菲律賓受颱風「環高」肆虐,該國是西北太平洋颱風危害最重的國家
    ,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西北太平洋海域、北印度洋海域和西北大西洋海域是世界上颱風災害最為頻發的地區,不過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稱為「颱風」,在北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地區稱為「颶風」。據2020年11月14日消息,今年第22號颱風「環高」,已經加強為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5級。
  • NASA用衛星首次觀察到南印度洋颶風季形成過程
    NASA阿卡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捕捉到12月5日8時18分在南印度洋發生的熱帶氣旋01S形象。在其中心可見強雷暴,因為強雷暴在周邊較低的雲上投下陰影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阿卡衛星(Aqua)首次觀察到南印度洋颶風季形成過程,清晰地觀測到熱帶氣旋由弱變強,以及形成強雷暴並加強形成颶風的場景。  颶風是指強大而深厚的熱帶氣旋。